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轟炸機單機即可擊沉美軍航母
--------------------------------------------------------------------------------
中評社 2008-11-19 14:00:46
中國新型轟-6轟炸機。
繼2006年12月29日殲-10戰鬥機揭秘後,2007年年初,國產轟6轟炸機最新型號的大幅照片也紛紛出現在國內媒體上。近年來,轟6的改進型出現不少,但這些改進型都沒有像最新型號那樣引起巨大的轟動。
星島環球網引述《現代兵器》雜誌報道稱, 從世界軍機發展的趨勢來看,機載武器在作戰飛機(包括戰鬥機、攻擊機和轟炸機)綜合作戰能力上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飛機越來越朝平台化方向發展。第四代戰鬥機雖然仍強調超機動性,但空空導彈的發展和雷達或其它探測手段的發展,可能會使所謂的超機動性派不上用場。
報道稱戰略戰役方面,轟6K具備了遠程奔襲、大區域巡邏、防區外攻擊(核與非核)能力,其作戰模式選擇多、完成任務的種類多、打擊目標多、機動靈活,在和平時期是不可小覷的震懾力量。轟6K
的作戰半徑可達3500公里,加上攜帶射程為1500~2000公里的戰略巡航導彈,其對戰略目標的攻擊距離就達到了4000 ~5000公里(最低標準)。轟6K由於突防能力不強,只適合作為導彈平台在防區外實施打擊。就目前來說,轟6K可以在海上,甚至是中國本土範圍內就可對周邊敵對國家及地區的本土實施縱深打擊。
戰術戰役方面,冷戰時期,戰略轟炸機只作為威懾力量的核盾牌,常規戰鬥力較弱,有的根本沒有常規轟炸能力,像美國B-58“盜賊”(也正是這一點它才匆忙退役)和蘇聯圖-95MS(俄羅斯計劃改進以具備戰術能力)等。現今戰略轟炸機不僅可以執行戰略任務,也可以執行戰術任務,精確制導武器出現,使其打擊目標能力大大增加。轟6K也具備這種能力。
精確制導武器出現,使其打擊能力大大增加,不僅可以用小型制導炸彈,也可使用遠程巡航導彈打擊點目標。打擊精確度提高也意味着一次性攻擊任務效率更高,出動架次更少、損失率也相應減少。同時,載彈量可以減少,航程和機動能力有所提高,不必像B-52(26噸)、B-1(56噸)、圖-160(30噸)那樣動輒幾十噸的載彈量。載彈量減少幷不是說其攻擊效率、成果比原來減少,相反是成倍地增加。在海灣戰爭中,B-52的實戰運用在瓦解伊拉克鬥志方面功不可沒;在伊戰中,它主要發揮心理震懾作用;而在阿富汗戰爭中,它主要對拉登藏身之地進行精確打擊,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
報道還稱,攻擊航空母艦戰略轟炸機去打擊航母幷不具有普遍性,但對於中國來說卻相當迫切。轟6K體積大、航程遠、載彈量大,這是戰鬥轟炸機無法取代的優勢。該機可以一次裝載數枚大型反艦導彈,在航母防區外對其發起飽和攻擊。在中國現有的技術條件和使用條件下,該機攻擊航母的效率比國內其它戰機要高。中國外海第一島鏈大約是1300公里左右,外國航母一般在島鏈外距中國大陸2000公里的距離活動。理論上掛載遠程空艦導彈的戰鬥轟炸機可以攻擊這個距離的航母,但是一枚遠程巡航導彈航程上千公里,大型反艦彈普遍長度都有6米、重達1.3噸左右,戰鬥轟炸機攜帶十分困難。
退一步說即使可以,其攜帶量不僅少,而且作戰半徑會大大減少,根本無法機動、極易受到攻擊。轟6K此時其龐大機身的優勢便可顯現出來,它可在中國近海對航母實施遠程攻擊,在這個範圍戰鬥機可以為其護航;因其攜帶導彈數量大,一架或兩架就可以完成對一艘航母的攻擊任務,無需出動大量戰鬥機為其護航。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將中國列為主要競爭對手,在國際上處處壓制,軍事上加緊向我周邊地帶部署攻擊核潛艇和B-2戰略轟炸機(關島基地)、F-22戰鬥機(臨時部署在沖繩那霸空軍基地,現回國),以形成包圍態勢,企圖在台灣問題上向我施壓,幷準備插手台灣問題的解決。轟6K就是對美國遠東地區軍事力量增長的有力回應,其存在將迫使美國不得不三思而後行,尤其是美國嚴重依賴的航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