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太原戰役
送交者: 楊成武 2002年11月22日16:11:2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兵臨城下

  北平和平解放後,華北第十九、第二十兵團各需編進一個在北平起義的國民黨整編軍,中央軍委電示我們,兩兵團等候編進起義部隊,則需時甚久。攻取太原後又要休整。因此,不要等候編進,應派出幹部率編進部隊跟進。兩兵團按時出動,3月上旬到達太原附近,爭取4月上旬解放太原,解放全華北。

  遵照中央軍委指示。我們於3月12日揮戈南下,旌旗指向太原。經過一千餘里的行軍,我們於4月1日到達太原以北50里的地區,和十八、十九兩個兄弟兵團集結待命。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人口約20餘萬,位於晉中盆地北部,東倚罕山,西靠汾河,南面百里平川,北面山嶽起伏,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太原又是全國聞名的重工業城市,擁有鋼鐵廠、機械廠和兵工廠等數十座,能造山炮和多種常規武器。這座工業城市,長期被封建軍閥閻錫山殘暴地統治着。他妄想在山西永遠做土皇帝的迷夢由來久矣。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閻錫山就在這裡修築工事,加強設防。日本投降以後,閻錫山一回到太原,就召集高級軍事會議,決定大修碉堡,企圖憑藉堅固工事。作反共反人民的陣地。自1945年秋開始,他就不遺餘力地實施他的碉堡計劃。太原附近,起初是城外的幾個據點,後來伸展到十幾里以外,東至罕山,西至石千峰,南至武宿機場,北至周家山,碉堡星羅棋布,漫山遍野,比比皆是。碉堡的種類和形式有一層的、二層的、三至五層的;有半班碉、班碉、排碉、炮碉;有圓形的、方形的、六角形的、半月形的;有向四周射擊的,有一專向兩側射擊的,有前面不開口倒着打的。對碉堡的配備,也是多種多樣,有品字形、倒品字形、菱形、梅花形。一個碉堡周圍建有三個火力點,互相側防,互為犄角,由點到面,有明的暗的,一修就是一群一群的。山上修的碉堡更是煞費苦心,山頭上的叫守山碉,圍繞山坡的叫護山碉,山溝裡面的叫殺傷碉或伏地碉。還把太原市四周城牆掏成上中下三層,中下兩層用鋼筋水泥被覆起來,等等。為了把守堡士兵固定在一定的碉堡里,碉堡內還築有存糧存水做飯和睡覺的設施。為了強制士兵作戰,有的甚至在堡門搞倒鎖裝置,準備叫士兵與碉堡同歸於盡。太原及其附近就有碉堡5000多個,把太原變成了縱橫交錯的堡壘地帶。美國記者曾經這樣描寫:“任何人到了太原。都會為數不清的碉堡而吃驚,高的、低的、方的、圓的、三角形的,甚至藏在地下的,構成了不可思議的密集火網。”即使這樣,閻錫山還不斷地叫囂着:“地球轉動一夭,我們的工事就要加強一天!”他以為有了這樣的工事,加上600多門大炮,美帝國主義的援助,還有被閻錫山收編的日軍的助戰,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不過,閻錫山這個土皇帝很不明白軍事上的一個真理:對於勝利之師,是沒有什麼工事能夠阻擋得住的。即使高山大海,也擋不住滾滾鐵流。阿爾卑斯山沒有擋得住漢尼拔率領的騎着大象的數萬大軍;日本精銳的關東軍在長白山築下的堅固防線,奈何不了長驅直入的蘇聯紅軍。閻錫山的為數可觀的碉堡,在我們匯合在一起的三個兵團的鐵拳下,又算得了什麼呢?

  華北三個兵團數十萬大軍,從來還沒有集中到一起進行會戰。“集中兵力”,這是任何一個軍事家都明白的指揮藝術。但我們這三個兵團,一年來一個轉戰晉南,一個出師綏遠,一個躍馬平北平東。毛主席親自指揮華北的三個兵團,下了一盤高明的圍棋,以華北的相對分散,造成東北的相對集中。把國民黨的兩個戰區一百多萬兵力分成幾個大砣,使他無法集中。當這一壯觀的戰爭史詩接近落下大幕時,才終於使三個兵團匯集到一起。

  部隊剛駐紮下來,電話就接通了。我向總前委徐向前司令員匯報,然後和楊得志、羅瑞卿、李天煥同志一起去看望他。他是我們的老前輩,我第一次見到他時還是在長征路上的毛兒蓋,那時我曾向他匯報過草地先頭團的準備工作並受領任務。他對我們作了具體指示。他那長者的風範,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里。這次我們去看他時,他的身體不大好,正在榆次養病,但十分樂觀。他告訴我們:黨中央、毛主席指示成立太原戰役的總前委。我為總前委書記和司令員。還決定讓彭德懷同志到這裡來,他來了,勝利就更有把握了。同時,他還向我們談了閻錫山部隊和太原戰場的情況。

  彭總從北平開會後到了太原前線,即召開總前委擴大會議。他在會上正式宣布了中央軍委的決定,由徐向前、周士第、楊得志、羅瑞卿、楊成武、李天煥、陳漫遠、胡耀邦八同志組成太原前線黨的總前委。徐向前為書記,羅瑞卿、周士第為副書記。徐向前為司令員兼政委,周士第為副司令員。羅瑞卿為副政委。

  總前委決定,我們二十兵團並指揮十九師(西北野戰軍第七軍的一個師)擔任北面、西北面、東北面地區的作戰任務。

  太原戰役分為兩個階段:

  在這次攻打太原前,徐向前司令員指揮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於1948年6月11日發起晉中戰役,至7月21日勝利結束,殲敵十萬餘眾,大大削弱了閻錫山部的守備力量,為太原戰役的最後勝利鋪平了道路。晉中戰役以後。徐向前司令員即指揮華北一兵團(十八兵團)、西北野戰軍第七縱隊(第七軍)及地方部隊共約八萬之眾,乘勝包圍了太原。那時,閻錫山守備太原的總兵力共約八萬四千多人,其中含收編日軍官兵一千多人。第一兵團於10月5日開始外圍作戰。11月初,東北我軍取得了遼瀋戰役的偉大勝利,徐向前司令員所率各部要求乘勝攻打太原城。11月16日,毛主席估計到過早打下太原有可能使(作義)部感到孤立,而放棄平、津、張,向西或向南撤逃,因此決定緩攻太原。並指示太原前線我軍再打一兩個星期,攻占一些外圍據點,確實控制機場,即停止攻擊,部隊固守已得陣地,進行政治攻勢。這樣,從12月1日起至4月20日止,把敵人壓縮在以太原城為中心的一個寬不足3O里的狹長地區里,主力轉入休整,進行戰場練兵,此時,我們華北三個兵團和西北的第七縱隊以及晉中地方部隊會師在太原城下,已把敵人包圍得水泄不通。

  太原城及其外圍的敵人,有第十、第十五兩個兵團部,下屬6個軍部、16個步兵師、3個特種兵師約8萬多人。

  部隊到達集結地區後,我又用電話向前委作了報告。當時徐向前司令員生病,由彭德懷副總司令實施指揮。彭總在電話里指示我們研究制訂攻城方案。

  關於怎樣攻城,當時有一種意見,從正面一步一步地平推。在攻城的方案上,我們還有一種考慮。我帶着軍以上幹部,進行現地勘察,我們負責的地域內——太原城的北面和東北、西北面,近處是太原遠郊的村鎮地區,工事雖然很多,但沒有高大、堅固的建築物作依託。在這一地域內,敵人部署了四個師——暫四十六師守向陽店,第七十一師守東張村,暫三十九師守後溝村,第六十八師守丈子頭。四個師等距離地成扇面狀鋪開。而在這四個師的後面,就是太原近郊城外的工廠區,望遠鏡里能清晰地看見工廠區的高大煙囪和機場。機車廠、煉鋼廠、毛紡廠宏偉堅固的廠房與太原北關稠密的居民區聯成一片。假若我們從正面平推,我們進一步,敵人退一步,敵人越打越集中,就要與敵人一個碉堡一個碉堡地逐步爭奪,拖延時間,增大傷亡。而且,敵人越是龜縮到有堅固建築物做依託的工廠區、居民區,我們的攻堅就越困難。最好的方案是,首先把敵人分割,突然之間把敵人的四個師包圍起來,就地殲滅,使敵人無法向後退縮,這樣既可減少平行推進逐堡爭奪所帶來的傷亡,又可避免爾後攻城的困難。有人對這一方案擔心,認為我們把敵人各師分割包圍起來,不一定一下子吃得了。我們認為,太原已成為孤城,敵人士氣低落,我們三個兵團幾十萬大軍在太原城下四面配合作戰。加之勝利之師士氣正盛,銳不可擋,占壓倒優勢,完全可以分割包圍並迅速殲滅當面守敵。

  我們訂出兵團的攻城方案,在電話里向彭總報告。彭總批准了我們的方案。

  總前委決定:首先以穿插分割的戰術,將太原外圍的敵軍主力圍殲於城垣之外;爾後集中兵力從四面攻城,全殲守敵。鑑於臥虎山是敵人外圍防禦中最堅固的陣地,明堡林立,暗堡無數。為了減少傷亡,變強點為弱點,我第二十兵團在戰役第二階段,只對臥虎山實施包圍壓縮;在戰役第二階段,即攻克太原城後再攻山,或在攻城的同時伺機攻山……

  作戰任務下達後,部隊加緊了攻城準備工作。第一是展開戰場練兵運動,利用現實的地形與敵人的舊工事進行炮火射擊、爆破作業的演習,克服部隊對峭壁、深溝、鋼骨水把碉堡的恐慌心理,提高勝利信心。第二是各級幹部反覆輪流看地形,從地形上去找敵人的弱點。師團幹部親自率領各級幹部直到戰鬥小組到前沿,到現場,觀察地形,改造地形。三是動員教育,說明大原孤城絕對可以打下,敵人可以消滅。當前的問題是如何把敵人有生力量消滅於外圍,以縮短攻城時間,減少傷亡和消耗。這就要求所有部隊更縝密地組織戰鬥和做充分的準備工作。接着提出三個口號:打好仗,執行好政策紀律,團結好兄弟兵團。

  為了達到殲滅敵城北四個師的目的,我們決定採取鉗形割裂的戰術:六十八軍沿汾河東岸,箭頭指向新城下蘭,撇開敵四十六師和七十一師,插入縱深。六十七軍從城東北三十里的高家場、北窯頭、水溝突破,撇開敵堅固陣地西嶺、丈子頭。與六十八軍在新城光社會合,截斷新城以北敵暫四十六、七十一、六十八、三十九等四個師,使敵不能縮回工廠區與城內。六十六軍六個團則從西崗、陽曲灣沿鐵路正面由北向南直插新城、光社,三個軍的箭頭會合於工廠區和飛機場。整個總政時間定於20日拂曉。

  為了爭取突然性,六十八軍於16日黃昏開始運動,20日兩點鐘即攻占新城下蘭,控制了城北飛機場及汾河鐵橋,並攻占東張村,殲滅敵七十一師師部,活捉敵師長張忠。拂曉總攻開始,六十六,六十七軍均按計劃突破敵三道防線,8時全部會合於新城、光社。

  下午,我們向工廠區進攻,但因遭敵臥虎山陣地和城上炮火的封鎖,暫時停止了大部隊的行動。

  至此,敵人在城北的四個師,全部在原來防地被我們乾淨徹底地殲滅,我們圓滿地完成了外圍作戰的任務。

--------------------------------------------------------------------------------

紅旗插上太原城

  在太原城北的機場附近,矗立着一座古塔,我帶着二十兵團軍師兩級指揮員,來到塔下,只見塔呈八角形,每一層都伸出短短的瓦檐,簡瓦早已失去金黃色的光澤,古樸堅固,是古時候留下來的建築物。我們順着螺旋形的塔梯拾級而上,一直上到第六層,從這裡觀察敵情,視界實在是太好了,只是人多面積小,稍稍擠了點。電話兵跟在我們身後,扯着電話線上來了,很快安上了電話機。

  我們開始觀察敵情、地形,做攻城的部署。

  就是不用望遠鏡,也能把太原城看得清清楚楚。離得這樣近,又是居高臨下,真是一覽無餘呀!古老的城垣上,槍眼炮口密如蜂窩,城牆下半截的被覆層象一層甲冑,折射出幽暗的光。

  向東看,是敵人的要塞臥虎山。此山在太原東北郊,座落在一片開闊地上,“虎頭”在東部,中部平緩,西部山脊狹窄,象條老虎尾巴。它的北側山形陡峭,難以攀登。敵人把整個臥虎山分成三個設防區域:西區、中區、東區。這樣的一座山,倘若在冀西山嶽地帶實在平平常常,如今對一片大平原,則成了龐然大物。在一座山頭上,居然容下了160多個鋼筋水泥的碉堡,高高低低,怪模怪樣,到處是戰壕、鐵絲網、鹿砦、雷區,凡是山坡比較平緩的地方全劈成立上直下的陡壁,每一個小山頭都是個獨立的支撐點,每一條山溝小道都是火力封鎖區。這是目力所及的地面設施,還有從眾多碉堡通下去的密如蛛網的坑道設施,這些坑道把臥虎山的工事聯絡成一個渾然整體。閻錫山委實在臥虎山上花了本錢,下了功夫。據情報得知,臥虎山守敵是閻錫山的第十九軍軍部、鐵血師、暫四十師、六十八師殘部以及臥虎山要塞司令部所屬守碉部隊,共約5000人,配屬山炮、迫擊炮170多門,輕重機槍160多挺,這些部隊統歸敵第十九軍軍長曹國忠指揮。

  按預定方案,對臥虎山先行壓縮,壓縮到一定程度後把它監視、孤立起來,待把太原城攻克後使它失去依託,再拔掉它。誠然,這個作戰方案是有見地的。因為先攻山,一會帶來很大傷亡,且搞得不好逐碉、逐山爭奪,曠日持久,會花去很大人力和時間。有太原堅城作依託,它是個強點;太原城攻克後,它無依無靠,則成為一個孤點,就好打多了。

  我們把壓縮、監視、奪取臥虎山的任務交給六十七軍一九九師,要他們相機而行。

  我們觀察完敵情、地形,結合實地給各單位劃分了任務,進行了攻城的作戰部署。

  完成實地勘察後,我們順着塔梯往下走,當我們下到第五層,電話還沒來得及撤,只聽頭頂上轟的一聲響,塔身猛烈地搖晃了一下。敵人向我們開炮了,是從臥虎山打來的。這發炮彈正對着第六層,從塔門打進去,在塔內爆炸。接着,一連十幾發炮彈,全是對着第六層打的。顯然,敵人發現了我們,搞了個突然襲擊。多虧我們剛好下來了,倘若再晚半分鐘,全兵團師以上指揮員怕是基本上報銷了。真是千鈞一髮,好險!

  敵人的炮擊停止了,我撣撣身上的爆土到了塔外。抬頭看看第六層,只見炸得到處都是斑痕,有幾發炮彈射中塔身,炸了幾個大窟窿。這樣一座古建築,居然在一場炮擊後屹然不動,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千年大計的建築工程,是何等的精工啊!

  臥虎山上的敵人向我們示威了!

  我看看臥虎山,實在覺得它礙手礙腳。把它壓縮、孤立、監視起來並不難,但要它不開炮卻是困難的。它控制着方圓幾十里平地,將會對我們的攻城部隊造成很大威脅。

  21日夜裡,六十七軍突然報告說,一九九師師長李永清對臥虎山發動了攻擊。我立即叫通李水清的電話,問道:“你現在在哪裡?”電話里傳來他江西老表的口音:“司令員,我現在到了臥虎山西區,正在跟着部隊前進!”聽那口氣,他興高彩烈。我問:“你們那裡的情況怎麼樣?”

  他在電話里簡要地報告說:“現在把臥虎山西區陣地全部占領了,正在向中區發展。”他們對臥虎山完成了外圍壓縮,想趁機占領一兩個小山頭,爾後進攻臥虎山的橋頭堡。他派出去一個排,這個排上去一接觸,不僅占領了一個小山頭,還通過了電網,占領了外壕、碉堡,俘敵師長、副師長各一人,搞掉敵人一個師部的部分兵力。小分隊的行動,實際上打開了攻占臥虎山的突破口。這是個了不起的勝利,而且代價很小,幾乎是兵不血刃。山上敵人完全沒有思想準備,還在蒙着頭睡大覺呢。李永清立即派上去一個營,鞏固突破口。同時,師的幾個領導研究後提出:現在敵人麻痹大意,根本沒有料到我們今天晚上會攻山,現在已經打開突破口,是攻山大好機會,這個仗應該打。為了穩妥,叫五九六團從突破口進去,占領西區,叫五九五團跟着五九六團插進去,攻占中區,連夜把西區中區打下來,準備迎擊敵人明天的大規模反擊。我們利用中區陣地抵抗,做最壞的打算丟掉中區,但西區可以鞏固。只要西區在手,等到明天晚上,就能從西區展開兵力,打下中區,甚至打下東區,解決整個臥虎山。李永清立即下令叫五九五團、五九六團出擊,同時向軍里作了報告。

  聽完了李水清的匯報,我說:“這個仗打得好;這個戰機抓得好!”電話機里傳來李永清向一九九師其他幾個領導講話的聲音:“楊司令員說我們打得好!”顯然,李永清極其興奮。

  我當然知道,儘管我們有原則指示,但他還是擔着很大的心呢。積極的相機而行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需要氣魄,需要膽略,需要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這種素質,是指揮員優秀品質的表現。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有利戰機稍縱即逝,一不允許任何猶豫、拖延。放掉這樣的機會,對個人不會帶來什麼不好,但卻為革命帶來很大損失。李水清的這種精神,是應該鼓勵、應該表彰的,作為兵團的主要領導,我應該為地撐腰,為他承擔責任,使他能夠消除任何顧慮,放心大膽地去指揮作戰。

  “李水清呀!”我說道:“你們今天晚上,明天一晝夜,再加上後天一天,兩天兩夜能不能把臥虎山打下來,”他爽朗的回答說:“不用兩天兩夜,明天上午我們保證把臥虎山拿下來!”

  我說:“好!我叫二零零師配合你們作戰。”

  我放下電話,立即部署二零零師的策應行動。那一夜,我一直關注着臥虎山上的戰況。

  臥虎山上的攻勢發展得異常順利。敵人無論如何也沒有料到,他們用心築起的地下坑道網成了埋葬他們自己的墳墓。我們的出擊部隊化成三個人、五個人、一個班、一個排的小股,鑽進坑道網,象借“土遁”似地突然出現在敵人面前,把敵人正面的火力完全撇開了。

  一支幾個人組成的戰鬥小組,突然出現在敵第十九軍指揮所。戰士們把手榴彈高高舉起,對着敵軍長曹國忠。曹國忠被這些驟然而至的天兵天將給鬧懵了,真不敢相信這就是解放軍。他問道:“你們是哪一部分的?”

  “你別管!你繳槍還是不繳?不繳槍就拉手榴彈崩了你!”

  他放下了武器,拿出一份已經寫好的投降書。可是,當他被押出碉堡,見到他的對手僅僅有幾個人時,大生其氣。他對如此被俘打心眼裡不服。

  偏偏我們的李水清師長非得叫他服不可,問他:“你是曹國忠嗎?”

  他氣急敗壞的哼一聲“是。”

  “怎麼,你還不大服氣?”

  他長嘆一聲道:“根據你們過去的慣例,打太原外圍得一個禮拜,打完外圍休整,也得一個禮拜,沒有想到。你們一個晚上就插到裡邊了,接着就打臥虎山。”

  敵人的這個軍長還是有點見識的,他懂得我們一般行動規律,但對我們進行分割穿插,一舉殲敵四個師於外圍據點的戰役行動完全沒有料到。對於迅雷不及掩耳的打擊,毫無思想準備。

  “你們臥虎山上有多少部隊?”李水清問道。

  “十九軍軍部,還有鐵血師……5000多人。”

  “任務是什麼?”

  “堅守臥虎山,掩護太原城。”

  “你們為什麼沒有守住?”

  “你們是偷偷地打的。”

  “怎麼能說偷偷地打呢?人民解放軍進攻太原的消息是公開發表了的,你沒看到?”

  他點了點頭。

  “還有,我們的打法,十大軍事原則里說得清清楚楚,你沒看到?”

  他又點了點頭。

  “至幹什麼時候打,怎麼打,那就是另一回事,我們總不能把這個也告訴你們吧?”

  他默默地站着,一言不發。

  敵人失去指揮,戰鬥轉向沉寂,臥虎山的戰鬥很快就勝利結束了,當曙光初露時,各主要陣地上都飄揚起鮮艷的紅旗。閻錫山吹噓的“共軍三個軍一個月也攻不下的要塞”,只用了10個小時就全部解決了。而兵力僅用了兩個團,作為預備隊的五九七團根本沒有拿上去,我傷亡不過200人。

  李水清同志向我報告了殲敵經過和敵十九軍軍長的心理狀態,我笑起來。這種情況我經歷過多次:你把他抓到了,他還不認輸,說你沒有按照本本上的規定打。毛澤東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對於他們來說,永遠是不可理解的。

  臥虎山是太原外圍最重要的據點,至此,太原外圍就全部肅清了。占領臥虎山,排除了故障,這對於我們從北、從東北方向以及兄弟兵團從東面攻城提供了方便條件。一九九師在太原戰役中立了大功。

  24日5點30分,1300門大炮對準太原城進行火力急襲。十八兵團從東面,十九兵團從南面,二十兵團從北面,三個兵團同時發起總攻。

  我第六十六軍第一九七師第五八九團的第一連和第三連,同時把雲梯靠在小北門東二百米處的城牆上。第一連梯子組的戰士孔祥元沒等突擊組上來,第一個爬上城頭,這時是六點十五分。接着袁文魁登上城頭,太原北城牆上飄起了第一面紅旗。敵人一部被打死,大部逃進暗洞,孔祥元一人就捉了兩個暗洞裡的敵人。第一連捷足先登,獨占鰲頭。

  到上午10點鐘,戰鬥勝利結束;我三個兵團殲敵一個綏靖公署兩個兵團部、一個省保安司令部、六個軍部、十六個步兵師、三個特種師,共72000餘人。除閻錫山在3月29日逃往南京外,敵軍頭目孫楚、王靖國等均被俘虜。在被殲滅的敵人中,還有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日本侵略軍今村中將、岩田少將以下500餘人。

  太原戰役勝利結束後,召開了軍以上幹部參加的總前委擴大會議,彭德懷同志親自主持會議,對戰役進行了總結。會後,彭總與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太原戰役是一個典型的陣地攻堅戰。在前一階段作戰中,採取了圍困、瓦解和攻擊相結合的方針,進行了極其艱巨的攻堅作戰與卓有成效的政治攻勢,殲滅和瓦解敵人6萬人,為攻城創造了條件。戰役的後一階段,我們華北三個兵團和西北的一個縱隊會師太原城下,兵力占絕對優勢。士氣旺盛。我們採取了集中兵力猛插分割,將敵主力一舉殲滅在外圍,然後攻城。這樣,避免了敵人越打越集中,避免了逐碉堡逐陣地爭奪,拖延時間,增大我軍傷亡。這個正確方針,是有重大意義的。在攻城中集中強大炮火摧毀和壓制敵人火力,各路進攻,向心突擊,插進敵人的縱深,將守敵各個殲滅。太原這座軍事要塞的迅速攻克,表明了我軍經過幾年來的戰鬥鍛煉,已經成長為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隊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