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共產黨與東北軍:殘酷的大戰榆林橋 (中)
送交者: 香椿樹 2009年05月15日19:13:3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0月25日拂曉,大霧,619團的哨兵在黑夜中忽然發現大量紅軍正在悄然接近,兩軍隨即在外圍陣地爆發激戰,榆林橋之戰打響了。 按照東北軍後來突圍逃到鄜縣的殘兵回憶,當時紅軍“多得很,暗夜雖看不真切,但聽到滿山遍野都是紅軍的聲音,其中還有很多手持大刀,長矛的老百姓”。 這個說法是不是真的呢?會不會是被打蒙了的東北軍士兵在“誇大匪勢”? 從後來各方記載的情況來看,這個東北軍這還真不是胡說。當時陝北紅軍原有26,27兩個軍,徐海東部25軍到達後,三個軍合編為紅15軍團,25軍改編為 75師,26軍改編為78師,27軍改編為81師,每個師轄兩個團。這三個師都參加了榆林橋戰鬥,而且從戰鬥情況看,三個師都出動了主力,比如徐海東嫡系的75師(即原紅25軍),兩個團的番號都出現在了戰場上,而且損失很大。 從這個角度來說,高福源是拿一個加強團硬頂紅軍的三個師,在遭到奇襲的情況下還扛了差不多一天,稱為東北軍中的猛虎也不算誇張了。 但要是從全局說呢?徐海東能在兵力只有不到敵軍十分之一的情況下集中幾倍於榆林橋守軍的部隊強攻高福源,這份用兵的能耐和膽識,也就黑土地之狐林老闆能和他一比了。而此時紅軍主力盡在榆林橋,後方連個象樣的看家部隊都沒有,再看少帥的二十萬大軍呢?此時全都在互不相連的各處城寨里全線龜縮防守呢,這二十萬大軍整個榆林橋之戰中連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都沒有,這個水平也快到該打屁股的程度了。 徐海東準確地判斷出高福源必然以榆林橋以南,面對公路的正面為主要警戒方向,陣地前面還有一條洛河作為屏障,易守難攻。針對這種情況,他下令主攻的75師223團,78師分別從東西兩面沿着洛河向榆林橋南側東北軍陣地發動奇襲。75師225團作預備隊。 徐海東的戰術十分“毒辣” – 東北軍注意力對着南面,而紅軍沿着洛河而來,正打在東北軍陣地的側面,且不說如果運氣好可以打成偷襲,就算硬拼,洛河也已經成為兩軍的“共險”,這樣打起來高福源前面的碉堡能擋住後面的射線,側着身子作戰的東北軍要多彆扭有多彆扭。 更主要的好處是兩個師一個從東向西,一個從西向東,地理的阻隔和通訊的落後很容易造成雙方進攻時間的不統一。這本來不是好事情,但假如高福源因為先打響的一側形勢危急,抽調另一側部隊去增援,而這時候削弱了的一翼突然遭到另一個師紅軍的突襲,後果如何可想而知。 這個戰術,怎麼有點兒林禿子一點兩面的味道? 力分則弱?那是兵力不足的時候,現在徐軍團長可是三個師打人家一個團,人多好辦事兒,就是分成幾路打,任何一路打好了都能把高老虎滅個過兒的。 然而,紅軍攻打榆林橋的戰鬥,最初並不順利。 就在一天前,高福源剛送走了講武堂的老同學,來榆林橋視察的107師代參謀長李樹桂,兩人臨別的時候高似乎已經有了大戰在即的預感,對李說:“就我這一個團,夠嗆阿,聽天由命吧,但願不要白白犧牲在這裡。” 高福源的確不甘心真戰死在這裡,他是東北軍中少數敢不把日軍戰術水平放在眼裡的人物之一,這個終生東北口音極重的年輕軍官,一直有着率軍打回老家的深切期待,這也是他後來積極參與西安事變和促成紅軍與東北軍合作的重要原因。遺憾的是,陰差陽錯之間,他的這個願望,終於未能在現實中實現。 撤退入關的東北軍,恐怕有很多人和高福源有着同樣的心情 有了這個覺悟,又趕上大霧,高福源的警惕提得比天還高,陣地前又是流動哨又是潛伏哨,估摸着這警戒水平快趕上李雲龍的獨立團了。 結果,兩路紅軍相繼被提前發現,偷襲不成只能展開強攻。 更要命的是高福源到底深通兵法,面對危險他並沒有把部隊都龜縮回寨內死守,反而在前一天晚上把配屬給他的621團2營派了出來,開到洛河對岸建立警戒陣地,這個營戰鬥力不強,沒有重武器也不是高的基本部隊,打光了無關大局,卻把自己防線的縱深拓寬了。 這一手果然很有作用,從西向東攻打榆林橋的78師,由於地形的限制不得不首先和671團2營交火。沒有堅固工事的情況下一個師打一個營,結果可想而知。等打完這個營再攻榆林橋,619團為主的守軍已經暫時擊退了223團從東方的第一次進攻嚴陣以待,只聽一聲哨子響,冰雹一樣的迫擊炮彈和機槍子彈便兇猛地砍進了紅軍衝鋒的隊列。 高福源所部的火力到底有多猛?根據戰後統計,榆林橋之戰,貔貅,不,徐海東繳獲的迫擊炮共八門,重機槍16挺,輕機槍一百餘挺。高福源把這些武器大部分部署在了南面的陣地上,由此可以想象78師面對的的火力多麼強烈。 78師被迫後退,在洛河對岸建立前進陣地與619團對射。但是,由於15軍團將大部分重武器都集中給了75師(在紅軍中輕機槍就算重武器),78師憑藉低劣的裝備根本壓不住守軍的火力。 多年以後,原78師出身的一名老將軍在回憶中這樣寫道:“強攻榆林橋,雖取得勝利,但付出很大代價,特別是78師,布置在洛河對岸,傷亡大,戰功微”。 紅軍重武器極少,這是長征帶到陝北唯一的一門炮,78師更沒有這樣“威風”的裝備了 75師和78師的強攻與守軍打成膠着,進展艱難。 但是,此時的高福源也並不好過。 一交手就被打掉了一個營,損失不小,更重要的是,榆林橋原來配置的一部電台,恰好在此時出了故障,正在搶修時發報機又被流彈擊中,結果成了只能收不能發的啞巴電台。這使619團與鄜縣的107師師部聯絡中斷,無法報告紅軍來襲的消息。這半部電台後來也成了徐海東的戰利品,貔貅將其送給了毛公做禮物,史稱紅軍在陝北有三部半電台,那半部就是這麼來的。 面對這種莫名其妙的壞運氣,高福源大概也只能仰天而嘆了。 儘管如此,高福源還是很快派出了幾名信使,尋找紅軍進攻的間隙快馬前往鄜縣求救。 很遺憾,這幾名信使無一例外落入了紅軍的手中。這是因為,徐海東也怕遭到腹背夾擊,在攻打榆林橋的時候,派了一個步兵營在榆林橋和洛川之間警戒,監視洛川的東北軍六十七軍總部,同時派出軍團直屬的騎兵團,在榆林橋與鄜縣間游動,監視鄜縣方面的敵軍。這批高福源的求救人員,恰好撞進騎兵團的警戒線中。 說來也是高福源倒霉,紅十五軍團本來是沒有騎兵的,這個騎兵團剛剛成立不過一個月 – 騎兵們的馬,就是在勞山戰役中從東北軍手中繳獲的。東北軍用的都是口外好馬,當時殲滅了110師,徐海東看到得了這麼多駿馬十分喜愛,把原來25軍的手槍團掉了來,和原紅26軍的一個騎兵連組合,成立了這個有四個連的騎兵團,這還是第一次出任務。 事實上107師師長劉翰東是第二天619團潰兵逃到鄜縣城下,才知道榆林橋遭到了徐貔貅的圍攻,但這個時候,說什麼都已經太晚了。 派出了求援的信使,高福源回過頭來,指揮守軍頑強阻擊紅軍的進攻。 一個團頂兩個師,即便是有預設工事也吃力異常。高福源不愧猛虎之名,只給團部留下一個警衛連,其他部隊全部頂到一線。這的確有效地遏制了紅軍的進攻,但也使東北軍的傷亡直線上升。 王以哲給高福源的評語是 – “恃才獨斷,恐招人怨”,高打仗的時候的確有一種慈不掌兵的驕橫。他不怕傷亡大消耗大。榆林橋守軍的防禦縱深大,即便頂到天亮援軍還不來,他還可以在戰況不利的情況下撤到後面的山頂陣地去,在那兒依靠有利地形繼續堅守。 也許,這時候高福源心裡也會對後方山頂的防禦掠過一絲疑慮。但是,他並沒有增援守山的那一個排。或許,是因為兵力本身已經不足,或許,因為調誰的部隊這時從火線上下來都可能在緊張的前線引發混亂。 更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他覺得這段山勢足夠險要,除非是當地的土匪,沒人能抄自己的後路。 以高福源對紅軍的了解,他倒覺得以紅軍那種清教徒式的作風,不會有什麼土匪肯和紅軍合作。 他對了,但是又錯了,對的是紅軍倒是沒和土匪合作,錯是此時有一個紅軍將軍正指揮着他的部隊來包他的餃子,這個人雖然不是土匪,卻是土匪的祖宗。 十年之後,在東北一提他的名字,足以讓最有名的綠林好漢聞風喪膽。 這個人,就是後來的解放軍裝甲兵副司令,開國少將賀晉年。 看起來文質彬彬的賀晉年,在關東大地上卻是個天殺星的形象,合江軍區司令員賀晉年在和東三省各路悍匪的惡戰中樹立了自己“剿匪王”的威名。 如果說徐海東是老少通吃的貔貅,那賀晉年就是一頭躡跡潛蹤的豹子。 (不好,怎麼這榆林橋好像要開動物園阿?) 有一個著名的橋段就是關於他的 – 1948 年下半年,三江省布置工作,其中一項是“繼續剿匪”,結果賀晉年回了一封只有四個字的著名電報 – “無匪可剿”。 區區四個字,自負,遺憾,傲慢,還有點兒獨孤求敗,真是讓縱橫關東百年的綠林豪傑們扼腕阿。 也就是扼腕而已,不服氣的,都在牡丹江的大牢裡關着呢。張作霖,座山雕的徒子徒孫,就此一蹶不振。 這一張的賀晉年,才有些符合他的氣質 賀晉年剿匪,關鍵的訣竅是 -- 窮追不捨,不死不休。 沒有後方的鬍子,其實最怕這樣的打法,被陰魂不散的賀晉年摽上,如同粘上了狗皮膏藥,打,打不過,跑,跑不了。人多,沒糧食,人少,不經打,越跑人越少,越沒士氣,最後不用打自己就散架了。 多少有名的鬍子,都是在賀晉年的窮追之下分崩離析,眾叛親離,飢疲沮喪,精盡人亡阿。 問題是,不是誰都能這樣打的。鬍子何許人也?地頭蛇阿。賀晉年這種打法,第一你要情報比鬍子還准,否則他一個假消息把你閃出去幾十里,下面就該土匪研究“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事情了。第二,你不能坐着滑竿剿匪。土匪爬得過的山,你也得能爬得過去,土匪趟得過去的河,你也得能趟過去。總之在山林里你要比土匪更象土匪。 這兩條賀晉年都足以自傲 – 第一條,東北土改爭得了民心,土匪又作孽太多,當地的農民,獵人,參客都成了賀晉年的眼線。而且,賀晉年對土匪的行蹤,有一種驚人的敏感,仿佛根據嗅覺就可以判斷追蹤的方向,這只能說是有點兒天授的意思了。第二條,在一些老戰友的回憶中,81師師長賀晉年在陝北經常帶一隊數十名精銳騎兵呼嘯而過,即使見到上級也不下馬,這個作風都帶一點兒“匪氣”。不但土匪能上得去的地方他就能上去,而且比土匪膽兒還大,在東北剿匪期間,賀晉年光戰馬就摔死了三匹。 榆林橋戰鬥打響之前,徐海東給賀晉年81師的任務是 – 從榆林橋後面探出一條路來,在正面打響後偷襲高福源在山頂的預備陣地,再居高臨下攻打榆林橋寨子。說白了就是“砍斷他的尾巴,再鑽進他肚子裡攪一攪” 這個活計交給別人或許不合適,但交給身為陝北“土共”又略帶匪氣的賀晉年,卻是正中下懷,賀果然在當地百姓的指點下,找出一條偷襲的羊腸小道來 說到這兒,不由得表達一下對那個時代TG的一點佩服。 其實,賀晉年的81師和徐海東的原紅25軍,這時候不但是上下級關係,而且隱隱是你死我活的對手。 榆林橋之戰前,在陝北蘇區進行肅反的左派專家們,正在計劃以國民黨特務嫌疑逮捕賀晉年。這批左派專家大多來自鄂豫皖,正是隨着徐海東的紅25軍來到陝北的。這種內部的“肅反”,是TG鬥爭中最為殘酷的一頁,曾中生,許繼慎等名將,都是在這種清洗中被殘酷殺害的,其冤情至今令人讀來痛心。陝北的“肅反”在戴季英等人的操縱下尤為駭人聽聞,一大批26,27軍高級軍官和地方骨幹工作人員被捕,包括馮樹立,張錦文(即《白鹿原》中白靈的原型)等大多隨即被殺,死亡人數遠遠高於和東北軍的作戰。 對此,熟悉TG歷史的人大多能明白,負責軍事的徐海東並不是“肅反”的關鍵人物。張國燾在川陝“肅反”,夏曦在洪湖“肅反”,當地的軍事主官徐向前和賀龍根本無法插手,連徐向前自己的妻子也被殺害,徐海東對戴季英的為人也頗為鄙視,可是由於“黨領導槍”的原則,他並沒有權力來控制“肅反”的進行,在鄂豫皖戴季英要無據殺人,徐海東雖然試圖阻止但全無用處,反而差點兒把自己送進去。後來陝北肅反還是中央紅軍趕來後才被壓下去的,毛公曾大罵戴季英是“瘋狂病 ”,周恩來則罵他“劉志丹這樣的反革命越多越好,你這樣的真革命一個也不要有才好。”客觀上說,中央紅軍來“撥亂反正”深受陝北軍民擁戴,一下站住了腳,這裡面戴季英“功不可沒”。 無論徐海東如何,此時78,81師的陝北“土共”和長征來的75師(即紅25軍)之間,的確產生了劍拔弩張的情況。賀晉年也很清楚戴季英要逮捕自己,當時 78,81師頗有不少指戰員懷疑紅25軍是“假紅軍,真白軍”。陝西冷娃不是任人宰割的主兒,後來在紅軍會師後賀曾說 – 你們要是不來阿,我們就要和他們火併了。 可是,就在這種情況下出兵打榆林橋,徐海東一聲令下,賀晉年照樣堅決執行。三個師在作戰上相互配合絲毫沒有滯澀。 你不能不說TG特別吧?TG內部鬥爭的確殘酷,但是作戰中極少相互拆台,都能全力協作。這一點和國軍打起仗來友軍比敵軍還難琢磨的情況,可謂天壤之別。大約也是讓國軍將領極為羨慕的一點吧。 (左撇子政治實在不是讓人好受的,幾乎是捏着鼻子才寫下來陝北肅反這段內容,告訴自己 – 趕緊忘掉,趕緊忘掉。。。也拜託各位不要在本貼討論這個問題,老薩主要還是覺得這一戰軍事上值得寫,和政治關係不大) 三個紅軍將領,徐海東,羅炳輝和陳伯鈞,其中羅炳輝就是《從奴隸到將軍》中“小籮筐”的原型,據說羅的槍法極有特色 – 跑的時候比停的時候打得准,打活的比打死的打得准。。。 徐海東在作戰中也絕對負責,曾三次到榆林橋看地形,才定下讓賀晉年繞襲高福源背後的決心。 – 想想都令人吃驚,高福源到榆林橋不過數日,而徐海東居然三看地形,這份耐心和細緻,實在不是一般軍事將領能夠做到的。 徐海東在後來的回憶中寫道,他看地形之後,才下決心殲滅高福源,因為他確認了高部的工事尚未完全完工,尚有很多火力死角。所以,他要打高福源一個立足未穩。 正面強突,背面偷襲,這是戰爭的老套路,但卻不是人人能夠玩好。以榆林橋之戰而言,假如不是高福源在山上修碉堡,或者他真的在山上放上一個營,大約徐海東也不會對這裡下手了。 這是因為,如果高福源沒有在山上修碉堡,他肯定是抱着收縮寨內防守的念頭,對榆林橋北面的設防自然會小心面對,從這裡進攻,不過是多一個強攻的點而已,未必有多大效果;假如他真的放一個營在山上,則表明高的部署是分兵設防,山,寨兩處呼應,那時候或許利用自己兵多,將守山敵軍和守寨敵軍分割,各個擊破才是用兵之道,也無須先攻山。 偏偏高修了碉堡,又只派少量部隊把守,這個心態可就微妙了。 他顯然是打着把這裡作預備陣地的,既然如此,山上才是他設防的邊線,不會在山下布置很強的防禦;同時,高福源明顯又不願意分兵,他放一個排在山上屬於預警人員,一方面覺得地形險要對方上不來,另一方面萬一紅軍真的摸上來,只要這些哨兵早點兒發覺,榆林橋的守軍立刻就能用炮火支援並派出援軍。 這個機動防禦的想法挺好,可惜他漏算了一條,就是這種仗只有在戰局比較平靜的時候可以這樣打,如實戰中寨南已經打成了一鍋粥,夜暗之中紅軍居然用一個師打他的一個排,而東北軍主力盡出已經無力增援,這山上就是一個排的蘭博估計也沒辦法了。 事實上他在山上只有一個排這個情報就不該讓紅軍得了去。假如讓紅軍能夠誤以為619團有重兵在山上,恐怕徐海東還不會這樣用兵。據說徐海東是根據三次看地形東北軍給山上守軍送飯的伙食擔子判斷其兵力的。 不管怎麼樣,賀晉年的81師輕取榆林橋北山,此時,正面戰鬥打得正酣,東北軍的碉堡已經被摧毀了幾個。徐海東把騎兵團調過來了,利用騎兵的衝擊力配合223團試圖突破619團防線,激戰中的高福源忙於調配兵力堵漏,根本就不知道北山已經失守。 賀從山上向下一看,遠處彈雨如梭,可見戰況正烈,而整個榆林橋村寨就在腳下,像一塊肥肉一樣擺在面前,大喜過望。81師沒有重武器,賀晉年當即下令把東北軍放在碉堡里的重機槍取來,親自架在山坡上朝寨子裡打。這個北山確實險要,下山的坡很陡,好容易找到一處可以架設機槍的地方,槍後卻容不下射手存身。賀晉年當即命令警衛員抓住他的兩條腿,把自己整個人頭下腳上掛在山坡上,這才能夠操縱機槍,賀立即對着寨子中間最大的院子猛烈開火。 這一排子彈賀晉年自己不知道效果如何,東北軍士兵的回憶卻證明,他打的正是619團的團部。 據逃回107師的一名傳令兵回憶,當時高福源和團附正在團部,突然團部後面槍響,子彈從團長室的後窗射入,幸而沒有打中人。接着後山響起猛烈的手榴彈爆炸聲(81師開始朝寨子裡沖了)。高福源立即下令熄滅燈火,同團附和衛士衝到院裡,這才發現後山的碉堡已經被紅軍占領,正在向團部院內射擊。 當此時,高福源並沒有驚惶失措,而是立即命令身邊僅有的警衛連向山上反撲,自己返回團部試圖用電報(回憶中誤為電話)向師部匯報,但發報機仍然不能使用。 再次走出團部,只見警衛連已經亂紛紛地敗退下來。一個連打一個師,根本沒法打麼。高福源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這麼有面子,居然招來紅軍三個師招呼他一個團。 此時,鎮子裡面的東北軍已經亂成一團,81師從北,75師從南已經兩面攻入了寨子。 大批東北軍紛紛放下武器投降。這時天色剛亮,紅軍上下都鬆了一口氣,認為隨後白軍大約就會很快崩潰,卻沒想到打破了寨子,還有意料不到的殘酷戰鬥等待着他們。 高福源何許人也?猛虎阿!你闖到猛虎的窩裡它會老實服軟麼? 順便說一句,守軍在紅軍破寨之後大量投降,除了紅軍一直在宣傳的“掉轉槍口,一致對外”“打回老家去”“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起了作用,高福源本人的性格,也是造成這個局面的一個原因。
0%(0)
0%(0)
  昨聞一腐狽佬殘酷的殺妻砍成六百段,唉腐狽多瘋子.  /無內容 - laikanwo 05/16/09 (392)
    能被日本殺30萬, 都怪你們江賊人沒種。  /無內容 - 5000 05/16/09 (348)
      你可有種,在這裡稱讚日本人的野蠻。  /無內容 - laikanwo 05/16/09 (296)
        懦夫才成天拿着傷疤痛哭哀號!斯大林格勒也幾十萬,那是戰死餓死  /無內容 - 5000 05/16/09 (281)
          你是真瘋了?怎麽語無倫次,文不對題,去看醫生吧。  /無內容 - laikanwo 05/16/09 (244)
            過去說楚國多狂人,現在是腐狽多瘋子,一點不假。  /無內容 - laikanwo 05/16/09 (272)
              楚國吞併了吳越,你這江賊鱉三不是罵自己麼 哈哈  /無內容 - 5000 05/17/09 (208)
  黃俄漢奸黨:武裝保衛蘇聯  /無內容 - 5000 05/15/09 (184)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中西對比:四川地震後美國網民的討論
2008: 由汶川地震引起的幾段聯想
2007: 印度的要害永遠掐在我們中國手裡
2007: 中國商場的和諧曲
2006: 為什麼中國插手伊朗問題
2006: 美軍若攻打伊朗,必為美帝國衰落的開始
2004: 朝鮮戰爭:歷史不是妓女
2004: 台灣會成為第二個蒙古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