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中日东海之争zt
送交者: ppd 2004年11月09日19:12:37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日本单方面测绘的200海里范围地形图,蓝色为“已经勘查海域”


  近来,中日两国围绕东海的石油天然气开采问题纠纷不断,矛盾日益加深,其实质是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之争。从上世纪60年代东海发现蕴藏油气资源以来,该海域的能源开发就逐渐成为有关方面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日两国的主张与分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专属经济区为200海里。但中日两国领土之间的海域不足400海里,若按照200海里的规定,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叠的,客观上存在着两国专属经济区的划界的问题,中日海洋权益纠纷在所难免。引起中日海洋权益之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两国利益上的差异外,尚有对有关国际法理解不同以及国际方面的背景。

  中国的立场与主张。1998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三次会议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属经济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二百海里",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二百海里,则扩展至二百海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七十六条对"大陆架"的定义作了明确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缘的距离不到二百海里,则扩展到二百海里。"显然,中国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张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定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包含钓鱼岛所处海床在内的东海大陆架是个广阔而平坦的大陆架,向东延伸至冲绳海槽。该大陆架是中国大陆的水下自然延伸部分,天然地属于中国。

  日本的立场与主张。1996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关于排他性经济水域及大陆架的法律》,所谓"排他性经济水域"即专属经济区之意。该法规定"排他性经济水域,是由我国的基线至从基线开始测量出的最近距离为200海里的所有点所构成的线段之间的海域(领海除外)及其海床和底土"。该法还规定,在国家间海岸相邻或相向时,如果这一"从基线开始测量出的最近距离为200海里的所有点所构成的线段"超过了"从基线起测定的中间线(即与双方国家基线等距离的线) "时,"其超过部分以中间线为准(或以我国与外国协商一致的取代中间线的线为准)"。这就是日方主张的"等距离中间线"原则。关于大陆架,该法规定为 200海里"排他性经济水域"及其外侧相接海域的海底以下。日本对排他性经济水域和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

  日本主张背离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原则。其一、日本单方面划定的所谓"中间线"显然违背海洋划界的"公平原则",关于海洋划界现在国际上通行"海岸线长度与海域成比例原则"。中日两国,特别是在相向的南部海域,以等距离方法划界对中国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中国的大陆海岸线远远长于相向的日本列岛海岸线。其二、日本单方面划定的所谓" 中间线"将钓鱼岛完全包括在日本的"排他性经济水域"之内,致使该"中间线"在钓鱼岛西北方向西(中国方向)推进了数十海里,该海域与日本四国岛的面积不相上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四十七条规定"群岛国不应采用一种基线制度,致使另一国的领海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隔断"。日本以其基线划出的专属经济区割断了中国钓鱼岛的领海与中国的专属经济区的联系,显然是不合理的。其三、日本在划定"中间线"时,显然考虑了钓鱼岛的因素,这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规定相抵触。其四、日本的大陆架划分法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原则背道而驰,琉球群岛以西不远处就是冲绳海槽,何来大陆架之有,不过区区"岛架"而已。

  【新闻述评】关于解决中日海洋权益纠纷的思考

  中日海洋划界十分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中韩、中日渔业协定的签订一度对两国关系的改善及渔业生产发挥过某种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它对中日海洋权益纠纷的解决及海洋边界划定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适应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建立,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政府分别批准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宣布要建立各自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区域,拉开了中、日、韩三国国际海洋边界划定的序幕。就专属经济区问题三国分别签订了日韩渔业协定、中韩渔业协定、中日渔业协定。其中涉及到三国的渔区与海洋边界的关系。1999年1月22日正式生效的日韩渔业协定规定了两国在东海的共同捕鱼区界线,即济州岛南部暂定水域。韩国和日本曾于1974年在东海大陆架上划出非法的共同开发区,有效期为50年。为此,中国政府对日韩两国政府提出过强烈抗议。日韩东海新渔业协议范围的划定,如同1974年双方划定的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区一样,没有与中国商量便划分了济州岛南部的海域,并且较1974年日韩设立的大陆架开发区进一步向西推进了4海里,与中日渔业协议范围部分区域出现重叠。这反映了日韩对东海划界的新的意图和构想。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在该区域的专属经济区权益以及渔业活动不受该协定的限制。

  1997年11月11日中日签署的渔业协定规定了双方"暂定措施水域",期限为5年(2000-2005 年)。该水域南北是从27°N至30°40′N,东西分别是从两国领海基线起各自向东西52海里的中间海区。尽管中韩渔业协定和中日渔业协定谈判都明确表示不影响将来的彼此的海洋划界。但国际海洋划界实践表明,渔业协定线可能影响到海域划界,甚至会成为专属经济区的边界线。因此,中韩和中日渔业协定所确定的渔业协定线会影响到黄海、东海的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边界的划分。中日渔业协定界线设计是从双方的基线起各向东西52海里。双方在不足400海里宽度的海域中面积各占一半,其实就是"中间线"的翻板。由于我方忽视了我国浙江和福建的海岸线大大长于相向的日本琉球群岛的海岸线的地理优势,导致有利于日本的" 中间线"主张,并会对将来中日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我国渔业协定的研究,尽快寻求解决的方案和对策。

  关于解决中日海洋权益纠纷的几种选择

  海上划界涉及国家主权和国家根本利益,同时又会影响到两国关系及双方民族感情,是一个十分复杂和敏感的问题,有关方面应坚持积极稳妥、慎重行事的原则。我们既应当坚持对国家民族负责的精神,又要着眼地区稳定、共同发展的大局。在解决中日海洋权益纠纷问题上,应重视以下原则从具体问题做起。

   1、坚持协商原则。现阶段解决中日海洋权益之争的选择有三。其一、提交国际仲裁机构,但此类做法通常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其二、诉诸武力,最终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但这种做法与时代精神相悖,也违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种方式,也就是唯一可取的方式,即通过广泛协商,互谅互让,谈判解决。解决中日海洋权益之争,应坚持公平原则,坚持"利益共享,谋求双赢"的精神。中韩渔业协定对中日海洋权益纠纷的解决和海洋边界划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为,中韩渔业协定将两国敏感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暂时搁置起来。

  2.先易后难、"先海后岛"。对于中日有争议海区资源的解决可采取共同开发的方式解决,但是应当坚持"先划界后开发",先易后难,"先海后岛"的原则解决,因为只有大前提解决了,才好确定双方可以接受的共同区域进行开发;即第一步首先解决海上划界问题(钓鱼岛海区暂且不划),尔后再创造条件解决钓鱼岛问题。

  3.官民互动。解决中日海洋权益纠纷,除了两国政府积极努力之外,还应当充分发挥中日两国民间部门的积极性,很好地利用研究机构、学者的智慧,集思广益,并可成立一些民间团体或半官半民机构,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研究探讨解决分歧的途径。

  4.从统一领海基线标准着手。目前影响中日海上划界障碍之一是当事国作为划界基础的领海基线标准不规范、不统一、不符合新的国际标准。建议中日两国外交部门应当从统一领海基线标准着手缩小分歧,减少矛盾,为最终完成海上划界扫清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新闻述评】处理中日东海划界之争必须服务于国家大战略需要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理性对待中日东海能源争夺,多讲策略,多考虑政治因素,以免人家下了套子就钻。总之,中国既要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上石油通道,同时仍应坚持和平崛起,注意不要为宣扬"中国威胁论"者提供口实。毕竟,外交博弈是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的……

  近日,日本的一些不寻常的动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尤其以围绕东海石油资源的中日东海划界之争为甚。先是日本媒体指责中国侵占日本海底资源,从而挑起了一场中日"东海资源之争";接着日本内阁最新"防卫白皮书"再次炒作中国威胁,建议东京方面"小心鉴别"中国军力发展"是否已超越国防之需"。据分析,日本之所作所为源于其对未来国家战略地位的定位。随着两极格局瓦解,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变化,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正常国家"成为日本政界孜孜以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致力于和平崛起的中国就成了日本最大的对手。

  这场资源争夺战背后隐藏日本更深的战略意图

  日本自卫队的一名高层情报官员称:"随着中国的迅速工业化,它会需要大量的石油,因此,在东海海域进行的资源竞争即将开始。"这一由日本媒体恶意炒作的一场中日东海资源开发之争已延烧有日。日本媒体称,中国抢占了日本的海底资源,但实际上这场资源争夺背后隐藏着日本更深的战略意图。

  日本是个资源穷国,在面积狭小的日本列岛上,除森林、水利资源外,石油、矿产等发展工业必需的天然资源极度匮乏,严重依赖进口。因此,日本政府一直十分注重对海洋、特别是对大陆架的调查、勘测工作。据悉,日本海上保安厅早从1983年起就开始对日本大陆架的地形、地质和大陆架的资源情况进行多方面调查。日本政府有关方面认为,如果日本能够将目前的大陆架外侧界线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开始,向外延伸至350海里处,日本就有望解决困扰它发展几百年的资源问题,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日本政府一名高官表示:"如果这些海域65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全部归属日本,日本成为资源大国将不是一个梦。"

  东海大陆架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日本早就垂涎三尺。同时,这片大陆架在战略上和军事上对日本也有重要意义。这片大陆架海域是中国向东进入太平洋、美国向西进入东亚以及俄罗斯南下的必经通道,日本认为,控制了这条国际通道,就能影响几个大国,并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另外,日本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防御纵深非常有限,内陆任何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在战争爆发时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空中与海上的袭击。日本一旦控制和拥有了所要求的这片大陆架海域,将使它的防御范围向西扩大300公里。

  日本民间的排华情绪大有升温之势

  除了日本政府处处以中国为敌外,在政府的引导下,日本民间也存在着对中国不友好的情绪。一些右翼分子认为,日本在二战中并非败给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敌人过于强大。在这些人看来,日本文化最先进,种族最富创造性,教育最发达,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发达国家,在高科技上,也远远领先,因此没必要向中国道歉,日本人不能"民族自虐"。在政府的刻意纵容下,这种不能正视历史的右翼思想在日本民间有一定的市场。

  同时,由于近年来日本经济发展停滞,国内政治趋向保守,再加上中日之间在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冲之鸟、能源争端等问题上摩擦不断,日本民粹主义有泛滥之势,在右翼势力的煽动下,日本民间产生了"排华"的情绪。日前,日本媒体恶意炒作中国人在日本犯罪问题,将日本社会治安每况愈下的主因归结为只占日本国内整体犯罪率 0.4%的在日中国人的犯罪案件。类似这样"妖魔化中国"的宣传,使普通日本民众对在日中国人的印象急剧恶化,"排华"情绪不断升稳。有民意调查显示,约有7成日本国民的观点受媒体左右。打开日本网站的留言板,关于中国的文字多半并不友好,目前正在发烧的中日东海资源开发事件的激化也与日本网民态度分不开。而日本的政客反过来又利用了国民中存在的排华情绪,在处理中日关系时态度日益强硬,敌意也不断加重,给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投下了很大的阴影和变数。

  透视东海划界之争的日本国内政治

  经历过十多年的经济衰退和政局动荡,日本社会自信心大失,对前景变得悲观。处境的困难导致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保守派政治家变得很受青睐,逢华必反的"反华原教旨主义"趁势浮出水面。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所属的森喜朗派以前一直是自民党的非主流派别,特点是比较保守,强调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前身福田派曾反对中日邦交正常化。小泉2001年上台后,日本政府风向右转:连续四年参拜靖国神社,造成中日关系恶化,两国首脑会晤中止;打破历届政府在美国和亚洲国家之间保持平衡的外交政策,对美国一边倒,"9.11"后更把自己绑上美国战车。他把自己包装成敢说敢做的人物,在很多问题上采取冒进的攻势外交。近来日本对华政策多次出现摇摆,"中国救世主论"(即日本的经济复苏有赖于中国)和"中国威胁论"并存,对中国的定位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究竟是威胁还是友邻),没有一个明确的国家战略。东海油气资源争议正是产生于这一背景。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冯昭奎认为,新一轮争议有其政治因素:原先日本企业界对东海资源并不怎么关心,真正感兴趣的主要是政府的资源厅。由于饱受两次石油危机之苦的日本民众对能源问题危机感强烈,在11日参院选举前,小泉内阁为了转移国民对社保改革和出兵伊拉克问题的不满,有意制造中日对立气氛,诱使中方作出激烈反应,以便多拉选票。

  中国的反击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大战略的需要

  7月14日,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在头版头条发布了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中国出动军舰维护东海主权"。文中转载了《日本经济新闻》13日题为"中国船只在东海妨碍日本的调查"的报道称,据知情人士12日透露:"日本政府租借的调查船从7日开始对海底的地质结构进行立体调查。但在9日突然出现数艘约 2000吨级的船只,挡住了调查船的前进路线。日本调查船以'妨碍航行'为由要求对方改变航路,但对方置之不理。于是日方调查船只好绕道而行,避免与其接触。尽管调查船的活动海域是在日中中间线日本一方,但中国政府却声称此处为中国海域。"《参考消息》同一天转载的,还有俄塔斯社的相关报道。如果此事确实发生,就意味着中日一个多月来围绕东海海底资源开发的争议,已经出现进一步升级。但是,北京的《新京报》15日又登出一条消息:"外交部否认有关中国军舰拦截日本调查船的报道";文中写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在回答本报的电话咨询时表示,经查在该海域没有此类事件发生。日本驻华使馆方面昨日也表示,《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是完全失实的。"

  仅仅24小时之内,国内媒体便刊登了截然相反的两则消息。对此,国内民众的心态出现了极大的反差。许多网民先是欢心鼓舞,但随即感到极度失望,认为政府"软弱"者大有人在。但笔者认为,现在分析前面消息的真实与否并无多少实际意义,我们必须要站在中国国家战略的全局去考虑和处理中日海权之争。很显然,中国在处理东线国土及海域纠纷时应始终遵循一条基本原则,既首要解决台湾问题、然后是南海,最后处理中日的海权划线及钓鱼岛问题。从政治、军事以及地缘战略角度来看这条原则都毫无问题。因为中国必须保证周边国家对"一个中国"的支持,而南海问题和中日海权纠纷又有试范性的连动效应。此时的台湾问题正处于剑拔弩张的关键时期,钓鱼岛问题还在弦上,如今又捅出个"春晓油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低调处理的作法自有它的道理,其深层用意是不言而喻的。春晓油气田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如何解决中日在海权、领土之争,相信我国政府应该胸有成竹。

  值得关注的是,王毅副外长在召见日本大使时曾强调,东海划界只能通过谈判解决,这是惟一正确的选择。对此,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日本室主任吴寄南表示:" 中方一要坚持原则,二也不要让日本右翼势力牵着鼻子走。应理性看待这一问题,看清其深层原因,把此事放在中日关系大局下考虑。在参院选举失利之后,小泉的执政基础不很稳固,在经济和东亚安全问题上又有求于中国,所以应不至于和中国对抗到底,应该会'见好就收',作出姿态就找台阶下。"笔者坚持认为,日本对中国态度陡然强硬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背景,当前又恰逢台海局势异常紧张,而一些东盟国家大有与台湾军事结盟之势。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理性对待中日东海能源争夺,多讲策略,多考虑政治因素,以免人家下了套子就钻。总之,中国既要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上石油通道,同时仍应坚持和平崛起,注意不要为宣扬"中国威胁论"者提供口实。毕竟,外交博弈是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的。(文/张胜,摘自中国日报网站)

  【新闻述评】美国是否会介入中日东海能源争端?

  美国国务院负责人7月15日就中日两国在东海天然气田开发问题上对立日益加深一事表示:「强烈要求两国就划清分界线达成协议」,并提议在缔结最终协议之前,先达成一个「临时决定」,尽可能避免事态恶化。这是日本为了同中国对抗开始独立进行地质调查使问题趋于复杂以来,美国政府首次作出的正式表态。
  美国政府的这一正式表态,看上去十分中立。但若联系其他一些有关联的细节,却可发现,美国在中日东海能源之争中的地位和立场十分诡谲。

  东海基线:美或施加影响

  首先,在与东海大陆架有着内在联系的钓鱼岛问题上,美日之间曾经或今后仍将有紧密的合作;其次,在中国「春晓」气油田的开发中,又有包括美国石油公司在内的国际石油集团的参与。因此,美国今后在中日东海能源争端问题上的立场,以及是否或将在多大程度上介入这一争端,成为观察家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中日东海争端,包含了领土争端和能源争夺两大特点。有专家认为,东海这个大范围对中日两国而言,包含了三个层次的意义:第一是钓鱼岛主权的归属问题,这是东海的一部分,也是领土问题;第二是海床资源,亦即东海海域中日专属经济区以及毗连区的问题,天然气开采即属于这一范畴,而中日有关专属经济区的界限问题还没有解决;第三是海洋资源问题,这是在海床资源之上更为广泛的意义,其中不仅包括资源,而且还有制海权等问题,也体现了军事安全的深层意义。

  显然,就上述第一和第三点而言,美国无可置疑有其战略利益;至于第二点,亦即海床资源问题,美国至少迄今为止介入还不是很深。但据可靠内幕消息,美国对于中日两国目前就东海海床基线问题的各自立场,均不满意;美国有其自身关于东海基线划分的立场,并将以合适的方式逐渐出台。

  所谓基线,是指用精确度很高的测量工具在地面或海面上直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作为测量时构成三角形计算边长的基准线段。而东海基线,则是中日双方今后就专属经济区界限展开谈判时不可绕过的一个重大技术问题。作为中日东海争端理论上的「旁观者」,美国对中日各自关于东海基线划分的立场提出异议,而提出一套全新的基线划定方案,令人感到不同寻常,并由此推测美国的企图所在。

  这几年日本的策略一直是迫使中方走到海上边界划分的谈判桌边上来。随着此次因「春晓」气油田而引发的争端掀起,相信日方将再次提出这一要求。另据可靠消息,日本认为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边界谈判中,具有与解决中日海上纠纷不同的「双重标准」;因此,日方也很可能就所谓的「双重标准」问题向中方提出交涉。

  美对华能源战略一体两面

  不管怎样,只要中日双方就东海边界问题展开谈判,那么基线便将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问题。美国若在此时提出其关于基线划定的方案,十分明显是想对中日双边谈判施加影响。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关于东海基线划定方案的具体内容,日方官员也一再私下表示,东海争端是中日两国的双边事务,「美国不会插手」,但联系到美国在「安纳线」问题上对日本的支持,人们对美国基线划分方案的影响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能源消耗的增加,中美潜在能源冲突也在逐渐孵化之中,目前的主要形式是作为头号能源消费国的美国,对中国能源竞争的担忧逐渐上升,并试图通过多种手段来保护其海外石油来源。

  九一一事件以后,布什政府调整了能源政策,尤其是通过针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得了两场战争,确保了在中亚和中东地区的石油输出管道,因此无论是中国这样的能源消费大国还是俄罗斯那样的能源产出大国,其实都面临美国能源战略全球性的竞争和挤压。

  从目前来看,美国对华能源战略可能通过几个渠道展开:一是持续关注中国石油消费以及海外石油来源的情况,及时评估其对美国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其中包括适当堵塞中国海外石油来源的渠道;二是通过私人石油公司参与中国油田的开发工作,如美国优尼克公司对中国「春晓」气油田开采工作的参与。

  因此,关注中国能源消耗情况,适当进行围堵,和参与中国能源开发,是美国对华能源战略的一体两面,并分别通过政府和私人公司的面目出现。鉴于这一分析,美国暂时不会大规模介入中日东海能源之争,但--如上所述--不排除可能会以种种幕后方式对这一风波施加影响,而且基本基调是倾向于日本。但与此同时,美国石油公司参与中国能源开发的工作,则将不受此影响而照常进行。(文/邱震海,摘自学说连线)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帝国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