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軍事報道】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6月22日文章,原題:《紐約時報》的“中國威脅”謬論、“轉向亞洲”及奧巴馬的外交政策遺產 我們應該料到,作為奧巴馬總統忠實家臣的《紐約時報》在粉飾奧巴馬政府政績時,一說到外交政策就着急。外界普遍認為,奧巴馬第一任期在外交上乏善可陳(撤出伊拉克除外)。現在,隨着中東陷入動盪,《紐約時報》的任務又變成確保奧巴馬的另一個提議保持足夠鮮明的合法性。
這就是向亞洲的戰略“轉向”或“再平衡”——在2020年前將美國60%的空海軍力調往亞洲。為什麼?為了制衡侵略、霸權和擴張的中國。
在《紐約時報》6月18日題為“中國的權力攫取令人警惕”的社論中,該報再度提出和渲染——中國是侵略者的謬論。社論提及,“北京採取措施,對南海的許多岩礁宣示主權”,以及“上個月國防部長哈格爾發布一份措辭強烈的聲明,譴責中國‘在南海破壞穩定的單邊行動。’”
然而,事實幾乎恰恰相反。
中國宣稱對南海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和帕拉塞爾群島(即我西沙群島)擁有主權。我們應該知道,中國不僅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指之前被取代的中華民國,以及至少可回溯1000年的朝代。中國的領土主張建立在明朝鄭和的發現以及數百年裡中國漁民都在這些島嶼居住並在周邊水域捕魚的基礎上。
著名的“九段線”是中國歷史主張的一種表達。它最初被標註在1947年的中國地圖上,當時,法國(越南的宗主國)和菲律賓開始對日本戰利品(包括那些群島)宣示主權。
菲律賓軍隊先後5次——1970年、1971年、1978年、1980年和1999年——占領中國稱擁有主權的9個島嶼。占領那些島嶼後,菲律賓繼續在島上修建軍事設施,並駐紮大約1000人。
此外,馬尼拉多年來採取對中國具高度挑釁的行動,包括抓捕和驅趕在爭議海域捕魚的中國漁民。中國的抗議一直遭到忽視。
在此背景下看,我們——以及《紐約時報》——應該感到不同尋常的,不是中國“對領土爭端的最大化立場”(用社論的話來說),而是北京的克制。
最近一次圍繞中國鑽井作業與越南的爭執中——5月15日,回訪五角大樓的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說:“中國在中建島12海里的地方鑽井勘探,這是在自己的領土領海進行勘探。在南海地區有很多相關國家打了很多井,而中國沒有打一口井。這些年來中國保持極大的克制,目的就是要維護南海的穩定……我們一直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是一些國家擅自在這些地方鑽井。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我們最近才在中建島開始進行鑽井勘探。”
對於上述事實和背景,《紐約時報》社論為何隻字不提?
《紐約時報》仍是美國“國際主義”權勢集團——五角大樓、軍工產業、國家安全和情報官僚及智庫——的可靠喉舌。在這個權勢集團看來,美國的“領導”仍是穩定的國際秩序不可或缺的因素。
《紐約時報》為權勢集團和奧巴馬的政績盡忠盡職,這樣做的同時散布“中國威脅”謬論,它是懷有偏見、不公正和不真實的,最終,對美國也是危險的。▲(作者斯蒂芬·哈納,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