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年来,大陆方面逐渐肯定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民政部在日前也为国民党抗日将领许国璋颁发了烈士 证书。与此同时,不少大陆网友也对海峡对岸对抗战的态度感到好奇。对此,观察者网小编整理了1998年、2004年这两个版本的台湾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抗战 的章节,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那些年的台湾历史教科书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原来的“皇民化教育”转变成为国民党式的中国民族主义教 育,当地的中学学制与大陆一样,分初中(台湾称国中)和高中两个阶段,但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历史课程都是必修内容。在陈水扁时期以前,台湾学生高一学中国 史,高二学外国史,都为文理科共同必修;高三开设中国文化史,为文科必修,理科选修。在1988年以前,台湾的各级教科书均由“国立编译馆”负责编纂。 1988年台湾虽然开始逐步开放民间业者撰写教科书,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台湾历史教科书同样由“国立编译馆”于1998年印行,2002年以前的台湾大学 联考学科课本都是如此。为了配合国民党当局“反攻大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政策,当时的教科书中自然充斥着各种露骨的反共意识形态语言。2002 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教科书全面实施“审定制”,完全由民间业者发行。目前台湾的课本由民营公司出版,学校选用。最近15年来,台湾当局曾分别于 2006、2010、2012年分别颁布了3本课纲,同时台湾教育部门要求各科教科书的编写务必按照课纲来编写,而台湾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主要翰林出 版、三民书局、南一书局、康熹文化等8个版本。
如今台高中历史教科书版本繁多
98年、04年教科书:都提到了抗战在 抗战问题上,1998年版为八年抗战开辟了一篇章节进行专门描述,分“抗战的爆发及初期情势”、“中国与同盟国家并肩作战”、“中国抗战的精神和成就”等 三个小节,小编目测篇幅接近一万字;与此同时,观察者网小编正好有一本康熹文化于2004年修订出版,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仲孚教授总审定的台湾《高 中历史教科书下册》。在这本教科书中,抗战内容主要在第17章“抗日战争与中共政权的建立”这一部分,在1个多节的篇幅中讲述了抗战爆发、抗战时期内政、 抗战时期外交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抗战的结束、抗战意义与检讨,以及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等内容。和1998年版教科书一样,2004年康熹版教科书确认了 抗战的反侵略民族保卫战性质,认为这场战争“考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耐力”,并对东北、台湾、澎湖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而98版教科书也用 了大约1000字的篇幅,对台湾人民眷念祖国,不断反抗日本统治的事迹进行了描述。此外,两版教科书都提到了抗战取得了废除中英、中美之间不平等条约的成 就。但与98版不同的是,康熹版教科书对抗战的描述篇幅出现了大缩水,总字数大约被削减了3/4。
更简略的正面战场描述,一如既往的抹黑八路在 98版教科书中,正面战场描这一版本教科书对抗战爆发阶段的描述较为详尽,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四大会战都有所提及,还提到了笕桥空战、四行仓库壮 士、台儿庄大捷、枪决韩复渠等抗战的经典事迹,对国民党政府当时的外交政策描述也较为详尽。至于被大陆网友广为传诵的国民党军在抗战相持以及反攻时期的正 面战场表现描述,98教科书却显得比较简略,仅提到长沙会战和湘西会战,但字数不多,合计没有超过200字。
98版教科书对正面战场初期的部分描述
论 及抗战战场时,2004年康熹版教科书一样提到了卢沟桥事变、淞沪抗战、台儿庄大捷、南京大屠杀、武汉会战等抗战标志性事件。但与98教科书对抗战初期正 面战场表现堪比论文一般的篇幅不同,在康熹版教科书中,这些标志性事件的篇幅显得更短,合计竟然未超过1000字。另外,康熹版教科书对长沙会战等正面战 场经典战役竟然没见只字的提及,这无疑是一种强烈的讽刺。
康熹版教科书对抗战初期的描述
在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大陆对国民党抗战的评论开始逐渐转向中性,但与此同时,台湾历史教科书却没有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新四 军在敌后的抗战予以一个客观的评价。1998年教科书对八路军、新四军的定性为“表面服从政府,暗中扩张势力”,2004年康熹版教科书认定“抗日并非是 共军的主要目标”,“除了抗战初期略有表现之外,其后皆乏善可陈,而且经常在国军背后偷袭挚肘”,对于皖南事变的解释也与1998年版教科书几乎一致。
98版教科书对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表现的描述,这也是整本教科书中,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期间表现的全部记叙文字
04版教科书的描述对八路军、新四军抗战表现的描述,这同样也是关于中共抗战表现的全部文字
此外,1998年教科书和2004年康熹版教科书都一字未提8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抗击超过60%日军、歼敌近半数在中国大陆日军,以及几乎全部伪军的抗战事实。同样的,观察者网小编也没有在两版教科书中发现关于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在内的只言片语。
打了折扣的“国军”黑历史在 八年抗战中,相当一部分的国民党军将士表现非常出色,捍卫了中国军人的荣誉,这一点不容任何人、任何势力抹杀。但同样的,国民党在8年抗战正面战场上的形 象并不是全天候“伟光正”的,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国民党军在战场上投降了日本军国主义,这样的“国军”构成了战场上伪军的几乎全部力量。在大陆的网络上, 有相当多的网民似乎忘记了这个事实,但在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上,除了汪精卫卖国投敌外,几乎看不到国民党投敌的描述,一些正面战场的大溃退也被描述为“黎明 前的黑暗”。对于国民党军的成建制、大规模投敌情况,98版教科书和康熹版教科书都几乎没有提及,98版教科书仅仅以大约300字的篇幅描述汪精卫叛国投 敌的内容,2004年康熹版教科书更是仅仅用简单的几十个字一笔带过。至于其他在战场上临阵投敌的国民党军,98版教科书没有提到一个字,2004年康熹 版教科书也是如此。
98教科书对抗战中汉奸行为的描述。小编多说一句,这一小节紧接着就是上文曾提到的“中共扰乱抗战”
04教科书对汉奸行为的描述,草草记叙了事
同 样,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相持阶段出现过一些严重的溃败,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导致日本彻底打通“大陆交通线”,一度威胁到西南大后方的豫湘桂会战。对于这 场令当时国际社会大为震惊的溃退,98版教科书并没有予以回避,提到了1944年我国衡阳、全县、桂林、柳州相继失陷,并以衡阳保卫战为代表案例,称其为 “黎明前的黑暗”。后世的史学界认为,国民党军准备不足,以及对日方作战动向与情报判断失误是导致豫湘桂大溃败的重要原因。对于豫湘桂会战的原因,98版 教科书和2004年康熹版教科书都是一个字也没提到国民党自身的问题,但两本教科书都不约而同的把责任推给了美国等同盟国,认为援助物资不到位才是 1944年大溃退的原因。至于豫湘桂会战的后果,98版教科书还特意补充道:“我国经此一役,损失至大,造成中共得利的机会。”
98教科书笔下的豫湘桂会战
至 于美国援助的作用,两本教科书都提到,美援到位后国民党军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攻,98版教科书也用简单的篇幅描述了国民党军在获得美援补充后,在1945年 5月取得湘西芷江保卫战胜利,击退来犯日军的事迹。众所周知1945年5月的日军已是日薄西山,湘西会战也以中日双方恢复会战前态势结束,但至于为何在取 得美援补充的国民党军仅仅只能恢复战前态势,未能一气追击已是日薄西山的日军,98版教科书——还是没有提一个字。当然,两本教科书都提到了一个故事。在 美军太平洋作战节节胜利之时,国民党军原计划在8月发动对广州、九龙的攻势,但日本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计划中的广州战役也就这样取消了。
04版教科书笔下的抗战结束
未来的台湾学子,还会了解抗战吗?必 须承认的是,最近几年来台湾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求及结构体例的不少设计值得大陆学界借鉴,但2000年后民进党当局积极推进“台独”与“去中国化”政策, 历史教科书也未能免俗。在2006年以后,“本国史”被分切割成为“中国史”与“台湾史”两部分,形成先讲“台湾史”,再讲“中国史”的畸形局面,甚至教 科书中的“我国”都一度被代换成了“中国”。
台湾教科书中曾经出现的“不适合用词”
国 民党2008年重新上台后,两岸关系大为改善,“台独”威胁也随之大大减轻,但是新版高中历史课纲仍把“台湾史”与“中国史”分立,而一些根据2012年 版课纲编写的历史教科书,对于抗战的描述更是越来越少。如三民书局版的中国史教材,对八年抗战的描述仅仅一共用了16行不足千字的篇幅,内容与2004年 康熹版教科书也大同小异。在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当口,大陆的纪念活动正逐渐展开,但台湾的抗战纪念氛围却在日渐减弱。在教科书对于抗战 描述不全面,且篇幅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未来的台湾学子还会了解抗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