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为越战翻案成为美国主流言论
送交者: physics R 2005年05月16日12:15:50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为越战翻案成为美国主流言论 zt


作者: physics R , May 16,2005,20:13 回贴 论坛

--------------------------------------------------------------------------------


--------------------------------------------------------------------------------
越战结束三十年后的今天,美国右翼政客作家纷纷推翻六七十年代的反战主流舆论,认为当年越战是美苏两大阵营的代理人对决,美国应该介入越战,以遏止共产势力扩张及保护自由价值观;越战失败主因是军方轻敌、国内反战和领导无方。
那是一九六一年四月一个春寒料峭的上午,刚就任总统三个月的甘乃迪(肯尼迪)亲临纽约华尔道夫大酒店,拜访他心仪已久的二战太平洋战区老长官麦克阿瑟将军,听取这位老兵对东南亚局势的看法。在一小时的谈话中,最令年轻总统讶异的是,曾在亚洲大陆叱吒风云、绰号「美国凯撒大帝」的麦帅,严肃忠告他绝对不可出兵东南亚:「任何人如想派遣美国地面部队到亚洲大陆作战,则这个人的脑袋应加以检验。」韩战的痛苦经验以及对亚洲问题的深入了解,使这位老兵发出了暮鼓晨钟的声音。

但甘乃迪把老长官的忠告当耳边风,开始一步一步地陷入越战泥淖,其后的詹森(约翰逊)、尼克逊(尼克松)陆续升高、扩大美国的介入而不克自拔,直至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全面溃败,仓惶离越。就统计数字来说,美国先后动员了两百多万部队,一九六八年底越战臻高峰之际,曾有五十四万美军驻越。一九六五年三月首批美国地面战斗部队两营陆战队抵达岘港(一九六三年十一月甘乃迪遇刺时,已有一万五千美军顾问驻越),到一九七三年三月最后一批美军自越撤退,五万八千多名美军死亡,北越正规军和越共游击队伤亡估计百万以上,南越部队战死约二十四万,平民伤亡无数。美国政府至少耗费两千五百亿美元军费。

就社会民心而言,美国不仅在遥远的中南半岛作战,同时在国内亦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内战」。民权运动的兴起和反战运动的蔓延,使美国面临南北战争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人民与政府的尖锐对立,变成了一个「分裂的家庭」(a house divided)。就国力与声望而论,十余年的海外师老无功以及和战两难的困局,非但大量损耗国力,国家元气为之大伤,国际声望亦陡降至最低点,「金元王国」显然已蜕化成「有病的巨人」。

越战烽火虽已平息三十年,然而这场战争所带给美国人民和美国社会的创伤与裂痕,却未随着岁月的推移愈合,三十年来,美国朝野对越战所作的「内心反省」(soul-searching),可说是历经转折而没有共识。一九七四年八月尼克逊因水门案辞职,过了八个月越战告终,美国进入讳言战败、自我退缩的疗伤时期。但一九八一年一月列根(里根、雷根)上台后,这位好莱坞出身的右翼政客却勇敢挑战当年反对越战的人士,他不仅肯定越战,且视美国介入越战为「一种崇高的志业」(a noble cause),并将美国支持西贡和美国支援尼加拉瓜右翼叛军相提并论。尼克逊和基辛格(季辛吉)则一直相信如未发生水门事件,越战将是另一种结局。

列根上台保守派反扑

列根主政白宫,开始了保守派的反扑,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爱国主义泛滥全美,越战也同时「行情看涨」,获得正面肯定。保守派学者和媒体有计划地为越战平反,为越战翻案,他们把越战的失败归咎于五种因素:一是政府胆怯,不敢放手一搏;二是五角大厦和越南前线将领无能,只求苟延而未能认清越共的战术;三是美国主流媒体充斥失败主义,鼓吹反战论调;四是文官对武官绑手绑脚,限制太多;五是白宫政策举棋不定,不求胜不求败,自乱阵脚,终致落败。

不仅是保守派为越战翻案,甚至连一些反战左派亦开始修正他们的立场。奥斯卡金像奖女星珍芳达(珍.芳达)于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七日接受芭芭拉.华特丝电视专访,打破了十多年的缄默,首度为她当年的反战言行向美国人民道歉。她一脸自责地说,她在一九七二年亲赴河内为北越宣传、谴责美国政府、透过北越广播系统向美军心战喊话、劝美军放下武器、头戴钢盔在河内高射炮阵地内拍照、大庴啊酢蹒颉鮀义侵略越南等行径,是大错特错。珍芳达在萤光幕上的忏悔,并未获得广大保守派观众的同情,一名右翼越战退伍军人宣称他可以原谅所有反越战的人,但绝不饶恕珍芳达。六十七岁的珍芳达最近出版回忆录,口气有些改变,她说不后悔反战,但很遗憾在北越高射炮阵地内供人拍照。

其实,珍芳达一九八八年的公开道歉,并不是桩单纯的「我对不起你们」的声明,而是涉及到许多层次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她的反战和道歉是不是皆具诚意?许多人至今仍坚信珍芳达当年反战只是为了作秀、赶时髦、出锋头,不是真心诚意的反战,更不了解越战的本质。同样的道理,她的道歉也被许多人认为是不诚恳的,是为了化解越战退伍军人杯葛其电影和干扰其外景拍摄,并为企图打进民主党主流的反战丈夫汤姆.海顿作政治热身。这对夫妻眼看美国民心已肯定越战、尊重越战老兵而开始见风转舵。海顿是六十年代着名的邀进反战健将,名列「芝加哥七君子」(Chicago Seven) 之一,从政后曾任加州众议员(珍芳达与海顿离婚后,嫁媒体巨子泰德.杜纳,两人亦告仳离)。

珍芳达「觉今是而昨非」的表态,未赢得多数人的正面回应;同样地,甘乃迪和詹森时代的国防部长、越战主要设计人麦克纳马拉于一九九五年春天推出世人久等的回忆录,自承越战是一场错误的战争、无法获胜的战争、越战是一场悲剧,但他的告白并未获普遍的认同。反战派认为他隐瞒真相太久,任内既然早知赢不了,为何仍续执行,平白使多少美国子弟丧生异域;下台后又保持沉默,不敢公开反战。主战派则怪罪麦克纳马拉处理越战不当,该赢而未赢,徒使美国丢尽面子,威信大失。

过去六十年,美国媒体和学界经常辩论现代史上一些争议性的问题:美国是否有必要向日本投掷原子弹?蒋介石丢掉大陆,杜鲁门政府要不要负「失去中国」的责任?制造白色恐怖的麦卡锡参议员是强化美国人的反共意识还是削弱美国人的反共能力?杜鲁门是否有理由炒麦克阿瑟的韩战美军统帅职务?甘乃迪是奥斯华一人杀的吗?是否有同谋?

越战的辩论始终未从全国性政治论述中消失,立场中间偏右的《哈泼》(Harper's)杂志资深编辑兼政论家迈可.林德(Michael Lind)于一九九九年出版《越战:一场必要的战争》再把越战的争论带进高潮,并引发了不少为越战翻案的修正主义文章。林德自称站在一个博大的视野、带着同情当年主政者冷战心态的立场来检视越战。他认为美国不能不打越战,这场战争是美苏两大集团代理人的战争,北越为苏联和中国而打,美国如不出兵助西贡,将损害其自由世界超级强国的信誉,并削弱美国在冷战年代扮演「世界警察」任务的能力。

林德指出,美国政府(詹森、尼克逊)的优柔寡断、缺乏明确的军事与政治战略、美国人民不了解共党企图又欠缺斗志,以及军方过度自信与自大,都是造成越战失败的原因。在这些因素中,林德认为军方的责任最大。林德强调,美国在冷战时代,就是要准备随时和苏共与中共的代理人打一场有限度的战争,以遏阻共党扩充势力范围。其实,林德的论点并未有新鲜感,其说法亦没有突破过去一些右翼政论家所持论的范围,但他重申美国打越战乃是为了维护自由世界安全和利益,以及行使自由世界领导者的义务的论调,却助长了保守派肯定越战、声讨反战派的声势。

逃避兵役者也获辩护

布殊于二零零零和二零零四大选时,两度都被自由派媒体提出他当年为了避免去越南服役而靠关系进入航空警卫队的往事,但每次都有强大而又动作一致的右翼媒体与越战老兵为他辩获。最讽剌的是,耶鲁大学毕业后服役海军志愿前往越南作战并有战功的约翰.克里,在去年代表民主党角逐总统时,却被一群右翼媒体和越战老兵群起指责他退伍后的反战行动,而且怀疑他的战功是假的。也就是说,势力越来越大的保守媒体和一批右翼政治组织,在过去几年努力改写越战实况、修正越战观的做法,已收到了宏效。在六、七十年代站在第一线反战的人,在二十一世纪被说成是叛徒和卖国者。他们认为越战未能打赢而迫使尼克逊自越撤军,反战运动要负很大责任。

当右翼政客和媒体全面肯定越战之际,当年的反战派却声音微弱,显得有点理亏心虚,事实上是他们认为不必再辩论越战了,越战的错误早已在《五角大厦文件》(俗称《越战报告书》)和战争本身凸显出来。北越不是为莫斯科和北京打,胡志明的民族主义色彩远大于共产主义。华府谋国之士对越南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和人民懵然无知,而美国所扶持的吴庭艳、阮文绍和其他西贡高官,几无一上驷之才。

美国人民一直想忘掉越战,但越战阴影经常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出现,挥之不去。克林顿一九九二年竞选总统时媒体挖出他当年逃避徵兵的内幕,而使他在五角大厦军头和一般军人的眼里,变成嘲笑的对象。右翼群众认为布殊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洗雪了美国的越战之耻,扫除了越战的负面心理,恢复美国的帝国雄风。

可叹的是,越战的悲剧结局并没有使美国人民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知道美国的力量并非无穷的。很显然的,在「美国第一」和「美国至上」的极右思潮下,美国朝野从越战的历史中汲取了错误的教训。麦克纳马拉在回忆录中沉痛地指出,美国因无知和自大而卷入越战。去年大选的结果,证明美国朝野无知和自大的民族特色越来越严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美军在打另一场越战?
2004: 美国的石油地缘战略与西藏新疆安全
2003: 走向“太后” ——“太后时代”今犹在
2003: 美国中了大彩?
2002: 青天高一尺
2002: 中国要把小泉内阁扒光了晾在台上成为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