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以今日視角審中國甲午海戰之敗
送交者: 佚名 2004年06月29日14:12:0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1894-1895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迄至當時為止規模最大的蒸汽軍艦主力決戰和要塞防禦戰。這場戰爭在毀滅了北洋水師菁華的同時,也進一步把中國拖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歷史的悲劇在於:洋務派官員們一方面在大張旗鼓地推行海軍近代化,從而一度建設成亞洲最強大的艦隊;另一方面,深植於文化心理深處的海洋觀卻沒有變化,國家戰略中並沒有增添海洋意識,從而註定了海軍近代化的失敗命運。100多年後的今天重新審讀那段歷史,或許能增添更多的現實意義。《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姜鳴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對此作了詳細的描繪。

  以今天的眼光看待1894年黃海海戰的失利原因,至少包括以下五條:

  丁汝昌指揮無能 丁汝昌領兵15年,始終未能認真學習海軍業務。近代海軍是個技術性很高的專業軍種,指揮軍官需要多年的專門培訓。丁汝昌以陸軍將領來統率這樣一支新式艦隊,主要憑資歷治軍。他的悲劇還在於,他從不覺得自己需要有精深的海軍知識。不懂海戰指揮和在海戰開始後中斷了對艦隊的控制,使得艦隊完全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最後陷入一片混亂。

  編隊變陣的錯誤 以散漫的單橫編隊迎戰日本單縱隊進攻,是丁汝昌始料未及的,說明北洋海軍的軍事素質存在很大問題,造成了後來交戰中的一系列波動。北洋海軍由五疊小隊變為夾縫雁行的雙橫隊,並不是旗艦的臨時措置,而是早有預案的。那麼,這一戰術動作怎麼會失敗呢?“定遠”大副戰後認為,關鍵在於將領之勇怯不同。“勇者過勇,不待號令而爭先;怯者過怯,不守號令而退後。此陣之所以不齊,隊之所以不振也。”他問道:“致敗之由,能勿咎此乎?”這個責問是切中要害的。

  濟遠、廣甲等艦臨陣脫逃 1894年9月17日下午3時30分以前,中國艦隊與日本艦隊鏖戰時,雙方在艦艇數量和噸位總數上很接近。3點30分,“致遠”沉沒,“濟遠”、“廣甲”相繼逃離戰場,造成軍心動搖,接着其他軍艦也陸續退出,艦隊左翼完全瓦解,使得正面海戰場上僅剩“定”、“鎮”兩艦,頂住5艘日艦的輪番進攻。

  軍艦速慢 彈藥不足 在黃海大戰中,日艦在航速和速射炮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北洋艦隊航速最快的巡洋艦為“致遠”和”靖遠”,時速為18節,其餘各艦皆在14至15節之間。日本除了航速高達23節的“吉野”外,第一游擊隊其他各艦的航速亦在18至19節,從而取得機動靈活的有利條件。日艦裝備了大量先進的速射炮,而中國艦隊速射炮卻極少。彈藥不足的問題在戰前就已存在,但到海戰爆發時仍未解決,洋員馬吉芬戰後回憶,到戰鬥結束前半小時,“鎮遠”艦305毫米口徑主炮的爆破彈全部打完。“‘定遠’的情況也是如此”。“敵方炮彈則綽綽有餘,直到最後還一直猛烈射擊”。

  訓練和保養水平低下 在這場海上大決戰中,中國艦隊沒能擊沉一艘敵艦,這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的,暴露出北洋海軍訓練水平極為差勁。“致遠”因水密門橡膠封條失修,導致軍艦中彈後迅速沉沒,以及鄧世昌在艦上蓄養寵物犬,都使人們對於這支艦隊的許多深層次問題產生聯想和思索。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在演習時做一些諸如預定靶位的“手腳”,以及剋扣軍晌和維修費用。這種情況到了戰場上怎能指望產生克敵制勝的奇蹟?

  以往在討論海戰失敗的原因時,一些論者僅從裝備上尋找原因,其實,倘若將日本艦隊的裝備與北洋海軍交換一下,誰能獲勝呢?如果我們進一步注意到“吉野”是1893年9月底在英國竣工的軍艦,“橋立”是1894年6月26日在日本竣工的軍艦,能夠那麼快地將其編入現役並形成作戰能力,日本海軍的訓練和管理能力不值得引人深思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