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着梟龍肉,品出新殲味(解讀<兵工科技>FC-1專輯,管窺新殲)
嚼着梟龍肉,品出新殲味(解讀<兵工科技>FC-1專輯,管窺新殲)
最近網上最熱鬧的就是FC-1首飛成功,媒體對其介紹的也很詳細。<兵工科技>為超七首飛,專門出了本專輯,翻了翻很好,但我更關注的是裡面處處透露出來關於新殲的信息,從裡面我至少看到了三種型號的新殲。確實很猛。
在介紹中航第一集團的資料片中提到“某型三代機的生產車間”“有關專家正在研究討論一具外形像F-22的飛機模型”,由此可以看出文中的三代機生產車間不是超七,畢竟剛首飛還沒有進入生產線,而中航的三代機,很可能就是殲十,而且已經小批量生產。更為重要的一條信息是我國的四代機很有可能類似於美國的F-22的形態,這對外界中俄合作生產四代機的傳聞可能有點出入,畢竟俄國的四代機從形態上看與F-22 是大不相同的。
文中寫到“22歲的楊偉背着書包走進成飛,並被安排到為了國家某重點型號飛機而剛剛成立的研究室”至“2001年元月37歲的楊偉被任命為國家某重點型號雙座型設計師”也就是說殲十立項不遲於1986年,很有可能在2001年就完成定型,並投入小批量生產,不然不可能再去設計“某重點型號雙座型”。事實上書中也有伏筆“首飛成功後,楊偉在主持型號飛機的試飛,設計,定型,和小批量生產的同時”時間是2001年9月。
文中透露楊偉的研究室“直接對應的是四大關鍵技術之一的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的研製”,新殲是“凝聚了航空人十幾年智慧和心血結晶”“首飛就直接採用靜不穩定技術”經過“緊張而漫長的21分鐘分鐘飛行”由此可以看出我們的新殲在起點上就瞄準幾項三代機的關鍵技術,在首飛時就直接 採用靜不穩定技術,表明我們的科研人員對自己的飛機是完全有信心的,而這種信心是建立在我們可靠的技術保障上的。可謂10年磨一機,從時間上推測我覺得殲十很有可能在98年左右就完成首飛。
文中提到2001年9月到2003年7月,作為總設計的楊偉,有兩個型號重擔在肩。一個是“全所人員欲說還休一重點型號研製,重點型號雙座機發圖和重點型號模擬器的研製”還有一個就是超七了。“一個是急需裝備部隊,一個是急需打入國際市場”這個重點型號雙座機很值得我們玩味。眾所周知,空軍對雙座機的需求雖然迫切,但因為有殲11,所以雙座型急需程度還達不到研製一款雙座型,而這個型號卻是要急需裝備部隊的空軍是不可能的,難道是海軍--殲十海軍型。天哪!莫非我航母工程馬上提速。
再聯繫一下最新一期的《國際航空》雜誌楊應凱報道,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為了戰鬥機設計的需要,從2001年初開始研究BUMP進氣道的原理和設計方法,目前已取得全面突破。
報道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目前已取得全面突破,包括:(1)摸透了氣動原理;(2)探索出一套工程設計方法;(3)開展了CFD方法流場計算;(4)完成了設計方案和外形生成;(5)完成了高、低速風洞試驗。試驗結果非常理想,進氣道總壓恢復高,進氣道/發動機匹配工作穩定性裕度寬,完全滿足戰鬥機的需要。
BUMP進氣道設計方案的試驗成功,標誌着我國的進氣道設計技術上取得的歷史性的突破,具有重要意義和實用價值,其原理和設計方法是對傳統的進氣道設計方法的發展和創新,該項技術可直接應用於未來戰鬥機的型號設計中。
簡單說BUMP進氣道就是類似於美國研製的F-32的進氣道。從這則消息的時間上看與楊偉任命了某重點型號雙座型的時間相吻合。再聯繫剛才提到的那架類似於F-22的飛機,可以判斷出我們的新重殲應該是F-22那樣的雙發單座型,兩側進氣。所以可以說<航空世界>報道的這個進氣道 設計很有可能為新殲改型而設計的。其實從目前網上新殲的照片來看,殲十的進氣道與機身的整體感覺像是捆着的,可能與我國首次設計腹進氣的經驗有關。而BUMP進氣道 的設計成功,也意味着未來殲十改進型設計,跟早期的型號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未來殲十的發展會走類似於蘇27的模式。
在雷強大校的嘴中我們也可以知道一些新殲的情況。(雷強大校,就是網上那張著名的江澤民同志與試飛員合影的那位試飛員)他說超七使用“HOTAS技術(手不離杆操縱)”那麼殲十也一定使用這項技術,而且殲十的駕駛杆位置很可能是傳統的在雙腿中間的設計。
在座艙方面,殲十應該是現代化的“一平三下”綜合顯示控制座艙,至少比蘇27強。
文中還透露我國在“圓弧風擋的在成型製造在工藝上還有隘口”所以使用了進口設備。還提到超七為了節約成本,沒有使用噴丸等先進加工設備,而採用小蒙皮拼接成“S”形蒙皮。其實也證明我國已經擁有噴丸等先進加工設備,所以新殲在翼身融合工藝上應該比超七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