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悄無聲息,緊鑼密鼓的戰爭準備 |
送交者: 佚名 2004年10月25日19:28:2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
從上海的盧浦大橋下面,一個已經很少有人知道的名爲下灘的輪渡碼頭,坐輪渡過江,可以清晰地看見江對岸的江南造船廠的碼頭上停泊着3艘即將竣工的新型驅逐艦168、169、170,隱約地還能看見尚未下水的正在船塢中施工的另一艘171。 在上海的滬東中華造船廠,1艘新型的護衛艦525已經停在了船廠的碼頭上,進行最後的棲裝和設備調試;1艘新型的艦隊遠洋補給艦835則停泊在525的旁邊,等待着上漆;2艘新型的兩棲登陸艦?13、945泊在它們的對岸,它們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棲裝。 和上海滬東中華相同型號的護衛艦和艦隊遠洋綜合補給支持艦,可以同時在廣州的黃埔造船廠見到它們的身影.至少2艘同型號的護衛艦正在緊張施工,而1艘同型號的遠洋艦隊綜合補給支持艦886已經接近完成。 在武漢,3艘新型的潛艇已經停泊在船廠所臨的江面上,看上去,它們已經到了等待交付的階段。相同型號的潛艇也出現在上海江南造船廠的工地上。 2艘“中華俄式神盾”也已被確認即將開工。 從俄羅斯訂購的2艘“現代”級改進型將在2006年交付,8艘K636改進型潛艇最晚也將在2007年交付,烏克蘭建造的“光榮”級巡洋艦即將出售給大陸的消息也在國際上傳得沸沸揚揚。 這些都已是公開的,還沒有包括北面的大連和葫蘆島的造船廠。而從上一世紀的70年代至今,在大陸已經建造的20艘驅逐艦中,大連造船廠承擔了其中的10艘建設重任,而葫蘆島造船廠則是被稱爲大陸“殺手鐧”核潛艇的唯一生産地。 當上海、廣州和武漢的造船廠正如火如荼的時候,你能相信那會是無所作爲的嗎。 這一切意味着什麽呢? 請注意以下事實在此之前,大陸從1983年到今天,整整20年只不過開工建造了5艘驅逐艦;從上一世紀的90年代至今,平均每年新建造服役的新型護衛艦不到1艘;從上一世紀80年代起,總共只入役了1艘艦隊遠洋補給支持艦。 二當168、169下水之初,所有的人從其非常現代化的外型推論,它們將是大陸第一批安裝VSL(垂直發射系統)的作戰艦艇,但是棲裝完畢,幾乎所有的人都大跌眼睛沒有VSL,裝備的是來自俄羅斯的SA-N-12,一種傳統的用單臂發射架的防空/反導彈導彈系統。 同樣的,當今年的盛夏,大陸向俄羅斯訂購的第二批“現代”級改進型驅逐艦終露出廬山真面目的時候,借用國內《國際展望》雜誌社記者的評論:“見面不如聞名”,讓許多之前有很高期望的人感覺有點匪夷所思沒有很多人期待的VSL發射的反艦導彈和防空/反導彈導彈,也沒有很多人期待的隱形外型。 在此之前,圍繞大陸向俄羅斯訂購8艘K636潛艇的改進型,這種疑惑便已經發生過大陸爲何不訂購更先進的“阿穆爾”,或至少要求俄國人在K636上加裝代表發展方向的AIP(不依賴空氣動力推進系統)?大陸耗資34億美圓購買的這2艘驅逐艦和8艘潛艇,至少耗資5億美圓建造的2艘新型驅逐艦,竟然從服役之日始,便已不符合現代世界艦船發展潮流沒有VSL,沒有AIP,甚至2艘從俄羅斯進口的驅逐艦還是70年代的外型設計! 連很業餘的軍迷都知道的裝備潮流所向,難道大陸的決策者會不清楚?那麽大陸的決策者們究竟想干什麽呢? 有一個事實也許會有所幫助168、169上裝備的SA-N-12和在大陸海軍中已經形成戰鬥力的“現代”級上的SA-N-7有很好的繼承性,而大陸從俄羅斯新訂購的2艘“現代”級改進型上使用的也是SA-N-12;同樣的追加訂購的8艘K636除了增加了可以發射“俱樂部”潛射反艦導彈的功能外,其它則與大陸早在上一世紀末裝備的2艘K636有很好的繼承性。 三“江南4艦”的舷號168、169、170、171,清楚地表明它們未來將配屬南海艦隊。雖然,南沙群島的領土紛爭依然存在,但以那些對南沙有着非分之想的主要國家菲律賓、越南來看,不要說堪與美國最新型的驅逐艦“伯克”像媲美的被海外譽爲“中華神盾”的170和171,就是168、169也屬“殺雞用牛刀”。菲律賓海軍現在最好的軍艦竟然是1艘美國1943年建成下水的驅逐艦,而越南海軍目前的所有精銳艦艇之和尚不足以與上述4艦中的任何1艘相抗衡!再說,2002年的11月4日,大陸與東盟各國已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爲宣言》。宣言規定,在南海問題爭議解決之前,各方承諾保持克制,不取使爭議雜化和擴大化的行動。如果僅僅是爲了南沙,大陸有必要將這4艘堪稱世界先進水平的大艦部署在南海艦隊嗎? 8艘被認爲主要是爲了在未來用封鎖台灣海峽的,購自俄羅斯的K636改進型潛艇全部裝備了射程達到220 公的“俱樂部”反艦導彈。這意味着它們幾乎可以在不離開自己的港口的情況下對台灣島西海岸的所有目標進行有效打擊,只是這有必要嗎?大陸目前擁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武器平台來履行相同的任務,無論是就生存力、性價比還是打擊力,它們和每艘價格高達2億美圓的K636相比都毫不遜色。那麽大陸又何以以20億美圓之巨購這8艘潛艇了? 按照“打什麽仗,用什麽武器”的軍事裝備購原則,很顯然,上述的這些武器購和“南沙主權保衛”和“台灣海峽封鎖”這樣的軍事行動至少缺乏緊密的聯繫性,那麽這些武器究竟是用備什麽樣的作戰的呢? 四如果對上述的事實進行歸納,我們將會得到以下這幾個關鍵詞: 高潮:無庸諱言,在經了上一世紀70年代的一輪造艦高潮之後,大陸正在開始一輪新的造艦高潮,其規模,在當今世界,除了美國,當無出其右者。 2007年:所有的這些艦艇最晚的也將在2007年交付大陸海軍。尤其是購自俄羅斯的8艘K636改進型潛艇,2002年剛剛簽的合約在此之前,大陸在上一世紀90年代也曾購買了4艘K系列潛艇,當時它們從簽約到完成交貨的時間耗時將近8年。 繼承性:無論是新建的艦艇還是購買的艦艇,其主要的武器配備及其*縱控制和大陸軍隊目前已經掌握的,具備實際戰鬥力的裝備都具有相當的繼承性,即使在 170、171這兩艘可以說是全新概念的艦隻上,大陸也沒有使用被國際上公認爲他更青睞的類似美國的熱垂直發射技術及其發射系統,而是選用了已經廣泛裝備其空軍防空導彈部隊的冷垂直發射技術及其發射系統,儘管爲此付出了單艦防空導彈裝載量減少將近50%的代價。 大型化:在建和外購的驅逐艦全部是排水量在7000噸級以上的大型艦,即使是護衛艦也已達到了4000噸級,比較之前的大陸建造的驅逐艦,作爲主力的“051”滿載排水量尚不過3800噸甚至不及現在建造中的護衛艦。 五大陸何以在相隔20餘年之後,尤其是在目前世界各國因着冷戰結束而紛紛放緩裝備的升級和更新換代的大環境下忽然掀起一輪新的造艦高潮的呢? 回顧歷史,大陸的上一次造艦高潮始1970年,終止1980年目前大陸在役的22艘驅逐艦中,15艘是在此期間開工或下水的;一直到上一世紀90年代中期還是大陸海軍主力的053H1護衛艦和033潛艇的大批量建造也是在此期間開始的;曾經是大陸海軍武器庫中唯一尚能在世人面前拿得出手的核潛艇也是在這個期間下水並服役的。 很顯然,這完全是源一種對潛在戰爭可能性的預期與自身戰略態勢的評估其興起1969年中蘇珍寶島衝突之後,落幕 1979年中美建交之時,絕對不是時間上的巧合。只是這次對戰爭可能性的預期又是誰呢?大陸的媒體不是還在連篇累牘地宣傳大陸目前的周邊局勢是建國以來最好的嗎? 六不僅僅是這些在建的和已經購買的艦艇全部將在2007年之前交付,24架被公認爲是目前世界上攻擊力最強的俄羅斯的戰鬥轟炸機蘇-30MKK2也已經被大陸海軍航空兵要求在2007年之前完成交付並形成戰鬥力。這24架蘇-30MKK2意味着大陸可以向1500公外的海上目標發動一次由144枚堪稱當前世界上最具威脅力的YJ-91型反艦/反雷達導彈所形成的飽和攻擊,那麽在今天又有什麽目標需要我們離開國境線 1500公之遙去進行這樣的飽和攻擊,或者還有什麽樣的目標可能在這樣的飽和攻擊下面生存下來了? “2007”,大陸當前的幾乎所有重要軍購,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全部驚人一致地指向這個數字!更爲重要的是,這不僅僅指的是交付時間,而是戰鬥力的形成時間! 的確,在戰場上,沒有形成戰鬥力的裝備,再先進也是形同虛設!但是稍微了解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對象戰鬥機、驅逐艦和潛艇一類的新型大型裝備,從列裝、訓練到形成單個戰鬥力,系統戰鬥力乃至規模戰鬥力,沒有3-5年是不行的但也正是源此,可以很好地解釋這次大陸造艦高潮何以強調裝備的繼承性,甚至不惜新裝備的某些子系統入役之初便落後世界武器發展潮流,或是不惜犧牲部分戰鬥力的原因了 因爲繼承性,大量的訓練可以在裝備正式交付之前就進行,同時人機磨合的時間也可以大大縮短,非常重要的裝備可操作性也已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 這是大陸高層的務實,也是大陸高層的無奈,但其中所透露出來的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是大陸決策者們那種時不待我的心理!時不待我!2007?! 七今天已經解密的一些文件顯示,上一世紀90年代初期,大陸空軍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F-8B由武器系統和電子系統的研究滯後,而始終無法達成軍方的作戰要求,而被挖苦爲“和平鴿”。然而,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90年代,大陸也僅僅只是從前蘇聯和俄羅斯進口了屈指可數的70餘架蘇-27系列戰鬥機。 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大陸自行研製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F-10和FB-7A已經投入批量生産,從俄羅斯引進技術生産的蘇-27SMK也已經步入快車道的情況下,這4年,大陸以平均每兩年1個飛行團(約30架左右)的規模,進口了更多的新型作戰飛機 大陸,悄無聲息,緊鑼密鼓地備着!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