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談兵說槍(七)如何完成從共軍到“國軍”(國家的軍隊)的轉變
送交者: 費錚銘 2004年10月22日19:12:0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談兵說槍(七)如何完成從共軍到“國軍”(國家的軍隊)的轉變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以史為鑑-成也軍隊,敗也軍隊。三 中共軍隊的起源及特點。四 中共軍隊的現狀。五 軍隊與中國的民主化。六 軍隊的正規化專業化與軍隊國家化的關係。七 如何完成從共軍到國軍(國家的軍隊)的轉變。八 在國家轉型期中如何防止軍人專制的發生。九 在民主化轉型期中如何防止軍隊分裂和軍閥混戰。十 軍隊是民主化轉型期中國家的統一和穩定的最可靠的保衛者。)

歷史的看,以黨領軍是不得已的,對於建立一支統一、堅強和具有戰鬥力的軍隊是有效的;相對於軍閥各自擁有軍隊是一種進步;對於民族國家,一支統一的軍隊是福不是禍;在國家不穩定和主權不完整的情況下,黨軍的作用是積極的;在完成和維持國家的統一、主權和領土的完整方面是有功的。但是一旦國家處於穩定狀態,黨軍的歷史任務就完成了,一個政黨如果要強行擁有軍隊,除了維持其一黨專制外沒有別的任何理由。特別是在國家進入現代化和民主化轉型期後,黨軍就必須要進行國家化的轉變,否則,國家的現代化和民主化就是一句空話。

共軍的特殊性

與其他軍隊不同,共軍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基石。共軍有三大任務:工作隊、生產隊、戰鬥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三大任務的側重面各有不同。紅軍時期以工作隊和戰鬥隊為主,一邊發動群眾,一邊打仗;八路軍時期以生產隊為主,南泥灣大種鴉片,同時抓緊時間自我發展;解放戰爭時期以戰鬥隊為主,主要任務是與國軍作戰;解放後以工作隊和生產隊為主,搞社會主義建設。

黨與槍的“五段論”

共產黨一直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但事實上不全是這樣,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黨魁主事就有不同的結果,特別是鄧小平和江澤民時期,黨的總書記趙紫陽和胡錦濤就指揮不了軍隊。我把它分為如下五個階段:
1 黨指揮槍時期:主要指的是由共產黨創建軍隊到長征中的遵義會議這一時期。由共產黨中央發出農民秋收暴動指示開始,一些共產黨的地方組織領導了小股農民暴動,形成了小股軍隊,到後來,建立根據地,這些軍隊和根據地都直接或間接受共產黨中央指揮。當時共產黨只是把軍隊作為其工作的一部分,軍隊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與工人運動、農民運動一樣。共產黨中央還命令這些小股軍隊進攻大中城市,以配合城市中的工人運動奪取政權,於是這些小股軍隊紛紛執行,對於少數不執行的,如毛澤東就被撤職靠邊站。軍隊基本上受共產黨的控制和指揮。
2 槍指揮黨時期:三十年代中期,在城市中的共產黨組織幾乎被消滅,共產黨中央也幾乎被破壞,共產黨不能夠在紅軍以外生存時,在遵義會議上,以毛澤東等成立的軍事領導小組,就再也不聽當時的共產國際和共產黨中央的指揮,甚至另立中央,以槍桿子行使共產黨中央的權力,真正代表共產黨中央的王明、博古等人被排擠靠邊站。槍桿子打到那裡,共產黨中央就在那裡,中央跟着槍桿子轉,誰的槍多,誰就是共產黨中央。後來張國燾因為多掌握了幾桿槍,也成立了一個共產黨中央。
3 黨、軍合一時期:到了陝北後,毛澤東既掌握了軍隊,又控制了共產黨中央,黨魁和軍隊首領是同一人,軍事最高當局就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的同一套人馬。兩個系統,一套班子,軍就是黨,黨就是軍,黨軍合一。
4 黨、軍、政合一時期:這一時期從解放戰爭一直延續到七十年代。由於共軍占據了一些城市和一定的地盤,這些地方的政府都是由軍隊派要員執掌,共產黨曾明文規定,共軍中的政治機關,在地方政權沒有建立的地區,行使政府的職能。一方軍隊的最高統帥,同是這方土地的最高執政官。高崗之為東北局書記,東北軍區司令員,實際上還是東北最高行政長官。陳毅為華東局書記,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市長。一直到七十年代,各大軍區司令員或政委還兼任重要省份的省委書記或省長。這與中國歷史上分封諸侯王相似。毛澤東也喜歡稱呼這些掌握地方黨政軍大權的人為各方“諸侯”,稱高崗為“東北王”。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軍隊掌握着政府的一切部門,實為軍人專制。
5 黨、軍、政分離期:進入八十年代,黨軍政開始分離,黨中央委員會裡軍人的比例開始下降,特別是在中央政治局內的軍人逐漸減少,軍人已經基本上從政府部門中脫離出來,大軍區司令員或政委不再擔任地方政府職務,地方政府要員也不再是軍人,軍隊已基本不介入地方事務。

軍隊中的共產黨組織及活動

以一個嚴密的組織深入到軍隊內部的各基層,從而達到對軍隊的控制,雖然不是中國共產黨的發明,但中國共產黨運用的卻是十分嫻熟和有效。共產黨軍隊最早在1927年的三灣改編中就在連隊上建立了黨支部,一個連只要有三名黨員就可以成立黨支部,營團以上成立黨的工作委員會,這是從蘇聯紅軍照搬過來的。但在早期軍隊中的各級黨組織,只是軍人黨員的組織,不具有對軍隊的控制和指揮權力,強調的是黨員在各種工作中的模範帶頭作用,但隨着黨員人數在軍隊中的增加,又經過共產黨對軍隊的整頓,逐漸的控制了軍隊,甚至控制了軍隊的一切方面,包括軍官的升遷,軍人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軍隊中一切大事都要經過同級或者上級黨組織討論決定,黨組織實際上是各級軍事單位的最高決策者,其軍事指揮官和政治指揮官只是完成其軍事任務和政治任務的執行者。把軍隊變成了執行共產黨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成了名副其實的黨衛軍。
三十年代初,紅軍中的黨員比例為百分之十六點六,到七十年代發展到了最高峰,士兵入黨是提干的基礎,也是復員後參工參干的基礎,非黨員士兵受到歧視,黨員有很多特權,黨員軍人違反了軍紀也先是通過組織處理,所以,士兵想方設法入黨,包括請客送禮,此期軍中黨員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近年來,因為軍隊正規化、現代化的客觀要求,共產黨對軍隊的控制有所鬆動,共產黨在軍隊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大量的學生軍官進入軍隊,他們因年青,主要在學校生活,很多人還不是黨員,因此,出現了一大批非黨員年青軍官,占軍官人數的百分之五到十,這是幾十年來軍隊中很少出現的情況。又因義務兵役時間改短,士兵更新周期加快,很多士兵來不及入黨就復員了,另外,士兵入黨的好處已經消失,入黨的吸引力大為下降,所以現在軍人中的黨員比例下降為百分之二十五到四十之間。

政工機構及人員在軍隊中的配置、作用

在軍隊各級中設立政治機構,從紅軍三十年代就開始了,連隊設指導員,營團設立政治處和教導員政治委員,後來營政治處被取消,師以上設政治部和政治委員,政治部處與司令部機關一樣龐大,分組織幹部宣傳等部門,軍隊中的政工幹部占軍官人數的五分之二,政治部門的主要任務是控制軍官的提升及調配,指導在軍隊中的各種組織活動,掌握軍人的思想狀況,說穿了就是共產黨控制軍隊的一個系統機構,相當於德國法西斯軍隊中的蓋世太保。在早期,政治部門即是共產黨在軍隊中的全權代表,又是政府在軍隊中的代表。其地位比同級的軍事部門還要高,進入八十年代後,軍隊強調軍事首長負責制,政治部門只起保障作用,政治機關及幹部的作用及地位明顯下降,特別在一些業務性強的軍隊單位,政工幹部幾乎無人理睬。但是,在八九年以後,共產黨高層再次提出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軍隊中政治部門的地位有所升高,但也不能與八十年代前同日而語了。現在一般的士兵及幹部對政治部門敬而遠之,把政工幹部看作是吃閒飯的人。隨着軍隊任務的逐漸單一化,軍隊的政治部門的作用及政工人員數量會進一步下降,軍隊的非黨化非政治化和軍隊的國家化,必須從取消共產黨在軍隊中的政治部門開始。

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及形式

在三十年代中期就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紅軍的生命線。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提出:政治掛帥,足見共產黨對軍隊中政治工作的重視。所謂政治工作,就是指共產黨在對軍隊控制方面所進行的一切工作和努力,很多這方面的工作被制度化固定化了,如對軍隊人員編制,軍隊的調動使用,軍官的提升調配使用等方面,已不為一般人所見,最為一般人所熟知的是軍隊的政治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軍隊政治教育時間占工作時間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內容無非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革命理論革命形勢革命傳統教育,紀律教育等,對於這幾盤炒了幾十年的冷飯,不但一般軍人戾透了,連政工幹部也感到無聊,與近年來社會上的對於政治厭倦了的情緒相對應,這種軍人對政治的普遍的厭倦情緒是從思想上解脫共產黨專制魔咒的開始,是軍隊非政治化的真正開始。

取消政工機構在軍隊中的配置及其政治學習制度

軍隊中的政工制度是防止軍隊分裂並成為軍閥個人的工具的有效手段,是不得以而採用的,並非軍隊的常態,軍隊中的軍政矛盾是影響軍隊戰鬥力的主要障礙,在軍隊已經沒有被分裂和被軍閥個人利用的危險後,取消軍隊中的政工制度還軍隊的本來面目就是理所應當的了。彭德懷領軍時,一度軍隊強調一長制,既軍事首長負責制,但到了林彪領軍時,又被完全反了過來,要政治掛帥,思想第一。今天要在軍隊中取消政工制度,料不會有太大的阻力,除了牽涉到軍中政工幹部的個人利益外,沒有帶全局性的問題。可以分如下幾步來進行:1 恢復“一長制”既軍事首長負責制,政委無權干預對部隊的指揮,可專職於黨組織的書記工作。2 將司令機關與政工機關合併,由參謀長統一領導和管理,取消政治主官。3 再進一步,合併和裁撤無用的部門,如政工機構中的幹部、組織、宣傳、群保部門,可以稱為政工部而隸屬於司令部。4 縮短政治學習時間,改政治學習內容為國家法律法規、軍人品質、歷史知識等教育。

黨組織退出軍隊

黨組織在軍隊中對於穩定軍心,增加軍隊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是起過決定性的作用的,但是今天,軍人的國家意識已經牢固的樹立了起來,黨組織在軍隊中存在的意義已經消失,黨組織退出軍隊正其時也。可分如下步驟:1 退回到三灣改編以前,黨組織只是軍隊中的黨員的組織,對軍隊不具有領導作用,黨員的作用僅是起到模範帶頭作用。2 二到三年後,停止黨組織在軍隊中的組織活動,停止在軍人中發展新黨員。3 再進一步就是黨組織完全退出軍隊,軍官黨員要退出政黨組織,不願退黨的軍人,就退出軍隊。

修改國防法,撤銷黨中央軍事委員會

修改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條,明確指明:軍隊屬於國家,由國家主席統率。撤銷黨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保留國家軍事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名稱已經過時,可改為“中國國防軍”,或直接稱“中國軍隊”,因國防軍也不能全面表達國家軍隊的意思,為國家利益,軍隊可以被派往世界各地執行國家任務,遂行國家意志,如今後要派軍隊去印度洋或波斯灣維護石油供應線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要石油優於要油管 北京對俄羅斯無牌可
2003: 十足作秀的正義之舉
2002: 制約陳水扁大陸政策的正面因素
2002: 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