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戰爭教訓 印度迄今念念不忘
http://www.creaders.net 2012-12-15 22:18:23 萬維讀者網
萬維讀者網記者林孟編譯報導: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2012年12月12日在《印度斯坦時報》發表文章說,今年是1962年10月20日至12月1日中印邊境戰爭50周年。印度國內對此進行了許多討論。但辯論卻迴避從更廣泛、長期的角度吸取教訓。
1962年邊境戰爭有助於揭示北京戰爭理論的關鍵因素。從中國此後在1969年與蘇聯的邊境衝突;1974年占領西沙群島;1979年入侵越南;1988年奪占南沙群島赤瓜礁;1995年攫取南沙群島美濟礁的行動中,也都可以得出類似的教訓。北京在上述入侵行動中,都反覆應用了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的重要手段。
印度天真地以為,自己是通過非暴力抗爭獲得獨立的,而不是由於二次大戰拖垮了英國,才使其殖民地獲得解放的。而“新中國”誕生在長期血腥的內戰中,是毛澤東及其革命團伙從血泊中建立起來的。他們已經做好了對內、對外用兵的準備。
實際上,毛澤東是在“大躍進”運動失敗之後對印度發起邊境戰爭的。中國學者、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王緝思指出,“大躍進”造成世界有史以來最慘重的大饑荒,對毛澤東的威信造成重大打擊,於是他極欲通過一場戰爭鞏固其領導地位。
被美國學者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稱之為“毛的印度戰爭”50周年之際,印度人應該從更廣闊、長遠的角度反思教訓了。然而可悲的是,某些評論者卻乘機重複1962年戰爭神話,如將其稱為“短暫戰爭”等。實際上,這場戰爭是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參與的時間最長、最血腥的戰爭之一。而且一場戰爭的長短,一般來說與其戰果並無關聯。如1967年以色列僅打了6天仗,就大幅改變了其領土和領水範圍。1971年印度通過13天的戰爭,就將孟加拉從巴基斯坦肢解出來。
1962年邊境戰爭,是二戰後海拔最高的戰爭,導致3,270名印度軍人死亡。印度和其他與中國存在領土紛爭的國家,需要從中記取的永久教訓,是北京戰略學說中後來反覆運用的主要手段:
出其不意地以最大限度的政治和心理打擊震懾對手;只在國際和地區的恰當時機出擊;運用“人海戰術”發動快而狠的攻擊;敢於進行軍事冒險;以攻為守;以“教訓”為發動戰爭的政治目的,這點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和1979年中越戰爭時都曾公開宣布過。
總之,新中國秉持了古典軍事家孫子的教誨:“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