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FC-1戰鬥機的不足
送交者: 雞肋 2002年09月23日16:28:0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自從80年代末提出超-7(以下稱S7)以來,至今已10年有餘。飛機的氣動布局也一變再變。最早的想法也只是為巴基斯坦空軍提供一種具有超視距作戰能力的輕型多用途低檔戰機,故除了採用兩側進氣道、翼根前緣有一道窄縫外,其餘均同F-7。這應該就是所謂的軍刀2方案。但因其機動性無法與米格29匹敵,遂提出了帶邊條翼的40度後掠機翼方案,改裝F-16類型的雙腹鰭。我們通常見到的S7想象圖就是這一方案。S7的兩側進氣道小迎角下進氣性能尚可,但大迎角性能不好。後在格魯門公司專家協助下,將進氣口向內傾斜10度,,大迎角性能遂得到大幅改善。六.四後,格魯門公司撤走專家,S7計劃即告暫停。

  幾年後,S7再度亮相時,已面目全非,成了FC-1。但S7向內傾斜的進氣口卻保留了下來,加上前機身修形,成了所謂的“肋部進氣道”。

  今日之FC-1,幾乎是一架全新設計的飛機:採用寬邊條,並向後延伸形成後邊條兼作尾撐;帶前後緣襟翼的40度後掠梯形翼,平尾、垂尾完全更改,都經過切尖修形。前起、主起的結構形式也全部改變。

  從整體布局來看,FC-1確實相當重視提高機動性,尤其是大迎角下的機動飛行能力。

  一方面,其肋部進氣道大迎角進氣性能良好,為FC-1大迎角飛行提供了保證;另一方面,FC-1的寬邊條在大迎角下可以拉出極強的渦流,大幅改善機翼大迎角性能,而其後邊條/尾撐在大迎角下可能如X-29一樣,有一個強烈的低頭作用,從而提供良好的大迎角下的恢復能力。      但是,從公布的數據來看,FC-1的設計很可能有問題。

  1.載油量明顯偏小。同級的JAS39載油2400Kg,LAVI載油2700Kg。而按燃油比重0.8算,FC-1載油1840Kg,正常起飛載油係數0.198,連第二代戰鬥機都比不上!留心一下不難發現,FC-1的母型F-7II,其載油量是1838Kg。FC-1的機身、機翼都比F-7大了許多,何以二者的載油量竟會相同?這就不能不讓人懷疑,成飛可能照搬了F-7II的內部結構設計。

  另一疑點就是FC-1的寬大背脊。作為一種主要用於空戰的飛機,視界相當重要,成飛深知此點而依舊保留這個大障礙物,唯一的解釋就是:成飛在FC-1上仍保留了F-7II的操縱系統布置形式,背脊正是用來容納機械操縱系統的連杆等部件的。

  成飛在氣動外形全新設計的飛機上保留陳舊的結構的做法,着實令人不解。這對FC-1的性能將有不小的影響—最明顯的就是續航能力。FC-1達到2100Km的航程,完全是靠了先進的渦扇發動機和增大展弦比的作用,而LAVI的航程卻達到了3706Km。

  2.結構超重。以9300Kg起飛重量計,扣除燃油(1800)、飛行員(150)、炮彈(150)、導彈(2*80,2*150),結構重量達6740Kg,而JAS39僅有5080Kg,LAVI也只有5900Kg。說明成飛在FC-1上並未大量應用複合材料。另一原因是仍採用機械操縱系統(潛台詞是:沒有放寬靜安定度)。這三項技術成飛均已掌握,卻並未用到FC-1上,聯繫前述疑點,最可能的原因是價格因素的影響。

  成飛宣稱FC-1的性能優於F-16,但現在看起來,只有機動性一項或可一博—如果RD93推力足夠大的話。至於綜合性能,FC-1是難與F-16匹敵的。

  總的來看,FC-1可以說是成飛心意不定的產物。一方面想提高性能,另一方面又總是擔心價格上漲賣不出去,結果搞出一種中等性能戰鬥機。但事凳牽負趺揮心鬧種械刃閱苷蕉坊藶舫鋈ィ現-16/79、F-20是最好的例子—只有F-5E例外。但那是冷戰期間國際政治軍事形勢造成的,非F-5E之能。

  總之,成飛若仍死守巴基斯坦這塊地,將永遠不能走出“價格下降—性能下降—銷量下降—價格上漲”的惡性循環。只有下定決心,徹底更新FC-1,以出色的性能與F-16競爭,或可有出頭之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