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新生代更願意做“美籍華人”
送交者: 新周刊 2002年01月29日01:08:0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在中國,“新生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賦予了不同的稱謂:新中國的希望、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祖國的花朵、小皇帝、新人類、新新人類、e人類等等。在新生代身上,“歷史觀”並不僅僅表現為單純的歷史教育問題,更多的時候是一個家庭問題、社會問題。

  有很多理由使我們感到有必要在2001年結束的時候做一個“新生代歷史觀”的調查。這一年在日本問題上,一方面出了馮錦華這樣的漢子,另一方面也出了趙薇的“穿軍旗裝事 件”,伏明霞的“盧溝橋史實問題”。這一代人到底有着和上一代怎樣的不同,或者他們的歷史觀究竟何?是如專家們所說的“破敗了”還是“沒什麼大不了的”成了我們這次調查的動機。

  此次的抽樣定在13-22歲的青少年人群,以八個大問題及一些相關小問題的形式進行問卷及採訪調查。從分析的結果來看,新生代的歷史觀一方面變得現象化、表面化;另一方面在歷史縱深感上比上一代淡化的同時,對史實的懷疑,對現實的疑惑成了一個不同以往的大問題擺在了面前。

  一問:通過什麼途徑了解這些歷史?歷史教科書、電視、網絡、武俠小說

  在對歷史的認知途徑上,歷史教科書雖是最多的選擇,但同時,新生代又不認可這種選擇,甚至對教科書產生懷疑,只是這種懷疑因為考試的現實與精力的有限,常常轉瞬即逝。他們認為歷史教科書只能讓他們知道表面的輪廓,而這個輪廓因為教科書的片面使得自己對史實的了解更加片面。他們認為這些歷史書是大人編的,只提好的,不提不好的,而且由此引發了對新問題的懷疑。在這個問題上,有意思的是新生代與父母之間的矛盾。

  很多父母都有看《新聞聯播》的習慣,同時因為政治課的需要也教育孩子看。一方面是節目選擇多了,孩子想看連續劇,另一方面是逆反心理,偏不看!除非是熱點新聞,“9·11”這樣的大事他們才會關注。對待新聞也有和歷史一樣的懷疑。但總體來看,都是關注那些常說的、熱門的東西,歷史觀趨向於表面化。新聞來源更多來自網絡,對網絡新聞的真實度比起電視新聞真實度的信任要大。“網絡更自由。”新生代對真實的認可有“要全面,哪怕是謠言也要讓我們知道”的傾向。

  二問:中國的歷史最了解什麼?歷史時期:三國、唐朝、秦朝、清朝歷史事件:空城計、辛亥革命、南京大屠殺歷史人物:諸葛亮、康熙、孫中山

  在對於中國歷史的了解方面,新生代受傳媒的影響是最深的。歷史時期、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三國”都排在第一位,而這一回答,男生的比例顯然高過女生。因為三國的歷史有《三國演義》,圖書、電影、電視已經被重複了無數遍,網絡上又開發了“三國”遊戲。但此“三國”非彼三國,此“諸葛亮”亦非彼諸葛亮。包括後幾項內容,唐、秦、清都是電視連續劇比較熱播的內容。歷史人物對康熙和孫中山的選擇大部分原因歸於2001年一直在各大電視台熱播的《康熙帝國》和去年12月份中央一台播的《孫中山》。當問到在歷史書籍及電視連續劇、電影、DVD等可視內容中作選擇時,幾乎全部選擇後者。因為後者“更生動、有趣”。選擇前者的前提是“版本看多了,會有疑惑,就會找書來看”。這時,學習歷史才成了他們的樂趣。而常常是“也想看看這方面的書,但沒時間,而且學習很累,有時間的話就想玩”。對於電視劇對於史實的忠實度上,新生代也意識到有很大“戲說”的成分,但在訪談調查中,引用史實時,很多內容仍是“戲說”里拿出來的。

  對近現代歷史的了解,因為歷史課本講得不太多,而且總以愛國主義教育的形式,新生代了解得非常少,很多史實混亂,理不清頭緒。雖然辛亥革命和南京大屠殺被認為是自己最了解的,但在具體細節上沒有史實內容。看待這些問題,常常會隨大流,“大家都這樣說。”

  三問:對中國遭受的侵略都知道哪些?如何看待?日本對中國的大屠殺、八國聯軍入侵

  在遭受侵略的問題上,日本侵華及清朝末年的八國聯軍入侵在調查的人當中幾乎人人皆知。即使是剛上初中、尚未完全接觸近代史的小孩,也知道這段史實,問題是知道的多少,對細節的深化。

  以趙薇“軍旗裝事件”為例,大部分的調查都否定了趙薇的行動本身,批評她無知,但認為問題不應看得太過嚴重。“知道史實就夠了,不必還帶着仇恨去看待日本”是一部分人的觀點。也認可“為了一次歷史事件而斷絕關係是沒什麼意思的”。而且認為在對待以往受侵略的問題上,“應該記住教訓,讓自己強大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不再受侵略。”在進一步問“會不會為了發展,或受外來影響過多而遺忘這段歷史”時,回答是“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因為這樣的民族災難想完全遺忘是很難的”。不過,在13-16歲的被調查者中,這種可能性就加大了。為此的解釋是“我們強大了,即使遺忘,他們也不可能來侵略”。

  四問:最了解哪一個外國國家?美國

  美國在這次最了解的外國國家中被選擇最多,雖然教科書對日本侵華的史實描述得更多,但是“現在說得最多是美國,媒體上每天都有美國的報道”。1995年,《中國青年報》曾做過一次大型的“中國青年看世界”的讀者調查。其中中國青年最不喜歡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日本;對日本侵華史實仍感到憤慨的占到99%以上。當時適值二戰勝利50周年,中美關係處在冷戰中。在這次調查中,被調查者對待美國的態度仍是認為其“不良形象過多”,但在被問到“如果能夠得到美國綠卡,要不要”時,90%以上的人都答“要”。

  五問:對最了解的國家最熟悉它什麼?NBA、好萊塢、麥當勞、肯德基

  對美國的了解,在被調查中分成兩個年齡段。13-16歲選擇麥當勞和肯德基;17-22歲男生更多的選擇NBA,女生更多的選擇好萊塢。對於美國文化的認同感是“這些東西比我們的好”。這和認為“美國這個國家不好”相反,美國進入到中國的大眾文化很受被調查者們的青睞。甚至,他們認為“過聖誕比過年有意思”。“過年只能和父母呆在家裡,聖誕可以和朋友一起通宵狂歡。”對一些外來節日的忠實度已經超過了傳統節日。

  在對美國文化的看法上,被調查者多數很羨慕美國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感覺更民主、更自由,而中國的父母“完全根本幾乎不顧及我們的感受”。

  六問: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的世界地位?強國中的弱國,弱國中的強國,但是在進步;經濟上還比較強

  說到中國的世界地位,所有的被調查者對於2001年中國發生的三件大事都略知一二。對於中國世界地位的提升持“樂觀態度”。講到民族自豪感也是回答一致,自豪感的來源卻是眾口鑠詞。多數表示是從小受的愛國主義教育使然,還有一部分提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值得驕傲和自豪,但在文明的細節上又不明所以。而且“跟英語、計算機比起來,唐詩宋詞不能讓自己的將來發展得更好”。在這一點上,表現出新生代歷史觀的現實性。自豪與驕傲必須在現實的刺激下才更鮮明和具體。

  在回答“如果可以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選擇”時,大多數被調查者都願意做“美籍華人”,他們認為“拋棄祖國就是賣國賊”。

  七問:對歷史持什麼態度?知道真相,不管好壞

  從調查的表面看,新生代對歷史是持“懷疑”態度的,想進一步知道更多的史實,特別對教科書更是兩張皮,課上記、課下忘,只為應付考試,但他們對很多史實又是懷疑的。在對學習歷史的必要性上,答案也很一致,認為對自己“可以開闊視野,在歷史鑑照古今”,對國家“是一種梳理,優秀的更加優秀,曾犯的錯誤作個教訓”。

  認識到歷史知識在一個人的生活中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17-22歲的被調查者有相當一部分認識到“對歷史認知的多少將會影響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思想素養及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確立”。

  但是在對日本侵華及對美國的歷史問題上,13-16歲的被調查者有一部分也表現出徘徊在“更多國或仇恨日本、美國”的兩極,而選擇仇恨的人在對美國文化的認同上又與這一選擇本身相矛盾。

  八問:覺得自己的歷史知識同上一代比起來如何?歷史知識差不多,但歷史責任感要淡薄

  被調查者普遍認為自己這一代獲取歷史知識的途徑要遠遠高於上一代,就史實的真實性而言不認為時間久了就會淡忘歷史。但也認識到歷史責任感的淡薄。一部分人的解釋是,“時代不同了,新生代的責任更多的是創造歷史,而不僅僅是記住歷史。”關於韓國對日本問題的態度,比如絕食、斷指,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過於激烈,傷害自己並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而且認為自己這一代比父母一輩要開放,更寬容。對“世界越來越好”、“並不樂觀”,但對“讓自身越來越強”、“比較重視”。覺得“父母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新問題”,“世界變化太快,歷史觀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幾代不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