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為什麼丟不起台灣?
送交者: Optics 2004年08月29日15:37:0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在前幾天關於台灣問題的討論中,playinair、青島啤酒二兄曾同時表達過這樣一個疑惑:對台灣的統獨問題,爭了這麼激烈,台灣的統獨,真的重要到非得使中國政府冒天大的風險發動一場台海戰爭嗎?我曾對兩位說過我打算談談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在我看來,台灣回歸問題,對中國而言絕不僅僅是“洗刷國恥”的面子問題,更不是“寸土不讓”的民族自尊心那麼簡單,而是中國人生死攸關的國家安全問題和難以計算的巨大利益問題。既然不僅僅是什麼民族自尊心的問題,那麼,我就不再費筆墨回顧“台灣與我閩疆一葦可通其通中國自隋至今千餘年”這些歷史話題,也不說真正的台灣本土人只占目前台灣2300萬人中的百分之二這數字,更完全撇開意識形態問題。

二兄一位是善於獨立思考的青年學者,一位是才華橫溢的年輕資本家,作為好友,老半山就只從國家安全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角度談談為什麼中國絕對丟不起台灣。寫這些文字,只是為兩位思考這一問題時提供一個參照,並無力圖說服二兄的意願。兩位權當作“我的一位朋友是這樣考慮台灣問題的”,半山就心滿意足了。

(一)丟掉台灣,中國將無“國家安全”可言。

在太平洋的世界地圖前,你會看到:從北到南,有一條弧型島鏈逶迤而來。北起俄羅斯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琉球群島、至我國的台灣島,再經菲律賓群島、一直到加里曼丹島。這樣一條龐大的島鏈緊緊環繞着中國東、南沿海。我國海岸線雖然曲折漫長,但是出入太平洋,必須從這條島鏈的縫隙間穿過。這條島鏈仿佛是一道有島嶼構成的籬笆。台灣位於中國東南島鏈的中央,由於陸地資源日益枯竭,中國人未來的資源必須從海洋獲取,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無疑在台海及南中國海方向。因此,台灣是中國東南國防安全的核心和未來經濟發展的希望所在。

從國家安全戰略上看,台灣是中國東南半壁河山提供戰略緩衝區。戰略緩衝地帶對於一國的軍事安全具有無可估量的重要性,這一點,稍有一點軍事知識的人都知道。假如以台灣中部為圓心至上海為半徑,畫一個半徑約為600公里的圓。這個圓所涵蓋的區域內有多少大中城市,多少重要鐵路公路樞紐,多少遠洋港口,多少萬人口和多少億元的GNP。在這個方向上,居住着我國五分之一的人口,分布着滬杭等工業基地長江流域以及沿海經濟開發區。這一帶是我國經濟與科技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就是說,如果美、俄、日中任何一個擁有強大打擊力量的國家以台灣為基地,那麼大陸的安全將受到何種程度的威脅。僅從制空權角度看,若以2200海里為航空作戰半徑,則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地區都在攻擊範圍內。

從地緣戰略上看,台灣一旦得以獨立,出於對中國的擔心,必定將自己直接置於某個軍事大國的庇護之下,美國軍事力量直接進入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就連俄羅斯也可能出於地緣政治的目的,以台灣來反壓制中國。而台灣一旦回歸,中國在東面基本上就沒有非常逼近的安全威脅。從長遠看,這又可以節省多少的國防開銷,這又是一單多大的“生意”?一旦台灣回歸,即使台灣幾十年不向中央政府交納一分錢的稅款,中國僅僅在軍備上的節省,就算是台灣為大陸作出巨大貢獻了。

(二)丟掉台灣,中國將面對太平洋而望洋興嘆。

中國的海岸線32000萬公里(包括島嶼的海岸線,大陸海岸線是18400萬公里),海域管轄面積300萬平方公里,約占陸地的三分之一,是個公認的“沿海大國”,沿海地區以全國陸地面積的百分之十三,養活了占全國百分四十的人口,沿海工農業產值占了全國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之間,二十一世紀,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大國在科技和經濟上都無法避免“面向太空”、“面向海洋”的走勢。空間技術就目前而言,中國不算過於落後,居第三位,但至少在可預見的時間裡,我們從太空拓展中獲得很大經濟利益的可能性不是太大,能獲得巨大利益的,是在家門前的太平洋。

然而,近代以來,中國卻從來就不是個“海洋大國”,擺在我們面前的亙古的海洋,我們卻只能“望洋興嘆”。二十一世紀,隨着陸地資源的日漸枯竭,海洋成為大規模爭奪的對象已再露端倪。但是,我們海軍的實際海防能力,連美軍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我們連南極考察都頗有成績了,卻在家門口的海洋上都處處受制於人。我們的漁民船隊可以北上日本海附近、西至非洲海岸捕魚,卻偏偏在自己的南中國海捕魚時遭人炮擊!說到底,原因就在台灣尚未回歸。中國海洋地緣環境存在強鄰在旁,出海口暴露脆弱的嚴重缺陷,而這一缺陷恰恰說明中國應該收復,至少絕對不能放棄台灣。

如果說當初西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國人之間的海上爭霸,是為了海上貿易和越過海洋得到美洲陸地上的利益的話,那麼,這一世紀的海洋資源爭奪,爭奪的一個重要對象就是海洋本身。台灣東側每一公里長的海岸線外都有數百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而且我國在東太平洋上擁有10萬平方公里的海底資源開發區域,台灣島是我國太平洋海底資源主要前進基地。就拿釣魚島為例。作為中國人,我說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的,當然,如果有人認為自己家門口的某一片地是人家的,並認為自己家對這片地提出的“無理要求”,還對他家裡揚言說如果你敢對那塊地提出“領土要求”,我一定會叫對面的領居對你“迎頭痛擊”,還裝作很“民主派”的樣子,對這種精神病兒子或本來就是對面人家偷養的私生子,我管不了。我只想告訴朋友們:別的不論,僅釣魚島的海底,就有着驚人的石油蘊藏量,日本政府估計得最高,為1095億桶,聯合國亞洲與遠東委員會宣布的最低,為44億桶,美國中央情報局宣布為390億桶。最折衷的估計是美國前能源部長勒辛格估計的500億桶。

釣魚島的意義遠不止在海洋經濟專屬區這一問題上,更不止於什麼“寸土不讓”的民族自尊心,而在於實實在在又大得驚人的利益。如果台灣得以獨立,中國在釣魚島的談判上,今後手上就沒有任何籌碼。如果釣魚島讓給日本,意味着別的不算,僅僅這一項,中國就永久性地白送給日本至少500億桶;經商的朋友們告訴能否告訴我500億桶石油是個什麼概念?

然而,台灣孤懸海外,我們在海洋能源開發上就處處受制於人。就以不久前中國外長李肇星同日本外相川口順子舉行會談時建議兩國共同開發海上天然氣為例,日本政府就迅速地拒絕了中國聯合開發東海能源的建議,中日關係正式亮起紅燈。和中日之間就歷史問題出現分歧不一樣,能源問題對兩國日後 發展影響十分深遠,並對中國經濟發展起着關鍵作用。一段時間以來,日本媒體大肆炒作中國東海採氣事件。有一種意見指出,日本在能源問題上對中國步步相逼,目的明顯不過,就是在關鍵的能源 問題上,日本覺得和中國並沒有妥協的空間。假如台灣得以回歸,那麼,日本在今後有關海洋資源開發上與中國談判時,籌碼就少得可憐。

能否具備開發海洋的能力,事關這一世紀中國的經濟命運,而台灣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中國二十一世紀的海洋戰略中只能充當兩種相反的角色:要麼是中國走向太平洋的一個前沿,要麼是中國走向太平洋的枷鎖。一旦實現統一,整個太平洋豁然擺了我們的面前,更為開闊的海洋、更為無法估量的巨大利益,一下子擺到我們的家門前。一旦台灣得以獨立,且不說收回釣魚島就免談,除非我們收不回台灣卻偏能跟日本打一場全面戰爭——而這種設想是荒唐的。更要命的是,中國從此就得關在陸地上動彈不得,一旦走向海洋,就處處受制。收複本來就是屬於自己的領土是所有辦法中最直接、簡單的辦法。

(三)丟掉台灣,中國就喪失了外貿和能源供給的生命。

僅以目前而言,我們外貿依存度已達到36%(我並不排除與陸地領國的外貿,但從總量上看,海路的比重不是陸上領國所能比擬的,抱歉的是我未能查到資料),今後這種依存度無疑會越來越大,台灣倘若真的得以獨立,對整個中國的經濟安全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馬漢在《海權中的美國利益:現在和將來》一文中說:“對海洋──尤其是沿着由各國的利益和商業勾畫出的重要航線——的控制是決定一個國家力量和繁榮程度的主要物質因素。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海洋是世界上極重要的聯絡媒介。” 台灣是我國走向遠洋的大門和維護海權利益的基地。

中國對國際石油的嚴重依賴已成一個基本事實和趨勢。中國的海上石油運輸線的安全怎麼得到保障?現有中國與有關國家的關係是否足以保證中國的能源安全?過去,在中國對國際資源依賴不多的時代,這樣的安全問題幾乎是不存在的,但今天,國際資源供應的安全卻成了中國牽一髮動全身的大問題。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目前,中國已成為與世界經濟第二大國日本比肩的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中國的石油進口來自中東、非洲、東南亞地區,進口原油運輸4/5左右是通過馬六甲海峽。據測算,每天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近6成是中國船隻。但是,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其海上石油供應線經過台灣海峽,如果台灣海峽的航道真正由我們自己控制,那麼,任何一個控制着馬六甲海峽的國家都只能與中國討價還價而無法在經濟上脅迫中國。正因為如此,日本一直在強調台灣海峽對日本的所謂戰略地位和價值。

日本前駐泰大使、右翼的外交評論家岡崎久彥還認為,如果中國能夠使用台灣作為潛艇基地,就可延長活動範圍至塞班島和關島。日本的西南海域和航線,從此就操在中國的手中。南海的情形也大致相同。中國一旦控制台灣,任何大國的艦隊將再也難以經常出入南海周邊海域。與此同時,貨物需要北上的東南亞各國,要靠他們的海軍當保鏢押送他們的貨物經過台灣海峽,解決南中國海問題、處理與東盟的關係問題,其“要點”,也在台灣海峽。圍棋有一句行話,叫“敵之要點正是我之要點”,這意味着,台灣海峽及其台灣本島外圍海域的控制權,事關中國今後外貿、能源供給的命脈。

台灣海峽是西太平洋的海上必經航道,一旦台灣回歸,俄羅斯、日本在西太平洋的海上航道一下子扼在了中國的手裡,處處受制於中國。有人估計,即使中國以武力收復了台灣,那麼也將面臨西方發達國家長期的經濟制裁。發起制裁的會是美國,但我敢說,最不願意中國收復台灣的是日本,第一個反對制裁的肯定恰恰是日本人!中國根本不必對日搞什麼反制裁,它的西太平洋的航道一旦給扼死,真正回到石器時代的,不是中國,而恰恰可能是原材料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的日本。國與國之間,講什麼“主義”都是狗屁,利益才是最實在的。Playinair和啤酒二兄,一位精通經濟問題,一位是事業成功的商人,你們以為呢?

祝福plyainair、啤酒二兄歲歲平安,年年發財——如若祝福我的祖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也談中朝“戰略緩衝地帶”
2003: 日本說中國終究會是我們的
2002: Tom & Jerry 的 活人 版
2002: 美國大兵在中亞還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