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赫芬頓郵報》6月19日文章,原題:美國從未遇到過中國這樣的國家 毫無疑問,當今有關亞洲未來秩序的最大問題,圍繞着美中日的關係。
美國想要維持現狀,繼續充當地區秩序基礎的主導角色。它想要中國接受美國領導是美中關係的基礎。美國人稱,對亞洲(包括對中國)來說,現狀行之有效已多年,他們覺得它仍是未來地區穩定的最堅實基礎。
而中國想改變現狀。這從其領導人一再呼籲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就看得清清楚楚。北京的意思不僅是希望美中避免歷史上新興大國與老牌大國之間常爆發的那種對抗,還意味着為避免對抗升級,美中應就關係的新基礎達成共識。
這種新基礎不同於1972年毛澤東主席與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同意的那個基礎。顯然,北京如今認為,中國順從美國的領袖地位不再是美中關係可以接受的基礎了。
華盛頓這方面,似乎日益擔心中國的真正目標是把美國排擠出亞洲,從而確立自己的地區霸權。他們以中國在海上主權問題上咄咄逼人的外交,來證明中國意圖邪惡,不惜使用武力改變地區秩序使其對己有利。而在北京這邊,存在同樣但相反的擔心。中國擔心美國的真正目標是遏制中國崛起,以維持其霸主地位。中國以奧巴馬“轉向亞洲”為例,證明華盛頓心懷敵意,且願使用武力達成目的。這些猜疑顯然大大增加了雙方認真考慮互相容納的難度。
許多美國人似乎低估了中國的財富和力量已發展得多麼雄厚,中國的野心已變得多麼強大。他們尚未認真對待中國對亞洲現狀的挑戰。
英國《金融時報》前不久稱,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頭號經濟強國。“歷史性”一詞常被濫用,但這確實是個歷史性時刻。如《金融時報》所言,美國超過英國成為最大經濟體在1872年。近150年裡,美國經濟的突出地位是其力量的基礎和來源。
若美國人看不明白這意味着什麼,那會是個深刻錯誤。它並不意味着美國衰落,也不意味着中國必然取代美國長期占據全球權力之巔。中國不會“統治世界”。但它意味着,從根本上講,當今中國比美國以前遭遇的任何對手都更強大,它比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都有着更強烈的地位感。(作者何鮑勃·霍克,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