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石博客 作者: 张石 2008-08-17 12:09:58
对于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日本对中国比较友好的媒体与立场中立的媒体不乏赞词,而一贯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产经新闻》竟也在8月8日头版刊登了外交评论家冈本行夫的文章“对08年北京盛典的期待”,虽然文章中也提及几句《产经新闻》对中国老生常谈式的指责,但从文章整体上来看,则基本上是从正面肯定的。
文章写道:“从今天起,将有多少五星红旗在北京的上空飞扬?13亿人象投入战斗一样掀起奥运热潮,中国选手如下山猛虎席卷赛场,这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盛典,也许会取得辉煌的成功。
奥运也是中国作为最强大的国家君临亚洲的契机,在8世纪唐朝的全盛时期,中国集世界之富于一身,当今中国,具有盛唐之势。
时代的主角变了。80年代,谈到21世纪的亚洲的时候,其中心是日本,现在不同了,谈到亚洲的发展,世界的眼睛已经看不到日本,而是中国,印度。”
文章还指出∶“我们衷心祝福并支援北京奥运,同时更衷心期待中国能成为与国际社会的生存方式取得和谐的国家。”
更令人回味的是:在日本一贯被一些人奉为“反华旗手”的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应邀出席了北京奥运开幕式,8月9日,北京市政府还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的欢迎会,同一天,石原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谈了他“百闻不如一见”的北京之行的感受。
石原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来做志愿者的大学生们,他们都非常非常的好。与美国机场的那些搜身的机场官员们真是不同啊,那些美国人太傲慢了,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中国的大学生们很亲切很有礼貌。我问了他们有什么报酬,他们说一直要干到残奥会,报酬仅仅是提供午饭。
虽然对中国的体制有一些批判,我也抱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前途着眼,中国这一代年轻人明显地与日本大学生不同,他们有憧憬,在憧憬中感受到青春的价值,听了他们的话,我感到很羡慕啊。”
石原慎太郎这番话应该不是奉承话,他对日本现代的年轻人历来颇有微辞。
在2006年12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的第477号国务院令,公布《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给予外国记者在奥运期间最大限度的采访自由。而邀请对中国有颇多不同看法的石原慎太郎出席北京奥运开幕式,也正是遵循奥运多元、宽容、公正、开放与和平的精神,不管我们有多少分歧,我们在奥运的“同一个梦”中寻找共同语言,不管我们有多少龃龉,体育的灵魂是友谊与交流,而一个国家愈是开放,愈说明这个国家自信的成长。
1972年,被认为是对中国抱有友好感情的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来到中国,在严格的限制下拍摄了一些“自选镜头”,使他的作品在中国遭受到严厉的批判,人们认为他“背叛了中国”,这只能说明那时的中国还在担心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以瑕掩瑜”,还没有充满的自信,而今天中国开放世界媒体对奥运采访,甚至邀请对中国一贯抱有敌意的人物参加开幕式,说明中国正在走向“瑕不掩瑜”的历史过程和对这种历史过程的自信,而《产经新闻》在8月8日的文章和石原慎太郎深有感触的谈话,则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