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網站11月24日報道,中國在建造首艘航空母艦的過程中遭遇了新的麻煩——從烏克蘭購進的“瓦良格”號未安裝艦載機着陸攔阻裝置,而中方幾乎不大可能從國際市場上購買到這類裝備。俄中雙方的談判遇到了不小的困難,俄軍工企業領導人可能已決定不向中國出售着艦攔阻裝置。據消息人士透露,中國曾成功從烏克蘭獲得了用於裝備JL-9教練機和殲-15艦載機的着艦掛鈎,而不是直接向俄方購買。就俄方為何會在最後一刻拒絕向中方提供着艦攔阻裝置的問題,《漢和》曾多次向俄國防部和外交部發言人提問,但得到的答覆均相同:“戰略性的武器系統被禁止出口中國。航空母艦、核潛艇、核武器生產技術均屬於戰略性武器之列。”
改建自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母的中國航母試驗平台,在今年年中海試之後就歸於沉寂。這或許才是外界猜測的主要原因。理論上講對於大型裝備系統沒有進步就是遇到品瓶頸了,這是一般軍米想當然的事情和邏輯。而本人對於《漢和》評論的可靠性也存在疑問。對於上面新聞消息筆者有自己的看法。
有專家說俄羅斯在降落阻攔系統上刁難中國,是對中國仿製其蘇凱戰機並可能競爭其國際市場的警告和懲戒。我覺得沒有什麼道理。包括一些比較實際的俄羅斯專家都明白,中國的殲11殲擊機和艦載機殲15以及蘇30MK2的同型機殲16,已經與俄羅斯的產品同貌不同質了。鑑於發動機的可靠性因素,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不會向國際市場推銷這類戰機的。況且中國戰機的出口市場本來範圍就很窄。而中俄在出口問題上的妥協在中國梟龍戰機出口巴基斯坦問題上已見端倪,俄羅斯近利但不至於到了不識時務的地步。
《漢和》的報道只說俄羅斯不要賣給中國,但並沒有說中國此前在積極得買。再說這樣的事也不是俄羅斯一個軍工企業領導人說了算的事。筆者認為中國在瓦良格的問題上採取的手段是高低搭配的,高調出鏡,低調發展。在瓦良格出海引起國際和區域內的熱談和震動後,接下來就是冷處理,而遇到瓶頸和困難是再好不過的理由了。從原子彈到神舟飛天,很多問題都是美俄認為中國技術不可逾越的,現在怎麼樣美俄都無語了吧。所以航母降落阻攔系統也不會永遠被美俄所壟斷的。瓦良格不是中國的第一艘航母,這是我的定論。所以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作戰平台建設還有很長路要走,而降落阻攔系統只是諸多難題中的一個。即便俄羅斯鐵了心不賣,中國也會逐一解決的。
有專家指出,烏克蘭現在擁有數套老式的着艦攔阻裝置,可能會出售給中國。但“漢和”的專家指出,即使中方獲得這些裝置,也只能將其用作參考的樣本。而中方要想獨立研製出攔阻裝置,可能還需相當長的時間。但我認為就怕沒基礎,有了烏克蘭的技術基礎,我們就要相信中國人的創新能力,而且這個時間也會是樂觀的。俄羅斯不是說中國在開發航母彈射起飛系統嗎?如果是真的話,中國的技術難不成會是美國的?
做生意就說生意經。俄羅斯如果認為中國改建的瓦良格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那麼不排除其有拿一把待價而沽的想法,只是想把這幾套航母着艦阻攔系統賣個好價錢。至於遵守什麼禁運規則那都是假話,在俄羅斯眼裡根本沒有規則,俄羅斯知道刁難了中國,在美國那裡也落不了什麼好處的。中國軍力發展已經讓美國警覺和不安,幫助中國完善航母可以加深美國的敵意,而中美的對抗則可以給俄羅斯提供一個發展期,俄羅斯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