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对中日战争的影响
日军共投入2个军9个师团30万人。蒋介石派了78个师、7个独立旅、3个暂编旅、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7团、财政部税警总团、宪兵1个团、上海市保安总团、上海市警察总队、保4个安团团,3个海军舰队,兵力60万以上。 三个月日军伤亡5万多人, 中国军队牺牲30多万(不是伤亡)。几个德国装备的精锐师损失超三分之二以上。 这算的上是中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了。 与此可以相比的大概是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60万人与日军24万人激战,以蒋介石炸开黄河水淹河南为代价结束战役。
淞沪抗战不但让中国积攒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上海工业区遭受严重破坏, 最惨烈的后果是国军上海失败之后成为无组织溃败,而被日军一面倒的屠杀。 南京大屠杀可以说是震惊中外, 至今都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可是就这样一次失败的抗战, 最近又被吹嘘挽救了中国。 冠冕堂皇的说法是淞沪会战迫使迫使日军在华北战场上转攻为守,打乱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之全盘计划,使他们未能3个月灭亡中国。 而古龙武侠的说法是淞沪抗战导致日军没有沿着忽必烈灭南宋和满清灭明朝的成功路线灭亡中国, 所以淞沪抗战挽救了中国亡国的命运。
这是一些纯粹无厘头的说法。 实际上南宋在对金元军事绝对优势条件下偏安多年的重要原因就是富庶的江南后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略物资。 金元无法从两面进攻南宋, 让南宋腹背受敌并不是这样的战略不可行, 而是因为蒙古金国都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可以开辟第二战场,
蒋介石发动淞沪主动进攻的真正意图并非是什么分散日军在华北的兵力。 蒋介石的真正目的是引诱日军上海租界列强的利益。 日军没有开辟上海战场并非是应为害怕分散兵力, 而是真的忌讳列强插手, 再树强敌。 实际上日军的海军在上海正好摆脱半闲置状态。 但是, 蒋介石既然主动进攻简直就是给打瞌睡的日本鬼子送了一个枕头。
事实上蒋介石的所谓计谋是完全失败的。 上海战场上遭遇空前惨败, 30万英勇将士洒血战场, 百万百姓遭到屠杀, 富庶江南变成瓦砾, 换来的仅仅是列强不疼不痒的声明。 和为数不多的贷款(用于购买武器)。那点贷款买回来的武器估计都不够补充淞沪战场的损失。
实际上上海挑起战端的结果不是使中国免于灭亡而是差点加速中国的灭亡。
对比蒋介石的愚蠢, 请看看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的正面战场如何抗战的:
问:照你的意见,这次解放战争,主要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答: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这并不是说要放弃一切重要的军事地点,对于这些地点,只要有利,就应配置阵地战。但是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然要是运动战。阵地战虽也必需,但是属于辅助性质的第二种的方针。在地理上,战场这样广大,我们作最有效的运动战,是可能的。日军遇到我军的猛烈活动,必得谨慎。他们的战争机构很笨重,行动很慢,效力有限。如果我们集中兵力在一个狭小的阵地上作消耗战的抵抗,将使我军失掉地理上和经济组织上的有利条件,犯阿比西尼亚的错误。战争的前期,我们要避免一切大的决战,要先用运动战逐渐地破坏敌人军队的精神和战斗力。
(斯诺:《西北印象记》)
请注意, 这是抗日战争开始前一年毛泽东写的。 还不是抗日战争开始以后, 观察蒋介石一个有一个错误才总结出来的。 如果蒋介石能读懂毛泽东的战略, 中国可以至少多出来百万受过训练的精锐军队。 如果在日军进攻路线上灵活设伏,鬼子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当然, 毛泽东拿不到正面战场的指挥权, 所以只能看着中国英勇的将士们被一批又一批地驱赶到日本鬼子大炮军舰坦克飞机的屠宰场上,遭到无情的屠杀。 毛泽东指挥数量不多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出色达成了他另一个战略目标:
“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须知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国农民所能动员抗战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日军要被迫运来他们所需的军用品,而且要自己看守;他们要用重兵去保护交通线,时时谨防袭击;另外,还要有一大部力量驻扎满洲和日本内地。
在战争的过程中,中国能俘虏许多的日本兵,夺取许多的武器弹药来武装自己;同时,争取外国的援助,使中国军队的装备逐渐加强起来。因此,中国能够在战争的后期从事阵地战,对于日本的占领地进行阵地的攻击。这样,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中国方面,则抗战的潜伏力一天一天地奔腾高涨,大批的革命民众不断地倾注到前线去,为自由而战争。所有这些因素和其它的因素配合起来,就使我们能够对日本占领地的堡垒和根据地,作最后的致命的攻击,驱逐日本侵略军出中国。”(斯诺:《西北印象记》, 也被《论持久战》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