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美国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被菲律宾捅了一刀
送交者: 三把刀 2015年04月13日19:35:08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谁能想到,最近和美国关系好得“一塌煳涂”的菲律宾,竟然在美国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捅了一刀。

  在菲律宾3月30日表示放弃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美国真的急了,当地时间4月6日,美国五角大楼开始出面支持奥巴马政府在亚洲推动的这项贸易协定。

  美国防部管“闲事”

  历时多年,TPP谈判仍然没有达成最终协议,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难以调和的问题,比如,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条款设定、国企竞争条例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等都存在矛盾

  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麦凯恩研究所发表演讲时警告称,“我们已经看到亚洲市场正在被全球竞争者瓜分,如果美国无法通过TPP协定,相当于我们在主动放弃这场竞赛。”

  让外界惊奇的是,国防部急切地介入贸易政治领域,是不是意味着TPP难产风险加大?《纽约时报》评论称,即便军事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但是国防部不同寻常地介入贸易领域,这其中涉及两大对立阵营,一边是加州及美国东北部的高科技产业和大企业组成的不稳定同盟,一边是较传统的广泛贸易协议怀疑者,包括一些工会和制造业集中的州。

  不过,卡特似乎管定了这档子“闲事”,他说,“对我来说,TPP协定的通过和再造一艘航空母舰同样重要。”他希望能通过上台后首次访问亚太盟友这一契机来推进TPP谈判进程。他还呼吁国会尽快通过贸易促进权法案,因委TPP是奥巴马政府向亚太地区“重新平衡”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很强的战略意义。

  TPP最初是2002年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4国酝酿发起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08 年美国的加入促使这一协定发生了质的改变。作为“重返亚太(Pivot to Asia)”的经济战略支点,美国重新定义了TPP的游戏规则,使之成为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贸协定。

  2009 年至 2010年间,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澳大利亚、秘鲁、马来西亚和越南分批加入。2011年11月11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布加入 TPP谈判。2012年,墨西哥与加拿大分别前后加入TPP谈判。截至2015年4月8日,TPP成员国包括有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新加坡、美国和越南。

  美国的加入虽然带动了诸多国家的加盟,但高标准与高质量也同样使各国利益纠葛变得更加复杂,各国围绕自己的利益关切争论不休,谈判预计的完成时期也一拖再拖。IHS环球视野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拉吉乌·毕斯瓦斯(Rajiv Biswas)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历时多年,TPP谈判仍然没有达成最终协议,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难以调和的问题,比如,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投资条款设定、国企竞争条例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等都存在矛盾。”

  毕斯瓦斯认为,导致TPP难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12个成员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非常富有,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却很贫困,强行将其捆为一团,必然会产生广泛的贸易问题。

  美国奥巴马政府对TPP的期望出于3个目的:其一,是安全保障政策方面的意图。在军事方面,美国将TPP视为抗衡不断扩张的中国的威慑力。为此,美国正在加快与有意围堵中国的国家加强合作,比如,越南就是其拉拢对象。从经济意图看,美国政府高官此前高呼,“将在不依靠中国的前提下重返亚洲”,所以他们推动TPP的根本意图是为了保证自身经济安全而避免过于依赖中国市场。以上两点获得了日本的高度支持。

  其二,美国试图构建全球新贸易规则。美国已经意识到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僵局难化解,由于环境、劳动、投资、政府采购、技术标准以及国有企业地位等领域没有共同规则,贸易问题越来越多,欧盟、中国和日本都拥有自己特有的制度,统一起来并非易事,所以必须重新建立贸易规则。近年来,关于规则的主导权之争日趋激烈,美国认为,只有抢先团结更多伙伴、建立起具有实际效果的多边协定,才能主导“国际标准”。

  其三,在于美国企业的利益得失。其典型是福特汽车为防止日系车大肆进入美国市场而反对日本参加TPP谈判。此外,美国医药行业也在强烈呼吁亚洲各国保护知识产权。

   菲律宾“闪退”背后

  美国经济体量占世界一半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那个美国颐指气使的时代也已走到尽头。尽管美国还在继续发展,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普遍崛起,美国的世界权力必被逐渐稀释

  长达7年的谈判后,日美两国有关农产品、机动车的关税谈判直到最近几个月才取得实质进展。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对TPP的担心在加深,包括美国自己内部也出现了抗议声音,由于对本国劳工保障不满,美国国会迟迟不通过“贸易促进授权”法案;韩国担忧本国农产品受到冲击而犹豫不决;马来西亚政府则正在对加入 TPP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估;而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扶持企业等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持慎重态度。

  3月30日,菲律宾贸易与工业部长多明戈表示,总统阿基诺三世领导的菲律宾已经明确放弃加入TPP的谈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国际舆论的关注。要知道,菲律宾一直将加入TPP作为加强美菲关系的重点项目加以支持。然而就在美菲TPP谈判最接近完成的关键时期,一向积极求“进”的菲律宾,为何突然临阵撤退?

  格雷戈里·多明戈称,“协议达成将近,菲律宾加入TPP所需的时间无法达到满足,考虑到法律和宪法的复杂及难以修订的程度。而岛屿国家的宪法又明确限制了某些行业的外国所有权。(菲律宾)不得不放弃TPP。”

  但是仍有大量分析指出,菲律宾选择退出TPP的根本原因在于:TPP对于菲律宾来说或许并没有多少好处。

  毕斯瓦斯分析道,菲律宾放弃加入TPP有很多原因。首先,阿基诺政府仅有一年就要参加总统大选,他根本没时间来推进TPP谈判进程,尽管这项协议马上就要签署,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他也必须要放弃。其次,菲律宾已经涉足其他主要的亚洲贸易谈判,包括东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且菲律宾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印度和韩国等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所以TPP对其重要性削弱。此外,最关键的障碍是美国国会一直不通过贸易促进法案,这让很多成员国感到很无奈并逐渐失去耐心,加上奥巴马总统与国会关系恶化,使他们觉得短期内达成TPP协议的可能性不大。

  也有经济学家认为,TPP逐渐失去诱惑力还与美国在亚洲的控制力被削弱有直接关系。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世界都看到中国在兴起,与此相伴的则是美国影响力的萎缩,这其实是正常变化。当年美国经济体量占世界一半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那个美国颐指气使的时代也已走到尽头。尽管美国还在继续发展,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普遍崛起,美国的世界权力必被逐渐稀释。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影响力在日益壮大,美国和日本被排挤直接影响到了TPP谈判进程。而菲律宾一边在宣布成为亚投行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之一,一边又宣布放弃TPP谈判,这让美国再次感到愤怒的同时也压力巨大。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些国际机构时,虽然美国获利较多,但是至少对多国有益,所以各方表示支持,但TPP协议的受益者似乎并没有美国最初宣扬的那么好,所以菲律宾退出在所难免。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今,相较亚投行秉持“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理念而言,TPP仍没有摆脱冷战思维。不仅排挤中国,在经贸和主导权方面与中国进行争夺,所以才急于强化TPP,主要是具有压制中国的目的,这一点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美国其他的官员都阐述得非常明确。而且该协议内容发展至今7年之久,过多体现了美国的意志,在贸易协议中推行美国的全球价值观,包含了不少对参与国的干预条款,这些条款逾越了降低关税本身,而牵扯到了谈判方的国内事务。例如招标过程、金融监管、数据保护规则以及知识产权法规等。

  从澳大利亚到日本,反对这一点的国家都认为,此举并非体现了美国的善意。而是为美国干涉其他国家,从药品定价到香烟广告的一切事物开出了许可证。在高举自由和公平贸易旗帜下,旨在维护美国出口利益。而且对于菲律宾这样的工业发展水平有限的国家来说,加入TPP很可能意味着本国市场受到发达国家优势产业的冲击,加入TPP的外交收益可能远远多过经济效益。

  如果菲律宾进入了亚投行,即使短期内不能得到可观收益,但是却可以以较低利息得到贷款完善基础设施,助推国内工业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菲律宾投资,为其注入“强心剂”。

  据菲方统计,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已经累计在菲签订工程承包合同9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8亿美元。目前,一大批中国企业在菲律宾承揽了诸如电信、电力、建材、水利等领域较大的工程项目。为菲律宾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此外,中国政府还利用对外援助,在菲建立中菲农业技术中心。帮助菲方培育杂交水稻,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得到菲律宾民众的极力欢迎。

  为此,有观点指出,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还是亚投行,中国近年来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冷战思维。这样新颖独特的国际合作方式与以美国为首的高标准、高质量TPP的发展及宣传方针是大相径庭的。美国反对中国倡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四处要求盟国和伙伴不要加入,但几乎全面碰壁。

  美国负责经济和商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威廉·克拉夫特将TPP称为“迄今为止最绿色的”贸易协议。与以往的贸易协议不同,TPP将强调劳工权益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和缩小贫富差距,并称协议将有着“高标准”。

  但正是如此高标准、高质量、覆盖面广泛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TPP对于菲律宾这样产业结构相对偏向于中低端产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本国产业的发展空间会受到压制,发展中国家恐怕是受益有限。这亦是促使菲律宾撤离TPP的另一大因素。

  虽然TPP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但它实质上更有利于发达国家。它将加强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及服务的相对优势,而国际贸易中长期存在的“剪刀差”现象,也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在自由贸易中受到损失。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TPP既是一个机会,更多可能成为陷阱。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间的艰难博弈也考验着TPP打破贸易壁垒的理念。作为成员国中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日美两国的艰难博弈说明TPP在打破贸易壁垒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难怪《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菲律宾放弃加入TPP,“反映出美日主导的TPP推进的乏力现状”。

  对于菲律宾退出TPP,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说,“菲律宾作出这个决定是有其用意的。加入亚投行,菲律宾可以作为初始创始国,同中国一起打造这个银行。吸纳世界各国经济发达国家对像菲律宾这样的国家,欠发达国家给予更多经济的、开发的以及基础设施的援助。所以菲律宾可以受益。

  放弃TPP会出现一个利弊兼有的复杂后果。菲律宾对中国的出口,仍然要按照WTO的规则,所以菲律宾得不到日益扩大的中国市场。可能吸纳更多菲律宾这样一个按照TPP降低了税收以后的产品出口,这个好处菲律宾是得不到的。而对美国来讲,尽管美国有可能更多地吸纳菲律宾的低税产品,但美国的市场基本饱和。所以菲律宾得益不多,但是菲律宾会收到很大的损害。那么菲律宾人不傻,只能同TPP再见,一头倒向亚投行。

   成员国趁势加码

  退出效应其实已经在一些成员国内产生了连锁反应,尤其是与菲律宾相同性质的发展中国家。比如,马来西亚政府4月9日起正在对加入TPP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估

  随着菲律宾的高调撤出,日美两大成员国中的“老大”谈判博弈之声迫切非常。而有经济学者称,“如今菲律宾的撤出,我更担心的是其他成员国,像越南是否真能扛得住TPP那么高的‘高标准’?甚至马来西亚都有可能打起退堂鼓。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号。”

  目前,奥巴马仍在艰难游说国会授权缔结贸易协定的“快速通道”,盟友日本也开始“闹情绪”。日方4月8日公开对媒体表示,虽然希望尽早就TPP谈判诸多为解决问题达成初步一致,但不会于访美时在TTP协议上做出任何不必要的让步。

  退出效应其实已经在一些成员国内产生了连锁反应,尤其是与菲律宾相同性质的发展中国家。比如,马来西亚政府今4月9日起正在对加入TPP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估。而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扶持企业等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持慎重态度。早在2012年泰国前总理英拉就认为,如果加入TPP,将冲击泰国部分行业,偏离泰国一直参与并致力的东盟一体化进程。

  菲律宾宣布退出TPP谈判的当天,越南也企图利用这一事件让美国做出谈判让步,对该国而言,加入TPP有相当高的难度。目前,美国正在使用所谓的非市场经济(NME)方法决定是否对越南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近期,越南驻美大使暗示美国,希望将征收反倾销税加入到TPP谈判条件中,但美国驻越南大使似乎并不买账。不过,越来越清晰的一条思路是,美国越是急于达成TPP协议,就必须牺牲自身利益去交换成员国的支持,毕竟亚太市场是美国未来的惟一市场,不仅牵扯经济,还事关美国外交和军事动向。

  面对TPP乏力不前的推进状态,不仅使发展中国家望而生畏,某些发达国家也按捺不住提出些许要求。

  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主要商业团体正敦促总理哈珀在完成TPP谈判上发挥“领导作用”。目前一些人士担心,加拿大可能离开谈判桌,因为该国可能需要保护本国奶制品和禽肉市场。韩国也担忧本国农产品受到冲击而犹豫不决。另一个农业大国澳大利亚则非常希望进入美国糖业市场,因为该国已经在药品行业对美国做出了妥协。而新西兰去年也举行抗议游行。

    闹剧如何收场

  如果TPP再出现波折,白宫可能就真的要绝望了。越来越多的环境组织也开始唱衰TPP,他们谴责白宫故意夸大事实对民众进行误导,即便强行推行,最终也会落得与WTO一样的僵死下场

  如今的TPP更像是一出闹剧。不仅国防部罕见出手干预,美国娱乐业出于版权的考虑,也加入到了这场摇摆不定的谈判中来。不过,与国防部不同的是,他们想破坏谈判,因为TPP会导致某些企业在知识产权上有更多控制权,比如药品专利权和电影著作权,这让企业有了合法垄断的机会。

  成员国在打退堂鼓的一大背景是,美国国内的政治共识很难达成。近日,一份提前泄露出的机密文件在美国国会、民众和跨国公司之间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反 TPP者称,总统奥巴马推动的雄心勃勃的这项计划中的协议,将允许外国公司起诉美国政府损害他们的投资“前景”及破坏他们的业务的行为。

  据悉,协议将赋予在北美、南美和亚洲经营的跨国公司以广泛的权力。根据这项仍在商议但已接近尾声的协议,企业和投资者将获得挑战法规、原则、政府行为,以及由世界银行或联合国组织的法庭裁决,其中还包括联邦、州和地方各层级的权力。这将更有利于保护企业利益,而非促进有利于消费者的自由贸易和竞争。

  美国纽约州参议员、参议院民主党第三号人物查尔斯·舒默说。“这似乎表明,精明而财大气粗的外资集团可能会对我们在政府各个层面通过的法律形成挑战,比如美国制造法或反烟草法。”从世界范围来看,超过3000个贸易协议中都存在这种关于“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的协定。美国共参与了51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简称NAFTA)也在其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简称USTR)则认为,这种观点纯属杞人忧天。政府官员称,反对者在用虚构的情况挑起非理性的恐惧;当一个真实的协议存在时,就应该会消除人们的担忧。

  但批评人士认为,贸易法庭的使用之所以有限,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企业不具备向美国政府追究责任的规模、法律预算和市场能力。他们说,TPP可能会改变这一切。该协议将把这种权力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像日本和澳大利亚这种富裕国家的投资者。这些国家往往有一些在美国拥有大量投资的成熟公司。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曾经就提倡“TPP贸易协议不签也罢”。他认为在美国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奥巴马根本没必要投入政治资本来促成 TPP,虽然他自己支持自由贸易,但他也表示,“如果TPP夭折了,我可能不会怎么灰心泄气,甚至还会有点如释重负之感。”克鲁格曼认为,贸易谈判的辉煌时代早已远去,那时世界专注于降低关税这一保护主义措施,在关税率降低了2/3后,关税总成本低于GDP的0.01%,所以贸易谈判显得可有可无。

  如果TPP再出现波折,白宫可能就真的要绝望了。越来越多的环境组织也开始唱衰TPP,他们谴责白宫故意夸大事实对民众进行误导。比如,白宫此前表示,TPP会创造65万就业岗位,这被视为是最大的谎言。如今的TPP,可谓千疮百孔,几乎没有多少信任度,就连国会也震惊其危害程度,更别说在其他国家展开。经济学家认为,作为奥巴马的政绩工程,即便强行推行,最终也会落得与WTO一样的僵死下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黄克诚给中央军委电报:我军所到之处有
2014: ZT从俄乌冲突谈中国的地缘利益及外交失
2013: 揭密:美军何时攻击北韩?
2013: (组图)首位驾机逃台的叛徒
2012: 日在钓渔岛海域喊话忙中出错 我渔政船
2012: 中国大批海监船云集待发 美国拒绝向菲
2011: 中国人心理畸形和扭曲 - 编造假军事新
2011: 美X-47B无人机可自主控制 点击鼠标即可
2010: 大陆不缺台湾这点领土, 但不能喂养一
2010: 曾经的白匪《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