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關於1987年鄧公要收復藏南,
送交者: x-file 2013年09月17日10:17:3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關於1987年鄧公要收復藏南,

送交者: x-file 2013年01月01日21:14:44 於 [世界時事論壇] 發送悄悄話

轉者按:老朽的特點是,只要網上能看到的消息,尤其是小道消息,他就如獲至寶一樣,然後發揮他的想象,添油加醋。好像都是中央軍委直接告訴他的。網上看不到的,其他來源的,他就狗屁不知道,別人知道的,他就說是別人腳趾頭想的。哈哈。


轉篇關於1987年中印衝突的文章,當然文章里不會說鄧公下令收復藏南,沒人那麼傻。哈。


轉這篇文章也不是為了老朽,而是因為這篇文章介紹了當時的情況,對了解這段歷史有好處,不是像賣油的說的什麼印度挑釁,中國忍讓。因為,鄧公畢竟是打過仗的人,不是胡錦濤那樣的。


這篇文章其實也不是戰鬥的詳細報道,只是泛泛的介紹一下,具體的我軍部隊調動情況都沒有提,具體戰鬥發生,如何發展,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接到中央軍委的指示,都沒有提。


中央軍委為什麼總可以提供非常準確指揮呢?一個原因就是前次賣油的貼的董占林將軍說的,那就是我軍傑出的情報部門,總參三部,這個位於北京西山腳下山溝里不起眼的小單位,為我軍取得的一個個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勳。縱觀歷史,我軍情報的準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傳統, 是我軍敵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1987的行動其實很精彩,我中央軍委能發現問題,利用衝突,誇大戰果的能力讓人嘆服。 


中印邊境“874演習”(印軍在最後一分鐘撤銷了攻擊令)

1986年印度在巴基斯坦邊界實施了直到當時為止最大的一次軍事演習,黃銅平頭釘行動——如一位分析家所指出的。其目的是“製造一種巴基斯坦將被迫進行攻擊的局勢”。森達爾吉沒有得到將其計劃付諸實施的機會,因為巴基斯坦政府鎮定自若,不為挑釁左右。於是他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將陸軍的重力轉到在麥克馬洪線地段針對中國。



東段的局勢通過另一次爆發的也許可以被稱作是以第一次邊界武裝衝突的地點命名的“朗久綜合症”而變得再次燃燒起來:印度人堅持有權進入麥克馬洪線以北的那些他們認為當地地形說明麥克馬洪將線畫得太過靠南的地區(他們從來沒有發現他將線畫得太過靠北的地段)。正如自1959年以來所證明的和在1962年10月斬釘截鐵地回答那樣,中國不允許這種單方面調整,總是勇敢地面對它們。然而在1985年,當春天冰雪融化,印度人的巡邏季節再次開始時,特別服務局(SSB,1963年成立的一個邊界偵察和情報機構)派出了一個分遣隊。在桑德洛河(The Sumdarong Chu)(編者註:即桑多洛河)上建立了一個觀察哨所。那個地點使哨所對中國人在塔格拉山脊背後的軍事部署一覽無遺;而且這個新哨所不僅是位於地圖上所標明的麥克馬洪線中國一邊,還由於它曾是邊界戰爭的爆發點因而是個具有特別意義和敏感的地區。


1962年人民解放軍單方面撤軍時提出的條件規定:


在地圖上標明的麥克馬洪線、不丹邊界和塔格拉山脊之間三角地帶的領土要成為非軍事區,並且保留“反擊”的權利,如果印度進入該地區。


然而,中國人對新哨所的建立沒有立即作出反應,直到冬天降臨時特別服務局分遣隊撤離前它未受到挑戰。在察看撤走的地點時,中國人注意到已經開始工作要把這個地變成一個長年性的哨所:他們摧毀了那些結構,並建立了自己的哨所,還開闢出一個直升機場。在1986年7月特別服務局的人員返回要重占陣地時,他們發現中國人已牢牢地把守在那裡。中國人預料到的那些言詞很快地披露給新聞界,官方發言人同往常一樣將它說成是未經挑釁的對印度領土的入侵;8月8日印度政府正式譴責中國故意派出軍隊越過麥克馬洪線。中國人在桑德洛河地點先發制人和不讓印度占有它一事被森達爾吉將軍利用來作為陸軍必須採取行動的一次挑戰.接着一次新的演習,獵隼行動,在一次例行的地圖演習棋盤行動的基礎上被很快組織起來。後者原來曾計劃大約在那個時候實施。獵隼行動是要同中國對抗以在其邊界顯示巨大的進攻力量,如黃銅平頭釘之對巴基斯坦一樣。


1987年初印度陸軍逐漸收縮黃銅平頭釘,開始從西向東和從南向北部署重兵。作為開端,三個步兵師,儘管由於它們在黃銅平頭釘中擔任的角色弄得緊張而疲勞,還是穿越印度被調往麥克馬洪線地段。到1987年4月,印度軍隊已以巨大的兵力據守在塔格拉山脊下的陣地,在那裡其幾個營在邊界戰爭開始時曾被打垮過。印度人在桑德洛河建立了兩個很強的威脅中國哨所的尖兵哨,中國人立即在距其7至10米處部署與其對峙。印度人在七個分得很開的尖兵哨所,都跨過麥克馬洪線向前作了少許移動,這立即引起中國人的反應,形成對立的兩軍之間的緊貼接觸對抗。於是,森達爾吉放棄了交火。


到此時為止,印度陸軍經過幾十年的重新武裝和擴軍,與1962年勉強集中起來要將人民解放軍從其在塔格拉山脊居高臨下的陣地上趕走時的裝備不良、衣着單薄的軍隊大不相同,後來儘管有牢固的防禦陣地,但是由於將領無能,沒有進行戰鬥即告崩潰。現在印軍不僅對在這種地形中作戰很有準備,裝備精良,而且有多條公路通達靠近關鍵的邊境地區,並有大量的運輸機和作戰直升機提供給養和支持地面攻擊。在演習的高峰時,印度部署了12個師和好幾個附加的獨立旅來反對東北方面的中國人。印度空軍的地面支持和戰鬥轟炸機都被調到阿薩姆和北孟加拉的機場:據來自可靠的消息來源說,有5個空軍中隊。



森達爾吉將軍的計算是,如果中國人象他們1962年所干的那樣被招引作出反應,使用輕裝步兵開展迅速移動,猛烈打擊掃蕩周圍的印軍陣地,他們可以被從準備好的防禦基地進行攻擊的優勢印軍所制止、包圍和消滅——一種被森塔爾吉稱為“圍殲”的策略。如果中國人以武力作出反應,他的戰略還要求對西藏實行有限的反攻,伴隨着印度空軍對步兵起支援作用。必要時擴展到確保制空權,轟作中國在西藏的空軍基地。森達爾吉的戰鬥方案似乎以越南成功地抵抗中國的入侵作為範例:不久前他曾率領一個印度軍事代表團訪問過河內。


然而,中國人並沒有象他們在1962年所干的那樣作出反應。他們對西藏大大地進行了增援。包括來自成都和蘭州的野戰軍,伴隨着戰鬥轟炸機和適於在高原上行動的戰鬥直升機。北京的領導人無疑知道在新德里官方圈子裡所表達的觀點——公正地說,是在他們異常偏激的時候——即印度應當將其邊界推到雅魯藏布江,因此慎重行事。5月間,北京正式警告印度它堅持“侵略”的嚴重後果。


當時未經證實的報道說,印度陸軍計劃並準備以一個師的進攻來清除在桑德洛河地區的中國人;但有兩次,據這些報道說。在最後一分鐘撤銷了攻擊令。此種行動無疑會重新點燃一次全面規模的邊界戰爭,或許有更嚴重的事情;但是在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的情況下,北京沒有被一些刺耳的話挑動起來進行報復。


印度政府將這次對抗看作是中國藉故生端侵占無可爭辯的印度領土的另一結果的說法淹沒了北京比較真實的陳述,猶如曾經匆忙走向邊界戰爭時發生的那樣。但是考慮到這一對抗的潛在爆炸性,令人吃驚的是在國際上卻很少公開對此予以關注。然而,衛星觀察使華盛頓可以看到所發生的一切,行政當局從大約1987年3月起便密切地注視着局勢的發展。看來美國人在4月間中國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楊尚昆將軍訪美時向他提出了此事,引起的反應是:儘管中國要求和平解決問題,如果印度堅持在邊界沿線進行侵略性的刺探,它將不得不作出反應。這使華盛頓的官員想起鄧小平在去年10月當時的國防部長溫伯格訪問北京期間對印度所進行的激烈批評,據《遠東經濟評論》消息十分靈通的通訊員稱,當時鄧“指責印度不斷蠶食中國領土,並說,如果不停止這種行動.中國將不得不‘教訓一下印度’”。在1987年3月國務卿喬治•舒爾茨去北京時,鄧再次就印度行動的潛在後果發出警告.並勸告美國政府考慮美國計劃向印度提供高技術防禦裝備在印度的各鄰國所造成的憂慮。


美國人全然不喜歡看到任何一種情況。在印度與中國發生爭吵中華盛頓的最高希望(和最深遠的計劃?)得到滿足的歡欣鼓舞的日子早已過去了。現在此類衝突不符合美國的政治和戰略利益。可以有把握地設想,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得到過這樣的通知。從莫斯科戈爾巴喬夫在此之前即清楚表明,蘇聯希望看到新德里和北京之間恢復良好的關係,自己還採取了為開始解決同樣棘手和顯然難以處理的中蘇邊界爭端所需要簡單的——但有預兆性的——步驟。


1987年夏末對抗以驚人的速度緩和了.這一巨大逆反大概反映了印度總理或內閣在回應美國的警告中對權威的一次過時伸張。新德里在其聲明中把調子放低了;還接着伸出一個橄欖枝:尋求總理拉吉夫•甘地訪問北京的邀請。



沿麥克馬洪線對立兩軍的地方司令員之間的會見得以安排。這導致在某些地區的脫離接觸。然而在塔格拉山脊的4個哨所眼對眼的對抗依然如舊。在整個東段,印度陸軍仍將兵力部署在前進陣地上,森達爾吉學派的另一位將軍在1995年發表意見說,這使其部隊“自他們1962年正是在這些山地上受辱以來第一次在鬥志上勝過了中國人”。此後不久森達爾吉的任期結束。他退了休.但強調說:他曾提出挑戰,而北京對它的反應被動,這恢復了印軍在1962年喪失的鬥志,“將其尾巴再次翹了起來


  話說當年。。。。。。


  中方在有爭議的前線地區建立直升機基地,接收剛從美國引進的“黑鷹”直升機,印方不滿聲稱是挑釁,不撤掉就要開打,同時在西藏的間諜開始作種分裂西藏,戰爭中期叫西藏內亂和印度裡應外合。


  咱們也不手軟準備隨時開打,貓耳洞都挖好了。巴基斯坦表示一旦有事將調5個坦克師從克什米爾進攻以牽扯印軍主力。


  但當時國內形勢是重點發展經濟而不象79年那會兒剛改革開放出生牛犢不怕虎又有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越南又剛打完仗實力很弱,再加上當時和越南的衝突並沒結束,腹背受敵兵家之忌,相信印度人也是看中了這點。


  美國又決定如果中國將黑鷹直升機部署在中印邊境美國將不負責黑鷹直生機的後續零件維護和購買,當時中美正在蜜月期,中國還想依靠美國獲得軍事技術經濟援助,國內在治理整頓,那時的煤炭電力運輸等基礎設施可不象現在這樣,當時的條件是很差的,大戰略上講中國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經濟。



  當時和越南的戰爭也行將結束,和越南的10年戰爭已使中國疲倦,中國不想再為一個直升機基地打仗,而且這場戰爭的優勢並不明顯。


  老鄧最終決定撤消直升機基地計劃重點發展和周遍國家和平友好的關係,中國在國際上受到好評,鄧公肖像也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


  但印度阿三並沒罷手,在西藏製造內亂扶持藏獨,藏獨也不甘心,箭以上弦不發不行了,最終在在印度授意下88年製造了拉薩暴亂導致拉薩戒嚴。


  從此中印邊界便一年也沒消停過,年年有槍擊事件發生直到2000年中國經濟實力大增而印度遇到經濟危機新領導人上台印度不得不決定調整對華關係。印度在大對決中敗下陣來,而藏獨那些人為此失去了武力鬥爭的條件改變了策略,這也使911後美國沒把藏獨放進恐怖組織,而使藏獨作為政治團體有機會生存下來沒有象東突那樣走向滅亡。


  我可以從側面證明樓主資料。記得那時我正在重慶沙坪垻,離歌樂山軍用機場不遠,從87年初開始,從各地轉場的戰鬥機運輸機徹夜不斷,到春節到高潮。現在想起來當時歌樂山機場應該是一個重要轉進場,從東面南面調的殲7應該是從這轉場的。聽成都同學說鳳凰山機場也一樣,儘是大飛機,往年還可以去放風箏,那年不行,老遠就被糾察攔了。但我沒親眼見到。有成都朋友可以回憶一下,就是有恐怕也都三十好幾了吧,真是歲月催人老啊。從北方來的殲8應該是從鳳凰山轉場的。就是從87年開始,7開始進藏的,邦達機場也是87年也空軍2個工程團趕急的[修了多年,爛尾工程,八十年代收縮軍費的犧牲品]叫小三一鬧,起死回生了。中印緩和以後改軍民兩用了。


  接着回憶:大概是三月吧,我記得天都有點熱了。我走紅排樓過,堵車,從早上八點到中午,當時成都連2環都沒有,西門外都是郊區了。我實在不耐煩,下車到前面看究竟怎麼回事,前面人山人海,過兵了!那氣勢,回想起就兩字:震撼。最外層是穿老式警服的警察維持次序,然後是是背半自動警備區的兵,指揮交通的是野戰軍的糾察,個個1。8以上,戴墨鏡,手拿紅綠旗,背AK,面無表情,站得筆端。靠,王牌軍啊。從老成樂路來的,大車下了車牌,小車把車牌用紙覆了,望不到頭的解放,中間夾蓋偽裝網的小車,掃尾的是炮車,122加,122火箭炮,最後是電子車,車上架全是天線,最後糾察的車,幾十個糾察,在最後一輛車過了後,翻上最後一架車,揚長而去。一句話都沒說,真他媽酷。然後警備區開上他們的吉普就走,恐怕心頭有點不爽。。。。。不過他們回去就開飯,車上人還要開上千公里啊。最後是警察,疏散交通。









  用今天詞說:今研判我當年看到的恐怕就是參加樓主說的874演習的13軍駐樂山149。或南充38。


  說句題外話,圍觀人上萬,人人喜笑顏開,賣汽水賣小吃什麼都有,好象是在看戲。哦對了,人們都說是去打越南,走川藏線打越南,呵呵。由此可見人們心情之放鬆。也由此可見人們對自己子弟兵的百分之百的信任和放心。我想,今後城裡人再見這麼大場面恐怕很難了,以成都為例,三環,繞成高速都通了,再出現這種事直接就繞城都走了,不擾民,再說,航空運輸越來越發達,老兵新兵都是坐飛機進出藏。我們國家在發展地方在發展,我們的軍隊也在發展,不是麼?


  當時是作了準備,只是戰鬥機放上一段時間不開機,就必須用”外掛“的發動機輔助點燃。川藏路路況複雜無法使大部隊快速通過,不用印方空襲,光交通意外就可以讓咱們堵上個把月;而青藏路過唐古拉山至林芝段比川藏路好不了太多,而過林芝後只有通過5200多米的米拉山口進至拉薩這唯一通道,交通保證對我方十分不利。


  而且當時的我軍大規模兵力空運的能力及其有限,對氣象條件依賴性很大。那時可以用的機場應該就是日喀則的和平機場吧,其實就是個場站條件很差(說起來很懷念,在那裡服役時我們連長說,一旦開干我們的任務就是負責和平機場的防護。他開玩笑說:那時在山的正斜面上作點假目標然後放幾個防空了望哨,反斜面做點防空火力點,就可以到防空洞裡打牌(紙牌)去了)。而我軍在印度方向上的兵力於了人家數倍,人家從第一次衝突後就在咱們正面逐漸擴軍,到目前已經有了2個軍,幾個山地師。而咱們還是因為後勤問題把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口、通道都放棄了。


  基於那次演習最終能“順利”結束而沒有升級的說法還有(老兵口述):“軍委決定再給阿三點厲害看看後就徵詢成都軍區與西藏軍區的意見,說在衝突發生後(那時已經是箭在弦上,只要出現成規模的衝突就會升級為地區戰爭)是否可以憑藉目前在藏的兵力堅持數周(具體時間不祥)?軍委得到的答覆是明確的”不可能”,再考慮到後期以及當時的政治環境等諸多問題後“演習”終於沒有升級。


  就連目前我們在中印邊境問題上還是一直忍讓,由於後勤等問題,我們目前的實際控制線和我們早就耳熟能詳的臭名昭著的“麥克·馬宏線”是有很多相似點的。而印方目前在我們正面的部隊可是連飛機、直升機的場站都有了,而我們的一些部隊在下雪封山後就基本與後方斷了地面聯繫,而我們的陸航在那次損失中將的墜機後就“一蹶不振”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進藏的,而且對氣象條件要求的十分苛刻。



  所以我們的青藏鐵路是非常偉大的戰略工程,先不說它多麼的勞民傷財,多麼的破壞環境,也不管他成就了多少貪官污吏(大家對高原凍土地區施工費用如果沒有什麼概念,我就提供一個數據:平均海拔4600米的高原山地7~9公里的盤山公路最低標地是2個億,當然是人民幣)。一旦它順利通車那我們的軍用物資就可以及時而廉價的運進西藏,而且老百姓的物資供應量在提高的同時成本也下來了,那可是安定民心的大好事呀。到時如果真要動手估計成都是看不到多少兵了,他們都轉移的青海去了。


  在網上看到不少關於中印兩軍在邊境上對抗的種種資料,不過都不大詳細,特別是1987。3月開始的對抗,據傳是中印兩軍最後一次正面較量。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戰而屈人之兵,獲得完勝。在此敬請各位了解這一段軍史的在西藏軍區服役過的軍人,特別是這一次演習的親歷者賜教這一次對抗過程和細節,滿足一下廣大軍迷好奇之心。







  以下為網上摘抄的部分內容:


  一、桑多洛河谷衝突


  八十年代拉 甘地上台後,印度的“1962年悲情”開始發酵。經過多年來蘇聯的支援而實力大增的印度認為,報復1962年失敗的時機已到,於是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東段舉行軍事演習並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蠶食中國領土。1986年,印度在中印邊界的爭端地之一達旺地區建立了一個哨所,最終導致了年中的邊界對抗和緊張。同年,印度單方面成立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妄圖造成既成事實從而迫使中國不得不接受。1987年,為了向中國顯示印度的軍事實力,拉 甘地政府在印度東北部展開“棋盤演習”,公開向中國軍隊叫板,以試探中國在邊界爭端上的反應。


  1986年到1987年,中國邊防守軍根據軍委指示,曾組織過多次擠占行動,87年局勢達到過一觸即發的程度,相當緊張。最終,中印兩國軍隊在桑多洛河谷發生激烈戰鬥,鬥爭結果以中國贏取勝利告終。中國在這一次的反蠶食鬥爭中又一次取得了勝利,在邊界上中國收復了自62年撤軍後的部分領土,奪回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部分土地。



  插曲1:


  人們不會忘記,1987年夏,中國戰略備忘錄記載的西藏邊境的那次武裝對抗。那個夏天因為這個鏡頭而被定格:我百餘名官兵手持多種現代化輕武器一線排開,怒視蠶食我領土的400多名印軍……一小時後,暴雨挾着冰雹砸下來,打得鋼盔和槍管直響,我軍官兵巋然不動。冰雹過後,刺眼的陽光帶着強烈的紫外線灑向大地。碩大的汗珠順着面頰流到槍管上,發出“吱吱”的響聲,中國官兵依舊巋然不動。6個小時。大地,靜得令人心顫。中國軍人從容不迫地逼視着印軍400多名“鬍子兵”微顫的槍口。最後,對手竟在這無言的逼視中潮水般地潰退下去……


  這支與印軍對峙的中國部隊其前身是解放戰爭中從國民黨起義過來的部隊,曾參加過“護國運動”,解放後參加了“抗美援朝”,堪稱解放軍中歷史最悠久的部隊,其歷史之久連參加過“北伐”的葉挺獨立團也不能相比。1985年12月,該部成為我軍中第一批改編為山地步兵旅的部隊。


  插曲2:


  桑多洛河谷衝突後還有一個小尾巴:一個印度士兵向我方投誠,這個士兵是印度阿薩姆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黃皮膚黑頭髮,在部隊裡受到其他印軍的欺負,便乘機跑到我方。後來從大局考慮,我軍還是沒有收留他,將他遣返印方,他回去後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


  二、1987——中印桑多洛河谷之戰



  1962年的失利深深地挫傷了印度這個大國的自尊心,印度知道要想撫平創傷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中國復仇。儘管在80年代印度各黨派都同意繼續中印關係正常化的進程,確保了印度對華外交政策的連續性,但是,拉 甘地個人對中印關係正常化卻並不感興趣,拒絕了鄧小平提出的關於邊界問題的一攬子交易,並且在陸軍勢力的鼓動下重拾尼赫魯的“前進政策”。經過多年來蘇聯的支援而實力大增的印度認為,報復1962年失敗的時機已到,在1986年印度成立非法的“阿魯納恰爾邦”,於是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東段舉行軍事演習並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蠶食中國領土導致在1987年3月與解放軍在桑多洛河谷發生激戰。


  解放軍在這次衝突中,讓印軍發熱的頭腦重新又冷靜下來,印度政府發現中國軍人並不象陸軍將領所說的不堪一擊。同時印度的挑釁也不符合美蘇兩國的利益,由於美蘇對峙,他們無力支援印度對抗中國。早在1986年,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訪問新德里,婉轉地向印度傳達了一個信息——如果中印間發生衝突,蘇聯不會履行蘇印條約中對印度的承諾。


  1987年的那次中印邊境衝突規模不大,交火時間也很短,但緊張對峙持續了一個多月時間。印軍被擊斃16人,受傷人數不詳。雖然具體情況不清楚,但陣亡的印軍中有6具屍體是由我方交還給印方的,說明很可能是印軍入侵我方控制區然後被擊斃的。當時路透社援引印度的報道說是中國軍隊首先在一個有爭議的山口(地名很拗口,記不得)樹立五星紅旗,然後引發的衝突,印度軍隊在驅逐中國軍隊的途中遭到有預謀的伏擊,為避免事態擴大,印軍撤離了交火區。我方損失情況也不清楚,不過看來印度又吃了虧。實際上在80年代的反蠶食的鬥爭中,我方爭回了麥線以南的部分土地,今天的實際控制線並不完全按麥線行走。但大體趨勢,則可能無法挽回。


  在鹵莽地邊境軍事試探遭到了挫折後,印度政府重又務實起來,1988年12月甘地總理克服種種阻力成功訪華。中國與印度的關係開始了緩慢但逐步平穩地解凍(儘管其中又有曲折),兩國邊界未再發生大的戰鬥。


最終放棄了這次進攻戰役,我們準備參戰的廣大指戰員無不為之而扼腕嘆息,如果當時開打,印度將不僅失去對我藏南土地的強占,還將失去他自認的兩個王牌師--第2和第4師,在我軍的鐵拳打擊下,這場戰爭將比上一次戰爭打擊更為慘重,因為我軍為此調集的兵力和火力,遠遠超過了1962年的作戰力量。


  很好!不過我更感興趣的是下面那篇YST關於黑木孫子的評論  /無內容 - 賣油翁 01/01/13 (75)
  老朽大錯,x-file不是用腳指頭判斷,是用屁股判斷.  /無內容 - 道友 01/01/13 (78)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連粽子機的餡都畫出來了,真是忽如一夜
2012: 德孤:走不出拳匪文化,就拿不回釣魚島
2011: 有意思:伊拉克人懷念起薩達姆時代了
2011: 彭德懷敗仗之一:2萬八路軍打不掉岡崎
2010: 為中美和平,中日必戰
2010: 鮮為人知:解放軍武裝漁船曾包圍過釣魚
2009: 60年前中國亡過嗎?被誰亡的?不然何來
2009: 別再吹噓瓦良格了,老瓦就是個二手貨
2008: 中國軍費開支猛增 去年全球位居第三
2008: 三鹿毒奶粉深不見底,該砍哪些人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