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奇怪了 中國人為啥不關心習近平?
萬維讀者網 2010-10-21 22:50:14
萬維讀者網記者林孟編譯報道:中國人現在到底最關心什麼?《華盛頓郵報》10月21日刊登伊格納修斯(David Ignatius)發自北京的文章說,美國人往往假定,富裕的中國將很快要求更多的自由和民主。但中國人在不同的場合,卻反覆對外國訪客說:我們喜歡已經擁有的東西,並擔心失去這些。我們想要穩定,哪怕為此少點自由和開放。
本周幾可確信,習近平將成為下任國家主席。但我碰到的中國人,無論高中學生、商人、新聞工作者還是學者,幾乎都沒有談及這一政治新聞。中國人似乎對習近平所知不多。他更像是一個維持現狀的人,對制度改革的尺度,可能只是為了讓異議者安靜下來。在我碰到的中國人中,大多數覺得做到這些似乎已經足夠了。
前谷歌雇員、曾在北京創辦網上購物生意的郭先生說:“今天的中國很難找到多少理想主義者。在北京,解決交通堵塞比選舉國家主席更重要。”
在中國的確有抗議,但更大的是經濟和繁榮問題。1989年天安門廣場提出的自由進程,今天差不多已經被扼殺殆盡,包括將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劉曉波判刑收監。中國富裕城市的精英,對窮鄉僻壤農民的害怕程度,遠遠超過對不透明的共產黨領導層的害怕。
在西方記者和北京101中學學生會晤中,孩子們聰慧快樂,英語大方得體。他們都是中國一胎化政策的產物,父母對他們寄予了莫大期望:學習、成功、發達,無論如何要趕上奔富的快車!一個男孩子對中國貧富差距擴大感到擔憂,因為富人“只知道打高爾夫球”。一個女學生說:“這個社會物慾橫流,人們追逐財富。”然而這些孩子似乎並不希望國家動搖。在清華大學,研究生王茵(Yin Wang譯音)表達的或許最清楚:“年輕人不在乎誰繼承胡錦濤,他們關心的是誰繼承邁克爾·傑克遜。”
群體自我審查意識在中國反覆出現,因為人們不想冒險突破言論自由的模糊限制。新聞學院學生學習的部分內容,就是哪些屬于禁區。那些挖掘官方黑幕的青年記者,被貼上“不可靠”的標籤,失去較好的工作。政府監控互聯網,以保證其馴服順從,而中國商人和消費者都參與監控。中國最大的網站之一,據說雇用了100人,審視微博是否擴散。家長迴避和孩子談論天安門事件,擔心孩子們會談及更多的問題,由此引來麻煩。
對這些城市精英生活構成的威脅,來自仍然貧窮的農業省份。中國革命從農民開始,現在差不多可以察覺到的擔心是,新中國越來越大的不平等,會否觸發另一場農民起義?這正是人們對民主感到緊張的原因——他們不想把選舉權給予那些憤怒的農民。共產黨本周批准了新的五年計劃,提出“包容性增長”,意思是讓潛伏焦躁不安的農村地區,分享更多的財富。
在人民大會堂的宴會上,一個名叫南振中(Nan Zhenzhong譯音)的官員解釋說,雖然中國沿海城市像歐洲,但內地卻像非洲。他反覆強調的一個詞就是“穩定”,聽起來如同宣傳教義。將近兩個小時的談話中,南振中一次也沒有提到新領袖習近平。這反映出另一種不喜歡政治的情緒。可能只有像中國這樣一個誕生在革命中的國家,才對變革如此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