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日本,雄獅身邊的鬧鐘
送交者: yunceng 2004年09月30日19:36:4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日本,雄獅身邊的鬧鐘

(一)
談到日本,中國人的心情是複雜的。

(二)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的國家,最大的敵人是什麼呢?就是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在工業文明來臨之前,這種心態或許並沒有顯現出它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嚴重阻礙,而且從某種角度上說,這種心態對處於農業文明時代的中華民族的融合和社會穩定,多少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然而,當人類歷史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尤其是科學技術被廣泛地應用於經濟和軍事之後,商品大潮開始撲向沒有國界的世界市場,並藉助“船堅炮利”之威,裹挾着西方的制度和文化,以其內在的擴張性,強烈地衝擊着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文化燦爛但卻閉關保守的國度。不過,回顧19世紀的中國,1840年之後,中國人雖然被西方列強一再敲打,但仍處在半夢半醒狀態。真正把中國人從落後中徹底敲醒的應該是日本。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的崛起,真是傷了中國人的自尊心!因為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是說“大中華”和“小日本”。大的怎麼能讓小的打敗呢?
在19世紀末的中國人看來(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的強大,是因為人家藍眼睛高鼻子,人家有工業革命的本錢。而蕞爾小國的日本,歷史上從來就是跟在中國的後面亦步亦趨,怎麼明治維新才30年,就把中國給打敗了?因此,正是日本明治維新使國家強盛起來的事實,把中國這隻沉睡的獅子徹底“鬧”醒了。也正是這一點,使更多的中國人達成了兩點共識:一是,不在政治上變革,無以強國,而且日本就是政治變革的一個成功榜樣;二是,不在政治上變革,日本越來越強大,必然要擴張。在這一點上,許多學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因為大和民族“不幸”落在太平洋的那群小島上,資源匱乏,加上繁殖過快,憋的太久之後,只要稍有一點實力,就必然遵循物種競爭的原則,實施西擴。據說,日本人在廣島、長崎挨炸之後,有人曾提出退守“滿洲國”,放棄本土的想法,這足以說明島國人的基本心態。其實,當年位高名重的恭親王和李鴻章,在甲午海戰之前,就已經看到了這一點。

(三)
1931年,日本人到底是來了。
憋到1937年,抗戰才爆發。八年抗戰,打的好苦啊!人家是同時進犯東南亞。加上打美國、防蘇聯,硬是戰了八年,最後還是因為挨了兩顆原子彈才罷手。可見當時中日兩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相差多遠。
當年,滿族人的鐵騎踏過山海關,不久為大中華併入了一大片疆土,還進一步拓展了西北邊疆。在清朝統治的268年(1644~1911)中,中國的版圖曾經是一片海棠葉。就是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民族,到最後怎麼樣了?愛覺羅新的子孫們最後想退回山海關,在日本人的卵翼下建立什麼“滿洲國”(1932年),到頭來卻落了個賣國賊和甲級戰犯的罪名——退都退不回去了!
不管怎麼說,歷史似乎總在提醒人們:沒有了日本這個“鬧鐘”,上帝對中國多少還是有點不放心的。

(四)
日本在上一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崛起,是對中國的又一次警示。從日本訪問回國的鄧小平,終於下定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心,並且針對性的提出“落後就要挨打”和中國“球籍”問題的警示危言。而當時的中國人,在長期封閉的環境下,個個都“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人人要“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勞苦大眾”,以為自己都已經生活在天堂了。
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對雙方來說都是明智之舉。中國人繼續恨日本人,但開始愛日本的產品。日本人繼續愛着中國這塊大肥肉,但這一回不是戴着鋼盔、端着三八大蓋,“悄悄地進村”來,而是繫着領帶、開着皇冠本田,揀最發達的地方去。不久,日本的產品就深入到了當年槍炮也沒能夠得着的地方。好在是見物不見人,很多中國人還都是實惠主義者,日貨是沒人抵制的——交換總是一件平等自願的事。

(五)
1972年以來,中日之間的爭端就沒有斷過,而去日本淘金的中國人、到中國來投資的日本人從來就沒歇過。彼此之間,爭歸爭,吵歸吵,一衣帶水,誰是誰,單從相貌和衣着上已經不容易辨別了。只要不說話,誰是中國人、誰是日本人,在東京的大街上,在北京的大街上,是分不出來的。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日本人已經看到,經濟滲透比軍事入侵的成本要低的多,而且常常享有“超國民待遇”。
30年過去了,日本人看到中國強大起來,多少有一點酸溜溜的感覺,而且吞吞吐吐、出爾反爾的戰爭“道歉”,還時不時被亞洲各國要求“下課重寫”,於是感到老大的不是滋味。與此相反,中國人看到日本產的電視、冰箱、洗衣機已經失去了競爭力,頗有點高興自豪的勁。當年,許多美國人曾經擔心,富裕的日本人會買下夏威夷。可是到2003年,已經是日本進入經濟衰退第12個年頭了,夏威夷還是美國人的夏威夷,就像珍珠港還是美國人的珍珠港一樣。
中國人又一次看到還是美國人牛,那是真牛!日本人還是不咋的。

(六)
日本人總是在實際上沒有美國人牛,卻自以為比美國人牛。當然,結果總是被美國人狠狠的給收拾了。1945年有一次,1985年又來一次。
我們知道,日本形成經濟泡沫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大的一個原因似乎是1985年的《廣場協議》。那一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日本簽署了這個《廣場協議》,協議使日元從236日元比1美元的價格升到了120日元比1美元高位!這對日本以出口為主導的產業產生極大的影響。日本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實行了下調利率等寬鬆貨幣政策,其結果是國內剩餘資金大量湧入證券、房地產等非生產領域,從而形成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出名的泡沫經濟。這個經濟泡沫在1991年破滅之後,土地價格跌去一半,日經指數更是跌至歷史最高點的三分之一以下,日本經濟陷入戰後最長的不景氣,至今仍無復甦的跡象。
因此,當日本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希望西方發達國家與中國簽訂一個類似《廣場協議》的協議,強行使人民幣升值的時候,中國人便產生了警覺:其用心在於使中國步日本後塵陷入泡沫經濟,對於日本人的算術和心術,中國人是最清楚不過的了。中國政府重申: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不僅有利於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的穩定發展,而且有利於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金融的穩定發展,從根本上說,也有利於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穩定發展。
難怪有人問道:“日本,你到底怎麼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你怎麼挺不住,讓人民幣挺住?今天人民幣要不要升值,你着什麼急?”

(七)
拿破崙說,中國是一隻沉睡的雄獅。日本在甲午戰爭、二次大戰中的表現以及戰後的重新崛起,對中國的發展都產生了近距離的強烈刺激作用,這無疑將使中國這隻雄獅永遠不敢再睡過去,因為有日本這個“鬧鐘”在身邊,中國人將永遠不敢懈怠。
日本,是上帝給中國的最好禮物之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核訛詐下的中朝關係
2003: 歐中接近可牽制美國
2002: 石油,未來五十年生死攸關的資源
2002: 一個人和一個師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