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張靈甫的悲劇 (轉載)
送交者: 一條大河 2004年02月07日15:36:1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他不一定成為歷史學家雖然20歲便考上北京大學歷史系,但如果生逢盛世,張靈甫很可能成為書法家。在長安中學讀書時,每逢節假日,他總要帶上紙和筆到文廟臨摹碑帖,常常連飯都忘了吃。學校為他辦過書法展,名滿故都西安。書法大家於佑任時任西安靖國軍總司令,慕名到學校看他運筆揮毫後連稱:“好字,好字,後生可畏!”20世紀30年代,他因殺妻被囚於南京監獄,店主們紛紛前來請他寫店名市招,一時間南京城內到處可見他的書法。毛澤東的俄文翻譯師哲也曾在回憶錄中說:“他在西安和我同窗,他的一手好字冷我羨慕。”

無奈,家國的不幸和剽悍的血性使他成為了一名軍人。

1927年3月8日,他與胡璉、林彪、劉志丹、袁國平、李彌等日後中國大地上的風雲人物站在一起,聆聽校長蔣介石的開學典禮訓話,成了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

第二次國共合作,8年抗戰期間,他在王耀武麾下與日寇打過無數硬仗、惡仗。1937年,他任51師305團團長,參加“八.一三”滬淞保衛戰;1938年,他在張古山陣地與日寇鏖戰5天5夜,身中7塊彈片,鮮血直流不下火線。德安大捷後,田漢受時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的委派採訪他,並編寫話劇《德安大捷》,他以真名實姓在劇中出現,從此名震天下(30年後,他的真名實姓又在電影《紅日》中以反面人物出現,在大陸可謂家喻戶曉)。

1939年3月,他率部參加南昌會戰,戰鬥中右腿中彈負傷。稍後上高會戰,腿部再度被炸斷,蔣介石派飛機將他送往香港治療。手術後不久,他不顧英國醫生“再治療一個月可以痊癒”的勸告,說國難當頭,軍人死不足惜,何惜一足?傷未愈提前歸隊,從此留下終身殘疾,人稱“瘸腿將軍”。

抗戰期間,他因作戰有功,年年晉級受獎,由團長而旅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被視為“常勝將軍”。

如果他死在戰場上,他將是一位比佟麟閣、趙登禹、戴安瀾、謝晉元等功勳更為顯赫的國民黨抗日民族英雄。

可悲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後,他所率的所謂國軍五大主力之首(整編74師)充當了蔣介石發動內戰的急先鋒,結果在孟良崮全軍覆滅,自己也死於該役,終年44歲,成了一個反面的悲劇人物。

有關孟良崮戰役的經過有太多的描述,這裡不贅。值得一提的是,50年後,原敵83師57團團長羅文浪披露了一個冷人瞠目結舌的內幕。

原來,當張靈甫孤軍深入孟良崮吸引我軍主力時,湯恩伯已令83師師長李天霞派出一個旅東進沂水,掩護張靈甫右翼。但李天霞與張靈甫素有私怨,陽奉陰違,只令19旅57團副團長王壽衡率兵一連,攜帶報話機一部,冒充旅部番號,進出沂水兩岸游擊(羅文浪《孟良崮戰役回憶》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戰爭猶如圍棋,一子之差常常決定全盤勝負,如果李天霞一開始便真正派出一個旅掩護74師右翼,很可能張靈甫就不至於那麼慘敗。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孟良崮地區激戰正酣,我負責天馬山阻援的一縱一師四個團幾乎已傷亡殆盡。一師師長廖政國手裡只剩師部警衛班了,眼看天馬山即將失守,張靈甫就要被25師救出。這時我四縱的一個營正巧路過,廖政國當即擋下這個營,將其投入天馬山陣地,而敵25師也已傷亡過萬,再也攻不破天馬山陣地………

一方是派系林立、鈎心鬥角的專制集團,一方是萬眾一心、同仇敵愾的新興力量。孟良崮這兩個看似偶然的細節,實際上寓於必然之中。國民黨內部,平時種種腐敗、離心離德現象舉不勝舉;遼瀋戰役,廖耀湘兵團的炮兵旅將軍車私用運載家眷家具,導致中程火炮在解放軍的奔襲中成為一堆廢鐵;淮海戰役邱清泉被豆腐渣工事貽誤了戰機……

張靈甫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將,他不可能像高樹勛將軍那樣抗戰一結束便反對內戰,毅然率部起義。以他的性格,即便戰至國民黨大勢已去,估計也不可能像鄭洞國、候鏡如、陳明仁、傅作義、盧漢諸位將領那樣幡然省悟、起義投誠。因此,從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全面進攻解放區那一天開始,就決定了他的悲劇結局。

蔣介石敗走台灣後,曾尊張靈甫為“民國第一烈士”。張生於1903年,本來今年那邊應該隆重紀念他的“百年誕辰”。無奈,今非昔比。張靈甫泉下有知,不知是否會對自己效命於一個專制、腐敗的政權懊悔不已?不過,同為炎黃子孫,單就張靈甫抗日有功這一點,還是值得我們紀念的。因此,我寫這篇小文,希望台灣方面無論哪派當權,都不要忘記兩岸人民風雨同舟、共同抗擊外來侵略的光榮歷史,早日推動、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朝鮮的真實目的和中國的選擇
2003: 一篇讀罷頭飛雪
2002: 一個上海白領的心裡話
2002: 中國的“優勢”與潛在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