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潘維:別把愛國與民族主義混為一談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5年04月14日22:15:0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本文釐清四個概念,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兼議國際主義和帝國主義。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定義,二是定義的歷史演變,旨在澄清有關認識。

民族主義很容易演化成帝國主義

以愛家鄉為基礎的高尚情感,層層擴展,擴展到熱愛國家疆界內的社會共同體,就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一旦混入對他國社會共同體的歧視,同意為本國利益犧牲他國利益,就成為民族主義。因此,愛國主義是內向的、防禦性的。民族主義是外向的、進攻性的。

因為人類利益被國土疆界區隔的“國族”深刻分化,愛國主義不易演化為國際主義。因為天然的外向性和歧視性,民族主義很容易演化成帝國主義。

國際主義與帝國主義原本很容易區分:國際主義幫助他國,帝國主義欺負他國。但現如今,世界各國人民密切互動,幫助與欺負的界限經常被模糊。貼哪個標籤往往取決於言者的價值取向。比如,支持列強入侵伊拉克和利比亞的說那是國際主義,反對者稱其為帝國主義。同時,原本清晰的愛國主義與賣國主義間的界限也含糊了。一部分人討厭本國政府或一部分國內人民,稱幫助外國摧毀本國社會共同體為“真愛國”,稱抵抗外國勢力的人為“愛國賊”。

上述四個概念的定義並非從來就有。定義來自對歷史演變的認識。

祖國在我心中

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的歷史演變

1517年,馬丁·路德以《九十五條論綱》觸發了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新教從天主教中分裂出來。百年後的1618年歐洲爆發了持續到1648年的“三十年戰爭”,即“宗教戰爭”。戰後簽署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定了國家獨立、國家主權、國家領土三大原則,是為民族國家及國際法的開端,也是歐洲近代史的開端。

從此,歐洲各國的生存競爭日漸嚴酷,國家規模大小和國內人民的凝聚力關繫着國家生死存亡。於是,為王公立國的“諸侯國”觀念逐漸式微,以“民族”(nation)立國的觀念逐漸強盛。

“民族”大致是個以共同地域、宗教、語言為界限的人民共同體。如此,民族與國家是一回事。國家即民族,國家的人民也是民族。如此,愛民族就是愛國。但地域、宗教、語言這三大要素的邊界絕非涇渭分明,地理邊界都靠戰爭劃定。

中國的歷史不同,觀念也有不同。類似“民為邦本”的觀念有約三千年歷史,比皇家的“家天下”觀念還古老,而且二者混合在一起,就有“載舟覆舟”之說。同時,嶄新的歐洲“民族”觀與古老的“華夷之辨”也頗為不同。中華核心區對宗教不敏感,沒有宗教間的戰爭。象形字與字母語言也不同。雖然疆界都靠戰爭確定,卻往往與生產方式相關,比如農區與牧區比較穩定的區隔。

在歐洲,民族國家和民族國家間的慘烈競爭催生了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兩者不僅同時產生而且是一體兩面。民族國家是伴隨歐洲各國在海外開拓殖民地的浪潮而誕生的。哥倫布在1492年就到達了美洲。到18世紀中葉英國已經確立了“日不落帝國”的地位。因此,愛國主義從起初就帶上了本民族優越論的基因。體質人類學在19世紀的誕生又催生了種族歧視,民族主義就同種族主義也掛了勾。換言之,在歐洲,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一開始就混為一談。

華夏地區的社會共同體以國家形式出現得很早,也因此從春秋時代就有了愛國主義。但到現代大革命發生時才引入了民族主義概念。首先是以漢人對滿人的民族優越感為核心,號召推翻滿清政權。其次則以“五族共和”為號召,驅逐帝國主義勢力,爭取國家獨立。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以“民族主義”為核心的。在此時的中國,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也沒有區別。到了共產黨領導的時代,我們改用愛國主義而非民族主義。共產主義運動帶有明顯的國際主義特徵,稱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非殖民化運動完成後,民族主義逐漸成了公認的貶義詞,而愛國主義依舊是褒義詞。愛國主義未必與國際主義相關,但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相關。

“以族立國”與“以國立族”之爭

若僅說到此,這個問題還不夠重大。21世紀更大的世界政治問題是“以族立國”與“以國立族”之爭。經過三百多年的演變,西方自己採用了以國立族的立場,即國家行政疆界內的所有人都同屬一個國族,即“nation”。國內的“民族”則被淡化、同化,僅能稱族裔(ethnic groups——其中沒有“民族”字樣)。一個世紀前誕生的蘇聯共產黨則採取了“以族立國”的立場,支持各民族擺脫宗主國,反抗帝國主義壓迫。

而今,西方列強對內基本完成了“以國立族”的任務,卻在欠發達地區推動“以族立國”,煽動狹隘民族主義。蘇聯的崩潰清晰地展示出:“以族立國”是衰敗之道,國內族裔的“民族主義”是條邪路。第二次世界大戰確立了大國地位,中等規模的國家被迫離開世界舞台的中央,催生了歐洲各國聯合成一個大國的努力。對我國而言,“民族區域自治”雖為當初的中庸之道,卻在理論上偏向蘇聯模式。

在20世紀上半葉,我們把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混為一談。在21世紀初,中國人常被指稱“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有了清晰的定義就容易區分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就不會把二者混為一談,就不會被隨意貼標籤的輿論所左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wiki節選:納粹德國軍隊的大規模強姦。
2014: 美國政府欺軟怕硬,去農場執法的聯邦警
2013: 阮次山:台日簽漁權協定 大陸一跤摔很
2013: 土共這膩子打的還可以啊(圖)
2012: 再出一主意,不要對峙保護漁民的方法
2012: 《星火燎原》遼瀋戰役專輯:中共勾結蘇
2011: 俄法軍艦交易再遇挫折 法國不願配套指
2011: 江夏:美報批奧巴馬 對巴林鎮壓裝聾作
2010: 伊朗急了稱:與美國過招 中國不妨以俄
2010: 波蘭這個國家從滅亡到復國原來是列寧惹