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債務總額已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根據去年的資料,中國公司債已達14多萬億美元。中國企業借款占世界借款中的30%。
西方國家對這則新聞頗感震驚。據標準普爾評估,中國公司所有貸款中的1/3是由影子銀行提供的,數額大約為4萬億美元。而且,其中大部分貸款用於房地產項
目。也就是說,世界公司債市場中的10%投入到中國影子經濟中。標普代表憂慮地指出,在中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不動產價格將崩潰。這一點對影子銀行來說,
是一個巨大的利壞消息。很自然,這將在世界上引發連鎖反應。
讓分析師更感憂慮的是,中國公司還在堆積自己的債務量。目前,中國經濟中的貸款總額已達GDP的210%,而且,標普還預測到,貸款額還在增加。根據美
國、日本和其它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受損的國家經驗看,200%的GDP,是一個危機點。此後,在任何一刻都有可能出現崩盤。俄羅斯戰略分析研究所
所長伊戈爾·尼古拉耶夫這樣指出。
他說:“確實,趨勢是令人沮喪的。中國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時候,公司債務量在不斷增加。然而,目前的經濟增速在放緩。對公司來說,這意味着,收入和從前相比
將相對減少。公司當初借貸時希望經濟還將以10-12%的速度向前發展,然而,情況突變,目前的增長速度僅為7-8%。因此,那些長期貸款將很難提供有效
率的服務。”
悖論還在於,一方面,經濟增速放緩正在形成危機的風險。另一方面,為克服速度放緩所採取的措施正在使局勢更加惡化。要知道,中國經濟一如既往依賴於投資,
國家藉助於廉價貸款,鼓勵企業的積極性。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直接提供資助。從2008年開始,為了提振世界金融危機後的經濟狀況,國家為公司資助了
5860億美元。也正因這一點,造成公司債務的超記錄增長,並在股市鼓起了泡沫。
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中國提出以下破局方案:不再為了提供增速而補充刺激經濟,並為了降低與影子銀行和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相關聯的風險而繼續進行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主席利普頓(David
Lipton)宣布,只有在年度計劃指數相比增速急劇放緩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實施刺激性政策。
這是一個令人生疑的建議。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增長指數確定為7.5%。這一數字的選擇並非偶然,因為增速一旦低於7%,那麼失業浪潮將席捲整個
國家。而且,創造就業機會也是空談了。值得指出的是,居民就業是國家領導層制定的主要任務。因此,問題在於,對於中國領袖來說,到底什麼是優選方向:是維
系國家的金融穩定還是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