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試論美國霸權的演變
送交者: 譚遠文 2001年12月14日20:44:0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試論美國霸權的演變

在工業時代裡,商品和資本發昏這重要作用。商品和資本打開了各國緊閉的國門形成了不平等的聯繫,世界經濟開始由地區、各國之間的偶然聯繫變成了全球範圍的聯繫。筆者認為全球化是一個諸多因素影響的過程,正是這些因素是這個過程形成了各不相同的階段特點。考察19世紀特別是19世紀末以來的歷史,可以將全球經濟聯繫劃分為多板塊聯繫,東方聯繫和全球一體聯繫。與美國霸權地區霸權相適應的十多板塊聯繫。多板塊是指19世紀來世界被英、法、德、日、俄、美分割後,形成了一個個勢力範圍和經濟政治權。世界大體上就由英國和氣殖民地構成的板塊,美國及殖民地,法國及其殖民地,日本及其殖民地,德國及其殖民地構成了主要的六大板塊。我國學者倪雄先生將兩次大戰是其間形成的軍事稱為平面均,其圖示是:(7)形成了一個制衡系統,世界是多強並列的均勢,相互制衡。通過19 世紀末到1945年,我們也可以制定這樣的圖式:(8)英、法、德、美、日、俄為各自板塊的中心,殖民地與殖民地之間存在着經濟政治不平等的聯繫,而殖民地與殖民地之間的聯繫極少,世界幾乎被分割成六大板塊。列強以殖民地及勢力範圍為依據,形成了相互之間的對抗與制約。而列強與各自的勢力板塊之間是自上而下的關係,掠奪的關係。也正是由於殖民地為列強提供了戰略資源,法國的對外政策官員茹爾·費里直言不諱的說:"對於富強的國家來說,殖民地是有利可圖的投資對象之一。"列強之間展開了殖民地爭奪,日俄戰爭等都反映了列強間的殘酷爭奪,相互依存的關係尚未形成,你爭我奪的置對方於死地的零和遊戲是此時的特徵。 美國人在建國之前就帶着神聖的使命感,要為整個世界引導,認為是"上帝所命"美國人呼喊着民主、自由、平等的口號驅逐了英國軍隊,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隨後的美國人也用"上帝的所命"的思想來進行擴張,正如約翰·奧沙利文所鼓吹的,"美國肩負着上帝所命的權利,去開發和占領整個美洲大陸的,使美洲大陸開花結果。"(9)正是在"上帝所命"的號召下,在自由民主的呼聲中,美國兼併了路易斯安那、佛羅里達、得克薩斯、俄勒岡、加利福尼亞、阿拉斯加、夏威夷,構成了美國領土的基本狀況,這為美國的地區爭霸奠定了領土、人口和資源的最基礎的地緣優勢。從國際關係理論大師漢斯·摩根索的這麼一段話:蘇聯版圖極大,占世界陸地面積的七分之一……,這樣遼闊的版圖確實是強大實力的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10)我們可以認為美國遼闊的版圖已具備了為其稱霸的基本條件。 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美國的各項主要指標都顯示了美國足以稱霸地區的條件。美國人口1900年為7590萬,1913年為9730萬,1938年為3830萬,僅次於俄國,(11)鋼產量在1900年、1913年、1938年分別是1030萬噸、3180萬噸、2880萬噸,占世界第一位;從能源消耗看,1900年為248百萬公噸,1913年541百萬公噸和1938年697百萬公噸。(12)到1938年其消費量約占全世界的50%,在製造業方面,占世界的比重在1900年、1913年、1938年分別為23。6%、32%、31。4%。(15)這組數據反映了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方面具有足以成為地區霸主的能力。 在軍事方面,美國的軍事力量特別是海軍力量迅猛發展,海軍人數由1880年34000人增至1914年的164000人,但不及英國的1/8,軍艦噸位在1914年為985000噸,(16)並提出要與英國在軍艦艦數上1:1,這為美國地區霸權構築了堅實的軍事基礎。 美國所擁有的綜合實力足以在全球範圍內稱霸,但美國由於多種因素,使其霸權的發揮不能勝於綜合實力,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 國的軍事實力並不是全世界最強大的,而且英、法、德、意、日等國已擁有強大軍事 力量,形成了相互制約的局面。 第一, 美國自身的地緣因素使然。美國遠離歐亞大陸,中間有兩大洋相隔,使美國不會輕易捲入戰爭中,而且正追着控制美洲的利益。 第二, 美國孤立主義情緒。華盛頓總統以後,孤立情結愈來愈濃,發展到門羅主義的時候是一個新的頂峰,認為美國不干預歐洲事務也不容許歐洲列強幹涉美洲事物。門羅宣言說:"我們坐視歐洲列強對它們(美洲其他國家)進行任何方式的干涉不加過問,……是不可能的"。(14)門羅主義為美國20世紀前後數十年的霸權奠定了基調,就是穩定美國後院,參與亞洲利益爭奪。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列強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但美國不願冒着軍事戰爭的危險爭奪殖民地。一戰後,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計劃"不僅英法等國的排擠,而且也因國內孤立主義的反對而失敗。美國孤立主義情緒影響很大,貫穿在美國的這一時期的外交政策中。 1945年以前,世界被列強分割為六大板塊,相互鬥爭,而為了打敗一個強國是依靠工業力量,軍事力量,人們的思想停留在軍事戰爭的層次上,這與全球經濟、政治分割,幾乎沒有相互依存是相關。這也是美國地區稱霸的一個原因。 在這一時期,美國的主要精力放在美洲,1901年西奧多·羅斯福提出了"大棒政策",1904年針對德英 干涉多半加爾,羅斯福在國會咨文中稱:"在美洲,正如在其他任何地方一樣,如果由於不斷的混戰或由於無能而導致一個全面脫離與文明社會的聯繫時,最後必須有某個文明國家加以干涉。如果在西半球這類混亂和無能的情況特別嚴重,奉行門羅主義的美國,只能勉為其難,不得已而行使國際警察的權力"。(15)這番話被史學界稱為門羅主義的"羅斯福引申"。隨後美國憑藉武力脅迫許多拉美國家受制與美國。美西戰爭(古巴史學家認為是美古-西班牙戰爭)使美國控制了古巴,奪得了波多黎各、菲律賓和關島,併兼併了下威夷群島,美國維護了其在美洲的利益。同時,打着反對歐洲列強侵犯美洲的旗幟,展開了"金元外交",塔夫托在其1913年12月30日的國情咨文中指出:"這是以金元代替槍彈的政策,這是擴展美國商務的直率願望……美國政府應竭盡全力支持國外美國的一切合法與有益的企業"。(16)自1889年召開第一界泛美會議以來,美國逐漸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控制了美洲大陸,成為了美國後院。美國逐漸成為了美洲地區的霸主,構造了地區霸權。 美國的霸權在此時的主要特徵是:第一,地區性。美國因軍事,地緣及孤立主義使美國的霸權僅限於美洲地區。第二,此時的霸權主要是以軍事為主,軟權力的運用附屬於美國的硬權力。 三、兩極時期的霸權 1929年的經濟危機和兩次世界大戰使整個世界陷入最悲慘的境地,世界經濟和政治的聯繫卻是靠飛機、大炮和艦船的戰爭來實現,這種塞着絕對勝利哲學的戰爭,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其殘酷性。這是由於各大強國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和殖民地爭奪的絕對目的造成的。二戰後,隨着英法等國的衰弱,隨着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抗爭的風起雲湧,原由的六大板塊已經被打破,一批批殖民地國家獲得了獨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一戰後建立,經歷了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逐漸強大起來,其工業力量,軍事力量等都僅次於美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的政治影響力擴及全世界,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危機使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陷入了恐慌。"共產主義的幽靈"不僅"在歐洲徘徊",而且在整個世界激發着落後國家人民走共產主義道路。二戰後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共產黨,東歐各國、中國、朝鮮、越南、老撾和古巴等一系列國家成為社會主義國家,連成了一片"赤色"的範圍。共產主義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吸引落後國家和追求光明的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的意識形態手段,發揮了超出硬權力的能力。 二戰後,蘇聯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逐漸由盟友轉變為敵人,由於美蘇之間的對話,世界逐漸被劃分為兩極,出現兩種不同的經濟運行機制和政治制度的模式,出現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已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但從全球經濟聯繫看,當時的世界形勢,不能簡單的認為是"A--B"的兩極"線性均勢",而應是比之更為複雜,筆者認為美蘇領導的全球可用次圖式表示:(17)美國成為了資本主義陣營的盟主,領導着英法德意日等資本主義國家對抗以蘇聯為"老大哥"的社會主義陣營,展開了美蘇之間的爭霸,而全球的政治經濟也就被分成如上圖所示那樣成為兩大塊。 美國霸權的建立,大體有以下幾個步驟:(1)1946年2月22日,喬治·凱南向美國國務院發了一份長達8000字的電報,史稱"八千字電文",指出了"美國不可能指望在可預見的將來,同蘇聯享有政治上的親善關係,"必須"把蘇聯是對手,而不是夥伴"。而凱南認為蘇聯威脅着整個世界,蘇聯"主要關注的是在世界權力的盆地中把自己所能達到的每個角落和空隙都灌滿它的流水。"因此美國必須用"清除非共產主義世界中所存在的大片軟弱的地區來遏制蘇聯"。(18)喬治o凱南的"八千字電文"構築了美國對抗蘇聯,領導西方世界的現實主義的理論基礎。喬治凱南的"遏制"理論為冷戰中美國的霸權奠定了理論基礎。 (2)1946年3月5日,丘吉爾在杜魯門的陪同下,在富爾頓發表了《和平砥柱》的演說,公開宣稱"從波羅地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丘吉爾在演說中提出美國應該負起對未來的責任,因為"美國此刻正高踞於世界權力的頂峰",他號召美英同盟,英語民族國家聯合,基督教文明國家聯合反對蘇聯的"共產主義"。 (3)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主義的出台。杜魯門極為仇視共產主義,在他的兩次就職演說中對反對共產主義、消滅共產主義作為美國的目標。美國扯起了反共產主義大旗,在"保衛自由制度"的口號下,展開了與蘇聯的爭霸,標誌着冷戰的開始,美蘇全面破裂。 (4)美國對希臘、土耳其的支援和馬歇爾計劃以及德國的分裂,進一步使美國控制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加強了領導權。隨後美蘇展開了軍備競賽,美國建立了北約組織,蘇聯建立了華約組織,出現了軍事上的對峙。 (5)在經濟上,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等援助戰後英法德等國家,使它們迅速恢復經濟。通過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開發銀行和關稅貿易總協定,形成美國與其盟國的經濟聯繫。 (6)在政治上,用資本主義制度統一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在國際上建立聯合國,並通過聯合國控制國際政治經濟協議形勢。 在兩極時期,美國霸權出現了一種新的變化,已不在純粹地從軍事上爭奪海外殖民地,保持美洲大陸的控制,而是出現與蘇聯爭霸全球的趨勢,不僅從軍事上遏制蘇聯,而且利用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文化諸多因素的運用對蘇聯形成壓力,出現了一種恩威 並重,軟硬霸權並重,開始由軍事打擊為主轉變為軍事打擊與經濟遏制、政治對抗和文化衝突的新特點。 ① 以政治經濟制度為標準統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將其納入陣營中,由美國領導。 ② 出現了英語國家的聯合,大多數英語國家都在美國陣營中,正如丘吉爾所呼籲的"聯合"英語國家,"基督教文明國家。" ③ 以反對"共產主義"為口號,標榜自由、民主平等,統一資本主義內部的價值取向,並向社會主義國家滲透。 ④ 制定規則,建立各種組織(如聯合國、IMF)建立貨幣體系等,從建構上控制並領導資本主義國家。 以上的這些特點是美國統一和領導西方世界而形成的,並爭取第三世界參與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體系,"消除非共產主義存在"的地區。王逸舟先生認為,美國的霸權不同於英國帝國主義式的霸權,更不同於"惡霸式"的德日霸權,而是具有"王道"的霸權。(20)並認為美國的霸權主要表現為精緻的控制權,一種有時難以名狀的霸氣,並喻之為"裹着橡皮的鋼鞭"或"沾着白糖的大棒",這種霸權後來擴展到了全球範圍。 美國的政治、經濟和科研環境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的美國文化使美國成為西方的領導者,而西式的人權觀、價值觀主要是以美國的為標準形成。這個時期的資本主義國家體系是一個"以美國的制度和觀念為主導的,以美國模式為向心力的基礎"的體系,出現了所謂的"美國化(Americanization)"的現象。 美國能夠在冷戰時期逐漸崛起霸權和成為盟國的領導者,並與蘇聯對峙,憑藉軟權力和平瓦解蘇聯,其原因主要有: (1) 強大的軍事實力。美國奉行孤立主義使其在二戰中獲利菲淺,戰後成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擁有以航母為核心的一千二百艘戰艦和五萬多艘船舶。在戰後初期,56個國家建立了480多個軍事基地,從地緣上,對東歐、蘇聯和中國形成包圍圈。擁有核武器至1977年美國的國防費用達到了778億美圓,1974年,美國擁有洲際導彈達到1054枚,從而形成強大的軍事壓力,將資本主義國家置於軍事保護傘之下。 (2) 雄厚的經濟實力。美國在戰爭中獲利,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示1948年,美國工業產量占資本主義國家的33.4%,黃金儲備占74.5%,美國幾乎掌握全世界50%的財富,即使在美國實力相對衰弱的時候,美國也保持着占世界財富的20%左右。 (3) 二戰後,美國的自由主義制度保存完善,其文化價值成為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標準。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在全球範圍內"輸出革命"引起了資本主義世界的恐慌,更加依賴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 (4) 美國人的思想從"孤立主義"走向了"自由主義"和"世界主義"。 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實力相對落後,蘇聯的軍事實力與他相差無幾,甚至在某些 方面超過了美國。美國的盟友隨着經濟實力的增強,經濟聯繫的加深,發生了劇烈的貿易摩擦,甚至出現了離心現象。在這種咄咄逼人的內外環境中,美國開始轉變了其使用權力的方式,利用軟性的思想、價值觀和人權攻擊蘇聯政府控制第三世界國家。美國國際政治學家約瑟夫·奈將霸權分為軟硬霸權。筆者認為按照軟硬霸權分析霸權美國的軟硬霸權分離,應該是在卡特政府時期開始的,其標誌是卡特政府第一次直接地、明確地宣布了"人權是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21)。這標誌着軟霸權不在依賴軍事實力或成為軍事實力的輔助,而與此同時也是一把利劍,直接插入蘇聯政府的內部,這些作用甚至是硬權力也無法達到的。卡特政府屢屢利用人權攻擊蘇聯內部的獨裁專制,呼籲知識分子精英改變政府的現狀,攻擊蘇聯的人權,這使蘇聯內部的思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前蘇聯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的提出可反映美國軟力量的威力,而蘇聯的和平解體也是美國軟霸權運用的勝利。卡特對蘇聯的人權抨擊,獲得了美國人民的好評。卡特政府還以人權外交爭取第三世界國家內部的民心,促使其政府的民主改革,減少蘇聯插手第三世界國家的機會賀可能性,這是卡特"以水滅火"戰略的反映。(22)。而且美國加強了媒體在軟權力的應用,早在1977年,卡特除了要求國會補充撥款3000萬美圓給"美國之音"外,還要求國會將其每年對沒在慕尼黑的"自由歐洲"廣播電台與自由電台的撥款增到2000萬美圓。(24)美國依靠卡特主義和喬治凱南的"遏制"理論,遏制了蘇聯的大沙文主義,自亂了蘇聯的陣腳。,最終東歐巨變,蘇聯解體,美國成了全球獨霸,出現了"一霸回歸"。 與此同時,有必要考察蘇聯的霸權形式。蘇聯自二戰後,影響了大批第三世界國家,在全世界掀起了共產主義的浪潮,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深入人心。在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增強的同時,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震撼了整個世界,蘇美對抗初期,蘇聯的優勢也正是在擁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價值觀的意識形態利劍。 到了70年代後,美國開始轉變了它與蘇聯對抗的方式,更多的強調軟權力,強調人權,做到能屈能伸,做到在軍事上退縮,保存實力,精神上卻節節勝利。蘇聯將對抗的重心轉至軍備競賽上,更強調軍事實力對本陣營的作用,而丟掉了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武器,出現了思想、理論上的教條主義,政治體制的專制主義和經濟體制的高度計劃。再加上蘇聯的大沙文主義,使蘇聯失去發揮軟權力的能力,這同時反面地印證了美國軟霸權的威力和軟霸權正逐漸取代硬霸權。

四、全球時期的霸權 蘇聯解體,東歐巨變標誌着冷戰的結束,這標誌着兩大陣營,兩大經濟運行模式發生變化,蘇聯跨了,東歐各國西化,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正逐漸形成一體化。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 蘇聯解體,東歐巨變打破了市場與計劃經濟之間的對抗對峙,出現了向西方倒,西方化的現象,如東歐各國及俄羅斯等國,也出現了市場與計劃相結合的新型經濟運行模式,如走自己道路的中國隨後越南、老撾、朝鮮也隨中國實行這種模式,出現了社會主義國家與世界經濟競爭,從國內市場走向了國際市場。 第二,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到來,使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特別是蘇聯解體後,各國都住在地球村里,INTERNET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國與國的交往,個人之間的國際交往成為了現實,依託數字化信息與他國人民保持着聯繫,民眾對國際事務也即將越來越關心,也越來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出現了一種真正的相互依存,真正的緊密聯繫。 第三, 蘇聯解體、東歐巨變,打破了兩極格局,國家不在被置於某個集團之中,成為了一個個獨立的國際政治行為主體,這是近代以來所沒有的,各國都在國際的交往中,衝突--妥協--合作,有了自己的權力,冷戰後民族問題、宗教問題和伊斯蘭主義的泛濫,恐怖主義活動的增多,體現了一個國際社會的複雜性,世界將逐漸走向有秩序的國際社會。 美國 的全球霸權是 在蘇聯解體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過程紅逐步得以實現。根據霸權周期論的四階段:霸權上升、霸權勝利、霸權成熟和霸權衰退以及根據斯皮齊奧認為"在整個 濟軍事以及價值觀的准中心,美國的影響幾乎是全球性的,其往往通過與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和中國、俄羅斯的磋商、談判、以它為主,綜合各強國的意見的方式處理全球的事務。美國的霸權出現了美國主導,多強共同商議,互相制約的特點,形成一段較為穩定的霸權時期。這個時期美國的霸權對他國形成壓力,而各國通過聯合國、輿論的手段讀美國霸權施加影響力,這是一種不平等的雙向互相作用,更多的不是對抗而是採取接觸與磋商來實現的。 (2)冷戰後,美國基本繼承了其在資本主義世界的原有關係和制度,並且將原有的制度和關係向全球擴展,美國不僅充當着"世界警察"的角色,而且開始聯合資本主義大國制定國際政治經濟活動的規則。也正是因為如此,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科索沃戰爭,美國所制定的規則,出現了眾望所歸的基本局面,國際上只有中俄以及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出於自身利益和勢力範圍的緣故,採取劇烈的輿論抨擊和外交斡旋。美國的民主觀、價值觀和人權觀基本統一了西方大國的審視標準。並且美國採取自己領導,英法日德等西方大國支持,中俄妥協的方式進行全球干涉。幾乎成了一種戰無不勝的範例,這已不同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那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制度"熱戰"的表現形式,不再是以赤裸裸的"反共"旗幟抨擊這些國家,而是利用民主、自由、人權,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將這些國家分為無賴(rogue state)和潛在對手。並根據這一分法,實行不同的手段處理。對朝鮮、伊拉克、伊朗、利比亞、蘇丹等國家採取經濟、軍事遏制甚至軍事打擊,對所謂潛在對手如中俄,實行接觸政策,克林頓政府正是採取這種政策逐漸將中俄拉入其制定的遊戲規則中。美國大西洋理事會成員喬治 尺 帕夫特指出,"不應當把中國當作盟友,也不應當把中國看作潛在的敵人,""美國應該在我們選定的國際道德體制內儘可能發展中國的國家潛能",(29)這代表了美國對外政策的現實派,採取雙贏的手段,將中俄等潛在對於拉入到"選定的國際道德"中。因此,美國霸權的又一個新特點是利用國際規則和選定的國際道德來實現美國的全球霸權,使中俄等國受控於美國的軟霸權之中,有被"牽着鼻子走"的感覺。因此,我國許多學者呼籲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 (5) 美國的教育體系和美國的文化霸權。美國每年向外招生達50萬左右,為各國培養人才,同時也向他國輸送了民主、自由、人權的觀念。美國的文化帶着價值觀,以大眾文化的形式出現,如好來塢的電影、麥當勞以及報紙、雜誌、廣播直接影響他國民眾,伴隨着政治經濟的交往和文化娛樂的輸入,逐漸影響各民眾的思想,有一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特點。 (6) 美國 的霸權具有"王道"的特點。正如王逸舟先生所說的,美國 的霸權不同於英國的帝國主義霸權,也不同於德日在二戰時期各自侵略占領勢力範圍內的懲罰性威懾性的"惡霸"方式的霸權,而是具有"王道"的特點。在冷戰期間,馬歇爾計劃就是"王道"特點的一個具體體現。而此時的蘇聯卻向盟國攫取大量的資源等戰略物資,保護自己的權威,滿足自己的大沙文主義的欲望。冷戰後,無論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還是在生態問題,金融問題上無論在資源問題還是環境問題,核武器問題上,美國都負着重大責任,使世界有了一定程度的秩序,開始改變"無政府狀態"      五、結束語 考察美國霸權的演變,結合了政治經濟全球化過程的幾個階段,從中可以得出一些啟迪和結論。 (1) 美國的霸權一直處於上升階段,並獲得了對抗蘇聯的勝利,其權力不斷擴大和深化,從地區走向半球,最終建立全球霸權,同時從硬權力為主變為以軟權力為主的全球出擊。 (2) 當今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但多極化後世界是否安全值得我們深思。考察美國地區霸權的時期,多強並列的均勢導致了兩次殘酷的世界大戰,其穩定度遠遠低於兩極時期,今後的多極並列是你死我活的並列還是相互依存呢,我們必須吸引兩次世界大戰的教訓,相互依存,創造雙贏的全球系統,以"全球中心"代替"民族國家中心",建立民主有序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3) 冷戰結束,儒家文化、伊斯蘭文化以及泛突厥聯盟對美國文化形成了挑戰,亨廷頓指出"文明衝突論",害怕美國文化的"空心化",但筆者認為並非如此,美國依靠軟霸權擊敗蘇聯很大程度上正是美國文化是在多元化的融合中誕生,並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這正是美國文化的威力所在,而最糟糕的是莫過於美國文化的解體,即美國文化的各部分如儒家文化、伊斯蘭文化等多種文化各歸故土尋根,削弱美國文化的力量,但在當今全球聯繫中是不可能的,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在某程度上誇大其影響,而美國文化正因為其兼容性發揮其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注釋: (1)《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卷)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1年版 ,第6頁 (2)石磊 魯毅 主編 《現代國際關係史辭典》 河南人民出版社 ,第779頁 (3)顏聲毅 俞正梁 主編 《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繫辭典》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第611頁 (4) 劉金質 梁守德 楊淮生 主編《國際政治大辭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年版 第3頁 (5)《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2年版 底319頁 (6)(19)(25)(26)(30)秦亞青 著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美國在國際武裝衝突中的支持行為(1945-1988)》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24頁,第21頁,第224頁,第223頁 (7)倪世雄 王義桅 《霸權均勢:冷戰後美國的戰略選擇》,《美國研究》2000年第1期 其中A-美國,B-英國,C-法國,G-德國,J-日本,R-俄國,U-蘇聯 (8)說明A-美國,A`-美國的殖民地及勢力範圍,B-英國,E`-英殖民地及勢力範圍,F-法國,F`-法國殖民及勢力範圍,G-德國,G`-德國殖民地及勢力範圍 ,R-俄國,R`-俄國的殖民地及勢力範圍,J-日本,J`-日本的殖民地及勢力範圍 (10)漢斯·摩根索 《國家間的政治》 商務印書館 1993年 第153頁 (11)(12)(13)保羅·肯尼迪《大國的興衰》 世界知識出版社 1990年版,第231頁,第235頁,第237頁 (14)周一良 吳於廑 主編 《世界通史資料選編》(近代部分上)商務印書館 1983年版 第350頁 (15)(16)洪育訴 主編 《拉美國際關係史綱》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6年版 第33頁,第35頁 (17)註:A-美國,U-蘇聯 (19)王斯德 錢洪 主編 《世界現代史(1945-1988)》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22頁 (18)顏聲毅 主編 《當代國際關係》 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第7頁 (20)(21)王逸舟 著 《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第330頁 (22)(23)(24)資中筠 主編 《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里根》(下),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第789頁,第797頁,第791頁 (27)王逸舟 主編 《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第3頁 (28)註:A-美國,C-中國,E-西歐,J-日本,R-俄羅斯,I-印度,B-巴西 (29)《美中關係未來十年(1983-1993)》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5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