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中東特使外交之旅的背後 |
送交者: 胡奎 2002年11月26日15:32:0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66歲的退休外交官王世傑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和阿拉伯語,曾擔任過中國駐巴林、約旦和伊朗大使,是北非和西亞問題專家。這些資歷使他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中國首位中東特使。 王世傑在9月份就被任命,但他的中東六國之行直到11月6日才開始。這時恰逢中共十六大召開的前夕,中國剛剛當上聯合國安理會的輪值主席國,而美國對伊戰爭正處於劍拔弩張一觸即發之際。特殊的時刻和複雜的國際背景,使中國特使的首次中東之行格外引人注目。 王世傑先後訪問了埃及、黎巴嫩、敘利亞、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並同歐盟、美國、俄羅斯、聯合國的中東特使進行了會晤。在王世傑出訪前,中國外交部宣布說,王的此次中東之行主要是“帶著耳朵去傾聽各國的意見”。 分析家們都注意到,歐盟、俄羅斯和美國的中東特使都是在職官員,而中國的特使人選卻是一位已退休的外交官,這正是一個“有限卻合適的角色”。 一個令多數中國人感到不快的事實是,在美國主導的中東問題四方機制(美國、歐盟、俄羅斯、聯合國)中,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卻被排擠在一邊。 中國社科院中東問題專家殷罡認為,就此事實而言,中國目前對於中東問題甚至還談不上“參與”,更不是什麼調解人,因為調解人最終都是要拿出具體解決方案並承擔義務的,這不是目前中國的實力所可以承受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正在變得積極和活躍起來”。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認為,這一外交姿態與中共十六大所展現的創新主旨和進取精神是一致的,顯示中國對國際事務日益增強的參與積極性。 不偏不倚,這是王世傑努力保持的一種姿態。他對各國政府說:“談判要考慮到各方的利益,巴勒斯坦人的權利和以色列的安全都應得到保障。”這種平衡公正的立場受到了各國的贊同。 王世傑表示,中國政府認為重開巴以和談面臨三項首要任務:巴勒斯坦人立即停止極端暴力行動;以色列必須撤軍;採取切實行動,改善巴勒斯坦人民日益惡化的人道主義狀況。 在分析家們看來,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以前在外交上奉行的是區域性和周邊主義,總覺得中東離自己很遠,無實質利益關係,因而缺乏真正的參與積極性。 但日益複雜的國際政治現實正在改變中國的“超脫心態”。“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恐戰爭,使中國人從未感受到,中東離自己原來如此接近。”陳雙慶說。以前中國人總覺得中國與中東之間隔著個阿富汗,在“9·11”之後,阿富汗和中亞落入到美國的控制,從而使敏感的中東與中國西部的戰略圈子連為一體。 在陳雙慶看來,以色列雖是小國,但其在中東獨特的地位不可小視。中以在經濟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合作近年來不斷拓展,農業、醫療設備、軟體開發、勞務乃至軍事合作,使兩國日益“互相需要”。 中國在中東還有著傳統的政治利益。阿拉伯世界的20多個國家大都是中國的朋友,關係一直不錯。中國派出中東特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響應阿拉伯國家的呼聲。埃及的一位外交官說:“我們一直要求中國方面採取此類措施。” 最能觸動中國人的中東視野的要數隨時都可能爆發的美伊戰爭。因為中國自1996年以來已成為能源進口國,其近三分之一的進口能源大都來自中東或經過這裡的運輸線。有數位說,美伊戰爭一旦爆發,中國光石油進口一項每天將損失上千萬美元。 在王世傑於11月中旬結束訪問時,中國派往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人員剛剛出發。此前,反映美國強硬立場的聯合國1441號決議在中國的主持下獲得安理會的全票透過,並在規定的時間裡獲得伊拉克方面的“無條件接受”。 閻學通認為,中國對於1441號決議的表決態度,顯示中國外交與國際主流社會的一致性。在對伊問題上,法國和德國代表了西方世界的主流,廣大阿拉伯國家則代表了第三世界的主流。作為主席國的中國順其自然地迎合併代表了國際主流社會的“民意”。 陳雙慶認為,中國在中東問題上的做法與俄羅斯很接近。受實力的限制,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在中東問題上一直堅持“多說少做”。多年來,俄羅斯提出的建議並沒有多大實質性內容,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跟著美國走,但積極的參與姿態使俄羅斯贏得了“應有的尊重”。 在閻學通看來,單從解決問題的角度而言,中國特使此次出訪時機並不是特別有利,一方面美國在緊鑼密鼓忙著對伊動武,一方面巴以衝突膠著難分,無論誰出面,都不會有什麼實質性成果,何況調解經驗和外交技巧都還欠缺的中國。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