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扼守馬六甲海峽8個月
此殲系美國在南海首艘常駐艦艇
這些戰艦的前沿部署是美國轉向(pivot)亞太戰略的組成部分,從伊拉克和阿富汗重新平衡,轉向亞洲……它向美國盟友和朋友們展現出,自己承諾在本地區保持強勁的(軍事)存在以確保穩定。
——地區安全專家伊安·斯托雷
美國瀕海戰鬥艦進駐南海海域 中國急於了解其性能
18日,美國“自由”號瀕海戰鬥艦抵達新加坡樟宜軍港。駐紮該軍港的美國水兵到岸迎接。
昨天上午11點左右,美國海軍首艘瀕海戰鬥艦“自由”號緩緩駛入新加坡樟宜軍港。
這是美國海軍首次向亞太地區部署此類新型戰艦,該戰艦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在淺海作戰的能力。在接下來8個月的部署時間裡,“自由”號將參與一系列海軍聯合演習,並訪問本地區其他港口。
美國防務周刊網站昨天刊文稱,“自由”號抵達新加坡對於瀕海戰鬥艦的開發是一座里程碑,美國海軍主要依靠這種新型戰艦執行數項關鍵任務,包括反水雷及反潛戰。
“自由”號進入新加坡正值朝鮮半島局勢持續吃緊、東海及南海海上領土爭議尚無緩和跡象之際。但在戰略上,其釋放的更重要信息可能是,國防預算大幅削減的美國堅持推進重返亞洲戰略的決心沒有發生動搖。作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軍事組成部分,美國海軍計劃在2020年之前把六成的艦艇部署到太平洋地區。
參與東盟國家軍事演習
這艘長約115米的戰艦昨天攜91名成員抵達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同時到達的還有一架“海鷹”MH-60海事直升機。美國駐新加坡大使海大衛(David Adelman)和新加坡海軍艦隊總指揮官到場迎接。
“我們計劃將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東南亞。這將是‘自由’號接下來8個月的活動區。”“自由”號指揮官提摩西·威爾克(Timothy Wilke)說,“我們渴望走出船艙,和其他本地區海軍協作,在聯合演習、港口訪問及海上安全行動中分享最好的經驗。”
美國海軍稱,“自由”號在接下來為期8個月的部署時間裡將參加東南亞多國水上戰備訓練演習並訪問其他港口。一個月後,“自由”號將在樟宜舉行的IMDEX海軍展上亮相。
“自由”號瀕海戰鬥艦是美軍新式戰艦,於2008年服役,擁有速度快、靈活性強、多用途及能在淺海作戰等特點。此次抵達新加坡港,除了搭載了“海鷹”MH-60海事直升機之外,“自由”號還裝備兩座30mm口徑遙控艦炮和兩艘11米長的充氣橡皮艇。
分析稱,瀕海戰鬥艦是美海軍由“大洋作戰”向“近海打擊”戰略轉型的產物,“自由”號及後續艦進駐新加坡,意味着美國海軍在南海地區有了常駐艦艇,不僅能進一步“顯示存在感”,而且能更快對南海地區發生的事件做出反應。
2012年6月,新加坡國防部發布公告說,新加坡原則上同意美國在樟宜海軍基地部署四艘瀕海戰鬥艦,首艦於2013年3月部署完畢。樟宜海軍基地也是美軍在南海最大和最重要的立足點。據新加坡國防部透露,美國最終目標是在當地永久性部署“一到兩艘”瀕海戰鬥艦。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號瀕海戰鬥艦本月9日還訪問過與中國具有主權爭端的菲律賓,美國駐菲大使館在一份聲明中稱,該訪問凸顯美菲“牢固的歷史、社會與軍事關係”。
對於增強在本地區軍事部署的意圖,美國毫不諱言。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塞西爾黑尼此前曾公開對外宣稱,“自由”號首次部署到亞太地區,表明美國海軍對維護該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決心。此次部署將加強美軍在當地的作戰能力,直接支持美軍戰略重心東移。
地區安全專家伊安·斯托雷(Ian Storey)告訴媒體,“自由”號的部署釋放出華盛頓承諾確保本地區自由航行的信號,馬六甲海峽是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貿易通道之一。“這些戰艦的前沿部署是美國轉向(pivot)亞太戰略的組成部分,從伊拉克和阿富汗重新平衡,轉向亞洲。”這位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說,“它向美國盟友和朋友們展現出,自己承諾在本地區保持強勁的(軍事)存在以確保穩定。”
美國前任國防部長帕內塔去年曾宣布,華盛頓將在2020年之前把大多數海軍艦隊轉向太平洋,以適應亞洲作為新的戰略重點這一調整的組成部分。而新加坡是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長期盟友,為美軍在該地區的後勤供給及軍事演習提供大量支持。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斯坦尼斯”號也曾停靠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
今年3月1日,“自由”號從母港聖迭戈出發,穿越太平洋前往新加坡,途經夏威夷、關島和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橫渡12900公里,全程近六周時間。據悉,在2014年初返回聖迭戈之後,美國預計將在新加坡部署四艘瀕海戰鬥艦。這一數量是在兩年前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和新加坡一起對外宣布的。
參與東盟國家軍事演習
這艘長約115米的戰艦昨天攜91名成員抵達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同時到達的還有一架“海鷹”MH-60海事直升機。美國駐新加坡大使海大衛(David Adelman)和新加坡海軍艦隊總指揮官到場迎接。
“我們計劃將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東南亞。這將是‘自由’號接下來8個月的活動區。”“自由”號指揮官提摩西·威爾克(Timothy Wilke)說,“我們渴望走出船艙,和其他本地區海軍協作,在聯合演習、港口訪問及海上安全行動中分享最好的經驗。”
美國海軍稱,“自由”號在接下來為期8個月的部署時間裡將參加東南亞多國水上戰備訓練演習並訪問其他港口。一個月後,“自由”號將在樟宜舉行的IMDEX海軍展上亮相。
“自由”號瀕海戰鬥艦是美軍新式戰艦,於2008年服役,擁有速度快、靈活性強、多用途及能在淺海作戰等特點。此次抵達新加坡港,除了搭載了“海鷹”MH-60海事直升機之外,“自由”號還裝備兩座30mm口徑遙控艦炮和兩艘11米長的充氣橡皮艇。
分析稱,瀕海戰鬥艦是美海軍由“大洋作戰”向“近海打擊”戰略轉型的產物,“自由”號及後續艦進駐新加坡,意味着美國海軍在南海地區有了常駐艦艇,不僅能進一步“顯示存在感”,而且能更快對南海地區發生的事件做出反應。
2012年6月,新加坡國防部發布公告說,新加坡原則上同意美國在樟宜海軍基地部署四艘瀕海戰鬥艦,首艦於2013年3月部署完畢。樟宜海軍基地也是美軍在南海最大和最重要的立足點。據新加坡國防部透露,美國最終目標是在當地永久性部署“一到兩艘”瀕海戰鬥艦。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號瀕海戰鬥艦本月9日還訪問過與中國具有主權爭端的菲律賓,美國駐菲大使館在一份聲明中稱,該訪問凸顯美菲“牢固的歷史、社會與軍事關係”。
對於增強在本地區軍事部署的意圖,美國毫不諱言。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塞西爾黑尼此前曾公開對外宣稱,“自由”號首次部署到亞太地區,表明美國海軍對維護該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決心。此次部署將加強美軍在當地的作戰能力,直接支持美軍戰略重心東移。
地區安全專家伊安·斯托雷(Ian Storey)告訴媒體,“自由”號的部署釋放出華盛頓承諾確保本地區自由航行的信號,馬六甲海峽是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貿易通道之一。“這些戰艦的前沿部署是美國轉向(pivot)亞太戰略的組成部分,從伊拉克和阿富汗重新平衡,轉向亞洲。”這位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說,“它向美國盟友和朋友們展現出,自己承諾在本地區保持強勁的(軍事)存在以確保穩定。”
美國前任國防部長帕內塔去年曾宣布,華盛頓將在2020年之前把大多數海軍艦隊轉向太平洋,以適應亞洲作為新的戰略重點這一調整的組成部分。而新加坡是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長期盟友,為美軍在該地區的後勤供給及軍事演習提供大量支持。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斯坦尼斯”號也曾停靠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
今年3月1日,“自由”號從母港聖迭戈出發,穿越太平洋前往新加坡,途經夏威夷、關島和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橫渡12900公里,全程近六周時間。據悉,在2014年初返回聖迭戈之後,美國預計將在新加坡部署四艘瀕海戰鬥艦。這一數量是在兩年前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和新加坡一起對外宣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