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面對大陸 台灣的驕傲與焦慮
送交者: 三把刀 2012年04月27日20:51:5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台灣的驕傲與焦慮

  • 2012-04-27 01:29
  • 旺報
  • 【(馬軍/台北大學公行所陸生)】

 電影《建國大業》有一個橋段:蔣經國試圖勸說孔令侃開放倉庫平穩上海物價未果後,情緒激動地喊到:「共產黨已經開始進行土地革命,跟中央政府分庭抗禮了。」這情緒化的背後,隱藏的是一種焦慮,來自於競爭對手即將超過自己的焦慮。而這種焦慮,在現在的台灣,體現的非常明顯。無論和大陸關係多好的台灣人,一提到飛彈,就如鯁在喉。再加上國民黨時期反共愛國的扭曲教育,讓台灣時刻感覺大陸是敵人。當敵人比自己弱小時,心情當然是非常好。

 從俯視變成仰視

 在蔣經國勵精圖治經濟起飛時,大陸還在進行文化大革命,不僅經濟距離台灣越來越遠,對於傳統文化的破壞,使得「文化正統」的稱號被台灣占了先。1980年代,兩岸幾乎同時開啟政治民主化運動,然而結果不太一樣,兩岸的政治體制也越拉越大。若大陸和台灣是兩台車,台灣飛馳過大陸這輛停滯的車時,心情當然不錯。面對一個經濟、文化、政治都不如自己的對手,內心沒有優越感,那是不可能的。

 這種優越感以及對大陸的奚落,在台灣社會隨處可見,比方一提到大陸產品,馬上和黑心聯繫在一起等等。當然,我承認這種優越感一部分來自於對歷史無差別的繼承,一方面也處於大陸某些方面的確丟人。所以,這種驕傲屬於人之常情,跟大陸人沒事兒拿朝鮮(朝鮮)開個玩笑,沒什麼兩樣。

 但是在今天,這種驕傲怎麼看怎麼象是焦慮了,曾被甩在後面那部車,現在已經沖向了前方,不僅速度快了,車子大了,而且因為後發優勢,比自己這台車還新,而且新得多。台灣面對大陸的這個對手,一下子從俯視變成了仰視,視角尚未變換過來的台灣人,依舊選擇性地收看大陸新聞中的醜聞,固執地相信大陸依舊保守落後,作著自己「高等華人」的夢。

 識時務的台灣人,在大陸加速的發展中,賺到了錢,成就了一番事業,卻也因為視角變換過快,頸椎也多少有些不舒服。當年那個身軀雖然龐大,但是內亂落後的對手,成為了世界經濟的引擎。台灣從高層到民間,面對突然崛起的中國大陸,一時之間,驕傲和焦慮一齊湧上心頭,不知如何是好。就連到大陸發展種植業,都綁手綁腳,生怕大陸學走了自己水果里的高科技。

 有人說過台灣最大問題,就是兩岸問題。縱觀台灣社會的種種現象,兩岸的確是導致台灣內部的認同危機、民粹盛行等問題最根源的問題。在台灣,每次大選都是在選國家,而非選政府,而每次出了什麼事兒,藍綠陣營也總能把事兒歸咎於馬英九是不是兒皇帝和台灣人出頭天的政治訴求。大陸對於台灣,是繞不開的一堵牆。

 沒拿台灣當對手

 而台灣對於大陸,以我自己的觀察來說,遠沒有政治宣傳上的那麼重要。李敖曾說,台灣是大陸的睾丸,雖然不大,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大陸官方對這種話顯然不會正面的否定,以表示對「祖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尊重,但是對台工作到底占大陸內政外交的權重如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但是如果有人說,兩岸問題是大陸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我想這種說法肯定是站不住腳的。甚至可以武斷的說,若把現在大陸面對的問題按重要程度排行的話,兩岸問題,甚至排不進前5名。

 記得有一句話:「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從現實情況來看,中國大陸在世界上的對手只有美國,而台灣人也心如明鏡,台灣真正的對手,是產業形式、經濟結構類似的韓國。哈狗幫(Mc Hotdog)的那首《韓流來襲》,以及2008大選時,馬英九陣營拿一個韓國人來奚落台灣政治經濟的競選廣告,都體現了台灣與韓國的競爭壓力。台灣和韓國幾乎同時起家,同時進入經濟轉型,同時進入政治民主化,而且都和另一個政權存在政治分立的情況。唯一不同的是,韓國在朝鮮半島上的地位是優勢的,朝鮮的喧喧鬧鬧,充其量都只是噁心人的蒼蠅;而台灣在兩岸上卻是劣勢的,大陸的一舉一動,都能牽動台灣人的敏感神經。大陸並沒有拿台灣當競爭對手,而如果台灣在各方面一直把大陸當對手的話,焦慮感,永遠不會抹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達賴引退 “哈佛總理”就任 掌舵西藏流
2011: 殲20兩次試飛成功透漏重大玄機!
2010: 非常無奈:“八爺”還將把持中國空域好
2010: 鐵礦石談判再敗!無奈!看毛澤東研究專
2009: 蔣敗於毛是因為將沒有毛的雄心和氣魄,
2009: 外國人眼中的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