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俄媒: 李光耀去逝:一个时代的终结
送交者: 智商128 2015年03月23日19:48:10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李光耀去逝:一个时代的终结

李光耀去逝:一个时代的终结

© AP Photo/ Wong Maye-E
政治
20:21 2015年03月23日(更新 20:36 2015年03月23日) 缩短网址
9400
新加坡首位总理李光耀周一病逝,享年92岁。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卡尔涅耶夫将在本篇文章中阐述李光耀在建立现代新加坡和独一无二的“新加坡”模式中的角色。

李光耀代表的不仅是新加坡历史、也是整个世界历史的一个完整时代,他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杰出国务活动家之一。李光耀在本人撰写的《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回忆录中所介绍的城市国家发展经验,被许多国家奉为至宝。实际上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李光耀都一直是新加坡政治进程的积极参与者。担任内阁资政直到2011年,经常在媒体、论坛和会议上就各种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著书介绍自己的经验和政治智慧。


李光耀1950年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法律专业文凭后立即走上了从政道路。李光耀出任新加坡总理时只有35岁。当时这块土地还面临着生存问题,面临着众多挑战。


李光耀一向以能顽强地达到既定目标、强硬且毫不妥协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远近闻名。作为一名威望极高的人民行动党领袖,他凭借自己的铁腕,把国家这只航船不断引向前方,不在乎批评意见,对反对派力量的行动采取强硬态度。

几十年来李光耀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许多独联体国家也颇有威望。许多政治活动家和政治学者认为,新加坡经验,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后苏联空间的国家都要比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更具现实意义。据说,邓小平在决定推行改变了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之前,同李光耀在新加坡举行了会谈;此次会谈在制定中国改革计划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正如一些中国学者指出的那样,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中国官方认为在推行本国改革中有必要借鉴其发展经验的国家。

新加坡模式之所以对中国领导人有魅力,就是因为其经济发展的高指标(人均GDP约为5万美元),而且这些指标是在几十年来未被更换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以及政治高度稳定的背景下取得的。新加坡经验的支持者对新加坡尽管实际上完全缺乏自然资源却能让经济如此快速增长、相当高的公民社会保障程度、对腐败的零容忍、完善的司法体系、政权运作的有效性和透明度等等都给予积极的评价。据说,中国现任领导人习近平也十分尊重新加坡模式。

另一方面,中国人也认为,李光耀在担任新加坡总理期间,尤其是在冷战期间,持相当强硬的反华立场,而在外交上则把新加坡当作美国和西方在本地区施加影响力的堡垒。

众所周知,李光耀在自己的讲话中经常呼吁要理解和忍受中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尽管它“不是完全”民主的,但能确保这个国家的稳定和经济改革的成功。然而李光耀在几年前出版的《大师对中国、美国及世界的看法》新书中,却警告本地区国家要对中国恢复霸权大国的图谋保持警惕。李光耀还劝中国未来40-50年不要试图与美国的影响力抗衡,更不能仿效原苏联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在他看来,一旦同美国发生武装冲突,中国必败无疑。 李光耀认为,尽管中国的GDP总量在不久的将来定超美国,但是在新技术开发和创新发展领域“永远不可能超过美国”。

毫无疑问,李光耀的一生和命运将与他带领的国家乃至整个亚洲永远地连在一起,将来也必成为许多争论和研究的对象。



0%(0)
0%(0)
    要是我去搞你妈就好了,那样就不会有包大厅里  /无内容 - whoeverhk 03/24/15 (181)
      可是我却把你搞出来了。  /无内容 - 北朝廉洁 03/24/15 (202)
        从哪个洞里钻出这么一个狗东西?塞回去!  /无内容 - whoeverhk 03/25/15 (167)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央格鲁本质:流氓一样的无赖无耻短见美
2014: 我认为中国造航母内因属于认不清形势。
2013: 高瞻远瞩: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2013: 当年毛有伟大的“别了司徒雷登”,告示
2012: 巡航吓一跳:局势失控,中国回避不掉的
2012: 不识时务的小日本放言:别说海监,中国
2011: 中东泥潭:中国收拾乱局让美很为难
2011: 俄罗斯终于掏出了宝贝:中俄宣告开始重
2010: 谷歌退出中国大陆,意味着谷歌成为“局
2010: 中国应痛打落水狗——看谷歌愤然离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