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會不會成第二個越南? |
送交者: 繁茂 2003年03月23日19:53:1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美伊戰爭即將進入第五天。據前方報道,美軍已對巴格達、巴士拉和摩蘇爾三大城市發射投鄭了數千枚精確制導導彈和炸彈。有報道說,巴格達既定的固定目標已被炸了個遍,接下來將主要打擊移動目標和重複轟炸。 美國的地面進攻前三天看起來似勢如破竹,第四天才遭到強烈狙擊。四天裡,美軍裝甲部隊即從南向北挺進240多公里,據說其前鋒所指納傑夫,距首都巴格達已里程過半,英國說周二即可直逼城下。有報道說,南部重鎮巴士拉已被美英聯軍包圍。但目前美軍並不敢輕言樂觀,因尚未遭遇主力抗擊,艱苦鏊戰似在前頭。然而,無論如何,美軍開局順利還是超出很多人的戰前預想,人們都在揣度:伊軍的堅守抗戰能堅持多久?最後是否會拿出什麼殺手間來? 開戰前曾有專家學者預言,說這場對伊戰爭很可能成為第二個越南。筆者以為,這不大可能。首先,越南之所以能長期抗美,使美國倉惶敗走,首先是因為有中國和蘇聯兩個大國的大力支持和無私援助,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成為越南的戰略大後方,中蘇的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入越南,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絕。而伊拉克目前在國際上空前孤立,既無朋友同情,更無靠山撐腰。在經過美國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摧枯拉朽式打擊和長達12年的經濟制裁之後,伊不但武器裝備殘缺不全,戰略物資也極為匱乏,國力大降,以此判斷似難以獨力久戰。 其次,伊拉克的地形地貌易攻而不易守。越南境內山巒重疊,林木繁茂,利於游擊作戰,而有礙於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展開,使美軍的優勢裝備難以發揮效能。伊則不同,其南部大部分國土是一平如砥的沙礫平川,且表面硬實。一方面,坦克和裝甲車無需道路,即可縱橫馳騁;另一方面,這樣的地形又難於隱蔽,坦克和裝甲車有如禿頭上的虱子,昭然暴露於敵方眼前。在這樣的戰場上對陣,誰掌握了制空權並擁有優勢裝甲火力,誰就可將敵手一舉擊垮,如帚掃殘葉。因此,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伊拉克龐大的裝甲部隊才被美軍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也許伊軍正是吸取了上次海灣戰爭的教訓,此次才改變戰略,決定不在野外對陣,而是收縮部隊在城郊設防,希望能與具有裝備優勢的美國打一場巷戰,一來可延長交戰時間,拖到酷夏來臨,以阻其火力優勢,增其作戰困難;二來希望巷戰能增加美軍傷亡,推動其國內反戰浪潮的高漲,迫其停戰或撤軍。這第四天的戰事似已證實此點。 但從長遠看,這一完全龜縮在城裡的戰略是否能真的奏效還得拭目以待。不過,一開始便讓美軍得以長驅直入,對城市實施合圍,從氣勢上說似先輸了一着。這樣的形勢造成的心理效應是不容低估的。美軍在戰前曾散發了1000多萬份傳單,揭露薩達姆的獨裁統治的罪惡,宣揚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還公然展示了那個超級大炸彈(此舉近乎於惡棍赤裸裸舞棒恫嚇)。伊方軍心本不穩固,現在得知美軍的鋼鐵洪流滾滾而來,自已陷在一片孤城之中,祈援無望;再每日親眼看到城中建築被導彈一座座夷為平地。此情此景名勝可能增其仇恨,亦可能打擊士氣。難怪美國將昨天的大規模空襲定名為"震憾"行動,其意即在於動搖並瓦解伊方軍心。 從民心民氣上說,伊拉克與越南似也不能同日而語。雖然伊政府說,這是一場保衛家園的反侵略戰爭。但薩達姆執政20多年來實行獨裁統治,先啟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後又無端入侵科威特,連年戰爭使國力大減而生靈塗炭。其子弟又劣跡斑斑,頗不得人心。加上美國戰爭機器的大肆宣傳,說什麼美軍進軍是"解放"行動,將把人民從暴君手裡解救出來,讓他們過上美好生活。這也難免會讓一些生活困苦、心有不滿的士兵和百姓疑信參半而心旌動搖。 因此,以目前的陣勢看,伊軍似處於較被動挨打的不利境地,這既有地形地貌不利、武器裝備劣勢等客觀因素;似也有戰略決策上的主觀失誤,如防禦過於被動。人類戰爭史表明"主動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除非外援有望,似應避勉困守孤城。當然,如伊有把握能將戰事拖到難耐炎夏,堅守孤城似也不失為上上之策。有軍事專家分析說,美國之所以未遇強敵,是因為薩達姆已將賭注全部押在巴格達,到那時將有一場慘烈的城下決戰,伊軍已在首都建立多道防線,並將誓死抵抗。但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出現全國陷落,僅餘孤城的局面,城外多重圍困,空中飛彈如蝗,逐點清除(美軍是不會輕易進城巷戰的),那時城內軍心民氣難勉會受到相當影響。 總之,綜觀這四天來的戰事進展,美軍大體上算是出師順利,戰場形勢似對伊不太有利。當然,現在斷定勝負為時尚早,筆者在這裡只是估妄評之,今後進展如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