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简史
历史与地理背景
伊拉克
伊拉克除了东北部的扎格洛斯(Zagros)山脉之外,境内大部分是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所冲积成广大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除此之外,两河流域下游区、现通称为库兹斯坦(Khuzestan)地区的地下,储存了大量的石油与天然气,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巨大油田区。但也由於美索不达米亚太平原几乎无险可守,加上人口、粮食生产及石油等资源引人窥伺,因此这里自古以来便常遭到外族的入侵。
现居住於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主要是阿拉伯人,另外还有五分之一强的库德人,主要分布在北部。宗教上伊拉克主要属于回教中的主流派(Sunni逊尼派),但因多数统治者并不仰赖神权政治、长期被否定宗教的社会主义政党所统治,加上教育的普及,伊拉克人对宗教相当漠然。
1519年后此区归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控制,直到一战结束后被英国划归托管地;1932年伊拉克独立,但这个英国掌控的王室政府在1958年被推翻后才算真正的独立。经过多年的政争与内乱,由巴斯党(Baath Party)夺得政权,1975年结束长达15年的库德族内战後才逐渐安定。此时伊拉克不过是个中东小国,国防战力相当低落,但藉由石油收入短短数年内兴起为中东地区一强。1980年战争爆发时,伊国际关系方面,由於苏联在库德族内战时予以许多协助,因此伊拉克的立场亲苏。但伊拉克与其他国家也保持一定关系,仅因视库兹斯坦区域为该国传统领土,因此与伊朗及科威特间关系交为紧张。
伊朗
伊朗是中东历史强国波斯的发源处,地理上由巨大的山脉及山间盆地群所构成的高原,平均高度海拔900到1500公尺间,有1/6的土地是沙漠,仅里海周围与波斯湾沿岸有较大的湿润平原,特别是库兹斯坦。经济方面基本上是半农半牧,近年来则以石油输出为主,但开采不如库兹斯坦的平原区油田。
文化方面,伊朗的前身波斯在西元前6世纪建立庞大的帝国,此後就一直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势力。西元7世纪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後成为回教文化圈的一员,但因为回教初期的内乱造成回教世界的大分裂:波斯区域成为拥护号称先知穆罕默德神圣血脉的少数派(Shi'ite什叶派)活跃区域,此後在回教世界中可说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而从15世纪末什叶派成为国教,教会就成为波斯境内最庞大的势力。
波斯人喜思辩善玄想且充满浪漫精神,波斯文学、艺术与宗教哲学的发展可说独步回教圈;也正是这种民族性,才容易产生宗教狂热与神权政治。在军事上,这种热情常常表现为人海战术式的冲锋,士兵很容易因为一点鼓舞而产生高昂的士气;相对的,一但士气衰竭便会兵败如山倒。
19世纪末期的波斯受到英、俄两国的压力,1907年被划分势力范围成为“次殖民地”。1935年波斯正式改名为伊朗,後来因亲德国而被英苏联合占领,直到大战结束才获得名义上的独立。1953年美国CIA在伊朗主导政变建立了一个亲美政权,成为美国在中东的最佳盟友。
1979年什叶派教长(Mujtahid)霍梅尼(Ayatollalr Khomeini)回国推翻了有悖众望的国王巴勒维,建立波斯史近千年来第一个神权主义国家,伊朗国内政治局势陷入一片混乱;同年攻击美国大使馆并监禁使馆人员使两国交恶,苏联向伊朗新政权示好也因柯梅尼宣称“美国是大撒旦,苏联是小撒旦”,并以实际行动消灭共产党宣告失败。在开战当时,伊朗在国际上可说陷於孤立之境,只有石油、高达4000万的人口、与狂热的宗教信仰为其後盾。
战争起因与战前两国概况
如前所述,引起争执的库兹斯坦区分属伊朗、伊拉克与科威特。由於此区居民多为阿拉伯人,以及历史上两河流域的政权通常都拥有这块土地,伊拉克将库兹斯坦称为“阿拉伯斯坦”(Arabestan),并认为这是伊拉克遭到侵占的领土。1958年伊拉克正式独立後便有并吞全库兹斯坦区的想法,但限於国力与内乱而无法实现;而这些内乱几乎均由伊朗鼓动或支持,促成了伊拉克对伊朗更深的敌意。1975年内战结束,伊拉克利用两次石油危机大赚一笔并开始大量采购军备,从事後之见,此时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就算不敢打伊朗,只怕已经准备打科威特了。
当然,伊朗也有与伊拉克发生冲突的充足理由。当英国控制中东地区时,由於伊朗的亲德敌英,对於西南界线的阿拉伯河并没有主权与管理权,更何况是河岸附近的油田。1975年伊朗撤回对伊拉克库尔德独立运动的支持,换取将国界移至阿拉伯河中线,才初步满足了伊朗的期望。可是河中线对岸、邻接阿巴丹港的阿巴丹岛落入伊朗手中後,伊拉克唯一的商港巴士拉(Basra)、重要军港乌门卡塞(UmmQasr)与军事重地、炼油及石油输出等许多重要设施存在的法奥(Fao),都在阿巴丹岛炮兵与海军的威胁之下。因此伊拉克开战的两大目的,就是取得阿拉伯河的完整控制权以及让库兹斯坦自治(并入伊拉克)。
伊朗敢如此要求伊拉克,一来是伊拉克的内乱使伊朗有机可乘,二来则是伊朗身为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拥有的强大军事实力:1959至1978年间,伊朗总共花了360亿美元在军备采购上,以当时武器单价不到1990年代的1/10,这是相当庞大的金额。但是 1979年回教革命後伊朗内部便陷入了混乱状态。
此外,回教革命之後霍梅尼因宗教主张过於激烈,在1964至1978年间流亡伊拉克,并不时组织对伊朗政要的暗杀活动;但1978年伊拉克将霍梅尼驱逐出境,霍梅尼只好流亡巴黎。现在来看,这是萨达姆·侯赛因颠覆伊朗所下的一手棋,但这件事使霍梅尼对萨达姆·侯赛因怨念极深,日後霍梅尼宣称巴勒维、美国、萨达姆·侯赛因为其“三大死敌”便是因此而来。至於宗教因素对这场战争发生的影响反而是意外的少,两国的敌对政治因素始终高於宗教情感。
1979年革命之後,伊朗与伊拉克很快的发生多起国界纷争,包括阿拉伯河通航事件。虽然伊朗从部份阿拉伯河上岛屿撤军,但伊拉克在1980年9月17日宣布废除1975年的边界协定,并於9月22日对伊朗发动进攻,从此展开了为期8年的两伊战争。
战争的发展
伊拉克进攻时期:1980年9月至11月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发动大规模空中攻击,打算将伊朗强大的空军一举歼灭於地上:但是伊朗大量的强化机堡足以抵御空袭,而且伊朗空军很快将飞机撤往国士深处的基地,当时伊拉克主力的MIG-21/23与Su-17,续航力不如伊朗的美制F-4/14,难以打击伊朗的主要空军基地,伊拉克从此失去击溃伊朗空军的机会。
伊拉克陆军的表现更差。此时伊朗的内政外交混乱,加上库兹斯坦多数阿拉伯人会支援伊拉克军,一般咸信伊拉克能在短期内获胜。但由於伊拉克打的只是一场有限战争,又没有配套的外交措施收拾战胜後的残局;而入侵一事反而让伊朗人心团结成立民兵抵抗伊拉克,与萨达姆·侯赛因一厢情愿的想法完全不同,战争一发不可收拾。
开战时伊拉克采三路进攻,但萨达姆·侯赛因真正的目标是南路库兹斯坦区,这里地势最平坦、利於大规模作战,而萨达姆·侯赛因在此投入全部机械化兵力一半的两个装甲师更显出他对此区的重视。刚开战时伊拉克军便成功深入伊朗国土80公里,但没能夺取制空权对战事产生负面影响。9月28日,伊朗AH-1J直升机重创伊拉克装甲部队,并在ZSU-23-4防炮车赶到前撤退,这是攻击直升机在两伊战争中第一次发威。
此区伊拉克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阿拉伯河下游出海口处的阿巴丹与柯兰夏尔(Khorramshahr)。这两个港口封住了阿拉伯河,阿巴丹也是中东地区最大规模的石油炼制与出口港;两地都是国防重地且难以包围,因此伊拉克军必须采取强攻。进攻柯兰夏尔时,伊拉克装甲兵在缺乏兵种协同的情况下3周内便损失了数百辆战车;10月24日攻下柯兰夏尔,萨达姆·侯赛因获得了第一个重大战果,同时占领了半个库兹斯坦。11月初并曾侵入阿巴丹港,此後伊拉克军转攻为守直到1987年。
伊朗在这段时间出乎外人意料的团结,象征伊朗新政权的稳固;没能攻下阿巴丹港,使得伊朗保住其库兹斯坦区的海岸线与港口输出入军需物资,特别是最接近战线的班达·霍梅尼( Bandar Khomeini)港输入的物资,是伊朗与伊拉克进行长期消耗战的凭藉。
伊朗反攻时期:1980年12月至1982年6月
装甲大决战
11月伊拉克的攻势告一段落後,12月伊朗便展开无组织的反攻,但以失败告终。1981年1月5日,伊朗以一个装甲师、两个步兵师与两个革命卫队(Pasdaran)步兵师,对苏山格德(Susangerd)方向进行大规模的反攻,希望能攻破伊拉克的防线直驱柯兰夏尔/阿巴丹,或向伊拉克南部枢纽巴士拉与阿马拉(Al Amarah)进军。1月10日,伊朗与伊拉克在此展开了一场战车战。
此次会战双方各为一个装甲师,由数量大致相同的英制酋长式对抗苏制T-62。从数据上来看,酋长式在火力与防御力上均远胜过T-62,仅在机动力方面酋长式较居劣势,但也因此制了酋长的死命。连日豪雨使苏山格德一带已经完全沼泽化,这种地形酋长式还勉强能以低速行走;一但全速奔驰并开炮时重达55吨的酋长很快便陷入泥中,而仅40吨且履带接地压力低的T-62尚可作战。虽然酋长式在4公里外击毁了许多T-62,但无法行动的酋长式纷纷在1.5公里以内遭到T-62各个击破,加上伊拉克的空中支援使伊朗装甲部队的攻势遭到挫败。
这次伊朗反攻作战失利的最大因素,在於酋长式战车的重量,使其表现不仅不如俄系战车,甚至比总重仅50吨的M60A1还差。而战争中後期重量轻的PT-76和许多轮型装甲车,就是因为在沼泽区域活动便利,活跃程度甚至超过主力战车。
伊朗收复国土
在整个1981年间伊朗进行过多次反攻,但未能有重大斩获;1982年3月23日,伊朗对伊拉克展开最重要的反攻。面对伊拉克的地雷、铁丝网与壕沟,伊朗革命卫队不怕死的少年兵以纵队多路的人海战术攻破伊拉克防线,造成伊拉克军的恐惧而大规模崩溃撤退;装甲部队也遭到伊朗直升机封锁。虽然伊拉克掌握空优,但由於可出击架次不足、缺乏俯视俯射能力、没有精导武器支援,无法对付已经渗入伊拉克阵线的伊朗革命卫队。4月30日伊朗对柯兰夏尔发动最後攻击,5月24日伊朗国土大致光复。
伊朗这次反攻成功归功於革命卫队少年兵。伊朗在中东地区属于贫穷国家,大量青少年无所事事到处闲晃,但是只要能集结几十个人,得到回教僧侣(Mullahs)的允许为霍梅尼献身,便可以成为革命卫队的队长,享受不错的薪水与社会地位。因此尝到甜头的少年们对为国捐躯可到阿拉神所居天堂一事深信不疑,加上叛逆期青少年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勇气,造成他们不怕死的冲锋精神,此後这些少年兵一直就是伊朗作战的凭藉。
伊朗进攻时期:1982年7月至1987年4月
1982年6月伊朗光复少数守备阵地外的全部国土,伊拉克也宣布从伊朗境内全面撤军,原本战争应至此结束,但伊朗要求高达1500亿美元的高额战争赔偿,数倍於伊拉克年国民生产总值。回教僧侣尝到甜头後希望能更进一步扩大权力,霍梅尼便对外宣称展开“圣战”,攻下伊拉克境内什叶派的两大圣地卡巴拉(Karbala)、那杰夫,最后是耶路撒冷;实际上,战争目标还是金钱与权力,而非宗教。
杀戮地带(拉玛丹作战)
1982年7月15日,伊朗以6个师以上的兵力进攻伊拉克第二大城巴士拉,伊拉克则在阿拉伯河对岸的Hawiziah Marshes(杀戮地带)阵地部署了7个师,利用巴士拉周边的天然沼泽区和数个宽20公尺的人工水路阻挡步兵,在沼泽之後则是坚强的防御阵地。伊朗军渡过沼泽地带发起夜间攻击,大量革命卫队却因橡皮艇被击沉而溺毙,支援的战车也缺乏统一指挥被逐一击溃;天亮後伊拉克空军与Mi-24再消灭伊朗残馀兵力。28日伊朗撤退时损失了27000人与300辆战车,残余的装甲部队几乎全被消灭,而伊拉克仅损失约5000人,并成功防御伊朗的攻击。
进攻巴格达(伊本阿格作战)
接著伊朗转向哈那金与曼达里(Mandali)方向进攻,打算直接冲入100公里外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由於这两个城市以西便是无险可守的大平原,因此伊朗宣称是“最後的作战”,当时西方分析家也注意伊朗这次的攻击:但是此区东边是海拔2000至5000公尺的高山不利部队运输通行,伊朗只能慢慢集中兵力。互相进行炮战一个月後,10月1日伊朗以5个师(约10万人)展开夜袭,却因意图暴露被伊拉克炮火封锁在山地隘道间,还阻挡了前方部队的补给运输,加上持续的空中炸射使伊朗的攻势在一个月後无疾而终。不过纵使伊朗奇袭成功,几近全灭的装甲部队到大平原上能否如愿攻下巴格达,只怕还是个未知数。
南部的决战(摩哈拉姆作战)
这次的失败使伊朗将目标转移至阿马拉周边地区。阿马拉位在底格里斯河东侧,战略地位重要已不需渡河即可攻下,而每年10月19日起什叶派便进入一个月的主要宗教纪念日,这时正是煽动伊拉克南部什叶派起事、与伊朗军里应外合的大好机会。不过伊朗地下工作人员的煽动失败,伊朗遂决定11月1日晚上展开奇袭,6日便进入伊拉克国境。但由於伊朗军缺乏车辆後勤不继,伊拉克则仗著的装甲部队反击和空中支援反击,战线因此胶著。
长期消耗战
事後伊朗检讨三场失败战事发现,集中一点攻击对伊朗不利,但广范围攻击时,兵力居劣势的伊拉克军却很难应付大量步兵的奇袭,伊朗便可蚕食伊拉克阵地。因此,这段时间伊朗的战略指导方针是:一、以数量优势进行广正面攻击,使伊拉克备多力分;二、攻势重点放在伊拉克南部不利於装甲部队运动的湿地,并切断巴格达-巴士拉公路,使得伊拉克南北无法联络。
1983年2月6日,伊朗展开代号为“晓”的作战,动员45000名正规军与10名万以上的革命卫队/民兵,从曼达里到巴士拉间对伊拉克进行广正面攻击,攻击重点指向阿马拉。作战初期颇有斩获,一度深入伊拉克国境10公里并占领3个基地,但在Mi-24与伊拉克空军129批次的波状攻击之下,伊朗的攻势为之顿挫。4月10日再发动晓作战第二波作战,伊拉克则再投入两个师阻挡伊朗的攻势。
虽然这次伊朗还是以失败收场,但却是两伊战争新形势的开始。这次伊朗军只剩一个装甲旅投入战局,而且部队的装备、素质都比过去更差;可是为了应付伊朗的广正面攻击,伊拉克也被迫动员兵力,对於人口较少的伊拉克相当不利,可以说正中伊朗下怀。其次,1982年伊朗的攻势均只持续半个月到一个月便自动退兵,然後进行外交喊话;但晓作战的攻势却持续甚久,攻击地点也不断变化。这主要是连回教僧侣们都体认到,以伊朗的军力只有进行长期消耗战才有希望让伊拉克屈服。
这些作战不管规模大小,通常没有明显的战果,战线还是停留在双方国界附近。但随著时间的推进,伊朗人力上的优势逐渐突显,伊拉克前线的压力日渐沉重;1985年的巴多鲁作战伊朗利用快艇与直升机抢渡沼泽地首次渡过底格里斯河,纵使後来遭到逐退,但这对伊拉克而言无疑是个不祥的预兆。
法奥的沦陷
1986年2月9日晚上伊朗对阿拉伯河南端的法奥进行奇袭,虽然伊拉克早已部署强大兵力,但法奥还是在一夜中陷落。伊拉克突然失去了出海口与反舰飞弹阵地,外海钻油平台上的雷达站也使通信一度中断,对伊朗的海上封锁一夜之间陷入崩溃局面。
伊拉克高层立即派军驰援,但法奥位於沼泽地带几乎难以进行道路外机动,而伊朗利用占领的阵地部署了大批陶式飞弹,使伊拉克增援部队无法前进。空军的进攻也遭到伊朗高密度防空火力网的拦截损失惨重,特别是刚部署的美制鹰式飞弹总计打下了87架伊拉克战机;伊拉克海军出口又被水雷封锁,加上伊朗空军大举支援作战,伊拉克军第一波反击败退。
3月间伊拉克集中装甲部队与空军再度反攻法奥,但结果还是相同;不过这时有一项对後来影响最大的措施,就是由伊拉克陆军精锐人员与装备组成的“共和国卫队”做为伊拉克陆军的总战略预备队使用。虽然共和国卫队并没能收复法奥,但在後来包括波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大功用。有趣的是,最早的共和国卫队为保障对伊拉克与萨达姆·侯赛因的忠诚,全队均由“伊拉克什叶派人”所组成。
这次伊朗成功的主因,一部份是伊拉克军久战之後战力与士气均在降低当中,但最重要的还是美国里根政府时代出名的“伊朗门”事件,使伊朗购得大量美制兵器与维修零件,获得开战以来最强大的火力;若无这些兵器,伊朗纵使可以打下法奥,但後续要阻止伊拉克装甲部队与空袭的可能性并不高。
除此之外,从1982年起伊拉克掌握的相对空中优势,在这次法奥攻防战中没有能发挥作用,也是值得讨论之处。通常机动防炮车的位置都在装甲部队的後方5至10公里,非机动性的防空武器则会摆在更後面;但1986年时法奥的阵地固定,所以机动性不佳的区域防空飞弹可以部署在紧邻地面部队的後方,防空范围延伸到地面部队前方数十公里;低空防空火炮仰赖阵地保护,也可以伴随战斗部队存在於最前线。防御范围缩小时,各种防空武器的有效作战范围必然高度重叠,构成严密的防空火网。
伊朗虽然成功打下了法奥,但是无法一举消灭伊拉克军使得法奥伊朗守军腹背受敌,再度陷入消耗战局面;此外,伊朗的补给来源只能仰赖班达·霍梅尼港,在伊拉克空军不断的轰炸了严重影响补给品的支援速度。不过这次作战的成功可以说改变了两伊战争的均势局面。伊朗方面引进了新武器,士气正处在最高状态;伊拉克军则从上到下都弥漫了悲观气氛,而且与伊朗相比伊拉克人力动员已近极限,战局似乎是已经注定了。
卡巴拉作战
紧接著伊朗以1987年3月结束战争为目标,展开以圣地为名的“卡巴拉作战”。伊朗仗著AH-1J、陶式飞弹等美制武器加上4倍於伊拉克的兵员,在梅黑兰重创伊拉克装甲部队,但在伊拉克空中支援与共和卫队反击下还是没能扩大战果,战局再度僵持。1986年底伊朗展开了一连串针对巴士拉进行的卡巴拉4号、5号与8号作战,伊拉克的杀戮阵地并一度遭到突破,让人以为战争即将结束:但此时的伊朗其实已是强弩之末。
伊朗门事件得到的大量武器後勤不继、出勤率减少,2008枚陶式与235枚鹰式飞弹也已经消耗殆尽,更糟的是人海战术所造成的持续性消耗使伊朗经济濒临崩溃。同时,回教革命後伊朗执行严苛的回教戒律使一般人难以接受,加上革命卫队的横行霸道和战争造成的剧烈通货膨胀均使得伊朗人民普遍厌战。对此伊朗开始进行大规模反美宣传,宣称是美国在背後支持伊拉克作战,但这弥补不了伊朗物质战力已经严重不足的事实,战争的潮流开始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