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研製成功殲-10B和殲-10S雙座型飛機。前者採用國產WS-10加力雙路渦噴發動機和獨特的進氣道形狀,布局改動不大。正在嘗試在該機的基礎上研製艦載型——殲-10C。預計將採用加強機體、起落架和機翼摺疊機構和阻攔鈎。
俄羅斯發表文章稱,介紹了中國當前先進戰鬥機及其動力裝置、機載系統的研發現狀、性能評估、技術水準和存在的問題。文章編譯如下:
環球網引述俄羅斯《外國軍事評論》雜誌2014年第1期發表了俄軍上校R•謝爾巴科夫的文章:《亞太地區國家的先進戰鬥機》。中國軍事政治領導層十分重視加強航空工業研發和生產作戰飛機的能力。國外媒體指出,目前中國航空工業與本地區主要的航空技術裝備生產國相比,在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主要部件還要依賴進口。
中國從1990年代末開始進行旨在研發先進作戰飛機的工作。美國空軍裝備第五代飛機和俄羅斯、印度、日本及韓國研製此類飛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中國積極開展在該領域的工作。
得益於正在推行的目標明確而平衡的軍事技術政策,北京在近期將可能完全擺脫對進口或仿製國外全功能裝備(武器)系統的依賴。
現有計劃要求中國空軍在削減戰鬥機數量的同時在質量上提高作戰能力。例如,僅1990-2010年,中國空軍戰鬥機總數就減少了近三分之二——從4500架削減至1400架,後者中近40%是第四代飛機。
|
資料圖:成飛所組裝車間內殲10雙座型戰機正在組裝。
|
根據西方媒體的報道,2012年3月份至4月份殲-16戰鬥機開始廠試,正在修整殲-15艦載戰鬥機,以消除已發現的不足,改善戰術技術性能。計劃2015年開始批量生產殲-15。預計,殲-15飛機將搭乘中國海軍2012年9月份列裝的“遼寧”號航空母艦。
在研製殲-15戰鬥機的過程中,中國工程師廣泛運用了以色列設計師在研製“獅”式戰鬥機時演練過的技術方案,以及外國研製的一些部件和系統。
飛機動力裝置為AL-31FN加力雙路渦噴發動機(加力時最大推力為132.6千牛)。主要的機載電子設備有:包括國產1493型雷達(對空探測距離150公里,可同時跟蹤18個目標,同時攻擊其中8個)在內的雷達瞄準綜合系統;駕駛-導航綜合系統和頭盔目標指示系統;在俄羅斯和以色列專家幫助下研製的聯合通信系統和電子戰裝備。補充瞄準-導航和偵察設備可布置在吊艙中。
戰鬥機的武器包括:1門內置23毫米機炮和可掛於7個掛架上的空對空導彈、空對地導彈、反艦導彈、反雷達導彈、制導和非制導炸彈。
計劃開展提高該型飛機作戰效能的工作。其中,為了提高戰術技術性能、機動性和加速性,將為其裝備具有全向推力矢量控制系統的AL-31FN-M1發動機(最大加力推力為144.4千牛)。
|
資料圖:編號103的殲-10B戰鬥機。
|
機載設電子設備的進一步完善方向是提高搜索、探測、識別和分類地面與水面目標的能力,在複雜的干擾環境和氣象條件下引導空對地導彈攻擊的能力,以及執行空中偵察和電子戰任務的能力。因此計劃為飛機裝備新型多功能雷達。
已經研製成功殲-10B和殲-10S雙座型飛機。前者採用國產WS-10加力雙路渦噴發動機和獨特的進氣道形狀,布局改動不大。
正在嘗試在該機的基礎上研製艦載型——殲-10C。預計將採用加強機體、起落架和機翼摺疊機構和阻攔鈎。
總地來說,估計為中國海、空軍以及出口而生產的殲-10戰鬥機及其改型的總數為1200架。
必須指出,第601航空研究所和瀋陽飛機工業公司以殲-11B改進型戰鬥機為原型研製了殲-15艦載戰鬥機。
2013年秋季,5架殲-15試驗樣機在“遼寧”號航母上進行了試驗。國外專家指出,塗有中國海軍航空兵顏色和標誌的飛機的出現意味着飛機試驗已經結束,已經裝備海軍航空兵。
中國航空工業的未來方向是研製和組織生產殲-20和殲-31第五代戰鬥機。這兩種機型已經分別於2011年1月11日和2012年10月31日開始進行試驗。截至2013年2月,殲-20完成了60次試飛。兩機計劃2020年前列裝部隊。
|
資料圖:多架準備參加試飛的戰鬥機黃色的為殲-10S戰機。
|
|
資料圖:殲-10S戰鬥機的前側鴨翼。
|
|
資料圖:殲15在遼寧艦起飛瞬間。
|
|
資料圖:殲15在遼寧艦上準備起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