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兩重世界:敵人究竟在哪裡? |
送交者: 商漢 2004年07月11日15:11:0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從薩達姆到阿拉維,從桑切斯到喬治-凱西,從薩德爾到扎卡維,伊拉克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了難以想象的變化,美國人迫不及待地把這塊燙手的“熱山芋”交了出去,然而這個“先天不足”的新政府何以能解決包括國內抵抗組織、恐怖分子在內的諸多不安定因素……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伊拉克的主權在商定交權之前兩天就秘密移交了,而巴格達的許多外國使團都沒有得到消息,自然伊拉克抵抗組織也沒有得到消息。此舉令世界大跌眼鏡。想來也正常,因為敵人太多,威脅太多,如果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張旗鼓地舉行儀式,那麼架不住整個伊拉克的抵抗組織和國際恐怖分子搗亂,這連反恐專業戶美國也不敢輕易托大。 回歸的,也許只是伊拉克的政權,而非主權。回歸後,中東局勢理應平靜許多。但是幾乎所有的分析家都不對伊拉克局勢表示樂觀,頂多是“聽其言,觀其行”而已。其根本原因,是美國需要一個動盪的伊拉克。所以說伊拉克未來怎麼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希望它怎麼發展。 美國需要敵人,而伊拉克曾經扮演了這樣的角色。一個平靜的伊拉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符合美國全球戰略的需要。一旦全世界無論正方還是反方,都認可了伊拉克的穩定和實際權力,美國就要重新調整其全球戰略,尋找下一個敵人。這在目前即將進入選舉的美國政治來說,無疑是下下策。因為美國國內政治的理想主義,是對於全世界異教徒的拯救,而美國人所滿懷的救世主心態,也正出自“上帝的情懷”。當然,伊拉克的實際情況也不容樂觀。 一方面是一個穩定的親美的伊拉克能夠為美國的中東戰略提供立足點,帶來巨額收入;另一方面,一個仍然存在大量恐怖分子和抵抗活動的動盪伊拉克,為美國的國內政治和中東駐軍提供了極好的藉口。這時候美國面對的敵人,可能在抵抗分子和恐怖主義之外。美國人所希望的,就是無論誰是敵人,不要出格就好。 但是敵人還是出格了,虐囚門就是一個例子。這種出格,還在美國人所能忍受之內;但是美國所建構出來的敵人,往往在全世界的意料之外。從薩達姆到薩德爾,再到扎卡維,全世界都沒有看見敵人的影子,但是都跟着美國手指的方向轉動腦袋。其實本月中,美國和意大利的兩位思想家麥克爾·哈特和安東尼奧·奈格里在清華大學演講時,就把世界形容為一個帝國的政治秩序。美國正是這個帝國的核心。對於這個帝國來說,哈特告訴我們,敵人其實就在帝國內。 或許我們可以幫助美國從中國傳統文化里尋找哲學。武俠小說中常有高手修煉,弄不好就會走火入魔。美國正在修煉它的全球霸權,這時候走火入魔,入的恐怕就是心魔。其實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美國需要面對的敵人不是“基地”組織,不是薩德爾,恰恰是美國自己。希臘奧林匹斯山的特爾斐神殿裡有塊石碑,上面刻着“認識你自己”。對於美國人來說,認識了自己,才知道敵人在哪裡!從“中情局要殺的人”到“中情局派來的人”——薩達姆陰影下的阿拉維新政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江韋報道 在伊拉克新政府局勢遠未明了之前,阿拉維在巴格達曾經一度被稱為“最不幸的人”。他是那麼孤單、那麼不受歡迎:“反對派認為他是前復興黨員,普通伊拉克人認為他是中央情報局的人,美國人認為他是反對布雷默的人,宗教人士認為他太世俗。”在他58年的人生中,有30年都是在國外流亡中度過的。 然而,新政府名單揭曉之後,阿拉維一躍成為伊拉克新政權中最有權勢的人——起碼從理論上來說如此,儘管他的首都大街上布滿了美軍的巡邏車。政權交接以後,美軍已經搬走了一直架設在巴格達市中心天堂廣場那裡的鐵絲網。14個月前,他們攻陷巴格達並拉倒了聳立在那裡的薩達姆塑像。 扮演薩達姆終結者角色 但就在權力移交當天夜裡,有人在這一廣場的地面上粘貼了許多寫有薩達姆名字的膠條,幾個工人正在費力地清洗。負責在廣場上布置鮮花的花匠易卜拉欣說:“你看,我們要想完全開始一個新時代還很不容易。” 塑像已經推倒了14個月,但薩達姆的陰影還無處不在。阿拉維自己似乎也已經感覺到了這一點。因此,從他目前發表的言論來看,他目前最關注的事是:審判薩達姆。自從他就任總理的消息宣布後,他就多次向媒體宣布,美國將在6月30日把薩達姆移交給新政府,薩達姆將接受公開審判。 新政府甚至已經公布了移交薩達姆的美好圖景:屆時,兩名美軍士兵將把戴着手銬的薩達姆從監獄裡押出來,轉交給4名伊拉克警察。然後,薩達姆將被除去手銬,接受法官審判。“法官將會宣讀他(薩達姆)的權力,然後對他發出逮捕令。”接着,薩達姆將再次被戴上手銬,並被送回牢房。他們說,到時候全伊拉克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過電視轉播看到這一圖像。 阿拉維不願意強調的是,按照計劃,這個儀式完結之後,薩達姆將被美軍重新帶回美軍控制的監獄,繼續處在美軍的監禁下,他為此發明了一個詞叫做“合法轉移”。“一切轉交都是表面上的,實際上仍然和以前沒什麼兩樣,就像我們的權力移交,”伊拉克電視記者艾哈邁德·吉布里評論說。 中情局出身是先天痼疾 顯然,對於阿拉維來說,真正讓伊拉克人無法相信他的原因正是他和中央情報局說不清道不明的密切關係。戰前,他一直從事的工作都是在伊拉克軍隊內部從事策反工作,爭取讓更多的軍官背叛薩達姆。實踐證明,美國人的錢是花得很值。布什政府2002年決定進攻伊拉克時,阿拉維親自與伊拉克拉馬迪地區和巴格達以西地區的一些將領談話,他後來洋洋得意地回憶說,“他們一槍都沒打就投降了”。軍方顯然也對阿拉維的工作很滿意,戰後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是伊拉克臨時的國防部長。但對於視中情局如魔鬼的伊拉克老百姓來說,阿拉維已經不是穆斯林了。今年4月,當美國人解除對遜尼派城市費盧傑三個星期的包圍後,有6輛卡車載運着家用電器來到這座城市,在其中一輛卡車的一側,掛着一條橫幅,上面寫着:“伊亞德·阿拉維博士(編者註:阿拉維)送給費盧傑人民的禮物”。 這座城市的穆斯林游擊隊員截住了這個車隊,要求司機調轉車頭,開回巴格達。卡車司機堅持要讓他們開到市長辦公室,但是游擊隊員們說,“你們能夠這樣做,但是我們將會把你們開到那裡的卡車都燒了。” 阿拉維心裡清楚自己並不是伊拉克老百姓想要的領導人。此次政權提前移交的最初設想就是由他提出的,他明確表示,“提前”是“為了安全”。他一再表態要求伊拉克提前選舉新一屆政府,正表明了他對自己的臨時政府還能挺多長時間沒有信心。 但人們注意到,為了挽救自己的命運,阿拉維最近一反常態,開始表現出強硬的一面:他要求通過新的法律,給伊拉克安全部隊有更大的抓人權力,並允許他們實行宵禁;他要求召回薩達姆政權的現役軍人,同反抗力量作戰;他還對已被美國解散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黨員表示友善姿態,呼籲他們不要同忠於薩達姆的那些人合作,並且向臨時政府通報他們的活動,他甚至準備有條件赦免他們。 如果這些政策都付諸實施,伊拉克將重新出現薩達姆的官員、指揮着薩達姆的軍隊、擁有薩達姆的安全政策……只是這次他們的頭叫阿拉維。 從桑切斯到喬治·凱西——美軍四星上將專攻虐囚門?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郭曉兵報道 伊拉克政權移交的背景音樂聽起來似乎並不太美妙:一廂是法魯賈的槍聲、炮聲、爆炸聲不絕於耳;一廂是虐囚門、情報門、性騷擾門事件持續在美國國內發酵。憑藉戰爭之力,小布什曾一度贏得70%的民眾支持,今天又因同一場戰爭而使他變得焦頭爛額,窮於應付。“國亂思良將”,喬治·凱西,這張原先不為外界所熟悉的面孔,此時被推上了新任駐伊聯軍總司令的寶座,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將門虎子青雲直上 喬治·凱西1949年生於日本,但他的家族是人才輩出的馬薩諸塞州望族,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對喬治·凱西影響最大的還是他的父親——老喬治·凱西。他是一名四星將軍,參加過太平洋戰爭和越南戰爭,在日本駐紮過,曾任駐越美軍第一騎兵師師長。1970年越戰期間,他到柬埔寨視察工作,因為直升機墜落而喪命,成為越戰中犧牲的職銜最高的美軍軍官。喬治·凱西年輕的時候,親友們都認為他肯定會馳騁疆場,為國效力,但是起初他無意承襲父業,一心想在國際關係和法律領域有所作為。他先是在著名的喬治敦大學外交學院學習,大學畢業後參軍服役,本想只待兩年就去學法律,不過最終他還是在軍中他找到了用武之地,1970年晉升為陸軍少尉,此後更是青雲直上。 迄今,凱西已經度過30多年的軍旅生涯,他曾擔任過各級指揮官,既當過排長,也當過師長。曾兩次榮獲傑出國防服役獎章、傑出服役獎章等。在波斯尼亞擔任軍事指揮官及在西奈半島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經驗,使他可以面對伊拉克的複雜局面。去年10月,他榮升四星將軍,同時他開始擔任陸軍第一副參謀長,負責陸軍日常的裝備和訓練事務。 整治軍紀頗有高招 凱西對政治有濃厚的興趣。少年時代的凱西就經常談論世界大事,包括美國在越南發動的戰爭。去年11月,他在陸軍戰爭學院講話時稱:“我們的目標是創造一種全球環境,讓恐怖主義不能再成其為一種達到政治目的的手段。這個目標值得整個國家去努力奮鬥,它需要耐心、決心以及集中運用全國的力量。” “多數將軍善於處理戰術問題,但遇到政治和戰略問題就一籌莫展。而凱西就可以將不同的領域溝通起來。”退役中將丹尼爾·克里斯曼這樣評價凱西。凱西還處理過一些政治敏感性比較強的問題,例如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監獄的虐囚事件以及女兵遭受性騷擾的案件。他曾就虐囚事件向國會和媒體做報告,稱這是嚴重違紀事件。他還透露說,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俘營里的死亡率遠遠高於以前的數字,這意味着虐囚不僅僅是個別士兵的個別行為。 先前曾經盛傳駐伊聯軍司令桑切斯將出任南方司令部司令,而駐伊聯軍司令一職將由克拉多克將軍接替。但在宣布的最後時刻,布什改變了主意,改派凱西前往伊拉克,而把克拉多克將軍任命為南方司令部司令。而凱西之所以當選,不僅因為他已身為四星將軍,更是因為凱西比克拉多克治軍更為嚴厲,正好適應當前伊拉克的混亂局面。內部知情人士透露:“他在陸軍中享有極高聲望,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贏得了美國中央司令部約翰·阿比扎伊德的信任。” 準備狠抓虐囚事件 凱西將主要協同美國駐伊拉克大使以及伊拉克政府負責伊拉克的政治和重建事務,凱西的親友對他信心十足,但是,伊拉克迎接喬治·凱西的絕對不是坦途和鮮花,而是布滿了陷阱和荊棘。 首先是來自伊拉克人的抵抗。迄今為止,已經有828名美軍士兵在伊拉克喪命,而且法魯賈的戰鬥仍未結束。凱西在參議院說:“抵抗力量遠比我原先預計強大得多。”凱西表示,為了防範在美國在6月底向伊拉克移交政權後,伊局勢更加惡化,美軍中央指揮部正在制定應急方案。如果伊拉克抵抗力量的襲擊活動繼續加劇,駐伊美軍的兵力可能從目前的14萬人增加到15萬人。美國目前在加緊訓練伊拉克安全部隊。為了爭取國際支持,凱西稱就任後將遊說北約派遣部隊保衛負責籌備伊拉克大選的聯合國人員。美國試圖通過扶植伊拉克當地政府,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美國陸軍參謀長彼得·斯庫梅克說:“我們不是要在軍事上取勝。當伊拉克人自己做主的時候,我們就勝利了。其次是越演越烈的虐囚事件。先前的虐囚事件由喬治·費伊二星少將負責。隨着調查深入,案件牽涉的官員級別越來越高,二星將軍已經感覺力不從心。6月10日,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阿比扎伊德請求派遣更高級別的官員來查辦此事。美國陸軍6月25日正式任命陸軍訓練和教育司令部副司令、安東尼·瓊斯中將主持調查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發生的美軍虐俘事件。牽涉其中的桑切斯已經去職,凱西作為駐伊美軍中惟一的一名四星上將,可以對駐伊拉克所有級別的官員進行調查。他怎樣給世人一個交待值得關注。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和《華盛頓郵報》聯合進行的一項民意測驗顯示,50%的美國人認為布什在伊拉克等問題上的表現不盡人意,而僅有47%的人對此表示滿意。能否讓伊拉克實現穩定,能否挽救布什的政治命運於危難之際,喬治·凱西,這位越戰將軍的兒子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抵抗組織服軟 恐怖組織硬挺——薩德爾到扎卡維的兩重世界 國際先驅導報駐貝魯特特約記者秦軒報道 伊拉克的政權移交之後,全世界最矚目的無疑就是美國人口中的“抵抗組織”和“恐怖分子”,他們構成了伊拉克的不安定因素。其實政權移交之後,這些不安定因素也在悄悄的發生變化。 薩德爾“曲線救國” 6月16日,薩德爾宣布解散邁赫迪軍隊,歷時10周的什葉派抵抗運動結束。薩德爾要求他的支持者回到自己的崗位中去,儘自己應盡的責任。 薩德爾領導的起義爆發於4月4日,在伊拉克南部什葉派地區快速蔓延,這支隊伍曾效仿基地組織,懸賞緝拿英美聯軍士兵,當時美軍正在和支持薩達姆的遜尼派穆斯林激戰,什葉派的起義給美軍造成極大的壓力,也使伊拉克局勢更加混亂。但是隨着臨時政府與美國雙方在權力交接方面逐漸達成共識,一些什葉派穆斯林與美國的態度都發生變化。 什葉派主流也表示要薩德爾放棄抵抗運動。一度稱薩德爾為“反民主暴徒”的布什在6月15日表示不反對薩德爾繼續從政。有專家表示此舉是為了給薩德爾一個保住面子的台階。 薩德爾表示支持過渡政府,希望他們“幫助我帶領這個社會走上安全、和平的道路。從現在開始,我們一起為伊拉克、為和平開啟新的篇章。”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則稱薩德爾的舉措明智。 5月9日,一個包括遜尼派、什葉派和庫爾德人的泛伊拉克組織在巴格達舉行500人大會,同時到會的還有聯合國特使卜拉希米。該組織期望通過合法手段推翻美國人的占領,並且保持伊拉克不被分裂。為合法實現這一目標,該組織將在明年1月舉行的大選中全力以赴。 扎卡維堪比本·拉登 但是6月15日,又一起汽車炸彈襲擊炸死至少13人。據統計,在6月上旬和中旬,至少有80人死於爆炸或者暗殺行動。美國官方認為恐怖活動頻繁而激烈與月底舉行的美國與伊拉克臨時政府權力交接有關係。 當地的伊拉克官員認為,這些恐怖活動的主使不是伊拉克當地人,而是基地組織的頭目扎卡維,他企圖藉助自殺襲擊和殺害無辜者等暴力活動迫使聯軍撤軍,並且動搖臨時政府總理阿拉維的意志。 6月23日,扎卡維在一個伊斯蘭網站公布錄音帶,聲稱美國人與伊拉克臨時政府正在合謀奪走勝利的果實,所有與聯軍合作的伊拉克人都是“邪惡的象徵”“偽君子”。同時他表示儘管阿拉維幸運地躲過了他們安排的陷阱,但最終還是會飲彈而亡。 美軍發言人金米特准將承認,扎卡維是一名行事“非常有成效的恐怖分子”,目前他是聯軍在伊拉克境內的頭號敵人。美軍緝拿他的懸賞已經從1000萬美元上升到2500萬美元,與本·拉登相等。 6月28日,美國與伊拉克臨時政府交接之後的幾個小時內,半島電視台收到來自恐怖組織的錄像帶,上面是一個美國士兵被處死的畫面。伊拉克當地官員表示該恐怖組織也與扎卡維有關。 面對恐怖襲擊,過渡政府表示不會退縮,死亡威脅絲毫不會影響他尋求和平和民主的決心。阿拉維當日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我們將抓住紮卡維和其他所有罪犯……我們將讓他們受到法律的制裁。” 美軍透露,6月25日在費盧傑地區的一次伊美聯合行動中,差點炸死扎卡維,但還是讓他逃脫了。 新恐怖組織露頭 6月29日,伊拉克新政府走馬上任的第一天,三名美軍士兵死亡,另有兩名受傷。一名庫爾德官員的保鏢死於炸彈襲擊,兩個伊拉克新政府所屬的警察局遭到襲擊,其中一處就發生在距離巴格達只有35公里的地方,一名警長和一平民死亡。巴格達發生四起爆炸案。一綁架團伙以號召土耳其穆斯林一起反抗美國為名釋放了三名土耳其人,還表示將於近日處死一名美國人質與巴基斯坦人質,除非政府釋放所有在押囚犯。 據專家表示,如果新政府沒有有效辦法制止恐怖活動,尤其是保護石油工業安全的話,外國技術人員以及商人都不得不撤離,那樣伊拉克的政治與經濟重建將受到巨大影響。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3: | 中國人不會挑起任何戰爭 | |
2003: | 中美聯手是人類歷史的呼喚。 | |
2002: | 日本在亞洲的孤立是日本自己造就的 | |
2002: | 美國“空軍英雄”不可戰勝的神話是怎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