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了林彪》第十三章:转折点 |
送交者: 四野 2002年05月07日15:45:30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第十三章:转折点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初夏的北京,不热不冷,不湿不燥。鸟儿在树 叶间鸣唱,空气中依稀散布了淡淡的花香。经过一个冬春的束缚,人人想活动活动 。即使毛家湾的深宅大院里,有时也能感觉到春天的躁动。 黄昏,阳光弱得和客厅里的灯光差不多了。林彪走出来,在办公室里转了一圈 。他看见墙壁上有一张叶群写的字。那是抄录的一首毛泽东的词。字体雄健,构思 扎实,有些笔划如苍鹰之爪,山松之干。 “这是叶群写的?”林彪问何一伟和孙志民。 “是的。你看,这里有小字写的署名。”孙志民的口气不是很坚定,也有点不 情愿。 “这不象叶群的字。她的字太肉,没有这精神。”林彪端详了一会儿,严肃地 问:“到底是谁写的?” 何一伟和孙志民面面相觑。林彪盯着他们,不容许半点含糊。何一伟只好说: “是孙志民写的。叶主任想得到您的表扬,就叫我们说是她写的。”孙志民说: 林彪觉得不服气。他来到书桌前,站着,拿起笔,看来想练字。 林彪点点头,然后就在桌子上开始写。 头几张不很理想,都扔了。到第六张,林彪算满意了。他放下笔,躺到大沙发 里休息。那样子看上去好象一只脱水的土豆。秘书问他要不要水,林彪摇头拒绝。 他闭目养了一会儿神,突然对秘书说:“桌子上那几份文件,你们替我划上圈、签 上字。” 何一伟赶快找来笔记本。 林彪说:“第一和第二份,只划圈;第三到第五,写上‘呈主席阅’;第六个 文件,在第二页上写‘军队要永远紧跟毛主席,无条件地执行毛主席的指示,保证 毛主席的战略部署的胜利完成’;第八个文件的最后一页上,打个问号。所有文件 中的副统帅、好榜样、好学生之类,统统划掉。”他的思路清清楚楚,记忆力极好 。 何一伟将林彪的指示拿给孙志民,叫他在文件上模仿林彪签字。 孙志民一直那样坐在桌子旁边,既不动手,也没拒绝。 他的工作原是和何一伟一样的--给首长讲文件。后来,叶群看他有书法能力 ,就叫他模仿首长签字,有时也叫他替她写毛笔字。孙志民一直默默地干着,只是 在发生了整贺龙的事情以后,才变得有些神不守舍的样子。何一伟有时能听到孙志 民深沉的叹息。 晚饭没有吃,文件也没有签,孙志民仍然坐在桌子旁边发呆。 何一伟是孙志民的朋友。他给孙志民打来晚饭,陪着他,但没说话。 叶群走了,林彪那边也关了灯。夜深人静,孙志民轻轻地哽咽起来。 何一伟明白孙志民的痛苦,那也是他的痛苦。他不知道怎样安慰孙志民。 当孙志民抬起泪眼,打量着幽暗的屋子和那一大摞文件时。何一伟用铅笔在纸 上写道:“历史可能有很多是伪造的!我们没有责任。”孙志民点点头,对何一伟 说:“千万别乱写什么啊!”何一伟说:“先吃饭吧。”孙志民说:“不,先划拉 完这些玩意儿再说。”
中央文革小组的谢富治、王力也在那里。武汉一时成为全国瞩目的中心。 七月二十日,周恩来当时正在北京和要揪斗陈毅的学生进行三天三夜的艰苦地 谈判。 当时武汉的两大派--百万雄师和工总司--互相冲突,闹得不可开交。毛因 为安全问题,游不成泳了,只好呆在别墅里看看报纸,或找人谈谈话,心里闷闷的 。汪东兴知道毛情绪不好,叫湖北分管接待的人积极地想办法为毛主席调济生活。 他启发当地负责人注意在几个方面找些事情做:研究主席的饮食爱好,说些主席喜 欢听的典故,歌颂主席的功绩,搜集一些主席可能感兴趣的古书,多找些女孩子和 主席聊天,亲近,等等。 十三日,王力向毛泽东汇报武汉两派组织情况,毛指示说:“工人阶级内部, 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没有必要分成誓不两立的两大派。你去传达。” 王力七月十四日视察与百万雄师对立的“工总司”。他的讲话,观点明显地倾 向后者,激起了前者的愤怒。“百万雄师”组织了成千上万人,围困了王力和谢富 治住宿的地方。已经愤怒的群众毫无理智。王力解决不了问题,躲在宾馆里。可是 在宾馆站岗执行警卫任务的部队与百万雄师持相同的观点,和外边的群众一样愤怒 质问王和谢“谁是造反派”。王和谢说:“怎么,造到我们头上来了。”当时就命 令驻军司令陈再道:“叫他们马上撤走!” 陈再道的军队和百万雄师是亲近的,故意见死不救。看见王力那个恐惧不安的 样子,陈再道觉得很开心。他阴阳怪气地说:“这回靠你们自己做工作了,我无能 为力。” 于是,王力失去了军队的保护。司令员的幸灾乐祸鼓励了军队、公安和造反派 。王力被革命群众拉出去批斗--打猎的被野鹰抓了眼睛。这位中央文革要员陷入 造反派的围攻之中,还体验了坐“喷气式”的味道。 另一派,即被王力同情的一派,心急如焚。他们化装成百万雄师的人,溜到批 斗会上悄悄征求王的意见。如果王力同意,他们就会调集即使万人前来冲击大院, 把王力解放出来。王力还算聪明,叫他们千万别来。 对王力的愤怒的呼声响彻武汉三镇。 武汉军区对文革小组的坚定的抗议,是对文革本身的反抗,也是对毛泽东文革 路线的反抗。这个事件真正引起了毛泽东的恐慌。他命令周恩来到武汉解决武汉军 区和百万雄师的问题。这个电报到达前十五分钟,周的警卫就发现学生正在奉命撤 退,好象有人指挥似的。 周恩来很高兴。就象后来发生的林彪逃跑事件一样,周经常看见他想发生的事 情。有人怀疑周恩来预先给陈再道委婉地透了口风,叫陈再道给中央文革一点下马 威,这种说法是可能的,但没有证据。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周恩来希望毛泽东看见 这样的事实:乱七八糟,难以控制,随时都会天下大乱。 周恩来必须迅速处理这件事。事关王力--江青的人--就是对中央文革的态 度问题。文章一旦做足,就要抽身。为毛泽东的安全,并恰如其分地处理武汉事件 ,周亲自飞到武汉。 从早上六点到下午三点,周一直在筹划怎么救出王力来。这九个小时的里,技 术员根据周的指示,实地拍摄了大量的群众冲突的场面,准备编辑后呈毛泽东审阅 。 下午,两个化了装的空降排深入王力住地,将王救到武汉大学附近的洪山。 造反派知道上当了。他们又涌到洪山。 成千上万的群众没日没夜地呼叫着,要求揪出王力来。 王力被堵在宾馆里边,不敢露面,也逃跑不了。 周恩来与江青联系,表示将努力救王力脱险。周会先砍你一刀,然后为你包扎 伤口。 王力是中央文革的要员,江青的干将,周恩来愿意协助解决难题,江青自然很 感谢。 周恩来马上调动部队。部队让王力化装成下山买菜的伙夫,抄小路离开洪山。 事情到了这步田地,钦差大臣王力再也顾不得面子。离开洪山宾馆后,他惊魂 不定地跟着那些“买菜的伙夫”跑。穿过一片果园时,王力的脚被花椒树划破了。 被花椒的葛针划破的伤口,又麻又辣。王力没跑几步,都要回头看看。 到处都是这样的呼声好:“中央文革从武汉滚出去!” 晚上,周陪着毛泽东看武汉事件的现场录像。那些愤怒的群众,那些象潮水一 样散漫流淌的造反派,那些象蚂蚁一样的人和一呼百应的头头,都叫毛泽东惊讶。 当群众又一次涌向洪山宾馆时,毛泽东被群众的力量吓坏了。那些人同仇敌忾,万 众一心,只要有一个头头提出攻击,那个宾馆就会马上被履为平地。这是毛自己培 养起来的力量。这种力量比什么都可怕。当他们陷入疯狂的无理性状态,很难用什 么合适的办法将他们消灭。 “不要再争谁是核心了。核心是在斗争中形成的,不是自封的。”毛看了录像 说:“这个龙是我请来的。可是我刚才当了半小时的叶公。” 周恩来说:“主席说过,我们既要向群众学习,但也不能做群众的尾巴。” “龙也有休息的时候。它施完了雨就回去休息。”毛泽东说:“老是发热不行 。老是发热,大家都遭殃。孔子说的话,有一句是对的,就是克己复礼。礼就是秩 序,就是节制。没有节制就没有艺术。” 看着王力在花椒林里狼狈逃跑的样子,毛大笑不止。 周恩来小声告诉毛泽东:王力的腿划破了,流血不少。 毛说:“那一定又麻又辣。王力不是四川人,可够他受的。”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武汉两派七月二十日发生了大冲突,一时天上、地上、水上的交通都被切断了 。武汉象一座死城。毛对困在武汉的处境有点不安,他问杨成武:“你说陈再道会 反对我吗?” 杨成武说:“我相信,解放军是跟着您走的。” 周恩来顺利地处理完武汉事件,因为要参加中央文革欢迎王和谢的大会,便告 辞了毛泽东,先回北京。他要在欢迎王力方面做得百倍的热情,既可以得毛泽东的 欢喜,也可以拉文革派,还可以将自己的导演角色掩盖得密密实实。 欢迎大会本来是在机场召开的,后来为了扩大声势,改到天安门。 谢富治和王力回到北京,受到周恩来和中央文革的热烈欢迎。 中央文革打算狠批陈再道,为中央文革小组挽回面子。林彪的目的是打倒陈再 道,改组武汉军区,将武汉军区换上自己的人。但是,周恩来并不这样想。他可以 在送人情方面做足文章,但是并不希望损害他的基本力量。即使那力量本不属于他 ,当他保护了他,他就是属于他的了。只有周最善于分析毛泽东。毛泽东对军队首 脑向来是很重视的,尤其是今天。如果陈再道真的造反,毛泽东当然不会轻饶他, 周也帮不上忙。周恩来知道汤圆里的糖是怎么进去的,不愿将一切都戳破。他也看 出了毛泽东的计划和担心--毛并不想在此时对军队大动手术。周恩来为了保护陈 再道,他同仍在武汉的毛泽东讲话。 周恩来告诉毛泽东:“主席你放心。我刚才给陈再道司令员打了电话。你的安 全一点问题都没有。” 毛泽东觉得有点蒙在鼓里似的,“喔”了一声。 周恩来警觉得很,马上明白了毛泽东的怀疑。他补充说:“他埋怨中央文革的 某些人乱表态。我告诉他,不论有什么话,过几天再说。现在毛主席在武汉,你造 成这样的形势就是不对。如果主席有半点危险,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能饶了你陈 再道!” 毛泽东问道:“他怎么说?” 周恩来说:“他说,那可冤枉他了。他一辈子就是跟主席干革命的。武汉军队 是听毛主席的话的。武汉的事情,叫主席不安,他希望能安排一个机会,亲自向主 席请罪。” 毛泽东问:“你怎么回答的?” 周说:“主席,我也没有成熟的主意。我只是向他强调了武汉的安定对全国很 重要,批评了他对王力问题的粗率和鲁莽。” 毛当即指示周恩来:“陈再道,有错误就检讨;注意休息,注意安全;把他和 钟汉华以及另外两个师长接到京西宾馆去。” 周一箭三雕地处理了武汉事件:既用实际场面说服毛泽东相信造反派的可怕, 又拉拢了中央文革,巩固了他在军队中的影响,而这实际上就是开始遏止林彪的势 力。 处理完这件事,毛松了一口气。 次日,毛泽东约杨成武一起去游泳。 在游泳池里,他们一边游泳,一边说到即将到来的“八一”建军节。 杨成武说:“现在有人要将秋收起义的九月九日作为解放军的建军节。” 毛很干脆的说:“这些人没有常识。南昌起义在前,秋收起义在后;前者是全 国性质的,后者是地方性质的;建军节是党的大会定的,不能改变。” 毛游着泳,让杨成武记录:“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杨成武为毛的清醒而吃惊。他说:“人都喜欢高 帽子。有人想给你戴高帽,可是被你看出来了。主席英明。” “你不是正在给我戴高帽吗!”毛笑着对杨成武说:“古人有个故事,说的是 有个老师,很懂社会。他告诉他的学生,一定要学会给人戴高帽子。学生毕业,师 生分别时,这个老师给学生一百个高帽子,说有了这些帽子,差不多什么事情都能 办成。学生叹息说,到了社会上,再也遇不到象老师这样正直的人了。老师很高兴 ,洋洋有圣贤之感。那学生离开学校,十分惋惜地说:一百个帽子,现在只剩下九 十九个了。” 毛泽东说完,哈哈大笑。声音在空洞的游泳池内回荡。 “主席,你也太看不起我了。我难道真那么没头脑那么小作?” “你以为我是说的你啊! 不对。我说的是另外一个人。”毛泽东一本正经地 对杨成武说:“你赶快回去,到北京参加建军节活动,多请几个老帅参加。也不要 都是一个野战军的,山头很多嘛。各个山头都请到。” 杨成武说:“北京现在比较乱,将军们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只有您能保护他 们。” 毛说:“你这次回去,告诉他们,说是我说的:朱德是红司令,不是黑司令; 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立过大功,有道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贺龙是 二方面军的旗子,不能倒;徐向前、李先念四方面军的事不能搞,那是张国涛的问 题。我的弟弟不也是去西北了吗?西路军牺牲了那么多人,还要搞人家,太残酷了 。” 毛泽东又问:“许世友呢?他现在在哪里?” 杨成武说:“在大别山里呢。” 毛泽东指示说:“把他找回来。” 杨成武说:“我就去。” 毛泽东狡黠地笑着说:“你别去。你叫张春桥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因为张 是反对他的。看他去怎么办?弄得不好,他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楚。要是 他有肚量有本事,就会有个相将和。这是我给他们的小测验。” 回到北京,杨成武曾经想直接传达这些指示的,后来觉得不妥,便将这些话先 “传达”给周恩来,再由周恩来告诉老帅们。周恩来果然非常高兴,他拍着杨的肩 膀说:“恭敬不如从命。既然你不说,我就当仁不让了。” 杨成武在北京参加建军节庆祝活动,搞得很热火。 林彪当时在北戴河避暑,他没参加建军节活动。 杨成武没有向林彪汇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内容。 杨成武遇见叶群时,叶群问:“主席说林总什么了吗?” 杨成武想起高帽子的话,想说,但不敢说。 不久,杨成武派了一架伊尔-18到合肥,又用直升飞机将许接回来。 许世友一见毛泽东,扑通跪下,在毛面前放声大哭。 毛说:“起来,没事。回来好好干。” 许世友对在场的杨成武说:“我要打个豹子送给你。” 毛泽东微笑着看看杨成武,杨没有做声。 许又对张春桥、姚文元说:“我打条兔子送给你们。” 毛泽东说:“世友是个标兵。他倒了,杨得志、陈锡联、韩先楚都得倒。”
没有军队,就很难控制。八月七日,王力讲话,扇动学生冲击外交部,揪斗陈毅, 刺激了很多人;十六日造反派封了外交部的大印;十七日揪斗姬鹏飞、乔冠华;二 十二日,火烧了英国代办处,弄得我们名誉受损” “真是小人难养!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我看他们是得了锅台想上炕,不知 道天高地厚!”毛很不高兴地说:“古人作战,都知道击鼓前进,鸣金收兵,现在 的人,倒不懂了。岂有此理。” 此时的红卫兵,已经叫毛泽东哭笑不得。毛泽东的算盘是:孩子们,完成了搅 乱社会的任务,你们也玩一玩,看了景了,见好就收吧。可是你们就是不愿自觉地 走回学校接受军训。真是给你个棒槌当成真。毛泽东不高兴了。政治嘛,我利用你 们乱了一下,你们也利用我热闹了一阵子,免费串联,还结了社。但我绝不会将你 们的胃口吊得太高。孩子就是孩子,惯坏了不行。我现在告诉你们,回去上课。再 说重了,你们反感,我自己也不好意思。 造反派和红卫兵这样任性,又不能让军队得到再多权力,难道只好用工人?难 道必须起用老干部?如果工人也象红卫兵这样怎么办?那可能更可怕。干部一上台 ,就会走回头路,这个不用说了。大量干部重新上台,会否定我的文化革命,而且 等于加强了周恩来的力量。如果他们将来形成气候,就很难对付。我不能随便放出 老虎来。毛泽东反复地推敲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趋势,拿不定主意。他对杨成武说 :“你先回去休息,让我再想想。” 次日,毛对杨成武说:“这里暂时不需要你,你还得再回北京去,对总理说: 一,王、关、戚不是好人,破坏文革,把他们抓起来。现在准备,马上办。二,准 备组织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对学校实行军管,强制军训,不高兴也不行。” “是的。”杨成武感到了毛的力量。关键时候,他什么都做得出来。 周恩来正等待南方的消息。他不十分清楚毛在这时会采取什么态度。 听说杨成武又回来了,周派自己的车队到机场将杨成武接到中南海。 杨成武全面汇报了主席视察中的指示。结束时,杨成武又补充了这样一个细节 :有一天,主席看报纸,发现林彪的题词,很不高兴地说:“谁封了我四个官啊? ” “主席还说了什么?”周恩来迫切想知道毛对林彪的态度。 杨成武说:“主席很不高兴地说:什么永远健康!世界上难道有不死的人吗? ” 周恩来高兴得喜不自禁。 他双手托着下巴,半天才说:“马上开会!” 周在这一轮斗争中大获全胜。 杨成武成为周恩来的最得力的干将。
工作组的官办红卫兵垮台以后,自由结社的群众组织蓬勃发展到处都是。最先 出现的问题是北京联动。北京联动是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六日成立的,主要成分实际 上是东城、西城和海淀三个纠察队的联合。他们是贵族子弟,所谓高级红五类,反 对毛泽东和文革。闹了一阵子,抓了不少。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北京五一六兵团,是 极左的,后台是江青,矛头对准周恩来。一直到六七年夏天武汉事件发生前,还在 活跃。 后来各地的造反派都出了问题,总是争吵谁革命谁保皇,很多地方打起来了, 非军队前去军管不可。四川、贵州、山东、江苏、东北、河南、湖南,都发生了大 规模的武斗。新疆“红二司”于六七年一月向新疆党政夺权后不久就受到部队镇压 ,军民之间不断发生流血事件。一月二十六日的石河子事件,“八一野战军”上万 人攻击另一红卫兵组织,并且将生产建设兵团夺权。周恩来通知王恩茂宣布“八一 野战军”为反革命组织,依然不行。双方武斗已达到六百多次。哈蜜、柳园一带动 乱不止,影响核武器基地的安全,周专门派出七三五五部队军官保护该段铁路。西 藏两派武斗,叫他们联合,就是不联,继续打,与内地的交通联系都多次中断。河 南的二七公社和“革总”一直在打仗,连军队的枪枝都抢了。广州的“红联”受中 央文革支持,“地总”则受地方军队的支持,难以实现联合。在这些混乱中,有些 反革命组织正在发展壮大,企图反中央政权和毛泽东的领导。很多组织已经相当庞 大,他们的下属组织拥有各种工厂,包括可以生产兵器的现代工厂。象武汉的百万 雄师,是十六个组织的总番号,势力强大。他们从六七年的一月到六月,就在湖北 省内把三百多个造反派打成反革命组织,逮捕了一万多造反分子,斗争了三百多次 ,杀死三百多人,受牵连而死亡的一千六百六十多人,受伤的两万多人。 毛泽东要周恩来组织一个社会调查,以便准确了解运动发展趋向。在电话中, 毛泽东念了几段语录。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迄今存在 过的一切社会的历史(即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与奴隶 ,贵族与平民,地主与农奴,行东与帮工,简言之,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始终是处 于相互对抗的地位,进行着不断的,有时是隐藏有时是公开的斗争,每次结局若不 是全部社会结构受到革命改造,便是各个斗争阶级同归于尽。” 念完语录,毛说:“我们不能和走资派同归于尽。除了破坏,我们还得建设。 阶级斗争也不能老是大风大浪,大海也有平静的时候。现在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和中 等的走资派都已经揪出来了,群众组织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应当联合起来, 搞好斗批改。” 周恩来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组织了最可靠的国务院第五调查组去各地收集材料 。 不久,这个小组上报了两个材料。一个是湖南的“省无联”的材料。这是一个 著名红卫兵组织。他们的大字报发表有阳光的文章《中国的迷雾》,署名凯歌。大 字报分析了人民为什么会如此积极地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文革为什么会如干柴烈火 般地燃烧起来,原因就是人民受压,缺少自由和民主。大字报严肃指出,人民应当 自己学会分析,不能老是盲从,不能搞个人迷信。第三,一个单纯依靠军队力量维 持的政权不可能是民主的。第四,人民承担了文革的经济重担。应当尽快结束文革 ,将民主的形式肯定下来,并发展生产。 第二个材料是广东陈正希的大字报。大字报的内容包括六个部分:一,民主监 督,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问题。走资派要搞的不是通常说的资产阶级专政,而是封 建法西斯专政;二,革命的大民主如果没有正确的路线和程序,人民将被利用,被 套上新枷锁;三,批判刘少奇,其中也许孕育着新的路线斗争;四,如果不把镇压 和被镇压、压制和被压制的关系变成团结的关系,民主是不会存在的;五,建议召 开人大,用立法的形式明文实行法制,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限制官僚特权, 警惕已经出现的新贵族阶层。实施人民的监督权,随时撤换不良干部。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保障人民不受非法打击,平反冤假错案,制止公检法方面的逼供信行为。 落实政策。提高工资,奖励有贡献的人,按劳分配。 这两份大字报,真叫毛泽东感到恐惧。他拿着那两份材料,在屋子里来回走动 ,神情阴暗,眉头紧锁。他的批示是:“林彪、恩来、康生,并政治局诸同志:这 个材料叫我震惊。党内大多数同志都会反对这个大字报,包括被群众斗过几次的干 部。群众对我们会有意见,但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可是,这些人不同,他们已经 走得很远了。他们要借助红卫兵这个组织形式来隐蔽。我们应当警觉。” 康生随后批示:“象这样的大字报,可谓反动透顶,恶毒至极!” 中共中央立即批准逮捕凯歌(即阳光)和陈正希,大字报被当作反面教材批判 。 迅速解决了夺权问题以后,文革的任务就只剩下在全国强化毛泽东思想了。可 是事与愿违,毛泽东遇到了几个方面的干扰:贵族失去权力后的反抗;红卫兵的多 事捣乱;军队本身难以迅速抽回来。几只老虎一齐扑来,使得毛泽东无法应付。按 下葫芦瓢起来,刚把刘少奇打倒,林彪的势力就膨胀起来,原来的官僚贵族也在周 的支持下蠢蠢欲动。 毛泽东的文革初衷面临挑战。武汉事件是实力军人对抗中央文革的坚定行动。 虽然此事经过周的努力已经平息下去,但是毛也因此感到了周在军队的潜在影响。 毛泽东此时看见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 毛在中南海的书斋里,想和周恩来谈谈。 周的秘书接到毛那边的电话,赶快向周汇报。 周问:“什么时间打的电话?” 秘书回答:“五分钟以前。” 周看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三点四十分。 他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谈话。这样的时间,凌晨,三点四十 分,一个人,睡不着觉,那个费尽心机的人会想些什么呢?这个时间一般是他吃了 安眠药,开始按摩,正努力动员自己睡眠的时候。没有重要的事情,他不会这样寝 食不安,打乱本来就很成问题的作息时间表。刘少奇已经完了,他现在考虑谁呢, 担忧什么呢?毛是否先找了别人谈过什么,再找我验证一下,试探我的底牌呢?如 果是,他会先找谁呢?可能先找过林彪,也许,也许没有。 周恩来想了想,对秘书说:“你们不是经常劝我早休息吗?你们看,主席这么 晚了还工作。我们要更勤快啊!你们知道最近主席接见了多少同志吗?” 秘书拿着一张主席活动的单子,说:“这是主席这个月的详细活动表。” 那是整整十一页十六开的报表,上面详细地罗列了毛泽东的活动内容。 周略看了一遍,林彪的名字只出现了一次。那次谈话周恩来在场,内容非常肤 浅。除了毛泽东和江青的几次谈话,周不清楚外,别的接见周都知道。周对秘书说 :“我的单子有没有这样长?肯定没有。这样下去,主席的健康会受影响。” 只要他没和林彪谈话,那就好。至于江青,我已开始和她有交流了。那人城府 不深,好办。这个时期,主席和杨成武接触不少。那就好。我必须马上去看看,话 题就是那两个。 “这样下去不行啊。”周一见毛就很严肃地说:“这么晚了还不睡,影响健康 。” 毛说:“古人说得好:闻鸡起舞。”周双手一摊说:“可是你倒好,鸡都快叫 了,昨天的舞还没停。”毛泽东说:“睡不着啊。”周恩来故意不试探,诚恳地说 :“我们都是这样的年纪了,战争中体力支出太多,不能不考虑。唉,劝人休息保 养的话,总象老婆婆的叨叨似的,苍白无力。可是主席,我再说一遍:得注意健康 ,一定得注意啊!” 毛看看周一副动情的样子,又看看自己的屋子,感慨地说:“我就老这样呆着 ,看书、吃饭、睡觉,你看象不象个监狱?” 周恩来说:“西方人说,伟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孤独。但我以为主席好象不是这 样。”毛泽东说:“为什么不?看上去,我不正象个孤家寡人吗?”周恩来说: 独。”毛说:“即使骂人的话,你说出来就好听。” 周恩来哈哈大笑起来。 毛泽东接着说:“今天早晨,就是刚才,我出去看了星象,发现天罡不亮,地 煞混乱,二十八宿凶气泛滥。我参不透其中道理,于是就想和人说说话。说累了, 再睡觉。”周恩来说:“你就靠着那个垫子在沙发上躺着吧,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 候睡,我走时也不告辞了,好不好?”毛泽东说:“咱还是谈天说地吧,哲学也行 。”周恩来说:“我在哲学上到底懂多少,主席不知道吗?我是做事的人。谈玄不 成。”毛兴奋地将扇子在茶几上一拍,说:“我今天就是要找你这个实际工作者谈 谈。” 周很感动的样子,轻轻叹息一声说:“主席,每当我们这样随便聊天的时候, 我都觉得很感动。以前下乡,看见农民兄弟围着一堆火,抽着烟,说天气,说庄稼 ,随便聊一些过日子的事,就象不拿地图的旅游,那个场面很浪漫啊,就象风景画 一样。”毛泽东说:“我们今天就是这样的聊天,随便胡扯。这地方我呆够了。前 些日子下去看了看,心中才算大体有个数了。” 周沉吟了一会儿,说:“主席自己有数了,我可不十分清楚,能不能指点一二 ?” 毛泽东问:“你先把你的不清楚说出来,看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样。我再告诉你 。” 有毛泽东的鼓励,周恩来轻松多了。 “那我可要信口开河了,不对你就批评。”尽管周恩来已经将要说的话想得非 常细致了,他还是装作自然天成的样子,看起来诚恳、厚道、忠实、细致、富有责 任心而没有野心。毛泽东慷慨地挥了挥手,叫周只管说。 周恩来沉思了片刻,神情严肃地说:“运动的第一个任务,在政治上打垮那个 资产阶级司令部,我们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下一步呢,应当是深化这场革命,就是 要在思想和文化上下工夫。将毛泽东思想变成实践,变成自由王国的行为参照和道 德准则,而不仅仅是自在的必然和经验,更不是口号。要把这个思想变成普遍的文 化意识,是个大任务。文化革命嘛!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利于这个转变。” 周恩来停下来,想知道毛是不是听进去了。 他希望随时发现更贴近的话题,探听毛的文革计划。 毛抽了一大口烟,说:“文革应当扫尾。可是,烧香引出鬼来了。” 周恩来有了底。既然毛泽东这样说,那就好办了。 周接着说:“我有两个担心。一个是担心跨省市、跨行业的造反组织,太大。 二是担心军队。军队管事太多,不利于备战备荒的大方针。” 毛微笑着说:“朋友是老的好,老婆是新的好。真有点道理呢。继续说。” 周恩来来了精神,兴致勃勃。他想:关键的时候到了!不能大意,也不能落下 把柄。 周恩来象个演员似的,神情沉重无限忧虑地说:“过去的一年里,造反派是立 了大功,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注意到,过大的造反派组织对我们无产阶级专 政的政权不利。有的组织达到几百万、上千万人,难以有效地控制。不怕一万,就 怕万一。万一有一太难被人扇动,又都是工农、学生,我们怎么办?再说,那么大 的组织,没有必要嘛!他们不团结,都争左派,互相武斗的很多,死了不少人。现 在他们互相怨恨,弄不好,他们将来就会怨恨我们。” 毛泽东说:“所谓千人吃肉一人交钱,就是这个意思。” 周继续说:“他们一打,就叫中央表态,叫主席表态,叫林副主席表态,叫中 央文革表态。上边说他们都对,叫他们团结,等于没说。为什么?因为他们就是要 压倒对方。我们下了命令,叫他们停止武斗,可他们不停。这样的大组织,都有很 大的实力,有的是人,有的是本事,没有武器,能够自己制造出武器,缺少钱粮, 他们也有办法筹集。有时他们无视中央,中央也无法做到令行禁止。再说,组织太 大,容易发生队伍不纯的问题。如果他们的领导层能够及时地理解主席的部署,那 很好。可是万一他们在坏人的挑动下,拒绝及时执行中央决定--他们总是有很多 理由--而且固执得很,象惯坏了的孩子。那就很伤脑筋。我举三个例子,一个是 全国红卫兵联合行动委员会,就是今年年初镇压的那个联动。您还记得吗?运动初 期抵抗文革,很是麻烦了我们一阵子。后来有出现了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工人革命 造反总司令部,很大,有几千万工人。如果真的弄不好,和国家对立起来,就得使 用军队。” 毛插话说:“老使用军队也不行,弄不好会养虎为患。” 周恩来说:“最不好办的是现在的全国复员退伍军人联合行动指挥部。他们有 上百万人,个个都会两下子,拿起武器就会打仗。而且很多人是能工巧匠,会制造 武器。” “一个军队,又一个次军队,两个队伍加起来,我也对付不了。”毛泽东忧心 忡忡地说:“打了大半辈子的仗,如今发现周围是天罗地网。” 这正是周恩来要说的。可他很警惕,不愿说得太明白,那会使林彪敏感。周要 让毛自己想去。有一点,周恩来是非常自信的。那就是:在要不要共产党统治这个 国家的问题上,他和毛泽东都是一致的。他不相信毛会允许任何新的力量真正强大 起来。象这样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最忌讳的就是自由结社和自由言论。有些东西 ,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是可以的,贴在墙上,也还行。如果要真正实行,那就很 危险。为了打破秩序,毛泽东使用了这个敏感的武器,这是一步险棋,是政治上的 大忌。毛利用造反派完成倒刘政治任务后,第一个担心的问题大概就是红卫兵和造 反派。他想赶快结束文革,但这个愿望难以实现。一是因为造反派已经骄横起来, 不听话;二是军队全面介入社会生活,很难一下子纳入正轨。毛迫切希望结束运动 ,但又不好交代,怕丢面子。 周恩来说:“所以,我建议,今后不准成立跨行业、跨省市的组织。” “已经成立的,要马上取缔!”毛站起来,坚决地补充说:“马上发个文件, 要求各地造反派组织紧跟中央的部署走,不能骄横,不能娇惯,不能老子天下第一 。” “主席放心,我回去就马上准备,快的话,后天晚上会请主席批阅。” “别搞那么繁琐,我现在说了,照办就是。”毛说:“不用审批,时间不等人 。” 毛泽东深深赞佩周的政治敏感性。他们想到一起去了。毛完全相信周的分析。 是的,群众的结社对政权会构成极大的威胁,所谓大民主,现在不必要了。周恩来 说得有道理。那些造反派随时都可能变成反对党、反对政府的力量。我不能允许他 们胡来。如果镇压,就必须用军队,这只能扩大军队的作用,使林彪在政治斗争中 更逼近我。那样,在未来的讨价还价中,我会处于不利地位。周恩来的担心是对的 ,是为我着想的。林彪现在的权力,即使不减少,至少也不能再增加了。 毛话题一转,换了军队。 周不动声色,好象顺便提到似的说:“现在军队领导层中,四野的人很多了。 空军、海军、总参、总后,都是四野的。四野的人都很自豪,好象高人一等。这样 ,其他几个野战军就有意见,不利于团结。我们不赞成山头,但那是历史形成的嘛 。不是每个人都能象主席那样,各个山头的人都乐意服从指挥。” 毛说:“我有一个办法:取消中央军委常委办公会议,成立一个军委办事组, 加一些人,各个山头的都有。你看怎么样?”周恩来问:“这个计划是林副主席提 出来的吗?”毛不高兴地看看周,说:“是我的计划,但我征求了林彪的意见。他 的意思是叫叶群当办事组组长。人家是内举不避亲啊!” 周敏捷地说:“我坚决拥护主席、林副主席撤销中央军委常委办公会议,用军 委办事组来代替的决定。这个决定意义深远,很好。但是我得补充一句话:叶群同 志担任军委办事组的办公室主任不好。搞成一家子,不妥当,对林副主席的影响也 不好。” 毛深深地点头,说:“我推荐叶剑英到军委办事组去工作。” 毛泽东兴奋地叫秘书去取瓶好酒,与周共饮。 喝酒期间,他们又谈到红卫兵问题。 “无论如何,让我们的工厂安排这么多学生就业是不可能的。”周恩来说。 “不用发愁。”毛泽东大手一挥,简单地说:“动员红卫兵上山下乡,那里天 地大,几千万学生下去,也看不出多多少。” “这倒是个好办法。”周恩来说:“有两个问题:一是要告诉农民老大哥,欢 迎这些孩子去。第二,要教育学生向农民学习。学生产知识,学社会知识,改造世 界观。” 毛泽东谈到农民的聪明,便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 毛泽东当场就委托周制定一个文件,规划学生上山下乡的活动。 到六七年十月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央文革小组四家,联合 发出《关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若干政策规定》,先将文革中返回城市的知识青年弄 回去。要他们就地革命,自己不回去,家长要送他们回去。撤销一切设于城市的知 识青年组织。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权力机构对回去的青年不得歧视,要保证他们 的粮食和劳动报酬。 到六八年初,一个更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开始了。 其他学生组织,被要求回到学校去复课,去接受军训。为了实施这个计划,毛 泽东号召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经过几个月的搏斗,终于使学生就范。 周与毛合作,先解决了一个问题:清除红卫兵和造反派。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