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針尖對麥芒-比較中日兩軍的穿插戰術及展望未來
送交者: 滾石 2004年08月12日19:42:0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找不到關於穿插戰術的起源的可靠資料,所以只能泛泛而談。所謂穿插,無非就是從敵人防守的結合部間隙或者防守的空檔插入,出奇兵隱蔽地將敵人分割包圍,從而達到逐個殲滅的目的;或者達到吸引敵人主力,配合正面作戰的效果。穿插的規模有大有小。大的可以達到軍團級或者師級規模,小的以班排規模穿插的也屢見不鮮。穿插還可以分為戰役性和戰術性兩種。戰役性的一般規模較大,其成敗也對整個戰役或者戰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戰術性的穿插規模可大可小,多以班排連級規模為主,很多時候這類穿插能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甚至也能影響到整個戰役乃至戰爭的成敗。執行穿插作戰的部隊,一般都是輕裝,便於高度機動和隱蔽,並且部隊在後勤供應方面非常有限。而這類作戰,也要求部隊作風頑強,紀律嚴明,以保證穿插任務的順利完成。而實行穿插作戰的主要的戰略戰術上的背景思想,就是速戰速決,這也反過來決定了穿插作戰的與眾不同的特點。

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裡面,就有許多關於穿插戰術的描述。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兩個戰例。一個是諸葛亮第一北伐,大將魏延在戰爭前向諸葛亮提出過一個很大膽的建議,自帶5000精兵出斜谷直取長安,配合諸葛亮的正面進攻,可惜未被一生謹慎的諸葛亮採納。關於這個建議,史學界一直爭論不斷,贊同和反對魏延的這個建議的人都不少。但是在我看來,即使以當時的蜀國的整體國力仍然不能徹底擊敗魏國,如果魏延的戰術被採納的話,諸葛亮的正面的魏軍的部署一定會被打亂,第一次北伐的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第二個戰例,正是三國末期,魏國大將鄧艾提議暗渡陳倉,以奇兵從陰平一條小路南下成都。鄧艾並親自率領所部,一擊得手,從而結束了三國鼎立的歷史。

當年我讀中學的時候,語文課本上就有另外一個著名的戰例,就是《李朔雪夜襲蔡州〉。這也是個典型的穿插作戰的範例,也是強調高度的機動性和隱蔽性,以較少兵力取得勝利。

到了近代及現代戰爭史上,由於軍事技術的飛躍性的發展,穿插作戰的模式被中外軍隊廣范運用。並且隨着運輸工具的發展,穿插作戰進一步從地面向水面和空中發展,形成三維一體的作戰模式。二戰時期,由於機械化部隊逐漸走向成熟,無論在歐洲還是在亞洲,穿插作戰的戰例遍地皆是。在歐洲和亞洲戰場,有一個明顯的共同之處就是無論德國還是日本,由於本身的國情的限制,都希望速戰速決,儘快解決各自戰場上的對手。因此,雖然由於工業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德日兩國都儘可能地充分運用了穿插戰術。在歐洲,突破馬奇諾防線這一作戰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而在亞洲特別是在中國,廣闊的華北平原在戰爭初期為高度機動的日軍提供了良好的用武之地,日軍大範圍大縱深的穿插作戰屢見不鮮,屢屢得手,也直接導致了日軍內部過度樂觀的“三月亡中國”的論調。到了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的長沙武漢會戰,日軍也是通過運用大單位的穿插,最終擊敗了國民黨軍隊,攻取了這兩個戰略要地。而在敵後戰區,日軍在無數次掃蕩作戰中,依靠相對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較高的兵員素質,也經常使用這一戰法,使得抗日根據地的中國軍民傷亡巨大。不過中國方面往往將日軍此一戰法稱為長途奔襲,以區別於共軍的穿插戰術。

日軍的穿插作戰特點鮮明,具體概括起來有以下特點:

第一,以大單位為主。在歷次作戰中,日軍至少以大(聯)隊為單位,對中國軍隊的後方實施穿插。師團級的穿插也不少見,例如徐州,松滬,武漢和長沙會戰,正是由於日軍的擔任穿插的各師團堅決地執行了作戰命令,才使得整個戰場形勢發生了逆轉。例如在徐州會戰中,日軍第9,13,14師團通過南北兩個方向的迂迴穿插,從戰略態勢上對徐州形成了合圍的態勢,迫使中國軍隊放棄了徐州;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日軍便是通過大單位的迂迴穿插,繞到國軍設在嶽麓山上的重炮陣地的背後攻擊,導致長沙淪陷。

第二,穿插的目的在於對靜止的防守的敵人形成包圍以達到圍殲的目的。日軍的穿插雖然堅決有力,各部隊之間協調得當,但是鮮有日軍通過穿插將對手分割打亂,然後逐個殲滅的戰例,而大多是日軍通過穿插迂迴,將對手合圍起來並試圖消滅之。因此雖然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大部分時間占有優勢並贏得不少戰役的勝利,日軍卻始終未能對當時的國軍的主力予以殲滅性打擊,而最終都讓國軍主力在包圍圈形成之前走脫。因此,日軍的穿插戰術還是過於僵化和墨守成規。如同共軍般在國共遼瀋戰役中和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中的在運動中的水銀瀉地般的穿插分割作戰這樣的的佳作從未在日軍身上上演過。

第三,在運動中對敵穿插殲敵的能力不強。在抗戰中,相對中國軍隊的劣勢裝備和訓練,日軍的攻堅能力的確令人畏懼。但是從盧溝橋開始,松滬,徐州,武漢,長沙等會戰,中國人堅決的抵抗的意志和與國土共存亡的決心自始至終地呈現在日軍的眼前,日軍卻仍然依靠先進的武器和精良的兵力一而再,再而三地強攻嚴陣以待誓與國土共存亡的國軍,徒然損耗自己有限的兵力。

第四,迂迴穿插的戰術沒有變化,過於呆板。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抗戰中日軍正面的國軍是戰術也同樣呆板。從戰爭開始,日軍就一直上演老套路,正面強攻,兩翼迂迴穿插,形成合圍,然後國軍主力也是一次次地在合圍形成之前逃出包圍圈。然後在下一次會戰中,日軍故伎重演,國軍也是老套路再次脫險。所以在整個戰爭中,國軍主力也從未有被全殲的例子。雖然屢戰屢敗,喪城失地,但是國軍要的就是以空間換時間,日軍如此配合,最後迎來國軍的大翻身,日本焉能不敗?

反過來看看共軍的穿插戰術。共軍的歷史是一部以弱勝強的歷史。從中央蘇區反圍剿開始,當年還是個娃娃的共軍將領林彪便發展出了一套擁有自己特色的穿插戰術,屢屢擊敗當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國軍,當年共軍代表的是廣大受三座大山壓迫的貧苦農民這樣的落後生產力。共軍最初的穿插戰術為的是貫徹太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方針,對敵布防的結合部進行穿插,將弱勢之敵分割開並消滅之。這麼幹法倒也屢屢得手,直到代表了正規化的共產國際的代表接過兵權,搞起寸土必爭的打法,結果讓共軍譜出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史詩。說起來,其實非想為,乃不得不為也!

共軍的穿插戰術歷經滄桑,最後達到巔峰的是國共東北之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東北,共軍將穿插和運動戰緊密地結合到一起,充分發揮三三制戰鬥小組的威力,將國軍的精銳盡括囊中,典型戰例便是圍殲廖耀湘兵團。此戰將運動中的敵人通過迂迴穿插分割包圍,使敵人無法發揮火力優勢,以小單位對敵全面發動攻擊,在敵我交錯的局面中將敵擊潰殲滅。此戰看得天下大小軍事專家老少憤青目瞪口呆,熱血沸騰。這樣的仗大概只有當時的林總才打得出來。最令人稱奇的是,共軍要依靠兩條腿在運動中消滅四個輪子的國軍。

及至抗美援朝,首先出關的共軍部隊仍然是林彪的部隊。第一次戰役便打出了一個教科書戰例,那便是雲山之戰。整個戰役,共軍充分發揚了大膽穿插,將敵人分割包圍,逐個殲滅的拿手戲,演出這齣戲的還是林彪的部隊,前線總司令是彭德懷,而其實遙控指揮的是毛澤東,林彪的老師。毛澤東在一次戰役發起前曾經發電報給彭德懷,這封電報完全可以作為對共軍的穿插戰術的特點的概括總結:

“你們三十日九時的部署是很好的。我方對敵人數量,位置,戰鬥力和士氣等項均已明了,我軍已全部到齊展開,士氣高漲;而敵人對我方情況則至今不明了......所定殲敵目標是完全正確的。只要我三十八軍全軍及四十二軍一個師,能確實切斷敵人清川江後路,其它各軍,師能勇敢穿插至各部分敵人的側後,實行分割敵人而各個殲滅之,則勝利必能取得。”。

可以說,共軍的穿插戰術與日軍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日軍是利用和發揮其裝備優勢和機械化運輸能力,對相對弱勢的對手實行穿插迂迴包圍,卻並不將對手分割開逐個殲滅,顯然是對自己的裝備優勢有十足的信心;共軍則是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性,利用穿插迂迴將敵人分割包圍,削弱對手的裝備優勢特別是機械化優勢,防止敵人逃竄,並發揮刺刀見紅的傳統,對敵實施殲滅戰。

當年在朝鮮的美軍尤為懼怕共軍的穿插。四次戰役後,共軍勁旅王近山所部12軍被調至東海岸整訓,從美軍的視野中突然消失,造成美軍驚慌失措,以為12軍又從不知什麼地方穿插進來了,遂派出大量特工偵查。以美軍如此優勢的裝備還如此害怕共軍的穿插,可見當年共軍的穿插的水平已經到了什麼程度了!

共軍的穿插作戰在後來中國的歷次邊境作戰中仍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對印反擊戰新疆軍區的部隊的穿插,對越反擊戰中的廣州軍區坦克分隊的東溪穿插作戰更是裝甲部隊在山地叢林地形實施穿插的典範。

作為中國人,我熱切期盼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共軍將其特長的穿插戰術應用到解放台灣和進入日本的戰爭中去,更希望看到共軍對台日實施空海地三維一體的穿插作戰,重現當年太祖旗下雄師德風采!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最可愛的人
2003: 潛艇?航母?還是其它選擇?
2002: 失衡的世界和中國的等效核威懾戰略
2002: 外交上沒有免費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