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林彪独特的攻城术
送交者: 绝地西风 2003年07月14日13:32:04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攻城历来为兵家之难事,巷战尤其是将者之大忌。故以蒙古铁骑之强,而数年不克襄樊,蒙哥且丧命于钓鱼小城;以纳粹德军之盛,而经月苦战斯大林格勒,保罗斯力竭被俘;拓拔焘横行江淮,而无可奈何臧质孤守之盱眙;努尔哈赤纵横辽东,而战败受伤于袁崇焕弹丸之宁远。无怪乎至今萨达姆以坐守巴格达为上策,而美军忡忡忧心于巷战。


然而林彪之攻城也,31小时而锦州下,29小时而天津克,范汉杰、陈长捷束手就擒,沈阳之卫立煌望风而逃,北平之傅作义拱手献城,诚有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之势焉。岂林彪之智不测而共军之勇绝伦乎?不然,何其拔城俘将之容易也?

其实林彪也是有过攻城的惨痛教训的,他打四平就苦战19昼夜,未能攻克,反而让陈明仁得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大出风头。林彪总结教训,认为进攻方地形不熟,一般又都沿着街道进攻,防守方往往在制高点设置强大火力,或隐蔽于坚固工事建筑内,防守者在暗处,进攻者在明处,防守者自由,进攻者不自由,对进攻者非常不利,所以伤亡惨重而成效不大。

在打锦州和天津时,四野采用的是一种非常出人意料的战术。部队都不是沿着街道强攻,而是在炮火掩护下,以炸药包或手榴弹炸墙穿屋,在房屋密集的城市如入无人之地,横冲直撞,指哪儿打哪儿。这样,占据制高点的守军没有明确目标,自己却成了瓮中之鳖,不知什么时候一队共军就从不知什么地方钻出来,在楼下塞个炸药包。这种战术是相当成功,让决心死守的范汉杰、陈长捷稀里糊涂就失去了对部队的有效控制和指挥,很快当了俘虏。

曾经看过一些介绍,纳粹德国为巷战也是煞费苦心,他们还发明了一种弯曲的枪管,专门用于巷战,在街道拐角处不用探身就能够射击。可惜,欧洲人的直线思维就想不到可以穿墙过户,把障碍变坦途。

这种战术的缺点就是对躲在房屋里的平民造成很大威胁和伤害,对城市的破坏也很大,所以锦州、天津战后,一片狼籍,几成废墟,所以我党也没有过多介绍这种战法。相反,倒是比较喜欢说陈毅、粟裕的三野,三野作风最好,攻城也老老实实硬啃,打济南、战上海,耗时长、损失大,打上海时甚至因为不能用重武器而牺牲极大,这肯定是林彪所不取的。

不过,事情也有两面性,虽然锦州天津两地的平民倒了霉,但正因为重兵把守名将坐镇的重镇都在几十小时失守,平津战役后国军就再也没有勇气守城了(除了上海--还是因为上海有出海口,不行可以溜;另外打兰州倒是一场恶仗,但那是马家军)。此后的国军,一旦城市有被共军包围的危险,马上就弃城“转进”,再不敢尝试坚守,惟恐重蹈范汉杰、陈长捷的覆辙。野战不行,守城也不行,游击想都不敢想,国军就只有跑了,跑的快的到了台湾,不那么快的只有当俘虏或者起义投诚了。

林彪的攻城术显然是对当时既有战争规则的一种突破,损害了战区平民的利益。虽然其利弊仍一言难尽,而更值得思索的恐怕就是这种颠覆一切规则,突破一切底线的思维,因为,常常感觉到,这种思维方式仍在。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荒草淹没的重庆二战美国空军烈士墓
2002: 日本人牢记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