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只有女人才能制止戰爭?
送交者: 朱蓬蓬 2003年03月31日21:05:0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2003年3月20日,在北京出版的《21st Century Supplement》4版上,刊登一幅未註明出處和作者的圖片,一位躺着的赤裸女性,乳房用一塊寫着Make Love(做愛)的牌子遮住,下身用一塊寫着Not War(不要戰爭)的牌子遮住。文字說明是:“In most public opinion surveys across the world,women are much more opposed to the idea of war in Iraq。”

翻譯出來的意思是,按照對世界公眾意見的調查,大多數婦女是反對在伊拉克進行的戰爭的。

是的,美英聯軍對伊拉克的戰爭,已經進行了一周了。由現代科學技術所支配的戰爭,其殘酷性已在世人面前表露無遺,而最受苦難的當然是婦女和兒童了。

回顧人類歷史,早在2500年以前,希臘劇作家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寫了一部流傳至今的不朽之作《Lysistrata》,該劇描寫了雅典人和斯巴達人歷經30年的衝突和爭鬥,戰爭的結果是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沒有了父親,糧食不再生產,貿易無法進行。人民早就處於飢餓狀態,但戰爭還在繼續。在無奈的情況下,雖然戰爭雙方的戰士不肯罷休,但雙方戰士的妻子們卻聯合起來,作出了一個舉世無雙的偉大決定,如果再不停止戰爭,就決不和這些男人做愛。果然不出所料,戰爭很快就停息了。

“不停止戰爭,就不再和男人做愛。”這是“A cry from the heart of women”。2500年以後,婦女的這種呼喊聲音,似乎仍然需要張揚。

重提Lysistrata這部大多數中國人不太知道的、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反戰著作,是有現實意義的。因為,至少在中國,一個至高無上的“全國文聯”,人民沒有聽到它應有的和平正義之聲——反戰的聲音。

今日,鄙人在重慶著名的沙坪垻“三峽廣場”漫步,這個曾經是郭沫若、豐子愷、冰心、徐悲鴻、柳亞子、巴金等大師生活過的地方,現在已經在“雕塑園”為他們豎立起了塑像。歷史長河,輩出精英,從他們的塑像前默默地走過,重溫中國近百年的滄桑屈辱史,以及大師們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的吶喊,不免感慨萬千。

現如今,巴金已經成為了植物人,我們就不去說他了,但其他,當今社會人民尊重的許多大大小小的大師,你們的聲音為什麼喑啞了?某些人,你們除了用心於名譽地位和孔方兄之外,還能不能關心點別的什麼?

鄙人眼觀四路,耳聽八方,想起2500年前的《Lysistrata》,只有女人才能制止戰爭,不禁悲從中來。特別是,注意到媒體的報告,在風雲多變的中東,一些女性,中央電視台駐埃及記者站首席記者梁玉珍,新華社中東總分社副總編輯張蘭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駐耶魯撒冷記者劉素雲,鳳凰衛視年輕的女記者團沈玫綺、隗靜、閭丘露薇,仍然活躍在海灣地區,引人注目的是,當所有男性記者都撤出巴格達的時候,閭丘露薇卻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巴格達的最前線。

這似乎說明了一些什麼。

難道真的只有女人才能制止戰爭? 2003年3月26日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中國,沒必要在乎西方的感受
2002: 中國政府對巴以局勢的看法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