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已宣布,将通过短期贷款拍卖方式再向金融系统提供2000亿美元资金,欧洲央行表示将注资约150亿美元,瑞士国民银行将注资约60亿美元,英格兰银行也宣布了类似措施。……美联储此前已通过六次拍卖活动,共向金融机构提供了1600亿美元资金。.(广州日报3月12日)而日本金融厅长官佐藤隆文10日说,迄今为止全球金融行业的次贷相关损失已经高达2150亿美元,其中美国机构的损失占55%。摩根大通日前发布报告称,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恶化,华尔街正面临“系统性保证金追缴”风险,银行业可能因此损失3250亿美元资本金。(2008年03月11日 11:36 新华网)。
照日本金融厅和摩根大通估计的2150亿美元或3250亿美元的数字,美联储注资3600亿美元完全可以解除此次的次贷危机。至少是可以解决美国国内的问题。但我对于美联储注资是否可有效解决次贷危机很是怀疑。
美联储这次的拯救行为有些不和常理。照道理讲企业违规所造成的损失应该由企业来承担,如果出问题就用央行注资的行为来解决,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投机性,甚至会助长大量企业产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长远的宏观经济来讲拯救是扩大危害!美国的经济学家那么多,他们也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是什么促使美联储不按经济常理出牌?回看美国的经济及金融发展历史我们就知道。
美国的金融发展历史的分界点是73年美元完全与黄金脱钩。与黄金脱钩后的美元由此成为了美国政府的一种商品,它自由的兑换着世界各国的各种商品。这导致了美国无节制的费用扩张。这是美国经济的一个伤口。
美国经济的另一个伤口是因为“美国式”民主造成的。典型的“美国式”民主的危害例子是《戈尔恩—圣.哲曼法案》(Garn—St.Germaim Bill)。美国的储蓄贷款社在二战后到60年代高速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由于油价高涨带动通货膨胀,使得很多的贷款储蓄社面临倒闭。为了拯救储蓄贷款社,美国国会出台了上述法案,法案规定:大幅缩减对储蓄贷款社的资本要求,对于抵押贷款的出售,可以暂缓对其损失的入帐确认。随着出现了大量利用储蓄贷款社扩大投资的个案,通过储蓄贷款社人们可以用1%的金钱来获取100%的投资,而投资失败了,按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完全弥补本金和利息损失。这期间美国会计发明出一种叫“商誉”,我们叫做无形资产的记帐方法,用此“商誉”来掩盖经营损失。这里面的一个要害就是:损失暂缓入帐,要等倒闭或转让时才呈现出来。
美联储注资救市的主要目的不是发钱给企业,而是怕企业倒闭引发连锁反应,而巨额的亏损(虚帐)在亏损时就要体现出来。如果连锁的倒闭发生整个美国的多数金融机构负债经营的面目就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注资维持是美联储的无奈之举。
现在的注资虽然获得刺激股市的作用,可是长久来看美国国内的金融毛病并没有消除。美联储的注资虽然是同业拆借的票据形式,可是大量的资金会有部分的溢出,再加上乘数效应,几个月后注资政策一定会引发难以控制的通货膨胀。而且因为爆发了“次级贷款”危机,很多投资者对于购买美国资产会很审慎,因此后续进入美国的资金和资产会大不如前。美国的财政会难以为继。没有外来资金来填补窟窿,美国的经济一样要衰退。政府买单的美联储注资并不能医治美国金融病的根本,而只能将疮疤掩盖起来,骗取投资者在将资金投入来承接这些“虚拟”的资产。格林斯潘就象玩火的小孩,见火灾发生后赶快逃跑。
美国原来不容许别国染指他们的金融业务,现在企望放开这样的监管来吸引外国的资金来承接这些“虚拟”资产有点不切实际。假设可以买通一些主管的中国高官,但在这样的形势下,要让中国政府通过象黑石购买案一样大量的注资美国金融业,应该有难度。毕竟中国政府并不是腐败的政府。美国现在要骗日本、海湾国家或者俄罗斯等国家也不容易,因为已经发生的“次贷”就是警报,警报刚响人们是不容易放松警惕的。
没有自生的经济活力来解决问题,靠宣传美国的科技发达军事强大是远远不够的。美国经济如果确实好,就不用美联储救市,就不会发生次贷危机。日积月累的亏空就是神仙也无法填补,靠玩虚的就想填补美国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窟窿是异想天开。美国政府欠下的巨额债务只能靠他们的子孙后代来偿还。看还有谁那么傻,急着要加入美国国籍?美联储救市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小病不医,积久就成大病。病入膏肓是美国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