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血祭金门》读后及思考
送交者: wangyang) 2003年09月05日18:58:13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血祭金门》读后及思考
汪洋

金门,这一福建沿海的弹丸小岛,1949年10月我解放军9千多将士登岛,与配备坦克、飞机和军舰的优势敌军作殊死搏斗。因渡船被毁,后援不继,乃至全军覆没,(阵亡5千多,被俘4千多),成为进军全中国胜利交响曲中的一个不和谐音。
笔者手头有三本关于金门之战的书,一本是徐焰的《金门之战》(1992年版),一本是丛乐天等编的《回顾金门登陆战》(1994年版),另一本是洪小夏的《血祭金门》(2001年版)。近来金门之战的研究已为世人所瞩目,对这场悲壮的登陆作战的描述在各种回忆录、战史、论文和纪实文学中屡见不鲜,据笔者拙见,这三本应属其中佼佼者。
这三本同述金门之战的书,角度却各有千秋。徐焰的《金门之战》囊括了金门之战到炮击金门近十年的历史沿革,对金门之战的历史影响作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而对金门之战本身的研究却显得信息量不足;丛乐天等编的《回顾金门登陆战》因为是当事人的回忆,虽然时隔50多年,理应更具权威性和可信度,但因当事人的回忆角度各异,难以给人以总体上的把握。而洪小夏的《血祭金门》这一经历了13年,又“难产”的书(作者自语)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者查证了我军有关的原始档案,采访了大量当年参加金门之战的指挥员、战斗员和相关人员,查阅了国共双方数百万字的文献资料,甚至逐日翻阅了1949年10月到1959年近10年的台湾《中央日报》,尤其是对被台湾集体释放的归俘所写的200多份“交代材料”的梳理和调研,为这部近30万字的著作搜集了100多万字的资料,使之成为一部史实更为详实的战史著作。此外,作者还从参战人员的个人角度,描述了金门之战从登陆、作战、牺牲、被俘、回归、审查、处理直至落实政策的全过程,写出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命运之搏,揭示了“这个只打了3天的败仗,给那么多的家庭带来了痛苦,40年,50年,或许更长更久。”(参战烈士224团团长邢永生之女邢光生语)。毫无疑问,这部书从正视历史、反思战争的角度都具有催人泪下的震撼力。

金门之战的历史价值

“胜负乃兵家常事”,从这个角度来说金门之战的失败并无怪异之感,讳言失败,鼓噪胜利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对金门之战,大陆的沉默和台湾的鼓噪,自有深沉的历史渊源。由于种种原因,大陆各传媒讳败不讳胜。因此,获悉我军失败的消息时,都有一种“怎么可能”的奇怪的好奇心。笔者本人在“文革”中首次读到60年代内部发行的《三野战史》中“漳厦金战役”一章时的感觉就是如此。
在摧枯拉朽,胜利进军,解放全中国之际,产生这样一个失败是偶然的吗?无独有偶:三野有一个“金门”,四野有一个“青树坪”,时间比金门还早两个月。南线大追歼,四野49军145师、146师轻敌冒进,在湖南青树坪陷入白崇禧部预设的伏击圈,“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参见《四野战史》505页),那也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只不过损失比“金门”少,“146师损失800余人,145师亦伤亡470余人”。事后,曾任东北野战军“头等主力师”2纵5师师长,当时的49军军长钟伟作检讨说:“对桂系 主力的战斗力估计不足,认为白崇禧没什么了不起。犯了麻痹轻敌的错误。”——这似乎又是必然的:大胜之后必轻敌。
纵观历史,历经磨难和失误,从失败的经历中学会原来不会的东西,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错误,只有教训。金门之战虽然失败,但是为我军的渡海登陆作战提供了全新的经验。在四野解放海南岛作战方针制定的过程中,毛泽东多次指示林彪要研究金门战斗失利的教训,切不可轻敌。并指示林彪“向粟裕调查渡海作战的全部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
根据金门登陆三个团分属两个军,无统一作战指挥的教训,海南岛登陆作战由四野15兵团统一指挥;
根据金门之战不熟悉海情、潮汐等变化的教训,15兵团各部队十分重视渡海作战特点的研究。仔细搜集研究风向、潮汐和水流等海情知识;
根据金门之战登陆点选择单一敌军防御重点古宁头的教训,15兵团选择多登陆点,分割围歼的作战计划;
根据金门之战渡船不足的教训,15兵团宁愿推迟渡海作战的时间,千方百计地征集渡船,并将帆船全部改装成机帆船;
根据金门之战兵力不足的教训,毛泽东指示林彪和15兵团“必须集中能一次运载至少一个军(四、五万人)的全部兵力,携带三天以上的粮食,于敌前登陆,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随即独力攻进而不要依靠后援。”15兵团遂遵照党中央和四野指示,集中40军、43军强渡琼州海峡,一举成功登陆;
根据金门之战无内应的教训,在兵团主力登陆作战之前,15兵团多次组织加强营直至两个团的规模进行小部队偷渡,加强岛上力量,共8000人偷渡成功,为大规模强渡作有力的策应。(参见《四野战史》590页至595页);
根据金门之战我军船队无军舰护航的教训,15兵团将反坦克炮等大口径兵器装上大机帆船,成为护航的“土炮舰”,等等,等等。
海南岛登陆战自1950年3月5日40军43军主力成功登陆始,至5月1日海南岛解放,历时58天,共歼敌5个师9个团,计3.3万人,其中俘敌2. 5万人。我渡海作战兵团伤亡、失散仅4500余人。
金门之战的失败成为海南岛全胜的前车之鉴,也为解放台湾提供了全新的作战经验。如若不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台湾早已是我军囊中之物。
历史没有如果,笔者不敢断言如果没有金门之战的失败,就没有海南岛的胜利。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正因为党中央、四野司令部、15兵团前指和40军、43军领导及全体参战指战员的高度重视,认真汲取金门之战的教训,海南岛登陆战才打得那么顺利,才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全岛解放的大胜。

战俘和归俘

恕笔者孤陋寡闻,窃以为“归俘”一词首次出现,且出现频率之高,当非《血祭金门》莫属。
归俘与战俘有何区别?战俘即战争中被捕获的对方军事人员,而归俘则是战时或战后由于种种原因(逃脱战俘营或敌方释放等等),回归原本军事集团的被捕获的我方军事人员。显而易见,战俘包括归俘和不归俘。
金门之战我军四千多战俘,归俘仅九百余人。除战俘营死亡和少数脱逃之外,不知有多少不归之俘。五十多年过去,他们中有多少已成永不归乡之孤魂。归俘又怎样呢?《血祭金门》用详实的笔触描述了他们从求战的士兵到被俘,战俘营中历经肉体和心灵的炼狱,回归后接受审查和处理,历次运动的磨难,直至落实政策的漫长历程,向人们提出一个又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为什么对敌方战俘,士兵宽大、优待,愿留欢迎,原走发钱;军官乃至高级军官,乃至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进管教所,生活上优待,思想上教育,将其改造成为新人;而对我们的战友,被敌俘虏后回归,不仅不优待,反要“劣待”,入“另册”?为什么西方国家的战俘能成为国会议员甚至总统,受到社会的尊重;而我们却视战俘为耻辱,待之如叛逆?
战俘是战争的必然产物,战争既要达到某种政治或军事目的,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军事代价,除了兵器装备之外,代价中最重要的是有生力量,是人。现在一些描写战争的影视作品中常有“不惜一切代价”,“某某野战军拼光了,照样如何如何”的台词,在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今天听起来,真有点毛骨耸然、不寒而栗。
部队有句老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保卫干事来谈话”。归俘由保卫部门审查,这是否意谓:不论他们在战俘营中的表现如何,均入“另册”;这是否意谓:在审查之前,他们的“审查”就已结束,“结论”就已做出,只不过在遣词造句方面各有不同罢了。
志愿军战俘原60军180师政治部主任吴德成回归后受审查时,他的战友,也是他的审查者原60军179师政治部主任郭铁对他说:“除非你在朝鲜死了,才能证明你不是叛徒。”结果吴德成被开除党籍军籍,罪名是“叛党叛国”。(参见《厄运》459页)
在像郭铁一些未曾被俘、未经战俘营炼狱考验的“幸运者”看来:战争没有战俘,只有战士、烈士和叛徒,战俘一词应当抹去,归俘应当自裁,这类对死亡的崇尚是尽忠的表现,是老祖宗留下的千古遗风。反之,如果崇尚生命、珍惜生命,则应承认以下的事实:在弹尽粮绝、重兵围困、救援不至的情况下,士兵有权做出放下武器,保存生命的选择;指挥员有权下达停止抵抗,虽然难听但是现实的投降的命令。除了少数出卖良心,为虎作伥,残害战友的战俘败类之外,在历经战俘营的死亡之旅得以生还的归俘,理应受到人们的礼遇,受到社会的尊重。
金门归俘的苦难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冷遇,使他们背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几乎所有的金门归俘,哪怕是在台湾表现不好、犯有严重错误甚至罪行,至今仍未平反的人,几十年来表现都出奇的好。”(见《血祭金门》256页)这是作者有关归俘的又一困惑,为了证实这一点,作者在书中列举了近二十例说明“这些人实在是表现太好了,即便是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也不逊色。” (见《血祭金门》256页)
说实话,让归俘们背负四、五十年沉重十字架的原因,绝大多数不应由他们本人承担。金门之战许多归俘在回首往事时,几乎都异口同声说“这三天的败仗影响了我的一生”。他们至所以成为战俘,如果追查责任,是不是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是那些轻敌的指挥员,那些“只要一上岛敌人准跑”的吹牛家。据说金门之战的指挥员28军副军长肖锋战后收养了一些金门之战的烈士子弟。这能说不是一种忏悔,一种自责,一种求得自我心灵慰籍的补偿?在归俘们背上十字架的同时,他们也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
就我军的归俘政策,作者曾问过许多有关人员,还对比了美国陆军条例中的相关条文,还是摆脱不了挥之不去的困扰,说写这本书“难度之大,几乎超过我的承受能力”。这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值得欣慰的是很多人(包括笔者)都认为,对归俘政策的探讨是全书最为精彩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只说对了一半,还应加上一句“一将兵败千俘哭”。因此,在将帅们制定作战计划时,是不是应当将减少伤亡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是不是应当将救援被围困将士作为应急方案的首要因素?
归俘政策关系到军队的士气,关系到士兵的战斗力,也关系到千千万万士兵家庭的幸福。该政策的修改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作者和广大读者的企盼。自我国进入WTO以来,“与国际接轨”一词已成为时尚,那么我军的归俘政策是否也能与国际接轨呢?

金门之战的现实意义

今天,台湾问题仍然是中华民族必须认真面对的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放弃政治解决台湾问题的努力,也从来没有放弃当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统一之际,动用武力解放台湾的承诺。
笔者愚见,台湾问题有如下解决方案:
(1)政治解决: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在世界舆论的政治压力下,在大陆沿海武装威慑的军事压力下,台湾当局放弃台独政策,坐到谈判桌前,与中国政府共商和平统一大计,实现祖国的统一,这是最佳方案,也是两岸华夏子民的共同愿望。
(2)武力解决:在台湾当局妄图使台湾独立,将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时候,动用军事力量,武装登陆作战,攻击并占领台湾,一举解放台湾。
笔者愚见,即便是在武力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不应放弃政治解决的努力,即:
(1)在航空兵器和制导兵器的打击下,摧毁敌方指挥系统和通讯系统,将敌军战斗力削减30%的时候,给台湾当局一个适当的机会,停战以政治解决台湾问题;
(2)在夺取制空、制海权之后,我军成功登陆并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形成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并将敌军战斗力削减50%的时候,再给台湾当局一个适当的机会,停战以政治解决台湾问题。
这种考虑是基于台湾人口稠密,尽量减少双方军人的伤亡和平民百姓的伤亡,将各种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如果采取这种军事和政治交替的方案,能较少或最少损失地解决台湾问题,何乐而不为?
我军长期在大陆内部作战,缺乏渡海登陆作战的经验,应最大限度地借鉴有限的几次登陆作战的经验,如金门、海南岛,以及后来的舟山群岛和一江山岛的经验(当然也应汲取外军登陆作战的经验)。金门之战因是一场失败的战斗,教训必然刻骨铭心,对于我军制定台湾登陆作战计划的借鉴作用就更为重要。鉴于金门之战,笔者认为在制定攻台计划时应注意:
(1)必须熟悉战场地理状态,动用一切科技手段和装备,尽可能详尽地占有战场的地形、地貌、海情、气象等信息资料,以作为选择最佳攻台航路、登陆方案和纵深攻击方案的依据;
(2)最大限度地掌握敌情资料,采取一切可能使用的侦察手段和措施,了解敌军指挥和通讯系统、兵力部署和态势、兵器分布及性能、部队战斗力及士气等等;
(3)登陆点选择,台湾为一多山之岛,东部多为山崖,西部为小纵深(最大50公里)冲积平原;台湾本岛南北长380公里,宽20至150公里,为一大正面、小纵深战场,因此多处登陆点和多方向登陆点应是登陆作战计划的最佳选择;
(4)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应在军事行动发起日之后,登陆作战行动日之前,最大限度地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以空中、陆地和海上武器平台的远程、超视距打击力量,摧毁敌军防空系统、海防系统以及地面部队的指挥和通讯系统,打击敌军战略兵力集结地,尽可能地消灭敌方有生力量;
(5)集中极强大的优势兵力和强大的陆海空炮火支援,压制敌军防登陆兵器的火力,掩护陆军第一梯队登陆成功并巩固滩头阵地,向纵深发展;配之以纵深的伞降和机降兵力,掩护陆军第二梯队上岛,保持有力的纵深战斗力;
(6)统一陆海空指挥,明确各军兵种各级军事首长的指挥权限和机动范围,加强陆海空多军兵种的战略战术协调和协同。根据战斗发展状况和敌情变化,加强战略战术的评估和检测,依据评估和检测信息不断修正作战的指挥;注意作战中瞬息万变的不可预测因素对战斗的干扰,机动灵活地处理战况。加强通讯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
(7)加强装甲兵在攻岛战斗中的作用,加强步兵和装甲兵的协同,装备足够数量的水陆两栖坦克和装甲车,增强登陆冲滩时的攻击力;滩头阵地巩固后应掩护足够数量的主战坦克上岛,加强纵深发展的战斗力;
(8)加强救援兵力的建设,建立系统的救援方案,加强救援信息的管理,提高搜救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迅速、可靠、准确和安全地搜救我军深入敌后或被俘的军事人员;
(9)加强军事民主,尊重下级尤其是第一线指战员的不同意见,不蛮干,不打莽撞仗,尽可能地减少伤亡。
以上虽然是笔者平时读书和思考的扯乱谈,纯属纸上谈兵。但是一旦想到将战神从魔瓶中放出,笔者立即两股颤颤,生怕这场兄弟阋墙的内战得以发生,而引发无数生灵涂炭的惨剧。愿中华不再战,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愿笔者的这一通胡乱谈会付之一炬,则是笔者最大的心愿。

2002年12月20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9·11”后的美国外交:回顾与展望
2002: 再看中美对抗,鲜血换来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