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陷落前的決戰--大清帝國最後的黃昏 |
送交者: 王樹增 2003年07月10日14:33:5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102年前的今天,清軍最精銳的陸軍武衛前軍,在天津城西八里台與外國聯軍決戰,將領聶士成慘烈地死在陣地前沿。 1900年夏,大清國北方重要門戶大沽口海岸炮台陷落。外國聯軍登陸後,直逼清廷直隸總督府所在地――天津。 雖然一直為大清國殊死作戰,聖旨卻讓聶士成“戴罪立功” 天津租界,一個叫做紫竹林的地方。1900年6月,當義和團切斷了紫竹林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後,洋人才意識到,無論聯軍有多少人登陸,這裡終究是中國的領土。此刻,在他們周圍,密集地圍繞着數不清的想把他們殺死的義和團,他們感到了在劫難逃的絕望。然而,6月23日晚,從大沽口方向緊急增援而來的近7000名聯軍,衝破了清軍和義和團的數道阻擊線,到達了紫竹林租界。聯軍在租界裡制定了反攻計劃:出擊,將戰鬥引向租界之外,打擊清軍最精銳的陸軍,以保證最後占領天津城。 天津前線,清軍最精銳的陸軍是武衛前軍聶士成部。 聶士成出生於安徽合肥。其母70歲時仍能和鄉里青年一起練武。在烈性母親的鼓動下,聶士成離家行武。他在李鴻章創建的淮軍中成長,打起仗來生死不顧,勇猛異常。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他的部隊在遼東大高嶺阻擊日軍,堅持10晝夜不言退,是清軍中惟一打勝仗的部隊。戰後,聶士成由總兵升為直隸提督。 1900年4月,聶士成奉清廷之命圍剿義和團。到了6月,又奉清廷之命與義和團一起和洋人作戰。這時,聶士成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怪圈,他已經成為一個被朝廷不斷指責、官員蓄意革除、義和團最為痛恨以及洋人最想消滅的人。一切都源於他對義和團的態度。作為一個多次與洋人交過手的將領,聶士成知道大清國不具備與列強抗衡的力量,而如果國內再動盪頻起,只能令國家不可避免地衰弱下去。因此,從義和團興起的那一天起,聶士成始終認為義和團不可能“滅洋扶清”,救國於危。他親自觀看了義和團“刀槍不入”的表演,當場揭穿了農民們的把戲:先裝槍彈,再裝火藥,發火之後,火藥在前,只見煙火噴出,槍彈不是被火藥推出的而是帶出的,所以傷不了人。聶士成當場殺了那個搞騙術的農民。於是,當清廷為了對抗洋人而宣布義和團為“義民”時,義和團向清廷提出的惟一條件是:殺聶士成。朝廷里反對洋人的大員紛紛支持。而慈禧深知國家打仗無論如何還得靠聶士成這樣的將領,因此下達的懿旨是讓聶士成“戴罪立功”。 此時,聶士成部據守着天津西一個叫做八里台的地方,這個簡陋的地方不久之後將因為他而載入中國近代史。 聶士成戰至全身破碎,德軍將他的屍體裹好交還給清軍 1900年7月9日凌晨5時,聯軍與清軍在八里台的決戰開始了。 聶士成部5500人的正面是6000多人的聯軍;背後,是步步逼近的500名日軍。當聯軍的第一發炮彈在八里台炸響時,聶士成走出軍帳,低聲說:“弟兄們,開始了。”部下說:“請求增援吧!”聶士成說:“清軍無援可增,準備打吧。” 八里台陣地前有一座小橋,聶士成騎馬立於橋邊。主帥前沿督戰,聶軍無人敢退。當聯軍衝上小橋時,聶軍官兵躍出射擊陣地,與聯軍扭打成一團,雙方直殺得將橋下的河水染紅。兩個小時後,聶軍顯出了支持不住的跡象。聯軍的炮彈打來,聶士成依然一動不動。部下喊:“軍門,躲躲!”聶士成縱馬向前,吼了一聲:“跟我殺!” 這時,有人飛報聶士成,說義和團抄了他的家,抓走了他的老母。聶士成停頓了一下,然後拍馬而去。官兵們知道,聶軍門決定死了。 管帶宋占標跟隨聶士成多年,他上前拉住聶士成的馬嚼環,大哭:“軍門,不能去啊!”前沿上的聶軍官兵在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中聽見聶士成平靜地說:“孩子,你不懂。”宋占標拉住聶士成的馬死活不鬆手,聶士成大喊了一聲,揮刀向宋占標的手腕砍去。 天大亮了,八里台陣地正面的德軍指揮官庫克認出了聶士成,因為他曾在聶軍中當過騎兵教練。庫克派士兵充當軍使,要求聶軍投降。但是遭到了拒絕。據說庫克得到的回答是,他這個“懂中國話”的德國人從來沒有明白過的一個中國字:?!庫克隨即命令所有的火器一齊開火。他知道,不把聶士成打死,八里台的戰鬥永遠結束不了。 炮彈和子彈跟隨着聶士成的戰馬,在混戰中形成一個煙火的核心。一匹戰馬倒下,聶士成再換乘另一匹。他一連換乘了四匹戰馬,兩條腿先後被打斷,在馬上搖搖晃晃的。接着,一塊彈片劃開了他的腹部,腸子從那裡流了出來。但聶士成依然沒有從馬上跌下來。這時候,聯軍占領了小橋,聶士成帶領官兵向小橋衝擊。一發子彈從聶士成的嘴裡打進去,從後腦穿了出來,又一發子彈射穿了他的前胸,最後的那發子彈擊中了聶士成的太陽穴。聶士成轟然栽下馬來,滾落在陣地上。 軍門已死,聶軍撤退,八里台失守 庫克跑向陣地,扯來一條紅毯子,蓋在聶士成破碎的身體上。他命令德軍士兵把聶士成的遺體交還給清軍。 大清國直隸總督裕祿上奏朝廷,請求賜給聶士成撫恤。慈禧下旨為:聶士成“誤國喪身,實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聶士成的靈柩被運回安徽,他終於可以和他剛烈的老母團聚了。 天津城的城牆雖然被炸開,俘虜的神情卻嚇壞了洋人 八里台失守後,聯軍向天津城發起了總攻。 雙方的兵力是:聯軍17130人,火炮42門;清軍12000人,火炮39門。在朝廷已對外宣戰的情況下,在本土作戰的情況下,大清國對天津城的防守竟然在兵力和火力上讓倉促登陸的聯軍占了優勢。 13日晚,日軍首先向城牆逼近,兩個巨大的火藥桶被滾到城牆下,日軍點燃了導火索。清軍守軍一齊開火,導火索不斷被打滅,但又不斷地被日軍點燃。最後,一個日軍士兵高舉着一支火把衝上來,火藥桶終於被引爆了。天津城牆在巨大的爆炸聲中被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聯軍蜂擁而入。 天津城內的巷戰持續了很長時間,每一條街道都發生過清軍和義和團的阻擊。聯軍最後使用了毒氣炮,令天津軍民的死亡慘不忍睹――“華兵倚牆立,持槍欲開放狀,近視之亦為毒炮熏斃。”毒氣炮的使用為英軍所為。此前,這種違反國際公約的武器,英軍僅在非洲殖民戰爭中使用過一次。 一天一夜之後,整個天津城沉寂下來。 無論怎樣評價1900年天津城的失守,無論怎樣抨擊清廷的昏聵、愚昧和清軍戰鬥力的低下,歷史必須承認的是,在與外來列強戰鬥的時刻,清軍始終是抵抗的主力,清軍士兵是英勇的。這些農民子弟雖然不知道皇宮裡的政治內幕,也曾為軍餉的遲發而對朝廷起過怨心,但是,當面對異國入侵者的時候,當捍衛國家的戰鬥打響的時候,他們表現的是這個民族最血性的一面,他們承擔了整個大清國所需要的最大的犧牲。即使是受傷被俘之後,他們的神情依然凜然不屈。當年,英國的隨軍記者記下了“讓他們一輩子也忘不掉”的一幕情景:一個可怕的帶有挑戰表情的清軍正盯着我的面孔。他的雙手被綁在後面――因為他是一個俘虜――他的衣服破碎了,在胸口中央露出傷痕,是大刀和刺刀砍傷的。因為血流如注,他的上衣和褲子全都被血浸濕了。但是他沒有一聲痛苦的呻吟。他無言地端坐着,泰然自若的臉上顯出自豪和蔑視交織在一起的可怕的表情。 天津城陷落的時間是:1900年7月14日――大清國向各國宣戰的第23天。()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