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亦菲
赴朝鮮訪問的溫總理5日奔赴距平壤90多公里平安南道檜倉郡,憑弔志願軍烈士陵園。這段新聞中,淚祭毛岸英烈士最為引人注目。筆者讀之品之,心潮澎湃,永久不能停息。
志願軍烈士陵園中,毛岸英烈士墓矗立在最前面。媒體雲,看到毛岸英墓葬和雕像,溫家寶眼角濕潤了。他肅立在那裡,久久凝視。溫家寶輕聲地說:“岸英同志,半個世紀了!我代表祖國人民來看望你。祖國現在強大了,人民幸福了。你安息吧!”(見新華網2009年10月6日)。而在一個多小時憑弔整個志願軍烈士陵園完畢返程時,溫家寶總理再次來到了毛岸英墓前,向英烈們深深鞠躬,久久不忍離去。
為抗美援朝英勇犧牲骨灰被葬在朝鮮大地的13萬志願軍烈士,為何總理對毛岸英特別關注?
毛岸英響應黨和政府號召,踐行保家衛國、保衛和平的莊嚴義務,毅然投身到志願軍行列,在朝鮮戰場不幸犧牲,他的死比泰山還重,值得後人永遠懷念。
毛岸英既是開國領袖毛澤東的長子,更是一個用特別材料鑄成的中國共產黨員,是新中國的青年一代的楷模。毛岸英在朝鮮戰場的英勇獻身是與他的長期自覺鍛煉息息相關的。1945年底毛岸英從蘇聯回到延安後,按毛澤東的要求,上 “勞動大學”,即和農民住一樣的房子,吃一樣的粗糧,干一樣的農活,和普通勞動群眾打成一片。他參加土改工作至在新中國成立以來,他從不以領袖兒子自居,總是處處嚴格要求自己。這一點尤其給了人們一個深刻印象。這就告訴人們,毛岸英主動請纓加入抗美援朝行列,乃在於他心中有着一顆報效祖國、報效人民的情懷。有了這個情懷,面對國難當頭,人們會挺身而出,不會因為“貴”為高乾子弟而退避三舍;有了這份情懷,在權欲待遇面前會漠然視之不會伸手;有了這份情懷,當危險出現之際,首先想到人民利益,為保護人民利益勇於赴湯蹈火;有了這份情懷就會時時刻刻想到百姓的安危與溫暖,永遠與百姓心心相印。
毛岸英一生雖短暫,但精神卻永垂不巧。在前不久,中宣部、中組部等 11個部門舉辦的評選“雙百榜”上,毛岸英被評為“新中國以來最感動中國人物”之一。這說明,儘管毛岸英不幸犧牲,忠骨埋在他鄉已達半個世紀之久,但中國公眾仍然記住毛岸英,記住這位保衛和平英勇獻身的新中國青年楷模。
溫總理淚祭毛岸英,既感懷毛岸英的高貴品質,無疑也表達了這麼一個思想,用溫總理話形容:“你們的鮮血灑在異國他鄉,但你們偉大而崇敬的精神留給了整個世界”。淚祭毛岸英就是要求國人學習毛岸英報效祖國、報效人民的高貴品格,響應中央的號召,繼續朝着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鬥前進(見胡錦濤總書記10月1日講話)。
在上世紀50年代保家衛國、保衛和平的鬥爭中,需要毛岸英這樣有理想有作為勇於獻身的年輕人;在共和國成立60年後進行新的長征,“前進的道路還很困難”的時下,更需要毛岸英式的熱血青年在神州大地大量湧現。令人感慨的是,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一代有知識有文化有政治覺悟的青年精英活躍在四化行列,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鬥。但也令人不安的是,舒適優越的生活,使一些青年人目標糊塗,鬥志衰退。而今,一些地方傳出的貪官年輕化的現象就令人陡添了幾分憂慮。因此,學習毛岸英就有了現實的針對性,把學習毛岸英落實在思想上行動上,為民謀幸福,為國分憂應成為時代語言。
總理在朝鮮憑弔毛岸英等志願軍烈士對國人是一個呼喚:記住先烈的遺願,就需要做毛岸英那樣新一代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