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南京大屠殺與中日競爭
送交者: 新網評論 2002年12月15日15:34:2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最近上網,計算機再次遭到了“害客”的攻擊,由於恰逢南京大屠殺國恥紀念日,不禁心生感慨,並從另一個角度去回想發生在65年前的那場災難。 一個大國的首都,竟然在人類步入現代文明的二十世紀,被野蠻的對手,在屠城中整整屠殺了三十萬人。這讓人產生的感覺,真是無以名狀。

日軍的野蠻行徑,甚至連以殺人而著稱於世的德國納粹也感到驚異。同日軍的暴行相比,任何語言上的譴責都因其蒼白無力而沒有多少意義。與之比起來,更有意義的是去反思一下,當時的中國人,或者說,當時的中國政府和中國軍隊,在整個事件的發生上,起了什麼作用。

在南京之役的前奏淞滬之戰中,一開始日軍並沒有占到多大便宜。但在僵持一段時間後,中國軍隊的一些深層問題開始暴露出來,甚至於發生了事先修好的防禦工事因臨時找不到鑰匙而無法使用的怪事。最終結果是中方軍隊只得向南京方向敗退。

照道理說,這樣一隻軍隊,是無法擔負起保衛南京、保衛首都的職責的。在這種情況下,現實的做法是,放棄南京,將部隊繼續西撤,進行必要的休整後,在對己有利的地方再與日軍決戰。

但是,一些人不願意這樣做。因為,“南京保衛戰”這一激動人心的字眼能使人體會到“民族英雄”的情感;而“不戰而退”則意味着某種政治上的風險和責任。

當然,我們今天不應該僅僅從政治需要的角度去揣測“南京保衛戰”的決策者和現場指揮者,但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卻很難不使人去懷疑這一點。如果我們相信那些慷慨激昂的將領們在戰前宣布的“與首都共存亡”的誓言確實是出於一個愛國者和一名軍人的豪情的話,我們就有理由期望這支軍隊在保衛首都的戰鬥中給來犯之敵以重創,就象後來莫斯科保衛戰重創德軍一樣。或者,如果實在做不到的話,能在保衛首都的戰鬥中為國捐軀以實踐自己的諾言,也是一名軍人的榮耀。

但是,實際發生的相去甚遠。在稍作一番抵抗後,也許是敵人的攻勢太猛,也許是認為效果已經達到,也許是兩者兼而有之,總之,守城的部隊放下了武器,甚至於脫下了軍裝,紛紛混跡於平民之中以求自保。於是,本來是要保護老百姓的軍隊,現在變成了企求於手無寸鐵的平民的保護。

這就為日軍的屠城提供了口實,也最大程度地刺激了日軍屠城的行動。如果守城的部隊全部戰死,日軍多少會受到震懾,也沒有了後來一直抓住不放的藉口。即使事態仍然完全失控,這一暴行也將以一種更簡單的方式呈現在世人面前——日軍將不再有任何為自己辯解的藉口。

但是,在事先慷慨激昂一番之後,守軍採取了一種可恥的撤退方式。也許他們認為,既然政治目的已經達到,就沒有必要再耗下去了。至於撤退的方式,就用不着多考慮了。但是,那種不擇手段的逃跑方式,卻導致了比不保衛南京更壞的結果。

近代以來,中日兩國之間的較量,本質上可以歸結為兩個民族的民族性格在現代化程度上的較量,而中國人的失利,也正在於在民族性格現代化上面的差異。甲午戰爭,北洋水師以更好的堅船利炮而最終全軍覆沒,抗日戰爭,面對民族的滅頂之災而仍然內鬥不已,都是這一問題的反映。

今天的愛國青年們,如果僅僅是在紀念日到來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的憤怒,並把戰勝對方的期望建立在幾件用錢就可以買來的武器上,而平時從不在完善自我人格上作任何主動的努力,則所有那些出於憤怒的言論,就只是一些沒有意義的空談。

今天,在南京大屠殺65周年祭日,回望那些過去的歷史,更能夠感到,單純的紀念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這個民族的多數人發展出一個健全的現代人格,並因此最終形成一個整體性的現代化的民族性格,才是保衛這個民族的真正的鋼鐵長城,才能真正使“南京大屠殺”永不重演,也才是對三十萬死難同胞們最好的告慰和紀念。

2002.12.15. 新網評論.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