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人海戰術”,大公報痛斥共軍驅使老百姓打頭陣!
很久以前,曾在某網站看到有貼子揭露中共在淮海戰役中驅趕赤手空拳的地主富農和其家屬打頭陣進攻國軍,以榨幹這些已經被搶光了土地財產的可憐人的最後剩餘 價值。還有報道在打孟良崮張靈埔74師時共軍用了同樣的戰術(好象是在張戎的書裡)。當時一直半信半疑,心想世界上不至於有人能壞到這種地步。昨天竟在不 經意中找到了鐵證!下面這篇文章是大公報1946年的社論,作者是大公報主編王芸生。王芸生在文章里痛斥共軍:“進攻的戰術,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鋒,以機槍迫炮在後面督戰。”,“徒手的先鋒隊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對方的火力以後,才正式作戰。”,“實已到了最傷天害理的程度,驅市人為戰,縱使勝了,又有什麼面子?難道真要把全國同胞犧牲了二萬萬以爭勝負嗎?請快軟軟心腸放下屠刀吧!”。 要知道大公報是當時反蔣的左翼報紙,報道一向以公正據實著稱。而且曾被毛澤東讚揚為唯一不稱中共為“匪”的報紙(文中儘管指責中共,卻確實沒稱“共匪”)。既然這樣一個左翼報紙都痛斥中共為人類不齒的行為,可以肯定這是事實! 下面是王芸生的文章: 複雜的東北問題,半在外交,半在內政。現在蘇軍已保證於本月按以前撤盡了,且正在撤退之中。外交一面,可謂業已順緒。但在蘇軍紛紛撤退之際,在東北的內戰 形勢卻在加劇的進展,且已在許多地方紛紛的打起來了。內外消長,令人心情起落不寧。 尤其可恥的,是長春之戰!這兩天,東北方面的軍報雪片飛來。初報蘇軍於十四日午前撤離長春,嗣報長春防守司令就職,緊接着就報告共軍三萬眾分路進攻長春。 我們坐在關內深夜編報的報人,讀着這絡繹而來的電報,手在顫,心在跳,眼前閃爍,伊若看見兇殺的血光,鼻腔酸楚,一似嗅到槍炮的硝煙。這是八年抗戰勝利後 應該有的現象嗎?長春是什麼地方?是九一八事變後,日寇強割我領土傀儡“滿洲國”的都城,是蘇軍參戰後進入我東北的總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中國國民政府接收 東北的東北行營所在地。這地方,曾為日偽竊據了十四年,曾被蘇軍統治了二百多天。現在抗戰勝利了,日問崩潰,偽滿煙消,中國的東北,應該歸回中國,蘇軍也 根據中蘇盟好條約紛紛撤離東北。就在這時候,蘇軍剛剛邁步走去,國軍接防立腳未穩,中共的部隊四面八方打來了。多難的長春,軍民又在喋血。那是中國的地 方,現在應該光復了,卻災難愈深,那裡的人民都是中國的兒女,現在應該回歸祖國的懷抱了,卻在斫斫殺殺,流的都是中國同胞的血!中國人想想吧!這可恥不可 恥? 雖然,東北的事還並未絕望。三人會議曾有調處東北衝突的協議,執行小組已經進入東北,三人小組代表秦德純等也已經飛到瀋陽,馬歇爾特使正在返華途中。這都 在說明東北的和平有希望。但天下最難纏的事,是:一切皆過程,永遠無結論。我們的事情,恰恰如此。當停戰令下的時候,誰不眉飛色舞,以為中國從此贏得勝利 後的和平了。但是,停戰令儘管下了,而大大小小的戰事仍是此起彼落,打個不停。頂到執行小組趕到各地去調解,調解了這兒,那兒又鬧起來,撲滅了此處,那邊 又燃起來。請屈指算算,停戰令下了四個多月,可曾真箇停了戰?停戰令明明是一個結論,誰知卻只是一段過程。又如政治協商會議宣布五大協議之時,誰不衷心喜 慰,以為國事真已獲得解決而民主團結在望了。但是,協議儘管協議,墨瀋未乾,就又吵吵嚷嚷起來。非但一條協議也未實行,感情反倒更惡劣了。政協的協議明明 是一個結論,誰知卻只是一段過程。東北的事,也是如此。三人會議的協議,本已甚為脆弱;到東北的執行小組工作尚無從着手,而在蘇軍撤退之際,軍事衝突的范 圍更在擴大。說起來真是令人傷心。我 們的所謂軍事衝突,實已到了最傷天害理的程度。進攻的戰術,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鋒,以機槍迫炮在後面督戰。徒手的 先鋒隊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對方的火力以後,才正式作戰。請問這是什麼戰術?殘忍到極點,也可恥到極點。世界水準已進步到原子彈的時代,我們還在驅市人 為戰,縱使勝了,又有什麼面子?難道真要把全國同胞犧牲了二萬萬以爭勝負嗎?請快軟軟心腸放下屠刀吧! 東北是國家的,東北應該由國家在抗戰勝利中收回,以恢復國家的完整。這一點,蘇聯盟邦受盟約拘束,法理與事實,蘇軍俱必須把東北交由國民政府接收,共產黨 何以必要爭奪?若說民主,則必不可割裂國家;再說民主也必不可以軍隊爭奪,以軍隊爭得的,那必然不是民主。誰都承認英美是民主國家,而英美的民主都不是以 兵爭得來。英王查理一世之判死刑,不是兵爭;美國獨立戰爭後的國家統一,是走的妥協協商的路。停戰令,政協協議,整軍方案,實在是和平理智之路,應該是解 決當前國事的結論,而不可把它當做一種風雲變幻的過程。在東北,我們尤其祈禱先停戰,先實施整軍方案。我們謹為國家祈福,謹為生民乞命,請快停手吧!敵人 降了,盟軍撤了,我們自己卻打起來,實在太可恥了!快停止這可恥的長春之戰吧!由長春起,整個停止東北之亂;更由東北起,放出全國和平統一的光明。 (原刊1946年4月16日上海版《大公報》) 參看《簡史》350~351頁,《通史》(二)1016~1018頁。 - See more at: http://bbs.creaders.net/military/bbsviewer.php?trd_id=770996#sthash.VYMOoF93.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