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從香港的現在想到上海
送交者: kasuya101 2002年03月05日17:45:1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上海近幾年的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難免讓上海人由衷地產生自豪。自豪了,自然會和其他城市比較,再加上香港一向是大陸城市,尤其是沿海城市效仿的對象,拿上海和香港比也很正常。想想,以前香港從魚村發展起來的那陣子,不還老和上海比嘛,道理其實是一樣的。這位朋友也沒必要和上海人較勁。
但我們不要忘記了,上海的發展有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中央在政策上的傾斜,中央里所謂的“上海幫”,也不是什麼空穴來風。看看其他城市的反應,較普遍的是認為“其他地方都倒下了,我看你上海能撐多久”。的確作為上海人,也沒必要擺什麼架子,尤其政府在制定發展計劃時,必須認清“唇亡齒寒”的道理。
前一段日子,有機會在香港呆了一陣子,總體感覺也和上文中那個出租車司機差不多,為什麼會這樣?我的認識是,上海正在走上坡路,而香港已明顯呈現出“老態”。
“老態”從何而來?
一,內地勞動力的衝擊。內地勞動力便宜,許多港商紛紛來內地開廠,而把香港僅作為一個出口貿易的集散地。這個影響其實是致命的,現在香港失業率近7%,很大程度上是這個原因。
其實,香港勞動力也不是素質就比內地好,主要還是因為生活消費居高不下。普通香港人的收入有60%是供給房子和吃的,100萬在香港你就別想買到什麼房子,而僅在上海甚至可以買到不錯的外銷房。高收入的另一大壞處就是讓香港的大學生一開始便覺得自己素質比大陸的人才要好,因此在進行兩地人才交流的工作時,我就發現,要引進香港的人才入滬實在是難上加難。
二,香港經濟結構單一
緊接着上面關於港商到內地開廠來說,他們現在還把香港作為轉口貿易的一個港口,那如果5年WTO過度期過了呢?那時大陸許多沿海城市都有能力進行轉口貿易,或者外商可以直接開廠在那裡,然後利用當地的便利條件輸出國際市場。另外,現在台灣和大陸的貿易幾乎都是從香港轉的,如果中央政府和台灣方面兩廂情願地“三通”呢?再者,“三通”是大勢所趨,阿扁是不會一意背多數台商的意見而行的。
因此,如果香港真的衰落了,其癥結就是這個經濟結構的單一。
這個癥結對於我們也不是沒有啟示作用的,也許是因為我不是一個樂觀的人,此次在香港,給我的感觸就是上海在走香港的老路,如果沒有中央政府的扶植,15到20年左右上海將重蹈香港的覆轍。
三,50年不變的威力
鄧爺爺一句“50年不變”,其實到現在應該可以說是初見成效。以我的看法,有這麼多大陸的移民過去,原來香港的居民撤了,大陸移民進來了,想不變都難。何況董先生又連任了,此人一貫是“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中庸派,頗得中央賞識(相比何厚華就不行,太能幹,不對中央的胃口)
此外,我更需要客觀地評價一下香港在公共事務上的領先(至少在國內是這樣)。在城建,福利,教育等等很多方面都值得我們學習,甚至是效仿。優勢我就不多舉了,上文所講的基本屬實。我想有很多地方還留有英國政府當年管理的痕跡。西方的管理總體上感覺就是相信“人性惡”,調查先行,防患於未然,而我們寧可放高調,講精神,到頭來一場空。
其實,不是我們不行,而是我們的政府從來就不願意,你要提出,他們就扣你一個寵洋媚外的帽子,你敢動嘛?我在這裡叫不想多說香港的好,為什麼?要多說的話,肯定還有一批好事者會群起而攻之——這種廉價的愛國主義有什麼好處!
知己知彼方能制勝千里。我們不是早說這句話了嘛,上海要成為國際大都市,首先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而且作為這個城市的居民,要注意自己公共精神的培養。上千年的專制真的可以說讓多數中國人的公共精神殆盡。香港人的一種參與和關心公共事務的表現,的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歷史學家湯因比有一句話很讓我傷心,中國的革命或者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問問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剝奪了我們的權利,而是我們先放棄了。
就說這些吧,說多了估計有人要刪了,哈哈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