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榮融的“全軍覆沒”到李鴻章的“全軍覆沒”
中國不同時代兩個戰場上的“全軍覆沒”
附: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中央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透露,中紀委最近查辦了某知名國有企業集團高管腐敗窩案,該企業主要負責人及絕大多數中層幹部涉案,幾乎“全軍覆沒”,但國資委方面並未公布該企業的名稱。
看到這樣的的新聞,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沒有多少人對這樣的結果感到奇怪,相反,如果不是這樣的結果反倒讓人生疑,李主任雖然不願意透露企業名稱,但是,國有大企業是肯定的(知名),這一點映射到任何一個類似的企業都接近等同(一個也不例外),這種全國性、普遍性的“全軍覆沒”意味着什麼呢?肯定會讓飽受痛苦的中華民族想到另一個“全軍覆沒”-----李鴻章苦心經營的北洋水師甲午一戰的“全軍覆沒”,兩者不在一個年代,卻出現在同一個國家,兩者沒有必然聯繫,卻有可能出現完全吻合的相同結果,北洋水師的覆沒表面上看是清政府決策上的失誤,而本質上的原因卻是腐敗到底的整個清王朝的體系,如果當時的中國國運昌盛,官正民勤,民心團結,絕不會出現一個不堪一擊的“北洋水師”,當然也就沒有後來的“全軍覆沒”,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歷史總是有輪迴之說,這種輪迴沒有固定的時間標準,而只有實事上的完全雷同,新中國1949年成立以來,我不敢說始終是一帆風順的,但的確有過全民一心共創中華事業的美好時期,六十年不算長,也不算短,跟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朝代相比都是算短的,但是,其腐敗的速度和國民麻木的程度又是任何朝代所罕見的,清朝是發展到乾隆年間才開始躺在“虛假繁榮”的美夢中睡大覺的,腐敗也是在此時發展到瘋狂的地步,儘管後來還延續了幾代俗君,但結果在乾隆年間已經出來了,只不過是當時整個人類發展的步伐與現在不同,才讓清朝得已更長時間的苟延殘喘,現在不同了,如果整個中國社會的國字號企業和國字號官員呈現整體性“全軍覆沒”,只怕,另一個“全軍覆沒”已經又離我們不遠了。
我理解李榮融主任的“不公布企業名稱”,也許公布了會打擊人民百姓的信心,也許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也許會降低人民克服經濟危機的勇氣,也許還會激起人民的憤怒,從而影響國家穩定,但是,一萬個“也許”也無法與“告訴人民真相”來得重要,因為紙是包不住火的,一時的隱瞞不但無法達到減少政府擔心的目的,反而會降低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度,反而會讓老百姓認為政府對貪官的“網開一面”,一個國家,一個政府,連醜惡的東西都不敢堂而皇之地告訴人民,那他還能有什麼理由要求人民向政府說真話呢?還有什麼理由要求人民相信“中國共產黨反腐敗是真實的”呢?其實告不告訴,對老百姓而言是無所謂的,因為老百姓對結整個國有企業的現狀是清楚的,相反,傷害最深的是黨和政府自身,因為一次、二次、多次的隱瞞,會在整個國民心中產生一個定式思維:政府永遠在隱瞞,別相信政府說的話,政府只講對它有利的,不利的不會告訴者百姓。這就是現代中國最為突出的“政府信任危機”,造成這種危機的責任在政府過去的作為,不在中國的普通老百姓,政府當深思!
無數個類似於李榮融主任口中的“全軍覆沒”必定會導致李鴻章大人手上的“全軍覆沒”,二十一世是中國復興希望的開始,但願不要成為另一個惡夢的開始!。
中南大學,孫錫良(轉載須署名)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