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乌克兰一架安-22运输机修复完毕并且飞上蓝天。而且,乌克兰方面还放出消息称,目前乌克兰有13架安-22运输机等待出售,单机售价仅为2.1亿美元,这样诱人的条件确实让许多国家动心。而就在之前不久,中国空军运-20就曾经大规模前往武汉运输人员和物资,这也就让许多人产生了联想,目前大型运输机还不太多的中国,是否会看上乌克兰这13架安-22运输机。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涡桨飞机,安-22始于1962年开始研发,1965年进行了首飞,首飞后仅仅一年就开始批产。作为一款战略运输机,安-22参与过苏联时期的很多军事行动。在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上,安-22就曾运输大量苏军进入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战争期间,苏联也大量出动安-22运输机,投送了大量的人员和装备。苏联解体后,仅存的85架安-22有一部分被分给了乌克兰。
但是战略运输机作为国之重器,无论是使用成本还是维护成本都非常高,而且乌克兰并没有使用这些运输机的需求,所以就逐步淘汰了。别看安-22可以运载80吨的货物飞行五千公里,但是它的实用性不高,苏联研发安-22的目的就是为了运输特种装备,譬如弹道导弹和卡车、坦克等装备。而这些需求一旦消失,安-22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其实也不仅仅是安-22,像安-124、安-225这些运输机,也基本上都逐渐沦为冷门产品。除了用途之外,安-22还有一个问题,也导致它声名不显,那就是改为民用的话,经济效益也并不太好。
其实安东诺夫设计局很早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曾试图将安-22改装成客机和民用货机,但是因为技术原因和经济效益原因作罢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安-22的数量也才只有85架的规模。所以,仅仅从安-22这两个本身的问题来看,乌克兰抛售的安-22中国就不太可能看得上。而从中国自身考虑,引进安-22也不太现实。
以中国空军的战略运输体系来看,基本已经构成了运-20、伊尔-76为主,运-8和运-9为辅的模式。在伊尔-76方面,中国有自己的一套维修体系,甚至D30发动机也可进行国产,完全不担心后续的一系列问题。加上伊尔-76的保有量在全球范围内数量更多,采购更加方便,安-22基本就没什么希望了。而且,另外一方面,中国空军正在逐步装备运-20运输机,未来运-20将成为中国战略力量投送的主力军。
以这次武汉空运中中国空军的表现来看,运-20作为战略运输机,其运载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已经十分成熟,现在只欠数量。而目前生产工作也在有序展开,据专家预估,运-20的数量极有可能会在300-500架左右,到了那个时候,引进安-22意义就已经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