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年 不穩定 |
送交者: tlh 2002年03月01日17:17:4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本報記者張聖岱 「中」美在三年前簽署上海公報,開啟「中」美關係新局。當年雙方以聯合反蘇為戰略主軸所建立的關係,已擴及更廣泛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間往來等關係。只是過去三年的歷史顯示,雙方關係脆弱,特別是受制於各自內政的情況日益增加。 自一九七一年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密訪中國大陸,奠定後來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起,「中」美兩國簽署了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及八一七公報,逐步解決雙方關係中的歧見,特別是台灣問題。不過,三個公報卻也因為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加上國際局勢和美「中」各自內政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不斷有制定第四公報等傳聞。 從國際局勢變化來看,當年促成「中」美聯合對付蘇聯的戰略基礎,隨著冷戰結束,被更廣泛的武器擴散、愛滋病、環保、跨國犯罪等領域所取代。不過,兩國在部分問題上的歧見,並不亞於冷戰時期。例如,中共領導人經常暗示性的批評美國霸權主義,及期待美國衰落的國際多極化主張,以及「中」俄聯合抗美,都與美國立場相異。就算是現在美國的反恐怖主義政策,中共也因內政及國際考量,未必全部配合。 特別是,中共輸出武器到中東地區、動輒對台武力恫嚇等,在美國國內出現了「中國威脅論」、「文明衝突論」等主張,促使美國政府認定中共為潛在的威脅,出現了對中共採取遏制或接觸政策之爭。原本中共希望與美國建立「建設性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如今也退到「建設性合作關係」。 在台灣問題方面,雖然美國對台海兩岸的政策從上海公報之後,朝著承認中共到最後建交的方向發展,但是美方的主要立場仍是一個中國、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美國會依台灣關係法協防台灣等基調。其間或有美國總統柯林頓在訪問上海時提出對台「三不」政策,但在布希就職後,幾已揚棄這種說法。更不用說,在代表民意的美國國會,經常有許多親台反共言論。 在美國承認中共後,中共雖然從未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但立場比以往更突顯「和平統一」的政策。只是,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不斷出售武器給台灣,乃至同意李前總統訪美等決定,中共日益擔心美國有朝一日會背離一個中國政策,而且未來中共如果要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時,「中」美因而兵戎相見。 就各自內政而言,美國與中共過去經常因戰略考慮,掩蓋雙方其他如人權、經貿等問題的歧見,在冷戰結束後一一浮現。一方面,美國每逢國內選舉時,就會出現批評中共的言論,美國媒體也經常出現批評中共人權等問題。另一方面,中共媒體平時就以反霸,對美國多加責難。此外,「中」美各自國內民族主主義的情緒,在媒體宣傳、渲染下,一旦關繫緊張,敵對意味更加濃厚。 當前「中」美關係已是多層次、多元化所建構的關係,但是也由於雙方的猜疑與關係脆弱性,單一事件即可能導致雙方關係大起大落,而出現不穩定。建構更穩定的關係,將是「中」美兩國下一個三年的挑戰。 【2002/03/02 聯合報】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