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私營營不出來才有了國營
送交者: 55h55 2014年04月21日12:29:39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按“改革精英”們的說法,中國私人企業、市場經濟本來發展得好好的,只因為“計劃經濟”、“公有制”之類“極左”搗亂,硬把好好的私人企業共了產,變成了國營企業,這才給中國帶來了無窮災難。換句話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中國的國營企業根本就不需要,是國營企業損害了私營企業、妨礙了私營企業而不是相反。這純粹是彌天大謊。1949年之前100多年,誰禁止中國靠市場經濟和私營企業發展要害工業了?想靠市場經濟規則、靠私人企業發展中國要害工業的人多了去了,結果一事無成,要害工業一個都沒發展起來。

  還以中國空軍和航空工業為例:1936年國民黨以蔣介石50大壽為由發起“獻機祝壽”活動,籌集了一筆錢。當時負責航空事宜的宋美齡卻把這筆錢放到美國銀行里吃利息,理由:中國自己製造的飛機達不到外國的水平,飛機更新換代速度太快,向外國買飛機沒多久就過時。結論:造不如買,早買不如晚買——把錢放在銀行里生利息、等需要時再買最先進的最合算,最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戰爭一爆發,軍火價格暴漲;國際一封鎖,中國有錢買不到;好容易買到一點還運不到——原先最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如意算盤結果卻是最吃虧。

  在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統治全球的條件下,中國已經失去了靠市場經濟規律發展要害工業掌握要害資源的歷史時機——制定遊戲規則的是國際壟斷資本,操縱遊戲規則的是國際壟斷資本,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大魚吃小魚的只能是實力雄厚的國際壟斷資本。中國私營企業跟在國際壟斷資本後面打下手拾遺補缺還可以,但想搞獨立的要害工業、掌握要害資源的門都沒有——你勢單力薄,靠市場經濟連邁進門坎的實力都湊不齊。即便勉強邁進門也是一露頭就被打掉——你既不制定遊戲規則又無力抵禦遊戲規則,人家玩弄“市場規則”把你消滅在萌芽狀態易如反掌。在這樣的“市場經濟”大環境裡,最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結論必然是“什麼也別干、給人家當奴才當小工最合算”。

  根據中國人多年挨打的歷史教訓,中國必須擁有自己的要害工業要害資源。既然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公有私有,要害是中國必須擁有;計劃經濟市場經濟,讓中國不挨打就是好經濟;這問題,那問題,中國沒有要害工業、要害資源才是最大的問題;既然在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統治全球的條件下,中國已經失去了靠市場經濟規律發展要害工業掌握要害資源的歷史時機;既然靠私人企業、靠市場經濟根本發展不起中國的要害工業、掌握要害資源;既然市場經濟、私營企業靠不成,那就只能靠計劃經濟、國營企業

  ——逐一分析中國現存的要害骨幹國有企業,有幾個是把現成的私營企業國有化共了產而來的?基本全是從無到有白手起家幹起來的:靠市場經濟私營企業弄不出來,靠計劃經濟國營企業才創造了出來。不是國營企業撬了私營企業的行,而是國營企業補了私營企業的缺,是私營營不出來了才不得不求國營;市場經濟解決不了問題才不得不求計劃經濟。這才是歷史真相,這才是客觀規律。

  毛澤東時代之前,中國航空工業為零。坦克工業為零。潛艇工業為零。導彈工業為零。大口徑火炮工業為零。雷達工業為零。汽車工業為零。精密機床工業為零……凡涉及高、大、精、尖(高級、大型、精密、尖端)的工業幾乎全為零,完全稱得上“國防工業的沙漠”、“不毛之地”——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面對日軍性能其實很低劣的坦克都只能靠人拿集束手榴彈去拼——沒有反坦克炮。毛澤東時代結束時,那些“零”全部不復存在。中國從無到有建立起了系統完整、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國防工業體系和一切要害工業體系(全部是國營企業)。毛澤東時代中國的工廠不是一個一個地建,而是一個工業系統一個工業系統地成套全面建設。尤其象中國“一五”期間那樣整個工業成體系地大規模成套引進建設,世界歷史上似乎沒見過,今後也未必再有——世界上恐怕不會再有哪個國家會如此有組織有計劃大規模地向別人複製轉讓自己主要的工業體系。蘇聯當時肯這樣做,關鍵的關鍵是抗美援朝——中國抗美援朝的回報,也是包括毛岸英在內的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歷史性獨一無二的特殊優惠(那些歪曲詛咒抗美援朝、污衊誹謗毛澤東“閉關鎖國”的文匪“精英”們當然永遠不肯承認這些)。

  更關鍵的是,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幾乎從零開始教育培訓鍛煉出一支完整的國防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大軍。看成就,固然要看“硬件”,但更要看“軟件”。沒有“軟件”,“硬件”等於廢鐵。沒有合格的國防科技人才和產業技術工人大軍,即便得到先進的技術、買到現成的工廠也造不出先進的產品。涉及國家安全的要害產品、核心技術,這種工人技術養成上的差距就是致命的差距。而這是絕對不可能引進的。人家決不會賣,即使賣也學不來。要克服這種差距沒別的辦法,只能也堅持不懈,也靠幾代人慢慢積澱。

  中國和印度都在六十年代初引進了前蘇聯的米格—21。中國得到的技術資料還是殘缺不全的。但中國不僅吃透了米格—21,從米格—21發展出整套殲—7系列,而且超越米格—21,花樣翻新搞出了殲—8和FC—1(梟龍)。而印度迄今仍然沒吃透米格—21,想改進設計還得請外國人幫忙。要論“開放”、“與國際接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印度比中國得天獨厚多了。但致命問題是基礎不紮實:沒有象中國那樣成體統地培養出技術精湛、紀律嚴明、管理嚴格的產業技術工人大軍和科研生產技術隊伍,所以儘管外部條件雖優厚,卻始終“消化不良”。

  中國在毛澤東時代開始時文盲充斥,高精尖技術力量幾乎為零,國防工業的“硬件”是沙漠,“軟件”也是沙漠。毛澤東把無數文盲變成了技術精湛、紀律嚴明、管理嚴格的產業技術工人大軍和科研生產技術隊伍,這才使中國從而既具備了迅速消化引進的先進技術的能力,又具備了獨立研發新產品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中國引進蘇聯的米格—21,便消化製造出殲—7,進而又發展出殲—8、FC—1(梟龍);引進蘇聯的圖—16,便消化製造出轟—6;引進俄羅斯的蘇—27,便消化製造出殲—11;引進法國的SA321“超黃蜂”,便消化製造出直—8K、直—8KA;引進法國的海豚直升機,便消化製造出直—9WZ。不僅引進,還自行開發研製出運十、殲—10、殲轟-7(飛豹)和教—8。毛澤東就這樣硬是把中國從“國防工業的沙漠”改造成可以栽種能“長”出各種先進武器的“果實之樹”的國防工業的“良田沃土”。

  赫爾曼.沃克的小說《戰爭風雲》裡有這麼一句話:“建立一支現代化的戰鬥力量是個大規模的工業進程。它需要物資、人力和時間,不管政治領袖們做出什麼樣誇誇其談的宣告。”——要害工業是尖端技術密集的產品。一個國家的尖端技術能力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能日積月累,厚積薄發。藝術之家的藝術代代相傳。技術之國的技術代代相傳。

  1949年以前,中國靠市場經濟、靠私營企業拼命了上百年也沒能建立起自己的要害工業體系;1949年後靠計劃經濟、國營企業幾個五年計劃就做到了。這一切到了“改革精英”嘴裡完全來顛倒了過來

  ——明明是靠私營企業市場經濟做不到、靠國營企業計劃經濟才做到了的事,硬給說成了國營企業計劃經濟剽竊了私營企業市場經濟的成果,恬不知恥藉此叫嚷“國退民進”、“國有企業私有化是改革方向”……如此顛倒黑白,簡直一群無賴。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66,這個怎麼解釋?
2013: 解放軍爭分奪秒奔赴震區 全力以赴搶救
2012: 日本《朝日新聞》:解放軍垂直戰機殲-1
2012: 印度烈火成功試射 俄羅斯分析人士樂見
2011: 轉篇小學生作文: 2017-2030年中國重回
2011: 台軍駐東沙有炮無彈,需從南沙借!
2010: 所謂人權!北約部隊槍殺4名手無寸鐵阿
2010: 美國稀土資源豐富 為何熱炒中國稀土
2009: 越共的游擊戰術
2009: JBCS,伊拉克游擊隊從未打過大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